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第一篇绪论 人类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与疾病的关联。部分研究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医生的日常诊疗已伴随产生 大量病人信息数据,如果与他们的基因组学相结合,与他们的其他个人资料相结合,利用信息分析技 术,完全可以产生有相当价值的医学信息,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传统的医学研究棋式。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提出,精准医学指“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 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 疗”。简言之,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个性化医疗”+遗传检测+靶向治疗。精准医 学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和遗传病诊断。通过基因测序找到肿瘤病人基因突变的粑标,给予 靶向药物,监控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合高分辨影像学检测,精确跟踪治疗效果,并随时调整方 案。对基因突变病人,精准治疗甚至可以代替传统的“地毯式”放化疗。不仅治疗效率明显提高,也 可避免严重的放化疗毒副反应。例如: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可抑制肿痛细胞生长、加速肿痛细胞调亡。它用于EGFR199/21外显子突变的中晚期非小纸 胞肺癌病人,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3.人工智能+医疗的新发展1956年,类国达特茅斯会议(D mouth Meeting)上批券名科学 家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探索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认知、思考、学习和工作。人工 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 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目的是了解人类智能的实质,并设计制作出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机器。该领域 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科学可 究经历了60多年的漫长探索,21世纪后,由于云计算、大数据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研究 和应用进人空前高潮,正在掀起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也将对医学产生革命性影响 2017年,斯坦福“人工智能百年(AIO0)”专家小组(非营利性项目AI Index)公布了一项AI指数报 告,评估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全面通近人类能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 用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人工智能辅助影像技术、智能医疗导诊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辅助药物挖掘 研发、智能健康管理(诸如疾病风险识别、虚拟护士助理、精神健康顾问、远程在线问诊、健康干预、基 于精准医学的健康管理等)。目前,最成熟、最突出的实例是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和人工智能辅助影像 技术 人工智能用于医学诊疗中,让计算机“深度学习”专家医生的医疗知识和经验积累,模拟医生的 思维和诊断推理,从而提供可靠性较高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人工智能诊疗系统融合了知识图谱、自然 语言处理、认知技术、自动推理、机器学习、信息检索等技术,大数据搜集、分析、评价,快速给出诊疗决 策。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医疗系统,可以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 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每天跟进5000项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同时能够正 常接诊。美国多家医院使用其提供辅助诊疗服务,服务的临床病种包括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 癌、膀胱癌、卵巢癌、子宫癌等多种癌症。2017年世界癌症日(2月4日),该医疗系统第一次在我国 “出诊”,仅用10秒就开出了癌症处方。 二、如何学习内科学 (一)如何学好内科学 内科学包含人体各系统和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是整个临床 医学的基础。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要点,总结归纳 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按照“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的认识论,不断深化对知识体系的整 体把握。临床医师要掌握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从多元化信息资源途径获取循证医 学的证据,不断更新疾病相关诊疗指南。学习从海量的数据资源中深度挖掘,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 医生要培养临床思维,掌握医学科学思维方法。临床思维(clinical thinking)指临床医生在诊治疾 笑注薇蓿公紧彎医考镁获得量爹接李资科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6 第一篇绪论 它包括医生与病人沟通一获取病史和病人体征一分析与判断病人病情一根据循证医学指南数据与病 人个体情况进行匹配和独立分析一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一治疗效果评价一根据前一轮治疗效果的反 馈对下一轮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此形成诊疗循环周期。临床思维是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实践性智 慧,通过反思总结每一个病例,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得来。 医生要拓宽视野,掌据医学的科学与艺术。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生命科学出现细胞学、基因学 等重大突破。从基因图谱,到多脏器联合移植,甚至人工心脏,医学似乎无所不能。借助新仪器、新药 物,临床医生增加了对抗疾病的利器。但医生不能成为高科技的附属品,医学的最终目标是呵护健 康、解除病痛。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需要语言的交流、细致的望闻问切,不仅为全面采集病史,也传 达了对病人的关怀。综合运用医学科学知识、社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等进行综合判断与决策,这 不仅是一种逻辑推理判断,甚至包括直觉与颜悟判断。这就是被人们赞誉的“医学的科学与艺术 境界。 (二)培养优秀医生的基本素质 新时代的优秀医生,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习惯,例如: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医者使命,对病 人高度负责,对工作对事业高期望,特别善于学习,努力把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医疗实 践,不断完善自我,幸福指数很高,健康快乐。医学生今天在医学院的学习,是为明天从事医疗卫生工 作做好准备,要在学习内科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意培养自己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向优 秀医务工作者学习: 1.为病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先哲把医生定义为怀怜悯之心济天下的圣人形象。当今 社会,医生也要一切以病人利益为最高。既然选择医学作为自已的人生之路,就要永记医学生誓言, 初心和使命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幸福,在未来的从医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 的健康服务,一切为了病人 2.高期望在医务工作者队伍里,总可以看到有一些对工作、对病人很有责任感的优秀医生,他 们好像是与生俱来充满着激情,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已的病人,热爱自己的医院,对新事物总是充 满兴趣,乐观向上,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周围的同事。