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诱蛾器: 据许多昆虫特别是鳞翅目蛾类昆虫对糖醋的趋性,设置诱集器。1973年修订的粘虫、小地老 虎测报方法规定的配方是:酒1,水2红糖3,醋4的重量配比式,另外加毒剂少量(约1% (六)采集中的其它工具: 1、采集袋:有两种形式,一种背包式可携带各种指形管、广口瓶、毒瓶及其他调查用品,袋 的大小、式样可据需要自行设计。另一种是围在腰上的,仅能带指形管,适于爬山,上树采 集时应用。 2、采集箱:木料制,规格不一,用以存放各种采集用品,如镊子、剪刀、铅笔、指形管及三 角纸袋,针插标本盒等。铁制的采集箱主用以存放被害状标本 3、采集笼:主要是用以采集准备饲养的幼虫和其他活虫,可用铜纱,铁纱或木料制成规格不 可按需要没计,在一端必须留有小门,如为木制者必小用铁纱作成通气孔,采集笼可以 暂时代替养虫笼之用 4、三角纸袋:三角纸袋制做是用白色光面纸成硫酸纸,裁3:2的长方形纸角 片,依着顺序折即成。主要用来包装暂时保存的标本,特别为保存鳞翅目之 成虫标本,以免鳞翅之损坏,在放入标本之前,先将采集年月及采集地点采 集人写在三角纸袋的表面,这样不会因写字而把标本破坏,这种装标本的三 角纸袋保存在木制的标本盒中,以免压坏。 纸三角袋制作方法简单: 第一种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成三角形,开口处折回封口,这种纸袋 适于放蝴蝶、蛾、蜻蜓等双翅发达的昆虫 第二种用手指将袋撑开,把下角捻紧后袋就凸起,这 种纸袋适于放身体较厚的甲虫、蜂、蝇、熔嫁、蝉等。 第三种纸袋用纸卷折,两头捻紧,呈长筒形的纸包 第四种纸袋是一种更严密的纸筒,宜于包装有小虫的 树叶、小枝、虫瘦、潜叶虫和介壳虫等等。每种纸袋内最好 只放同种或同类标本,大的放 小的放数个,同时并同 地采的标本才能放在一起,外面写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 者。混乱的标本失去使用的价值。纸袋可用透明的油纸或玻 璃纸,即可防潮又可看见袋内的昆虫。标本要干燥,不然会 因纸不吸水而腐坏。水分多的昆虫要用厚毛边纸,或报纸制成的纸袋存放。 棉花包是由一块大小约18×13平方厘米的脱脂棉,外面包以牛皮纸或旧报纸的袋子。标 本由左至右依次摆在棉花上,同-批采的放一起,不同时间、地点的标本放于一个棉包时则要 用线隔开。装满后在上面盖一张白纸,纸上按标本的排列划分,写上采集地、数量等。整个 包一个编号,保存起来非常方便。 5、其他用品:剪子、镊子、小刀,放大镜、指形管,手铲,记录本、毛笔、脱脂棉、纱布、 幼虫保存液、酒精等。 昆虫标本采集地点及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采集时间及地点 昆虫的种类和习性不同,采集的季节也不一样,大体说一年四季可采集,每年植物生长 的季节,也是昆虫活动较多的时期,是一年中采集最好时间。冬季昆血活动较少,大多处于 越冬状态但此时可以利用搜索法采到许多越冬态的昆虫,如玉米杆内玉米螟,果树上的山楂 粉蝶冬巢等 采集的时期也依昆虫的种类而定,一般白天活动的昆虫多在午前十点至下午三点活动较多, 而夜间活动昆虫就必在黄昏后采集才行。在温暖晴朗的天气采集收获较大,阴冷有风的天气 昆虫多潜伏不易采到。采集地也要随昆虫种类而异,一般有小山,湖沼,植物相当丰富的地 区昆虫种类也较多。牲畜棚,仓库,水中、森林都是我们采集的场所,石块、落叶、树皮下 二)、常见各目昆虫的栖息地
