佛山市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溯源/宿愿造诣/怨艾蛊惑/余勇可贾 B.贝壳/躯壳纤绳/纤维血泪/一针见血 C.摒弃/屏息谛听/缔造不啻/瓜熟蒂落 D.癖好/偏僻辅弼/辟邪心腹/刚愎自用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两种大相径庭的人生,有的成为伟人,有的成为罪人。也许没有一个人在为官之初 就想祸国殃民,他们几乎都是雄心勃勃,想做一番为国利民的大事业,然而,人生的种种物质利欲的诱惑, 往往使这些人背叛了信仰和理想。这些为数不多的反面角色,给后人带来了警示。在人生的分水岭上, 去何从,可不能无足轻重啊! A.大相径庭B.雄心勃勃C.何去何从D.无足轻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关于网络上大量出现的为淫秽色情手机网站运营商辩护的文章,网民进行了激烈的反驳,认为淫秽色 情手机网站运营商作为黄色利益链的一环,理应受到严厉惩处 B.《时尚装修魔鬼省钱细节》一文,介绍了很多实用、省钱但又不失时尚的装修办法,让家居装修无时无 刻都能省着点钱花,因而大受家居装修者的关注 C.市民指出,铁路部门调整武广线运力,以避免运输能力过剩造成浪费的理由,实际上等于间接承认了裁 减普通列车就是为武广线保障客源。 D.广州新电视塔高610米,取代加拿大的西恩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塔,是一处具有观光旅游、广播电视发 射、城市窗口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 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 不自知亡失衣冠。初举孝廉。顺帝末,江淮盜贼群起,州郡不能禁。或说大将军梁冀曰:“朱公叔兼资文武, 海内奇士,若以为谋主,贼不足平也。”冀亦素闻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见亲任。及桓帝即位,顺烈 太后临朝,穆以冀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
佛山市 2009-2010 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溯源/宿愿 造诣/怨艾 蛊惑/余勇可贾 B.贝壳/躯壳 纤绳/纤维 血泪/一针见血 C.摒弃/屏息 谛听/缔造 不啻/瓜熟蒂落 D.癖好/偏僻 辅弼/辟邪 心腹/刚愎自用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两种大相径庭的人生,有的成为伟人,有的成为罪人。也许没有一个人在为官之初 就想祸国殃民,他们几乎都是雄心勃勃,想做一番为国利民的大事业,然而,人生的种种物质利欲的诱惑, 往往使这些人背叛了信仰和理想。这些为数不多的反面角色,给后人带来了警示。在人生的分水岭上,何 去何从,可不能无足轻重啊! A.大相径庭 B.雄心勃勃 C.何去何从 D.无足轻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关于网络上大量出现的为淫秽色情手机网站运营商辩护的文章,网民进行了激烈的反驳,认为淫秽色 情手机网站运营商作为黄色利益链的一环,理应受到严厉惩处。 B.《时尚装修魔鬼省钱细节》一文,介绍了很多实用、省钱但又不失时尚的装修办法,让家居装修无时无 刻都能省着点钱花,因而大受家居装修者的关注。 C.市民指出,铁路部门调整武广线运力,以避免运输能力过剩造成浪费的理由,实际上等于间接承认了裁 减普通列车就是为武广线保障客源。 D.广州新电视塔高 610 米,取代加拿大的西恩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塔,是一处具有观光旅游、广播电视发 射、城市窗口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 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①④⑤②⑥③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二、本大题为 7 小题,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 不自知亡失衣冠。初举孝廉。顺帝末,江淮盗贼群起,州郡不能禁。或说大将军梁冀曰:“朱公叔兼资文武, 海内奇士,若以为谋主,贼不足平也。”冀亦素闻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见亲任。及桓帝即位,顺烈 太后临朝,穆以冀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
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穆又著《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梁冀骄暴不悛,朝野嗟毒, 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冀不纳,而纵放日滋,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 州郡要职。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穆言切,然亦不甚罪也 永兴元年,河溢,漂害人庶数十万户,百姓荒馑,流移道路。冀州盗贼尤多,故擢穆为冀州刺史。州人 有宦者三人为中常侍,并以檄谒穆。穆疾之,辞不相见。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及到, 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以威略权宜,尽诛贼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 僭为玉匣、偶人。穆闻之,下郡案验。吏畏其严明,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帝闻大怒,下 穆廷尉狱。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帝览其奏,乃赦之。 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于是征拜尚书。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 乃上疏言可悉罢省,遵复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帝不纳。后穆因 进见,口复陈常侍、小黄门宜皆罢遣,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事。帝怒,不应。穆伏不肯起。自此中官数 因事诋毁之。穆素刚,不得意,居无几,愤懑发疽。延熹六年,卒,时年六十四。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 家无余财。 论曰朱穆见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冋志之求党侠 生敝而忘得朋之义蔡氏贞孤之言其为然也! 选自《后汉书列传三十三》,有删改 注:僭:超越本分,过分,旧时指下级冒用上级的名义或器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遵复往初,率由旧章 大抵 B、梁冀骄暴不悛 阻止 C、赂遗左右,交通宦者 交流、沟通 D、乃辟之,使典兵事 掌管、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穆以冀亲重 以威略权宜,尽诛贼帅 B、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 帝览其奏,乃赦之 C、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后穆因进见,口复陈常侍、小黄门宜皆罢遣 D、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7.