他们不仅对自己总是高标准,高要求,高期望 而且对病人也是高期望,高关怀。他们满怀梦想,追求人生意义感。这种性格或者说是长期养成的习 惯,好像与人的年龄无关,无论是刚刚入职的实习医生,还是久经临床磨炼、医疗经验丰富的中年医 生,甚至看到一些年近退休的老年医师,对医疗工作也是热情洋溢,忘记年龄。 3.善学习新时代的优秀医生特别爱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变化、信 息爆炸、人们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医生要站在时代的前面,必须不断地学习。身边许多优秀医 生,成长的速度很快,与他们爱学习的习惯分不开。他们在生活中对新事物永远保持高敏感,能够随 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医疗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进展。优秀医生的学习更倾向于深度学习,他们大 多具备高学习力,不是简单接受式学习,对任何新的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深人理解和分析 联系自己的临床工作实际。对于国外传来的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指南,也会发现其中不适合我国 国情之处,能够批判性地学习和应用。 4.肯实践医学生学习医学技能一般都是从模仿、练习开始,逐步熟悉技术,然后尝试用于自己 的临床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逐步达到娴熟自如。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问题,灵活地运用 知识技术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站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维高度,研究新时代环境条件下的 诊疗规律。 (葛均波》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回 第一章总 论 呼吸学科是研究呼吸系统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从而维护其健康,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学科。因 此,本篇学习重点是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认识呼吸疾病发生发展及疾病对其影响;认识和 解释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建立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知道如何运用呼吸系统检查技术 解决临床问题:掌握常见呼吸疾病的处理原则和常见呼吸急症的急救治疗。 【哑吸系练的结购功能特点】 气管进人胸腔后,分成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分为上叶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后者再分 为中叶和下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为上叶和下叶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分出舌段支气管分支。这 样,右肺被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被分为上、下两叶。这些支气管再分成段、亚段支气管,终末细支 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图211) 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右肺中叶支气管 左肺上叶 右肺 左肺斜裂 右肺下叶支气管 心切迹 左肺下时 图211气管支气管、肺结构示意图 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相通,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10000L的气体进出呼吸道。吸入氧 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交换是肺最重要的功能。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 有100m2,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 均可进人呼吸道及肺引起各种疾病,因而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包括物理防御功能(鼻部加温过滤、喷嚏、咳嗽、支气管收缩、黏液纤毛运输系 统)、化学防御功能(溶菌酶、乳铁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的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细胞石 噬(肺泡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及免疫防御功能(B细胞分泌gA,gM等,T细胞免疫反应等)等.当各 种原因引起防御功能下降或外界的刺激过强,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损伤或病变。此外,肺对某些生理活 性物质、脂质及蛋白质、活性氧等物质有代谢功能,肺还有神经内分泌功能,起源于肺组织内某种具有特 殊功能细胞的恶性或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异位”神经内分祕功能,引起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质醇增多定等。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第一章总论 与体循环比较,肺循环具有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的1/10)、低阻及高容的特点。当二尖 瓣狭窄、左心功能低下时,肺毛细血管压可增高,继而发生肺水肿。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时, 会发生肺间质水肿或胸膜腔液体漏出。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 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的营养血管。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 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深静脉形成的血栓、癌肿的癌栓,都可以到达肺脏,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 肿、肺血栓栓塞症和转移性肺癌等。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至肺,引起两肺转 移癌病灶。肺部病变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器官,同样亦可在肺本身发 生病灶播散。此外,全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肾脏病(如尿毒 症)及血液病(如白血病)等均可累及肺, 【呼吸系统疾病范】 按照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表211):①气流受 限性肺疾病:②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性肺疾病:③肺血管疾病。感染、肿瘤作为两大原因影响呼吸系 统,导致各种病理变化;这些疾病进展可以导致呼吸衰竭。 表211呼吸疾病分类 类 别 举例 气流受限性肺疾病 晓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组肺 支气管扩张 细支气管炎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实质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空质性肺疾病 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尘肺等 神经肌肉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胸壁/胸眼疾病 脊柱后、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 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 防动赋高压 肺静脉闭 恶性肿瘤 支气管肺 肺转移帼 感染性肺疾病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炎 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影像学检查,如普通X线和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胸部 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 面综合分析,总结病例特点,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获得客观准确的结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 获得更多医学资料 本资料仅用作学习共享,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