6 (五)诱蛾器: 据许多昆虫特别是鳞翅目蛾类昆虫对糖醋的趋性,设置诱集器。1973 年修订的粘虫、小地老 虎测报方法规定的配方是:酒 1,水 2 红糖 3,醋 4 的重量配比式,另外加毒剂少量(约 1% (六)采集中的其它工具:, 1、采集袋:有两种形式,一种背包式可携带各种指形管、广口瓶、毒瓶及其他调查用品,袋 的大小、式样可据需要自行设计。另一种是围在腰上的,仅能带指形管,适于爬山,上树采 集时应用。 2、采集箱:木料制,规格不一,用以存放各种采集用品,如镊子、剪刀、铅笔、指形管及三 角纸袋,针插标本盒等。铁制的采集箱主用以存放被害状标本。 3、采集笼:主要是用以采集准备饲养的幼虫和其他活虫,可用铜纱,铁纱或木料制成规格不 —、可按需要没计,在一端必须留有小门,如为木制者必小用铁纱作成通气孔,采集笼可以 暂时代替养虫笼之用。 4、三角纸袋:三角纸袋制做是用白色光面纸成硫酸纸,裁 3:2 的长方形纸 片,依着顺序折即成。主要用来包装暂时保存的标本,特别为保存鳞翅目之 成虫标本,以免鳞翅之损坏,在放入标本之前,先将采集年月及采集地点采 集人写在三角纸袋的表面,这样不会因写字而把标本破坏,这种装标本的三 角纸袋保存在木制的标本盒中,以免压坏。 纸三角袋制作方法简单: 第一种 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成三角形,开口处折回封口,这种纸袋 适于放蝴蝶、蛾、蜻蜓等双翅发达的昆虫。 第二种 用手指将袋撑开,把下角捻紧后袋就凸起,这 种纸袋适于放身体较厚的甲虫、蜂、蝇、熔嫁、蝉等。 第三种 纸袋用纸卷折,两头捻紧,呈长筒形的纸包, 适于包装蝗虫,螳螂、天牛等体较长的昆虫。 第四种 纸袋是一种更严密的纸筒,宜于包装有小虫的 树叶、小枝、虫瘦、潜叶虫和介壳虫等等。每种纸袋内最好 只放同种或同类标本,大的放一个,小的放数个,同时并同 地采的标本才能放在一起,外面写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 者。混乱的标本失去使用的价值。纸袋可用透明的油纸或玻 璃纸,即可防潮又可看见袋内的昆虫。标本要干燥,不然会 因纸不吸水而腐坏。水分多的昆虫要用厚毛边纸,或报纸制成的纸袋存放。 棉花包是由一块大小约 18×13 平方厘米的脱脂棉,外面包以牛皮纸或旧报纸的袋子。标 本由左至右依次摆在棉花上,同-批采的放一起,不同时间、地点的标本放于一个棉包时则要 用线隔开。装满后在上面盖一张白纸,纸上按标本的排列划分,写上采集地、数量等。整个 包一个编号,保存起来非常方便。 5、其他用品:剪子、镊子、小刀,放大镜、指形管,手铲,记录本、毛笔、脱脂棉、纱布、 幼虫保存液、酒精等。 三、昆虫标本采集地点及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采集时间及地点: 昆虫的种类和习性不同,采集的季节也不一样,大体说—年四季可采集,每年植物生长 的季节,也是昆虫活动较多的时期,是—年中采集最好时间。冬季昆血活动较少,大多处于 越冬状态但此时可以利用搜索法采到许多越冬态的昆虫,如玉米杆内玉米螟,果树上的山楂 粉蝶冬巢等. 采集的时期也依昆虫的种类而定,一般白天活动的昆虫多在午前十点至下午三点活动较多, 而夜间活动昆虫就必在黄昏后采集才行。在温暖晴朗的天气采集收获较大,阴冷有风的天气 昆虫多潜伏不易采到。采集地也要随昆虫种类而异,一般有小山,湖沼,植物相当丰富的地 区昆虫种类也较多。牲畜棚,仓库,水中、森林都是我们采集的场所,石块、落叶、树皮下 (二)、常见各目昆虫的栖息地