下列各句括号中对省略的成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母有病,辄不饮食,(朱穆)差乃复常 B、海内奇士,若以(朱穆)为谋主,贼不足平也 C、穆言切,然(朱穆)亦不甚罪也 D、吏畏其严明,(朱穆)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穆从小就对父母非常孝顺,且喜好学习。他集中精力练习、背诵,有时因为注意力太集中,连自己 的帽子掉了都不知道。 B、大将军梁冀专权,骄横跋扈,朱穆连上奏记劝谏,从一开始就言辞激烈地批评梁冀的错误,但梁冀始终 没有接受朱穆的批评 C、朱穆为人刚直,痛恨宦官,在冀州刺史任上,就因严惩一宦官僭越礼仪的行为而触怒朝廷,被捕关押在 廷尉狱。幸得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申诉方获赦免 D、朱穆痛恨时俗浇薄,风化不淳,于是写文章矫正世俗。但被时人认为是孤僻之人,所以,被贬居家后 再也没人敢向朝廷举荐他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穆又著《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梁冀骄暴不悛,朝野嗟毒, 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冀不纳,而纵放日滋,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 州郡要职。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穆言切,然亦不甚罪也。 永兴元年,河溢,漂害人庶数十万户,百姓荒馑,流移道路。冀州盗贼尤多,故擢穆为冀州刺史。州人 有宦者三人为中常侍,并以檄谒穆。穆疾之,辞不相见。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及到, 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以威略权宜,尽诛贼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 僭为玉匣、偶人。穆闻之,下郡案验。吏畏其严明,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帝闻大怒,下 穆廷尉狱。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帝览其奏,乃赦之。 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于是征拜尚书。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 乃上疏言可悉罢省,遵复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帝不纳。后穆因 进见,口复陈常侍、小黄门宜皆罢遣,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事。帝怒,不应。穆伏不肯起。自此中官数 因事诋毁之。穆素刚,不得意,居无几,愤懑发疽。延熹六年,卒,时年六十四。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 家无余财。 论曰朱穆见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同志之求党侠 生敝而忘得朋之义蔡氏贞孤之言其为然也! ——选自《后汉书.列传三十三》,有删改。 注:僭:超越本分,过分,旧时指下级冒用上级的名义或器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遵复往初,率由旧章 大抵 B、梁冀骄暴不悛 阻止 C、赂遗左右,交通宦者 交流、沟通 D、乃辟之,使典兵事 掌管、主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穆以冀亲重 以威略权宜,尽诛贼帅 B、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 帝览其奏,乃赦之 C、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 后穆因进见,口复陈常侍、小黄门宜皆罢遣 D、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 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7.下列各句括号中对省略的成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父母有病,辄不饮食,(朱穆)差乃复常 B、海内奇士,若以(朱穆)为谋主,贼不足平也 C、穆言切,然(朱穆)亦不甚罪也 D、吏畏其严明,(朱穆)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朱穆从小就对父母非常孝顺,且喜好学习。他集中精力练习、背诵,有时因为注意力太集中,连自己 的帽子掉了都不知道。 B、大将军梁冀专权,骄横跋扈,朱穆连上奏记劝谏,从一开始就言辞激烈地批评梁冀的错误,但梁冀始终 没有接受朱穆的批评。 C、朱穆为人刚直,痛恨宦官,在冀州刺史任上,就因严惩一宦官僭越礼仪的行为而触怒朝廷,被捕关押在 廷尉狱。幸得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申诉方获赦免。 D、朱穆痛恨时俗浇薄,风化不淳,于是写文章矫正世俗。但被时人认为是孤僻之人,所以,被贬居家后 再也没人敢向朝廷举荐他。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论曰朱穆见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同志之求党侠 生敝而忘得朋之义蔡氏贞孤之言其为然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3分) ②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⑩①此诗为苏轼贬至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 luque):山多大石 ③“市人”是指为求名利而奔波的人们;野人”此指诗人自己 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两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2)两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奚以知其然也?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为什么需要哲学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②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因为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生 活在每天有N个人死于饥饿的世界里”这样的答案。我们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而是要知 道: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之前或同时产生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总体条件下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境遇中能够或者应该怎样去 做?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所要严肃对待的。 ③我试着界定“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区别。不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事实 上,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科学与晢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 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 何运转的,哲学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 种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自觉地保持这样一种意识: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体,人类必然是它的主角
