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08-2009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4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 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及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组时,请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选中题组后中括号内打√再作 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脾性/稗草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肋骨/勒索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砧板/粘贴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逶迤/倭寇重量/量力而行 2.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008年,山寨产品大举登堂入室,成为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追本溯源,“山寨 词发迹于广州方言,来源于一些仿冒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它们功能实用、廉价而且大受低 端消费者推崇。 A.登堂入室B.追本溯源C.发迹 而且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各个部门应防止对毕业生的恶意 歧视的现象不再发生。 B.社论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必须抓紧落实金融支持政 策,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显得尤其重要 C.209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 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D.备受舆论关注的“躲猫猫”事件的调查结论何时公布,仍没有得到已介入此案调查的 昆明市检察机关的明确答复。 4.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科 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佛山市 2008-2009 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14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 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 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及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组时,请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选中题组后中括号内打√再作 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2.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008 年,山寨产品大举登堂入室,成为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追本溯源,“山寨”一 词发迹于广州方言,来源于一些仿冒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它们功能实用、廉价而且大受低 端消费者推崇。 A.登堂入室 B. 追本溯源 C. 发迹 D. 而且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各个部门应防止对毕业生的恶意 歧视的现象不再发生。 B. 社论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必须抓紧落实金融支持政 策,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显得尤其重要。 C. 2009 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 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D.备受舆论关注的“躲猫猫”事件的调查结论何时公布,仍没有得到已介入此案调查的 昆明市检察机关的明确答复。 4.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科 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①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 ②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 是分不开的。 ③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 ④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⑤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A.②①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①③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 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拥有的封 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 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 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日:“刘氏 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日:“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 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 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日:“闻晁错死 吴楚罢不?”邓公日:“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 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 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日:“公言善。吾亦恨之
①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 ②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 是分不开的。 ③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 ④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⑤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①③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 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拥有的封 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 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 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 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 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 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 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 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 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日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 躯。语日:“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 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 C.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辩得幸太子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 C.削其地,收其枝郡 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D.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导致晁错死亡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②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③(错父)遂饮药死 ④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⑥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当时许 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位后,采 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 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意孤行 晁父因伤心而自杀 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汉 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 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3分) ②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 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 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 C.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以.其辩得幸太子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 C.削其.地,收其枝郡 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D.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导致晁错死亡的原因的一组是(3 分) 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②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③(错父)遂饮药死 ④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⑥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当时许 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位后,采 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 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意孤行, 晁父因伤心而自杀。 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汉 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 9.断句与翻译。(10 分) (1)用“ / ”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太 史 公 曰 晁 错 为 家 令 时 数 言 事 不 用 后 擅 权 多 所 变 更 诸 侯 发 难 不 急 匡 救 欲 报 私 仇 反 以 亡 躯 。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 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3 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 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写于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 (1)本词最后两句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作者大胆、巧妙地用“寒”“点”来描述景物,这样是否与整个画面协调,请简要 分析。(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不以物喜,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 审美体验,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 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体验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关联着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艺术创造活动 是种由多种精神活动和技术活动构成的复杂过程,又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交错地介入其 中。但为了具体地分析研究,我们一般把艺术创造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 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艺术的兴发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神秘力量 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钟嵘有段文字说明了诗 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说:“若乃舂风舂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 感诸诗也。嘉会寄思以亲,窝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 蓬……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种丰富的痛苦体 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成为激活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写于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 (1)本词最后两句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大胆、巧妙地用“寒”“点”来描述景物,这样是否与整个画面协调,请简要 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3)不以物喜,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 审美体验,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 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体验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关联着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艺术创造活动 是一种由多种精神活动和技术活动构成的复杂过程,又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交错地介入其 中。但为了具体地分析研究,我们一般把艺术创造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 ——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艺术的兴发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神秘力量 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钟嵘有一段文字说明了诗 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 感诸诗也。嘉会寄思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 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种丰富的痛苦体 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成为激活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 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操干曲而后晓其声”,这是音乐家 的丰富体验;"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画家的丰富体验;“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 这是文学家的丰富体验。体验越是丰富,感受越是深刻,情感越是强烈,审美的创造力也越 是巨大。体验不仅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是丰富的材料,而且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內在 的逻辑。“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几样事物在诗人心中成为如此凄美的审美意象,就 是由情感的支配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被情感浸透、为情感所凝集在一起的诸种意 象,通过想象生成为审美意象。由此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体验。 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 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 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 山水就是“画中山水"。艺术家艰辛而快乐的劳动,就是要把丰富的生命体验变为生动可感 的艺术形象。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 落与哀婉,都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满纸荒唐言,实在 是一把辛酸泪。无论是小说的形象,还是其它艺术形象,都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 而审美意象正是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无形影像,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从艺术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 术创造过程中。没有审美体验,也就没有艺术创造。 选自《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按正确的给分,多选不给 分】 12.下列各项,符合作者的观点的两项是(5分) A.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包含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在内的复杂过程 B.艺术构思,就是把审美意象变为客观物象的改造和组织的过程 C.小说、诗歌等的艺术形象都是艺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 D.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艺术创造活动的终点
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 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其声”,这是音乐家 的丰富体验;“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画家的丰富体验;“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 这是文学家的丰富体验。体验越是丰富,感受越是深刻,情感越是强烈,审美的创造力也越 是巨大。体验不仅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是丰富的材料,而且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在 的逻辑。“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几样事物在诗人心中成为如此凄美的审美意象,就 是由情感的支配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被情感浸透、为情感所凝集在一起的诸种意 象,通过想象生成为审美意象。由此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体验。 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 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 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 山水就是“画中山水”。艺术家艰辛而快乐的劳动,就是要把丰富的生命体验变为生动可感 的艺术形象。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 落与哀婉,都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满纸荒唐言,实在 是一把辛酸泪。无论是小说的形象,还是其它艺术形象,都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 而审美意象正是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无形影像,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从艺术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 术创造过程中。没有审美体验,也就没有艺术创造。 选自《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按正确的给分,多选不给 分】 12.下列各项,符合作者的观点的两项是(5 分) A.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包含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在内的复杂过程。 B.艺术构思,就是把审美意象变为客观物象的改造和组织的过程。 C.小说、诗歌等的艺术形象都是艺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 D.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艺术创造活动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