无翅亚纲 Apterygota 、弹尾目 collembola喜潮湿,多生于落叶地下,苔藓间、草地面上。水浜或积水面上 腐烂的植物下面及腐植质土中,并有取食生活植物的种子、茎叶习性尤其晚为甚 2、缨尾目 ThysanUra基本上包括两种类一种喜生活于野外潮湿环壤如朽木、树皮, 苔藓,砖石等:另一类则喜居温暖干燥的场所。如干草叶下,洞穴内、岩石上以及室内,生 活于室内之种类取食古书,旧纸,浆糊衣服如衣鱼。 有翅亚纲 Pterygota 3、蜉蝣目 Ephemeroptera多在夜晚近水边的地方活动。有趋光性,诱虫灯下可以采 成虫飞翔交尾,也有栖息在植物上或水面上交尾者。交尾后即产卵于水中,寿命很短,仅活 数小时至数天,因此古书以朝生暮死形容之 4、靖蜒日 donata成虫陆生,白天活动,成虫产卵于植物的表面或组织内部,亦有产 于水面或水面下的物体上,稚虫水生多栖息于小溪及池塘,成、幼虫均肉食性。 5、责翅目 Plecoptera一般栖于流水附近,河湖两岸的树干上,岩石上、草丛中,此 外诱虫灯下也可采到。稚虫水生,活泼,在流水中的石块上常有许多可用镊子轻轻夹取 6、蜚蠊目 Blattaria陆生,少数水生,多生活于地曰,亦生活于土中。蚁穴。树皮落 叶及石块下,畏光,食性杂,生活于室内皮毛,纸张,衣物和食品。 7、螳螂目 Mantodea分布于比较温暖地,为陆栖捕食性昆虫,飞翔力很弱,产卵于卵 壳内,卵壳常附着于树枝,树干和石块上有保护色,有的还有拟态 8、等翅目 Isoptera本目昆虫通称白蚁,营社会生活,具多型性.分布在热带及亚热 带。在习性上分为两类,一类生活在土中,在地下或在地面筑巢成塔称为“蚁塔’,取食活 的或死的植物:另一类生活在木材中成为家俱与建筑物之大害 9、直翅目 Orthoptera绝大多数种类陆极善于跳,包括蝗虫,蟋蚌等蝗虫多生活在草 原上,蟋蚌在草丛中,砖石下,蝼活在土机尤其是腐损多的土墟 0、革翅目 Dermaptera栖息于潮湿而腐植质多之所,如落叶、石块、树皮下、杂草或植 物叶上,夜间活动 11、啮虫目 Psocoptera 分为有翅型与无翅型,室内生活者以无翅型居多,为害书 外采集 籍纸张、面粉、谷物及毛皮等。有翅型多生活在野外,树皮, 树干,墙根等潮湿环境中,也有生活于苔藓、菌体中。 12、虱目 Anoplura寄生于人类及其他哺乳类动物体上。终 生不离寄主。除陆栖者外,亦确少数寄生于海生哺乳动物,刺 吸寄主血液 13、食毛目 Mallophage寄生于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体上。以 上颚乔取鸟类肌肤产物及羽毛为食。当鸟类受伤流血,亦能食 血液。 14、半翅目 Hemiptera栖息环境因种类而异生活在植 黑光灯诱昆虫 物上的半翅目昆虫如盾蝽、长蝽科等,多生活在树林,果 林、蔬菜、灌木丛中。生活在水中者如划蝽。此外尚有捕 食性者。刺吸害虫体液为益虫。 亦是多种昆虫生存之所 (三)、采集时应注意 1、保持标本完整:在鉴定时,几乎昆虫体的每 部分都会作为鉴定特征,所以在采集应尽量保持标本的完