论曰朱穆见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同志之求党侠 生敝而忘得朋之义蔡氏贞孤之言其为然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3 分) ②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3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至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luòquè):山多大石。 ③“市人”是指为求名利而奔波的人们;“野人”此指诗人自己。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两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3 分) (2)两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 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为什么需要哲学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②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因为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生 活在每天有 N 个人死于饥饿的世界里”这样的答案。我们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而是要知 道: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之前或同时产生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总体条件下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境遇中能够或者应该怎样去 做?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所要严肃对待的。 ③我试着界定“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区别。不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事实 上,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科学与哲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 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 何运转的,哲学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 种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自觉地保持这样一种意识: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体,人类必然是它的主角;
科学渴望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哲学则会去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 有什么意义:科学可以增加知识的视角和领域,即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 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 架之中:科学寻求知识而不是纯粹的假设,哲学家则想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哲学甚至还要对到底是真正的知识还是经过伪装的无知进行发问,因为哲学通常要对科学家们(包括普通 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进行质疑。如数学家会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则会问:数是什么? ④无论如何,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在回答由现实引发的问题。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 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 当一个科学的回答如此有效时,就没有必要坚持原来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相反哲学 家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许我们理 性地与它们共存,尽管我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我们已知有许多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 间的哲学回答,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 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己经被超越的。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 培养了问题,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并帮助我们一直追问下去,使我们一次比一次问得更好,使我们能够与 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因为如果人不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的对任何一种想像的回 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 ⑤哲学和科学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体现在两者的结果上,而是体现在达到各自结果的 途径上。一位科学家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自己再亲历一遍为找到该答案所需的 推理、计算和实验。哲学家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晢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晢学家权威作为论据。哲学 历程意味着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尽管思考的基点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智识传统。