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距 纵波 纵波 震源深度 横波 横波 16
16
1.3地震动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 震动。 >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17
17 1.3 地震动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 震动。 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第二节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1地震震级 >2.2地震烈度 >2.3基本烈度 18
18 第二节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1 地震震级 2.2 地震烈度 2.3 基本烈度
2.1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种度量。 >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 根据我国现用仪器,近震(震中距小于100km)震级M,按下式 计算: M=logA+R(△) 式中A一地震记录图上量得的以/an为单位的最大水平位移: R(△)一依震中距△而变化的起算函数。 震级M与震源释放能量E(单位为erg)之间的关系为: logE=1.5M+11.8上式表示的震级通常又称为里氏震级; lerg=10-7J。 以上关系表明,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约增 加30倍。大于2.5级的浅震,在震中附近地区的人就有感觉, 叫做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明显的破坏,叫做破 坏性地震。世界上已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为8.9级。 19
19 2.1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种度量。 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 根据我国现用仪器,近震(震中距小于100km)震级M,按下式 计算: M=logA+R(△) 式中A——地震记录图上量得的以/_an为单位的最大水平位移; R(△)——依震中距△而变化的起算函数。 震级M与震源释放能量E(单位为erg)之间的关系为: logE=1.5M+11.8 上式表示的震级通常又称为里氏震级; lerg=10-7J。 以上关系表明,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约增 加30倍。大于2.5级的浅震,在震中附近地区的人就有感觉, 叫做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明显的破坏,叫做破 坏性地震。世界上已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为8.9级
2.2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 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然 而,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 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 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近,烈度就高;距离震中 越远,烈度也越低。 20
20 2.2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 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然 而,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 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 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近,烈度就高;距离震中 越远,烈度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