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C、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自己提供盘缠) D、征著作郎,不就。(赴任) 2、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B、即便就酌,醉而归。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其真率如此。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对文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髙的志向,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髙 自负。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 B、陶渊明曾担任彭泽县令,年终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 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效仿乡里的百姓!”当天就 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陶渊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期间曾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 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D、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晩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 恰好去世了。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学习小结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1 C、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自己提供盘缠) D、征著作郎,不就。(赴任) 2、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B、即便就酌,醉而.归。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其.真率如此。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对文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 自负。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 B、陶渊明曾担任彭泽县令,年终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 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效仿乡里的百姓!”当天就 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陶渊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期间曾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 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D、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晚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 恰好去世了。 4、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0年安徽卷)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 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 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 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 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 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 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 者,乃谓守令日:“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 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 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餐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 风、締给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 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 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 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眢(cha):人名。④繙(ch xi):葛布的统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2 达标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0 年安徽卷)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 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 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 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 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 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 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 者,乃谓守令日:“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 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 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 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 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 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 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 xì):葛布的统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 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 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 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眢的钦敬。 .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 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 学习反思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3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 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 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 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 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6逍遥游 编写人:李彩红审查人:任聚宝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及背景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 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 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 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 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 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 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 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 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 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 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解题:"逍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预习检测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4 6 逍遥游 编写人:李彩红 审查人:任聚宝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及背景 庄子(约公元前 369 一前 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 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 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 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 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 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 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 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 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 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 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 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解题:"逍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指无 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预习检测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注音 鲲( 坳 决()起而飞 小知( ,斥鴳() 数数()然 泠()然 2.通假字 (1)北冥有鱼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 (4)而征一国者 (5)旬有五日而后反 (6)而御六气之辩 3.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 今义 (2)众人匹之 古义: 今义 (3)腹犹果然 古义 今义 (4)蟪蛄不知春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2)志未足与议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博闻强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之者谁 (3)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 能名其一处也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15 1.注音 鲲( ) 抟( ) 坳( ) 蜩 ( ) 决( )起而飞 抢( ) 小知( ) 斥鴳( ) 数数( )然 泠( )然、 2.通假字 (1)北冥.有鱼____________ (2)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____ (3)此小大之辩.也____________ (4)而.征一国者____________ (5)旬有.五日而后反.____________ (6)而御六气之辩.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 今义: (2)众人..匹之 古义: 今义: (3)腹犹果然.. 古义: 今义: (4)蟪蛄不知春.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1)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博闻强志.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之者谁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 能名.其一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