科学上的成果可以随时为 想查阅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些决意独立思考它们的人 (选自《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 B.科学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满意时,可以取消和化解该问题 C.哲学坚持试图通过人类思考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D.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今天的回答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 E.晢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是培养问题,突出问题的本质,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 存 F.晢学家决不能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 13.下列对“哲学任务”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建立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 B.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C.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去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 D.欲了解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4.作者认为,哲学与科学二者有何不同?(3分)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为什么需要哲学这一问题的?请简要概括.(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选考题组时 请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选中题组后中括号内打√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科学渴望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哲学则会去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 有什么意义;科学可以增加知识的视角和领域,即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 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 架之中;科学寻求知识而不是纯粹的假设,哲学家则想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哲学甚至还要对到底是真正的知识还是经过伪装的无知进行发问,因为哲学通常要对科学家们(包括普通 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进行质疑。如数学家会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则会问:数是什么? ④无论如何,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在回答由现实引发的问题。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 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 当一个科学的回答如此有效时,就没有必要坚持原来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相反哲学 家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许我们理 性地与它们共存,尽管我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我们已知有许多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 间的哲学回答,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 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 培养了问题,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并帮助我们一直追问下去,使我们一次比一次问得更好,使我们能够与 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因为如果人不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的对任何一种想像的回 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 ⑤哲学和科学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体现在两者的结果上,而是体现在达到各自结果的 途径上。一位科学家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自己再亲历一遍为找到该答案所需的 推理、计算和实验。哲学家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哲学 历程意味着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尽管思考的基点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智识传统。科学上的成果可以随时为 想查阅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些决意独立思考它们的人。 (选自《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 分) A.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 B.科学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满意时,可以取消和化解该问题。 C.哲学坚持试图通过人类思考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D.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今天的回答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 E.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是培养问题,突出问题的本质,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 存。 F.哲学家决不能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 13.下列对“哲学任务”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建立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 B.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C.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去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 D.欲了解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4.