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3057 课程名称:脚本创作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动画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视听语言 二、课程简介 《脚本创作》是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脚本创作》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分镜头脚本进行规律性的讲解,提升学生对于画面的 概括和表现能力:对分镜头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于动画专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进一步 的认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验掌握分镜头脚本的绘制及其在影像创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课程 引导学生学会用影像的形式记录美、传播送,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并引导学生 服务人民、拳献社会。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脚本创作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讲解本课程的定位、课程框架、考试要求和参考书目,让学生了解该课 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 2、讲解脚本创作的大致工作内容,介绍脚本创作课程的学习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导论 一、影像的出现 二、影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化传播 三、影像的工业生产流程 第二节影像化工作 一、影像化的概念 二、影像化工作的思维特点
1 《脚本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30573 课程名称:脚本创作 英文名称:Script cre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动画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视听语言 二、课程简介 《脚本创作》是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脚本创作》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分镜头脚本进行规律性的讲解,提升学生对于画面的 概括和表现能力;对分镜头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于动画专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进一步 的认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验掌握分镜头脚本的绘制及其在影像创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课程 引导学生学会用影像的形式记录美、传播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并引导学生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脚本创作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讲解本课程的定位、课程框架、考试要求和参考书目,让学生了解该课 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 2、讲解脚本创作的大致工作内容,介绍脚本创作课程的学习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导论 一、影像的出现 二、影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化传播 三、影像的工业生产流程 第二节 影像化工作 一、影像化的概念 二、影像化工作的思维特点
三、影像化工作的任务 (三)思考与买践: 1.脚本创作需要学习什么?谈谈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哪些影视制作流程? 2.谈谈当下脚本创作的发展现状,写一份对脚本创作工作的认识报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二章影像化工作的过程1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当下影视拍摄中最常见的脚本创作镜头设计的概况与发展史。 2.掌握场景设计的分类和具体流程,掌握常用摄像设备的技术操作特性 (一)影内空 第一节场景设计 、概念与最后设计图 二、建筑图 三、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四、效果图 第二节分镜头草图和故事板 分镜头 草图的概念 二、分镜头草图的意义 三、分镜头草图的样式 (三)思考与实践: 场景设计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有哪些? 2 如何评价分 值主 要有哪些? .尝试将早期经典抗战电影中的场景设计手绘出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三章影像化工作的过程2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摄影的不同镜头如何使用故事板进行表达,理解故事板传达的关键信息, 掌握如何快速剪辑的绘制故事板和简易的图示方法等。 2.要求通过课程讲解,能够根据影片绘制出不同镜头类型的故事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解摄影技巧 摇镜和移镜头 二、推轨镜头和变焦镜头 三、镜头间的转换 四、画幅制式与呈现方法 第二节简化的故事板图示 制图术 气氛 2
