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主失血,伤阴的脉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以下哪一项不是望神的重点: A、目光的明晦 B、神志是否清醒 面色有无改变 D、有无不自主动作 2、假神的病机是 A、脏腑功能衰败 B、阴阳气血虚衰 C、精气衰竭,阴不敛阳D、阴寒内盛,心气大伤 3、五脏配五色哪一项不对 A、黄一脾B、青一肾C、白一肺D、赤一心 4、据《素问·刺热篇》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哪一项是不对的: A、左颊一肝B、右颊一肺C、额一肾 D、鼻一脾 5、下列哪一项不是汪宏的望色十法 A、浮沉 B、清浊 C、明晦 D、散搏 6、望色十法的意义,哪一项不对: A、先散后搏,病虽近而邪渐聚B、先搏后散,病虽久而邪将解聚 C、初浮后沉是病自表入里 D、自清而浊是阴病转阳 、哪一项不是善色: A、白如豕膏B、黑如乌羽C、黄如枳实D、青如翠羽 8、脾病难治所见面色为: A、面白无华B、面青无华C、面赤无华D、面黄无华 9、肾病时,真脏色见: A、面赤暴露,枯槁晦暗B、面黑暴露,枯槁晦暗 ℃、面白暴露,枯槁晦暗D、面青暴露,枯槁晦暗 10、面色青主病,哪一项不对 A、寒证B、水饮C、痛证D、惊风 11、下列哪一项不属恶色: A、青如草兹B、白如枯骨C、黄如蟹腹D、赤如血 12、面黄虚浮称为: A、黄胖B、萎黄C、阳黄D、阴黄 面黄虚浮的主病是 、脾虚湿邪内阻 B、肺虚宣降失常
11 130、主失血,伤阴的脉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以下哪一项不是望神的重点: A、目光的明晦 B、神志是否清醒 C、面色有无改变 D、有无不自主动作 2、假神的病机是: A、脏腑功能衰败 B、阴阳气血虚衰 C、精气衰竭,阴不敛阳 D、阴寒内盛,心气大伤 3、五脏配五色哪一项不对: A、黄—脾 B、青—肾 C、白—肺 D、赤—心 4、据《素问·刺热篇》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哪一项是不对的: A、左颊—肝 B、右颊—肺 C、额—肾 D、鼻—脾 5、下列哪一项不是汪宏的望色十法: A、浮沉 B、清浊 C、明晦 D、散搏 6、望色十法的意义,哪一项不对: A、先散后搏,病虽近而邪渐聚 B、先搏后散,病虽久而邪将解聚 C、初浮后沉是病自表入里 D、自清而浊是阴病转阳 7、哪一项不是善色: A、白如豕膏 B、黑如乌羽 C、黄如枳实 D、青如翠羽 8、脾病难治所见面色为: A、面白无华 B、面青无华 C、面赤无华 D、面黄无华 9、肾病时,真脏色见: A、面赤暴露,枯槁晦暗 B、面黑暴露,枯槁晦暗 C、面白暴露,枯槁晦暗 D、面青暴露,枯槁晦暗 10、面色青主病,哪一项不对: A、寒证 B、水饮 C、痛证 D、惊风 11、下列哪一项不属恶色: A、青如草兹 B、白如枯骨 C、黄如蟹腹 D、赤如 血 12、面黄虚浮称为: A、黄胖 B、萎黄 C、阳黄 D、阴黄 13、面黄虚浮的主病是: A、脾虚湿邪内阻 B、肺虚宣降失常
C、肾虚水液泛滥 D、肝胆湿热上蒸 14、惊风证面色青的特点是 A、阵发性面青B、鼻柱口周发青C、青紫色D、青黑色 15、戴阳证的面色是 A、面色晦暗B、面红目赤C、面红如妆D、面色潮红 16、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B、黧黑 C、眼眶黑 D、口周黑 17、颈脉怒张常见于: A、心阳虚衰B、肾气不足C、肝阳上亢D、肺气壅盛 18、瘿瘤多见于: A、气滞血瘀B、阳虚阴盛C、肝郁气结痰凝D、感受风火时毒 19、眼珠红肿多属:A、心火B、肺火C、肝火D、脾火 20、白睛红赤多属于:A、心火B、肺火C、脾火D、肝火 21、目眦红赤多属于:A、心火B、肺火C、肝火D、脾火 22、小儿昏睡露睛为:A、肝虚B、肾虚C、肺虚D、脾虚 23、耳廓焦黑见于: A、里热证B、血热证C、肺阴虚D、肾水亏 24、鼻翼煽动可见于: A、肺气虚 、肾气虚C、肺热证 D、脾热证 25、小儿食指络脉诊法适用于 A、七岁以下B、十岁以下C、一岁以内D、三岁以内 26、牙齿燥如枯骨的主病是: A、肾阴枯涸B、胃阴不足C、肾气不足D、阳明热盛 27、食指络脉诊法始见于: A、《内经》B、《察病指南》C、《水镜图诀》D、《景岳全书》 28、病人腹大坚满,青筋怒张,多属: A、肝郁血瘀B、肝郁气滞C、脾虚湿阻D、肾精耗竭 29、煤气中毒的口唇色为: A、暗黑B、青紫C、紫红D、樱桃红 30、口糜的主病是 A、心脾积热B、肝胆湿热C、小肠实热D、胃火 31、望色十法中,“微甚”是辨别 A、表里 B、阴阳 C、虚实 D、久近