7 无翅亚纲 Apterygota 1、弹尾目 collombola 喜潮湿,多生于落叶地下,苔藓间、草地面上。水浜或积水面上 腐烂的植物下面及腐植质土中,并有取食生活植物的种子、茎叶习性尤其晚为甚。 2、 缨尾目 ThysanUra 基本上包括两种类 —种喜生活于野外潮湿环壤如朽木、树皮, 苔藓,砖石等;另一类则喜居温暖干燥的场所。如干草叶下,洞穴内、岩石上以及室内,生 活于室内之种类取食古书,旧纸,浆糊衣服如衣鱼。 有翅亚纲 Pterygota 3、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多在夜晚近水边的地方活动。有趋光性,诱虫灯下可以采, 成虫飞翔交尾,也有栖息在植物上或水面上交尾者。交尾后即产卵于水中,寿命很短,仅活 数小时至数天,因此古书以朝生暮死形容之。 4、 靖蜒日 Odonata 成虫陆生,白天活动,成虫产卵于植物的表面或组织内部,亦有产 于水面或水面下的物体上,稚虫水生多栖息于小溪及池塘,成、幼虫均肉食性。 5、 责翅目 Plecoptera 一般栖于流水附近,河湖两岸的树干上,岩石上、草丛中,此 外诱虫灯下也可采到。稚虫水生,活泼,在流水中的石块上常有许多可用镊子轻轻夹取。 6、 蜚蠊目 Blattaria 陆生,少数水生,多生活于地曰,亦生活于土中。蚁穴。树皮落 叶及石块下,畏光,食性杂,生活于室内皮毛,纸张,衣物和食品。 7、 螳螂目 Mantodea 分布于比较温暖地,为陆栖捕食性昆虫,飞翔力很弱,产卵于卵 壳内,卵壳常附着于树枝,树干和石块上有保护色,有的还有拟态。 8、 等翅目 Isoptera 本目昆虫通称白蚁,营社会生活,具多型性.分布在热带及亚热 带。在习性上分为两类,一类生活在土中, 在地下或在地面筑巢成塔称为“蚁塔’,取食活 的或死的植物;另一类生活在木材中成为家俱与建筑物之大害。 9、 直翅目 Orthoptera 绝大多数种类陆极善于跳,包括蝗虫,蟋蚌等蝗虫多生活在草 原上,蟋蚌在草丛中,砖石下,蝼活在土机尤其是腐损多的土墟。 1O、革翅目 Dermaptera 栖息于潮湿而腐植质多之所,如落叶、石块、树皮下、杂草或植 物叶上,夜间活动。 11、啮虫目 Psocoptera 分为有翅型与无翅型,室内生活者以无翅型居多,为害书 籍纸张、面粉、谷物及毛皮等。有翅型多生活在野外,树皮, 树干,墙根等潮湿环境中,也有生活于苔藓、菌体中。 12、虱目 Anoplora 寄生于人类及其他哺乳类动物体上。终 生不离寄主。除陆栖者外,亦确少数寄生于海生哺乳动物,刺 吸寄主血液。 13、食毛目 Mallophage 寄生于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体上。以 上颚乔取鸟类肌肤产物及羽毛为食。当鸟类受伤流血,亦能食 血液。 14、半翅目 Hemiptera 栖息环境因种类而异生活在植 物上的半翅目昆虫如盾蝽、长蝽科等,多生活在树林,果 林、蔬菜、灌木丛中。生活在水中者如划蝽。此外尚有捕 食性者。刺吸害虫体液为益虫。 亦是多种昆虫生存之所。 (三)、采集时应注意 1、保持标本完整: 在鉴定时,几乎昆虫体的每一 部分都会作为鉴定特征,所以在采集应尽量保持标本的完
好,使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2、注意各虫期的收集:不要只采成虫,如有幼虫和卵,必须全部采集,供鉴定工作更 可靠,凡雌,雄靠个体或颜色不同的个体均需采集,作研究比较 、作好记录工作:在进行鉴定时,往往参考采集地点的情况(寄主,被害部位、地形 等)以及采集日期,故采集时随身携带笔记本以便及时记录情况尤其是采集日期、地点、采集 人等必详记,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毫无科学价值 4、采集数量:远地采集或稀有标本的采集以多为宜。从教学实习的角度,无论是在种类 和数量上需多多采集,一方面认识昆虫和掌握各种采集方法,另一方面为分类课准备大量的 标本 5、注意群众关系,爱护园林及农作物,在采集时一定注意群众风俗习惯,保护园林,如 在农田采集必经有关人员的允许,不能任意摘或践踏。 