2 三、影像化工作的任务 (三)思考与实践: 1. 脚本创作需要学习什么? 谈谈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哪些影视制作流程? 2. 谈谈当下脚本创作的发展现状,写一份对脚本创作工作的认识报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二章 影像化工作的过程 1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当下影视拍摄中最常见的脚本创作镜头设计的概况与发展史。 2.掌握场景设计的分类和具体流程,掌握常用摄像设备的技术操作特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场景设计 一、概念与最后设计图 二、建筑图 三、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四、效果图 第二节 分镜头草图和故事板 一、分镜头草图的概念 二、分镜头草图的意义 三、分镜头草图的样式 (三)思考与实践: 1. 场景设计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有哪些? 2. 如何评价分镜头草图的价值主要有哪些? 3. 尝试将早期经典抗战电影中的场景设计手绘出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三章 影像化工作的过程 2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摄影的不同镜头如何使用故事板进行表达,理解故事板传达的关键信息, 掌握如何快速剪辑的绘制故事板和简易的图示方法等。 2. 要求通过课程讲解,能够根据影片绘制出不同镜头类型的故事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图解摄影技巧 一、摇镜和移镜头 二、推轨镜头和变焦镜头 三、镜头间的转换 四、画幅制式与呈现方法 第二节 简化的故事板图示 一、制图术 二、气氛
五、改编 (二)思老与实我 1,故事板的创作对整个影视作品构成什么样的影响?景别的变化、镜头的运动如 何通过故事板进行表现 2。尝试根据近期优秀主旋律影片绘制出对应的故事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四章影像化工作的过程3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影像化常用的工具和技法,掌握数字草稿、照片故事板和非线性剪辑使 用的具体场景。 2.掌握制作流程的五个阶段的的处理方法,认识影像制作的基本规律,者力培 养学生摄像构图的形象思维创造能力和拍摄技巧等。 第一节影像化:工具与技巧 一、数字草稿(短片) 二、照片故事板 三、非线性编辑和特效 第二节制作流程 一阶段:撰写剧本 二、第二阶段:美术设计 三、第三阶段:刷本分析 四、第四阶段:摄影 五、第五阶段:排续 1.结合经典主旋律影片丛文化自信角度浅谈脚本创作对影视创作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培养“镜头感”和“镜头节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五章综合实训1:镜头脚本的影像化实践 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对影像化的表达有具体的认知: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析案例电影镜头脚本的能力: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在绘制出故事板后,通过实践拍摄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内突 1、实训要求 根据案例电影绘制出一个场景下的故事板,并且分别以人物和场景为被摄对象, 采用不同景别、方向和高度拍摄,要求每组镜头拍摄10至20个画面。 3
3 三、角色 四、诠释 五、改编 (三)思考与实践: 1. 故事板的创作对整个影视作品构成什么样的影响?景别的变化、镜头的运动如 何通过故事板进行表现? 2. 尝试根据近期优秀主旋律影片绘制出对应的故事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四章 影像化工作的过程 3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影像化常用的工具和技法,掌握数字草稿、照片故事板和非线性剪辑使 用的具体场景。 2. 掌握制作流程的五个阶段的的处理方法,认识影像制作的基本规律,着力培 养学生摄像构图的形象思维创造能力和拍摄技巧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影像化:工具与技巧 一、数字草稿(短片) 二、照片故事板 三、非线性编辑和特效 第二节 制作流程 一、第一阶段:撰写剧本 二、第二阶段:美术设计 三、第三阶段:剧本分析 四、第四阶段:摄影 五、第五阶段:排练 (三)思考与实践: 1. 结合经典主旋律影片从文化自信角度浅谈脚本创作对影视创作的意义是什么? 2. 如何培养“镜头感”和“镜头节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五章 综合实训 1:镜头脚本的影像化实践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对影像化的表达有具体的认知;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析案例电影镜头脚本的能力;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在绘制出故事板后,通过实践拍摄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实训要求 根据案例电影绘制出一个场景下的故事板,并且分别以人物和场景为被摄对象, 采用不同景别、方向和高度拍摄,要求每组镜头拍摄 10 至 20 个画面
2、评分标准 (1)故事板的绘制效果。30分 (2)景别和角度选择。30分 (3)与经典电影片段的一致性。40分 1怎样 十的 “能更加符合影像表达的需求? 2.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为什么会有不错的影像效果,爱国主义思想如何表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实训为主,结合小组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六章剪辑风格的元素1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镜头角度运用的重要性,掌握影像镜头景别、方向、高度的选择意义及 影像叙事功能,掌握镜头景别、方向和高度的拍摄技巧和功用等。 2.理解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轴线原则,并掌握合理越轴的技巧 (二)教学内 容 第一节景别 一、特 一、中合 三、全景 第二节轴线原则 ·、动作轴线 二、三角机位系纷 三、根据新的视线肆立新的动作轴线 四、在演员越载轴时律立新的轴线 五、移动摄影机越过轴线 )出镜头 七、移动物体和 动作的动作轴线 八、在动作段落中越轴 九、轴线上的跳轴 (三)思考与实践 不同景别在影 像中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效果 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 法制观、道德观如何体现在脚本创作的故事板中? 3.什么是轴线原则?合理越轴的方式有几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七章剪辑风格的元素2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影像的叙事表达和镜头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镜头设计、分切的具体技 法: 2。理解影视影视剪辑的基本技巧,掌握在故事板的创作中应该如何分切镜头。 4
