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盐 ❖ 头盐即第一次用盐,又称“出水盐”,其目的是腌 出肌肉内部的残余血水,抑制微生物侵入。 ❖ 头盐要求在腿坯的整个肉面上全部洒一层盐,胫骨 上方皮面距肉面6~8cm的区域也要撒到食盐,撒不 到食盐的部位要单独涂擦。肉面中央为骨骼和大血 管所在部位,食盐渗透慢,微生物容易繁殖,用盐 时要适当加厚。 ❖ 第一次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25%左右
头盐 ❖ 头盐即第一次用盐,又称“出水盐”,其目的是腌 出肌肉内部的残余血水,抑制微生物侵入。 ❖ 头盐要求在腿坯的整个肉面上全部洒一层盐,胫骨 上方皮面距肉面6~8cm的区域也要撒到食盐,撒不 到食盐的部位要单独涂擦。肉面中央为骨骼和大血 管所在部位,食盐渗透慢,微生物容易繁殖,用盐 时要适当加厚。 ❖ 第一次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25%左右
覆二盐 ❖ 第二用盐又称“上大盐”,于第一次 用盐后24h内进行。 ❖ 上大盐占总用盐量的40%左右,要使 整个肉面被一较厚盐层覆盖,边缘不 易洒上盐的部位要涂擦食盐,三签部 位(即膝关节、髋关节和荐关节的内 侧)用盐量要比其它部位高1倍。胫 骨上方皮面用盐范围缩小为4~5cm, 其它部位不能上盐。 上签 中签 下签
覆二盐 ❖ 第二用盐又称“上大盐”,于第一次 用盐后24h内进行。 ❖ 上大盐占总用盐量的40%左右,要使 整个肉面被一较厚盐层覆盖,边缘不 易洒上盐的部位要涂擦食盐,三签部 位(即膝关节、髋关节和荐关节的内 侧)用盐量要比其它部位高1倍。胫 骨上方皮面用盐范围缩小为4~5cm, 其它部位不能上盐。 上签 中签 下签
覆三盐 ❖ 第三次用盐又称“覆三盐” ,于上大盐后5d进行。 ❖ 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20%左右,重点是保证三签部 位有充足的食盐,骨头所在部位用盐量适当增多, 其它部位视食盐吸收情况适当补充,使整个肉面均 匀分布一薄层食盐即可。 ❖ 胫骨上方皮面用盐范围缩小为2~4cm,其它部位 不上盐
覆三盐 ❖ 第三次用盐又称“覆三盐” ,于上大盐后5d进行。 ❖ 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20%左右,重点是保证三签部 位有充足的食盐,骨头所在部位用盐量适当增多, 其它部位视食盐吸收情况适当补充,使整个肉面均 匀分布一薄层食盐即可。 ❖ 胫骨上方皮面用盐范围缩小为2~4cm,其它部位 不上盐
覆四、五、六、七盐 ❖ 第四次上盐又称“覆四盐”,于覆三盐后第5d进行,用盐量 为总用盐量的12%左右,重点是三签部位和骨头所在部位, 其它部位适当补盐,皮面不能用盐,并除去胫骨上方皮面余 盐。 ❖ 覆四盐后第5d“覆五盐”,一般只在三签部位补盐,其它部位 不再用盐,用盐量为总用盐的3%左右。 ❖ 通常覆五盐后不再用盐,但要继续堆放,使食盐渗透均匀。 ❖ 覆五盐后第5d和第10d分别为“覆六盐”和“覆七盐”时间, 此时如发现三签部位缺盐要适当补充,以确保整个腌制期间 三签部位不缺盐
覆四、五、六、七盐 ❖ 第四次上盐又称“覆四盐”,于覆三盐后第5d进行,用盐量 为总用盐量的12%左右,重点是三签部位和骨头所在部位, 其它部位适当补盐,皮面不能用盐,并除去胫骨上方皮面余 盐。 ❖ 覆四盐后第5d“覆五盐”,一般只在三签部位补盐,其它部位 不再用盐,用盐量为总用盐的3%左右。 ❖ 通常覆五盐后不再用盐,但要继续堆放,使食盐渗透均匀。 ❖ 覆五盐后第5d和第10d分别为“覆六盐”和“覆七盐”时间, 此时如发现三签部位缺盐要适当补充,以确保整个腌制期间 三签部位不缺盐
堆叠、翻堆、注意事项 ❖ 火腿腌制期间,第一次用盐后要将用过盐的腿皮面向下、 腿杆交叉整齐堆叠在腿床上,以增大肌肉的受力,促进 残血和水分排出。即堆叠腌制。 ❖ 堆高10~12层为宜,各层中间用3~4根竹条隔开。以后 每次用盐都要翻堆,即前一次堆在上层的腿上盐后堆在 下层,堆叠方法相同,四盐后腿面变薄变宽,可堆叠 14~16层高。 ❖ 叠堆时要轻拿轻放,堆叠整齐,防止食盐脱落和倒堆。 ❖ 腌制期如遇到暴雨,特别是雷雨等异常天气,要缩短用 盐和翻堆时间间隔,增加用盐和翻堆次数
堆叠、翻堆、注意事项 ❖ 火腿腌制期间,第一次用盐后要将用过盐的腿皮面向下、 腿杆交叉整齐堆叠在腿床上,以增大肌肉的受力,促进 残血和水分排出。即堆叠腌制。 ❖ 堆高10~12层为宜,各层中间用3~4根竹条隔开。以后 每次用盐都要翻堆,即前一次堆在上层的腿上盐后堆在 下层,堆叠方法相同,四盐后腿面变薄变宽,可堆叠 14~16层高。 ❖ 叠堆时要轻拿轻放,堆叠整齐,防止食盐脱落和倒堆。 ❖ 腌制期如遇到暴雨,特别是雷雨等异常天气,要缩短用 盐和翻堆时间间隔,增加用盐和翻堆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