第二章昆虫标本的制做方法及工具 、干制昆虫标本的制作 为了使昆虫标本能够长久保存、备作研究和参考,采集的昆虫要加以整理, 制成各式不同的标本。制作的昆虫标本,除了保持虫体的各部分十分完整外,还 要求外表的美观,昆虫原来的颜色及各种不同的天然形象都应尽量保持,所以制 作昆虫标本要有相当的技术,适当的工具和方法。 1、制作昆虫标本的工具 (1)昆虫针是用不锈钢制成的,用于固定虫体位置 其长短粗细都有一定的标准,型号分为00、0、1、2、 3、4、5、七种。0与00号是昆虫针中最短小的,长度 仅有1厘米,顶端不膨大。00号最细,直径约为0、3 毫米,又叫二重针,是专门制作微小昆虫标本时使用 的。1-5号昆虫针都长约4厘米,顶端有膨大的圆头, 号数越大,直径越粗(见右图)。 (2)三级台又名平均台,是用三块长短不同、厚012345 度相等的木板粘在一起,或钉在一起做 成的。三级板的每一级是0.8厘米, 级共24厘米,中间钻有一个小孔。制 作昆虫标本时将虫针插入孔内,使昆 虫、标签在针上有一定的位置(见右图) (3)展翅板展翅板是专作伸展蝶、 蛾、蜻蜓等昆虫翅的主要工具,用较软的木料制成。展翅板的底部是一块整木板, 上面装有两块木板,其中一块可以自由移动,以便调节板间缝隙的宽度。两板中 间缝隙的底部铺上一层软木条,展翅板长33厘米,宽8厘米(见右图)
8 好,使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2、注意各虫期的收集: 不要只采成虫,如有幼虫和卵,必须全部采集,供鉴定工作更 可靠,凡雌,雄靠个体或颜色不同的个体均需采集,作研究比较。 3、作好记录工作: 在进行鉴定时,往往参考采集地点的情况(寄主,被害部位、地形 等)以及采集日期,故采集时随身携带笔记本以便及时记录情况尤其是采集日期、地点、采集 人等必详记,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毫无科学价值。 4、采集数量:远地采集或稀有标本的采集以多为宜。从教学实习的角度,无论是在种类 和数量上需多多采集,一方面认识昆虫和掌握各种采集方法,另一方面为分类课准备大量的 标本。 5、注意群众关系,爱护园林及农作物,在采集时—定注意群众风俗习惯,保护园林,如 在农田采集必经有关人员的允许,不能任意摘或践踏。 第二章 昆虫标本的制做方法及工具 一、干制昆虫标本的制作 为了使昆虫标本能够长久保存、备作研究和参考,采集的昆虫要加以整理, 制成各式不同的标本。制作的昆虫标本,除了保持虫体的各部分十分完整外,还 要求外表的美观,昆虫原来的颜色及各种不同的天然形象都应尽量保持,所以制 作昆虫标本要有相当的技术,适当的工具和方法。 1、制作昆虫标本的工具 (1)昆虫针 是用不锈钢制成的,用于固定虫体位置。 其长短粗细都有一定的标准,型号分为 00、0、1、2、 3、4、5、七种。0 与 00 号是昆虫针中最短小的,长度 仅有 1 厘米,顶端不膨大。00 号最细,直径约为 0、3 毫米,又叫二重针,是专门制作微小昆虫标本时使用 的。1—5 号昆虫针都长约 4 厘米,顶端有膨大的圆头, 号数越大,直径越粗(见右图)。 (2)三级台 又名平均台,是用三块长短不同、厚 度相等的木板粘在一起,或钉在一起做 成的。三级板的每一级是 0.8 厘米,三 级共 2.4 厘米,中间钻有一个小孔。制 作昆虫标本时将虫针插入孔内,使昆 虫、标签在针上有一定的位置(见右图)。 (3)展翅板 展翅板是专作伸展蝶、 蛾、蜻蜓等昆虫翅的主要工具,用较软的木料制成。展翅板的底部是一块整木板, 上面装有两块木板,其中一块可以自由移动,以便调节板间缝隙的宽度。两板中 间缝隙的底部铺上一层软木条,展翅板长 33 厘米,宽 8 厘米(见右图)