4 2、评分标准 (1)故事板的绘制效果。30 分 (2)景别和角度选择。30 分 (3)与经典电影片段的一致性。40 分 (三)思考与实践: 1.怎样设计的画面才能更加符合影像表达的需求? 2.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为什么会有不错的影像效果,爱国主义思想如何表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实训为主,结合小组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六章 剪辑风格的元素 1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镜头角度运用的重要性,掌握影像镜头景别、方向、高度的选择意义及 影像叙事功能,掌握镜头景别、方向和高度的拍摄技巧和功用等。 2. 理解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轴线原则,并掌握合理越轴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景别 一、特写 二、中景 三、全景 第二节 轴线原则 一、动作轴线原则 二、三角机位系统 三、根据新的视线建立新的动作轴线 四、在演员越轴时建立新的轴线 五、移动摄影机越过轴线 六、切出镜头和过渡镜头 七、移动物体和动作的动作轴线 八、在动作段落中越轴 九、轴线上的跳轴 (三)思考与实践: 1. 不同景别在影像中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效果? 2. 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道德观如何体现在脚本创作的故事板中? 3. 什么是轴线原则?合理越轴的方式有几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七章 剪辑风格的元素 2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影像的叙事表达和镜头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镜头设计、分切的具体技 法; 2. 理解影视影视剪辑的基本技巧,掌握在故事板的创作中应该如何分切镜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剪辑与叙事 一、叙事驱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叙事坛动 摄像用光的注意问题 四、问答模式 五、对精确叙事的限制 第二节机上剪辑与备用镜头 、为前辑组织动作 动接动前切 出镜与入镜 四、清空画面 五、剪辑和影像化 (三)思考与实践: 故事 络和问答 模ta 系是怎样的 3. 尝试设计 个简单的情节,并拍摄进行剪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八章综合实训2:叙事与镜头分切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理解影视作品叙事的核心原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 的精神状态: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剧本的解析掌握独立设计镜头分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实训要求 创作一个短小的剧本,并依据此剧本创作故事板,要求不少于5场,每场镜头不 少于8个画面 2、评分标准 (1)剧本创作的质量。30分 (2)场景的选择与故事的发展的关系性密切。30分 (3)故事板中进行的镜头分切合理。40分 (三)思考 1,怎样的剧本才能算得上是好刷剧本?好剧本有哪些特点? 2.故事板的创作与场景的关系是如何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实训为主,结合小组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九章工作室1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构筑场景段落的镜头关系,掌握景别改变对场景表现的重要手法: 5
5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剪辑与叙事 一、叙事驱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叙事运动 三、摄像用光的注意问题 四、问答模式 五、对精确叙事的限制 第二节 机上剪辑与备用镜头 一、为剪辑组织动作 二、动接动剪切 三、出镜与入镜 四、清空画面 五、剪辑和影像化 (三)思考与实践: 1. 影视作品中叙事驱动的核心是什么? 2. 故事脉络和问答模式的关系是怎样的? 3. 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情节,并拍摄进行剪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八章 综合实训 2:叙事与镜头分切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理解影视作品叙事的核心原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 的精神状态; 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剧本的解析掌握独立设计镜头分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实训要求 创作一个短小的剧本,并依据此剧本创作故事板,要求不少于 5 场,每场镜头不 少于 8 个画面。 2、评分标准 (1)剧本创作的质量。30 分 (2)场景的选择与故事的发展的关系性密切。30 分 (3)故事板中进行的镜头分切合理。40 分 (三)思考与实践: 1.怎样的剧本才能算得上是好剧本?好剧本有哪些特点? 2.故事板的创作与场景的关系是如何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实训为主,结合小组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九章 工作室 1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构筑场景段落的镜头关系,掌握景别改变对场景表现的重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