作者认为,哲学与科学二者有何不同?(3 分)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为什么需要哲学”这一问题的?请简要概括.(5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本大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选考题组时, 请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选中题组后中括号内打√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生命之美 佳笔 (1)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人工的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2)街边新开了家礼品店,兼卖鲜花 (3)一天,我走进礼品店。因不是什么节日,店中有些冷清。我问老板有没有鲜花,老板很为难地解释说, 这几天没有上货,倒还有些郁金香,红色的,刚来时美丽极了,可现在…她指了一个大筒中零落着的十 几支鲜花,红得已不那么鲜艳了,而且花瓣上已出现了几点黑斑。 (4)见我不无惋惜的样子,老板似乎有些过意不去,“你买这些假花吧,刚上的货。”她热情地抱出好几束 假花来,有玫瑰、菊花,还有百合花,做工精细得几乎可以乱真,一副新鲜、长寿的样子,闻起来还有隐 隐的清香。老板似乎看出我心中的疑惑,忙解释说,这是新产品,花心是干花做的,而且所有材料都浸过 香料,香味持久,既漂亮又便宜…….“可惜,它们没有生命。”我悠悠道。 (5)我欣然买下了所有的郁金香,告别了满脸不解的老板。抱着鲜花走在街上时,心情特别的舒畅,并且 还有几分豪气 (6)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是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人工的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世 间所有人为的一切都无法与自然缔造的相比,而生命正是这美的极致。正如同鲜花与假花,高飞的蝴蝶与 玻璃中的标本一样。同样的外形,也许后者看起来更完美些,但后者永远不会得到珍爱。因为它们没有高 贵的生命,没有令女孩子展开想象,让诗人们才思汹涌的灵魂。它们没有夜间默默开放的声响,没有柔嫩 如婴儿皮肤般的花瓣,没有在清晨的雾气中挂着的晶莹露珠。它们只是人们为留住美丽而产生的附属品 没有过去和将来,不会生长或衰败,没有辉煌与热烈,只能呆呆地等待着落满灰尘, ⑦7)生命是美丽的,真正的美丽!虽然生命有时并不完美,正如我们有眼睛可以洞察世界,但难免面对污 秽与悲惋:有脚可以前行,但难免会步入歧途:有耳能欣赏天籁之声却也无法回避呻吟与哭喊:能闻到花 香的清馨也难免浊气的涌入:尝过甘露也曾饱受苦果的折磨,但我们无法不去赞美生命的美丽。虽然生命 会走向尽头,如同鲜花会衰败,草木有枯萎。但这些世间的生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中展现了那么绚丽的风 (8)也许生命的美丽就在于坦然呈现自己的瑕疵吧。生命从不隐瞒自己的缺陷,也从不为美丽而粉饰自己。 一切都是在自然流露中,在质朴的过程里孕育出至善至美的杰作 (9)对于那些无生命的,在生命眼中也被赋予了灵魂,譬如群山的巍峨,江河的愤怒,大海的宽厚…都 处处美丽,样样动人 ω0人类的艺术之美也是如同赋予了生命一般。音乐有了灵魂,便会在人们的心中跳跃、起舞:如心灵的 火种,由每个短促的生命传递下去,直到永恒。绘画、雕塑,对生命的挣扎、渴望、期待与梦想表现得越 真实,那么它们其中蕴藏的智慧与真、善、美凝结起的灵魂便越伟岸、越高洁 ①我珍惜生命,因为我祟拜真正的美丽,而不是人类自欺欺人的“假奶嘴”。怀中的郁金香让人顿生怜爱 现实生活中,我会心安理得地抱着这份真美的瞬间,而不是虚假的永恒 (选自《当代散文精选》有删改) 16.根据全文简要概括,生命为什么是“真正的美丽”?(4分 17.联系全文,谈谈人工之美与艺术之美有什么区别。(5分) 18.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联系现实,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黑帮”游戏令人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生命之美 佳笔 ⑴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人工的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⑵街边新开了家礼品店,兼卖鲜花。 ⑶一天,我走进礼品店。因不是什么节日,店中有些冷清。我问老板有没有鲜花,老板很为难地解释说, 这几天没有上货,倒还有些郁金香,红色的,刚来时美丽极了,可现在……她指了一个大筒中零落着的十 几支鲜花,红得已不那么鲜艳了,而且花瓣上已出现了几点黑斑。 ⑷见我不无惋惜的样子,老板似乎有些过意不去,“你买这些假花吧,刚上的货。”她热情地抱出好几束 假花来,有玫瑰、菊花,还有百合花,做工精细得几乎可以乱真,一副新鲜、长寿的样子,闻起来还有隐 隐的清香。老板似乎看出我心中的疑惑,忙解释说,这是新产品,花心是干花做的,而且所有材料都浸过 香料,香味持久,既漂亮又便宜……“可惜,它们没有生命。”我悠悠道。 ⑸我欣然买下了所有的郁金香,告别了满脸不解的老板。抱着鲜花走在街上时,心情特别的舒畅,并且 还有几分豪气。 ⑹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是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人工的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世 间所有人为的一切都无法与自然缔造的相比,而生命正是这美的极致。正如同鲜花与假花,高飞的蝴蝶与 玻璃中的标本一样。同样的外形,也许后者看起来更完美些,但后者永远不会得到珍爱。因为它们没有高 贵的生命,没有令女孩子展开想象,让诗人们才思汹涌的灵魂。它们没有夜间默默开放的声响,没有柔嫩 如婴儿皮肤般的花瓣,没有在清晨的雾气中挂着的晶莹露珠。它们只是人们为留住美丽而产生的附属品, 没有过去和将来,不会生长或衰败,没有辉煌与热烈,只能呆呆地等待着落满灰尘。 ⑺生命是美丽的,真正的美丽!虽然生命有时并不完美,正如我们有眼睛可以洞察世界,但难免面对污 秽与悲惋;有脚可以前行,但难免会步入歧途;有耳能欣赏天籁之声却也无法回避呻吟与哭喊;能闻到花 香的清馨也难免浊气的涌入;尝过甘露也曾饱受苦果的折磨,但我们无法不去赞美生命的美丽。虽然生命 会走向尽头,如同鲜花会衰败,草木有枯萎。但这些世间的生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中展现了那么绚丽的风 采。 ⑻也许生命的美丽就在于坦然呈现自己的瑕疵吧。生命从不隐瞒自己的缺陷,也从不为美丽而粉饰自己。 一切都是在自然流露中,在质朴的过程里孕育出至善至美的杰作。 ⑼对于那些无生命的,在生命眼中也被赋予了灵魂,譬如群山的巍峨,江河的愤怒,大海的宽厚……都 处处美丽,样样动人。 ⑽人类的艺术之美也是如同赋予了生命一般。音乐有了灵魂,便会在人们的心中跳跃、起舞;如心灵的 火种,由每个短促的生命传递下去,直到永恒。绘画、雕塑,对生命的挣扎、渴望、期待与梦想表现得越 真实,那么它们其中蕴藏的智慧与真、善、美凝结起的灵魂便越伟岸、越高洁。 ⑾我珍惜生命,因为我崇拜真正的美丽,而不是人类自欺欺人的“假奶嘴”。怀中的郁金香让人顿生怜爱。 现实生活中,我会心安理得地抱着这份真美的瞬间,而不是虚假的永恒。 (选自《当代散文精选》.有删改) 16.根据全文简要概括,生命为什么是“真正的美丽”?(4 分) 17.联系全文,谈谈人工之美与艺术之美有什么区别。(5 分) 18.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联系现实,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黑帮”游戏令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