傾斜型 (4)整姿台用软而松的木板作成,长27.5 厘米,宽15.1厘米,厚02厘米,板子的每 头钉上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作为支柱,板子 上面钻上许多小孔,小孔的粗细以昆虫针可 以自由穿插即可。整姿台有两种用途:一为 插虫用,即将采集来的昆虫经杀死后,放在平型 其上,再用昆虫针刺穿,这样不易滚滑,且 穿刺位置又准确;二是将昆虫穿刺后,将昆 虫针尖穿过小孔,使昆虫的6只足伏在板子上,用 镊子将足和触角摆好。 (5)还软器(见左图)采集后保存起来的标本或 远方寄来的标本,时间稍久便会变硬,制作标本时回软 很容易损坏,须用标本还软器,使它还软后才能制 展炮极 作。用干燥器做的还软器是很方便的设备,使用时, 在容器底部铺一层洗涤干净的砂粒,滴上少许清水, 并加少量石炭酸,防止生霉。在瓷隔板上面放置欲要还软的 标本,盖周围抹上凡士林油,盖好,密闭放置。经过数天, 干硬标本便会还软。 (6)大头针展翅时用于固定纸条。 (7)粘虫胶一般常用虫胶片经95%酒精溶解后使用,或 用万能胶或其他快干的胶,粘住小形昆虫标本。 2、干制标本制作法 昆虫具有较坚硬的外骨骼,毒死之后,其内部的器官组织虽然干缩了,但仍 可以保持原来的外形。不同种类的昆虫,制作过程不同,主要方法有: (1)针插法昆虫毒死后约10-16小时,趁虫体及附肢尚柔软时制作。制 作时,根据虫体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昆虫针,体型中等的昆虫(如夜蛾类)一般 用3号针;天蛾等大型昆虫一般用4号针或5号针;叶蝉、小蛾类等小型昆虫则 用1号或2号针。昆虫针插入后应与虫体纵轴垂直,但不同目的昆虫插针部位有 所不同:①鳞翅目、膜翅目、蜻蜓目、同翅目的昆虫是从中胸背面正中插入,通 过中足中间穿出来;②蚊、蝇等双翅目昆虫从中胸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插针;③蝗 虫、蝼蛄等直翅目昆虫是从前胸背板的后部、背中线稍右的地方插入;④鞘翅目 昆虫插在右鞘翅基部距翅缝不远的地方:⑤半翅目昆虫插在中胸小盾片的中央略 微偏右的部位。这种插针部位的规定主要是针插之后不会破坏鉴定特征(见右图)。 虫体在针上有一定的高度,将插有虫的针倒过来,放入三级板的第一级的小 孔,使虫体背部紧贴板面,其上部的留针长度是08厘米
9 (4)整姿台 用软而松的木板作成,长27.5 厘米,宽 15.1 厘米,厚 0.2 厘米,板子的每 一头钉上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作为支柱,板子 上面钻上许多小孔,小孔的粗细以昆虫针可 以自由穿插即可。整姿台有两种用途:一为 插虫用,即将采集来的昆虫经杀死后,放在 其上,再用昆虫针刺穿,这样不易滚滑,且 穿刺位置又准确;二是将昆虫穿刺后,将昆 虫针尖穿过小孔,使昆虫的 6 只足伏在板子上,用 镊子将足和触角摆好。 (5)还软器(见左图) 采集后保存起来的标本或 远方寄来的标本,时间稍久便会变硬,制作标本时 很容易损坏,须用标本还软器,使它还软后才能制 作。用干燥器做的还软器是很方便的设备,使用时, 在容器底部铺一层洗涤干净的砂粒,滴上少许清水, 并加少量石炭酸,防止生霉。