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 与资本主 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著 于晓、陈维钢等译 现代西方 学术文库
目 录 中泽译本前言…… 1 导论…… 上篇 问题 第一章 宗教派别甜社会分层 4…23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冲…32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概念(本书 的研究任务)… 4……58 下篇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 的实践伦理观 彩四章 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1 A。加尔文宗… B. 发信旅… …99 G,循道宗 108 D.浸礼宗诸派 111 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121 注释 145
中译本前言 马克斯·韦伯(Max Weher,1864一1920)是当代西方有 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 他一生鐵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Die Wirtscha- ftsethik der Weltreligionen),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 世界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Ethos)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 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一雄心勃勃的考察研究构成了韦伯著 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一一《宗教社会学论集》(Gesammelte Aafsa1 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这译出的《新教伦理与 资本主义猜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就是这部系列专著的第一部分。市伯在这里力 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韦伯以后陆续写出的这 部系列专著的其它部分有:《中国宗教一儒家与道家》、《印度 宗教一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以及仅有残篇的《伊斯 兰教》,他在那里试图闸明: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这些古老民族 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接起了严重的阻碍 作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04年和 1905年;书伯去世前树之作了重要修订后于1920年汇成一集,正 式作为《宗致社会学论集》的第一部出版。该书正文前的“导论” 1
是韦伯为他整个系列研究所写的;这个“导论”的重要性不仅在 于韦伯在那里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他的研究目的和基本着眼点, 而且更在于:韦伯在那里以谦虚态度着重提醒读者不要过分斧 大他这个比较研究的价值,他反复强调,他所有这些比较研究都 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的结果,这种角度决不是唯一的, 更不是排它性的,所以这些研究的结果也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限制的。 有必要说明的是,韦伯这本书的“注释”部分篇幅不下于“正 文”部分,有些“注”一条即长达六、七千字,儿乎可以看成戒是一篇 独立的论文;所以该书英译者、美国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的主 要代表帕森斯(T.Parsons))曾特别强调,韦伯这些原注具有和 正文同等重要的价值,是绝不可以省略的。目前这个中译本除 包括韦伯的全部原注外,同时还译出了帕森斯的全部英译注,以 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在甘阳同志建议下于1985年6月开始组译的。承担 各章及其注释的译者有,于晓(导论),程朝翔(第一章),徐培、刘 铎(第二章),王美秀(第三章),唐小兵(第四章第一节),陈宣良 (第四章第二节),童欣(第四章第三节),邓真、陶宁(第四章第四 节),陈维纲(第五章)。全书由于晓统校成稿,甘阳校改了全书 的正文部分,最后由苏国勋审订了全稿。 近来韦伯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但国内韦伯 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无疑必须以韦伯著作中译文的陆续出版为 前提。我们勉力译出这个全译本,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目 前的译本虽经反复校订,通读加工,但由于我们对茵方文化的渊 源背景和韦伯思想都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研究,尤其该 书的注释部分到处是大殷大段的拉于文及不少希伯来文、希腊 2
文、意大利文等,因此中译本容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各 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该书重版时再作校订。 于克 1985年11月于北京大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