在瓷隔板上面放置欲要还软的 标本,盖周围抹上凡士林油,盖好,密闭放置。经过数天, 干硬标本便会还软。 (6)大头针 展翅时用于固定纸条。 (7)粘虫胶 一般常用虫胶片经 95%酒精溶解后使用,或 用万能胶或其他快干的胶,粘住小形昆虫标本。 2、干制标本制作法 昆虫具有较坚硬的外骨骼,毒死之后,其内部的器官组织虽然干缩了,但仍 可以保持原来的外形。不同种类的昆虫,制作过程不同,主要方法有: (1)针插法 昆虫毒死后约 10—16 小时,趁虫体及附肢尚柔软时制作。制 作时,根据虫体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昆虫针,体型中等的昆虫(如夜蛾类)一般 用 3 号针;天蛾等大型昆虫一般用 4 号针或 5 号针;叶蝉、小蛾类等小型昆虫则 用 1 号或 2 号针。昆虫针插入后应与虫体纵轴垂直,但不同目的昆虫插针部位有 所不同:鳞翅目、膜翅目、蜻蜓目、同翅目的昆虫是从中胸背面正中插入,通 过中足中间穿出来;蚊、蝇等双翅目昆虫从中胸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插针; 蝗 虫、蝼蛄等直翅目昆虫是从前胸背板的后部、背中线稍右的地方插入;鞘翅目 昆虫插在右鞘翅基部距翅缝不远的地方;半翅目昆虫插在中胸小盾片的中央略 微偏右的部位。这种插针部位的规定主要是针插之后不会破坏鉴定特征(见右图)。 虫体在针上有一定的高度,将插有虫的针倒过来,放入三级板的第一级的小 孔,使虫体背部紧贴板面,其上部的留针长度是 0.8 厘米
经插针后的标本,插在软木板上或整姿态台上, 将触角和足的姿势加以整理,尽量保持其自然姿态, 整好后用纸条或虫针加以固定,然后放在烘箱中烘 干。取出后,将针插入已写好的标签上,放入三级板 的第二级的小孔内,使标签保持在第二级高度的水平 位置上。这样,一个完整的针插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2)双插法及载虫插法体形微小的昆虫有两 种制作标本的方法,一般能够用00号或0号短针插 上的,先按照前段所述各类昆虫的针插部位,依法插 上,然后把短针插到三角形硬纸片或软木片上,再用 长针把硬纸片或软木片插起来;不能用针插的微小昆 虫,用粘虫胶粘在三角纸片的尖端,然后用针插在三 角纸片的底边附近中部地方。纸片的形状(或废胶卷) 以等腰三角形为好,底边的长度相当于两等边的 半,昆虫被粘在两等边的夹角上(见上图)。 各日昆虫针提标本的部位 标本插好后,要整姿,将虫插在整姿板上,使虫体与A、D,直组日B.双日C.半超目 F、G,超目 板接触,然后用针将触角、足、尾须、产卵器等摆好,使标 本的姿式尽量接近于生活时的样子。要左右对称。足一般是 前足前伸,中、后足向后放。鱗翅目和蜻蜓等成虫还要在展 翅板上展翅,使前翅后缘与身体垂直,后翅向上展,略压在 前翅下边,然后用纸条压上。展好姿的昆虫干燥后去除纸条 十车 就做成标本了。最后再插上两张小标签,一张写上采集地点 采集日期、采集人的名宇。一张写上昆虫名字,如果名字叫 A一计 不出来,可请教有关昆虫分类学家。标本及标签部位的高低 均要一致,将标本整齐放在标本盒内,盒内放上樟脑以兔虫蛀。 (3)昆虫展翅法为了研究方便,对蝶蛾类昆虫的标本必须将翅展开。其具 体步骤是(见又图):选取大小适宜的昆虫针,将新鲜标本或还软以后的标本按三 级板特定的高度插定,然后移到展翅板的槽内,虫体的背面与两侧的木板相平, 调节展翅板中可活动 的一块木板,使中间的空隙 与虫体大小相适合,然 瓦板,两手同用两根 9341 细昆虫针,沿翅的前 缘,左、右拉动1对前 翅,使1对前翅的后缘 制 同在一条直线上,用虫的 针固定住,再拨后翅,标本 将前翅的后缘压住后 翅的前缘,左、右对称 充分展平。然后用透明纸条压住,以大头针固定。再 整理一下触角,除很长者需要拉向后方外,一般都使 其保持自然形状。将展翅板放在烘箱中或在室内放置 周左右,待标本干燥后取下。取下后,还要在标本 的下方插上标签(利用三级板),这样一个展翅的标 本,才算作成了。各类昆虫展翅的要求不一,原则是。 能充分露出翅面上的特征,并使外形美观。直翅目、 半翅目、鳞翅目、脉翅目昆虫的两侧前翅后缘必须在 不可被前翅掩盖(但鳞翅目的后翅前缘应有一部分被讓》司耐喇本 ××w
10 经插针后的标本,插在软木板上或整姿态台上, 将触角和足的姿势加以整理,尽量保持其自然姿态, 整好后用纸条或虫针加以固定,然后放在烘箱中烘 干。取出后,将针插入已写好的标签上,放入三级板 的第二级的小孔内,使标签保持在第二级高度的水平 位置上。这样,一个完整的针插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2)双插法及载虫插法 体形微小的昆虫有两 种制作标本的方法,一般能够用 00 号或 0 号短针插 上的,先按照前段所述各类昆虫的针插部位,依法插 上,然后把短针插到三角形硬纸片或软木片上,再用 长针把硬纸片或软木片插起来;不能用针插的微小昆 虫,用粘虫胶粘在三角纸片的尖端,然后用针插在三 角纸片的底边附近中部地方。纸片的形状(或废胶卷) 以等腰三角形为好,底边的长度相当于两等边的一 半,昆虫被粘在两等边的夹角上(见上图)。 标本插好后,要整姿,将虫插在整姿板上,使虫体与 板接触,然后用针将触角、足、尾须、产卵器等摆好,使标 本的姿式尽量接近于生活时的样子。要左右对称。足一般是 前足前伸,中、后足向后放。鳞翅目和蜻蜓等成虫还要在展 翅板上展翅,使前翅后缘与身体垂直,后翅向上展,略压在 前翅下边,然后用纸条压上。展好姿的昆虫干燥后去除纸条 就做成标本了。最后再插上两张小标签,一张写上采集地点、 采集日期、采集人的名字。一张写上昆虫名字,如果名字叫 不出来,可请教有关昆虫分类学家。标本及标签部位的高低 均要一致,将标本整齐放在标本盒内,盒内放上樟脑以免虫蛀。 (3)昆虫展翅法 为了研究方便,对蝶蛾类昆虫的标本必须将翅展开。其具 体步骤是(见又图):选取大小适宜的昆虫针,将新鲜标本或还软以后的标本按三 级板特定的高度插定,然后移到展翅板的槽内,虫体的背面与两侧的木板相平, 调节展翅板中可活动 的一块木板,使中间的空隙 与虫体大小相适合,然 后将螺丝旋紧以固定 此板,两手同时用两根 细昆虫针,沿翅的前 缘,左、右拉动 1 对前 翅,使 1 对前翅的后缘 同在一条直线上,用虫 针固定住,再拨后翅, 将前翅的后缘压住后 翅的前缘,左、右对称, 充分展平。然后用透明纸条压住,以大头针固定。再 整理一下触角,除很长者需要拉向后方外,一般都使 其保持自然形状。将展翅板放在烘箱中或在室内放置 一周左右,待标本干燥后取下。取下后,还要在标本 的下方插上标签(利用三级板),这样一个展翅的标 本,才算作成了。各类昆虫展翅的要求不一,原则是 能充分露出翅面上的特征,并使外形美观。直翅目、 半翅目、鳞翅目、脉翅目昆虫的两侧前翅后缘必须在一水半线上,后翅紧接前翅, 不可被前翅掩盖(但鳞翅目的后翅前缘应有一部分被前翅掩盖)。同翅目、膜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