12 C、肾虚水液泛滥 D、肝胆湿热上蒸 14、惊风证面色青的特点是: A、阵发性面青 B、鼻柱口周发青 C、青紫色 D、青黑色 15、戴阳证的面色是: A、面色晦暗 B、面红目赤 C、面红如妆 D、面色潮红 16、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 B、黧黑 C、眼眶黑 D、口周黑 17、颈脉怒张常见于: A、心阳虚衰 B、肾气不足 C、肝阳上亢 D、肺气壅盛 18、瘿瘤多见于: A、气滞血瘀 B、阳虚阴盛 C、肝郁气结痰凝 D、感受风火时毒 19、眼珠红肿多属: A、心火 B、肺火 C、肝火 D、脾火 20、白睛红赤多属于:A、心火 B、肺火 C、脾火 D、肝火 21、目眦红赤多属于:A、心火 B、肺火 C、肝火 D、脾火 22、小儿昏睡露睛为:A、肝虚 B、肾虚 C、肺虚 D、脾虚 23、耳廓焦黑见于: A、里热证 B、血热证 C、肺阴虚 D、肾水亏 24、鼻翼煽动可见于: A、肺气虚 B、肾气虚 C、肺热证 D、脾热证 25、小儿食指络脉诊法适用于: A、七岁以下 B、十岁以下 C、一岁以内 D、三岁以内 26、牙齿燥如枯骨的主病是: A、肾阴枯涸 B、胃阴不足 C、肾气不足 D、阳明热盛 27、食指络脉诊法始见于: A、《内经》 B、《察病指南》 C、《水镜图诀》 D、《景岳全书》 28、病人腹大坚满,青筋怒张,多属: A、肝郁血瘀 B、肝郁气滞 C、脾虚湿阻 D、肾精耗竭 29、煤气中毒的口唇色为: A、暗黑 B、青紫 C、紫红 D、樱桃红 30、口糜的主病是: A、心脾积热 B、肝胆湿热 C、小肠实热 D、胃火 31、望色十法中,“微甚”是辨别: A、表里 B、阴阳 C、虚实 D、久近
32、口唇青紫,多属:A、气滞B、惊风C、痛极D、血瘀 33、耳内流脓多属: A、肺经风火上壅B、胃经实火上蒸 C、肝胆湿热薰蒸 D、心经火毒上攻 34、癫证多表现为: A、神志昏迷,胡言乱语B、疯狂怒骂,打人毁物 C、喃喃自语,哭笑无常D、突然昏倒,口吐涎沬 35、下列除以外,均属得神表现: A、肌肉不削B、动作灵敏C、呼吸调匀D、食欲突增 36、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A、萎黄 B、黄胖 C、阴黄 D、阳黄 37、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痰浊内阻D、寒凝经脉 38、“苦笑貌”多见于: A、麻风病B、肝风内动C、破伤风D、狂犬病 39、下列哪一种是脾虚湿盛的舌象: A、芒刺 B、短缩 C、齿印 D、歪斜 40、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A、舌苔的厚薄 B、舌质的老嫩 C、舌质的颜色 D、舌苔的颜色 41、舌底络脉青紫曲张主病: A、脾胃湿热B、血分热盛C、气滞血瘀D、痰浊内阻 42、不同的病色反映不同的病理机制,面部青色常见于 A、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B、脾气虚惫,邪湿不化 C、肾阴暗耗,虚火内炽D、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43、下列哪一项属主善色: A、青如草兹B、赤如血C、黄如枳实D、白如豕膏 44、心阳不振、心血瘀阻以致心胸刺痛,其面色可见: A、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B、眉间、鼻柱、口唇四周青色 C、面色青灰、口唇青紫 D、面青颊赤 、眼眶黑多是: A、肾虚水泛,气血受困B、瘀血阻滞经脉 C、营血亏虚不能上荣 D、肾阳虚,血失温养,血行不畅
13 32、口唇青紫,多属:A、气滞 B、惊风 C、痛极 D、血瘀 33、耳内流脓多属: A、肺经风火上壅 B、胃经实火上蒸 C、肝胆湿热薰蒸 D、心经火毒上攻 34、癫证多表现为: A、神志昏迷,胡言乱语 B、疯狂怒骂,打人毁物 C、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D、突然昏倒,口吐涎沫 35、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 A、肌肉不削 B、动作灵敏 C、呼吸调匀 D、食欲突增 36、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A、萎黄 B、黄胖 C、阴黄 D、阳黄 37、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A、热入心包 B、高热伤津 C、痰浊内阻 D、寒凝经脉 38、“苦笑貌”多见于: A、麻风病 B、肝风内动 C、破伤风 D、狂犬病 39、下列哪一种是脾虚湿盛的舌象: A、芒刺 B、短缩 C、齿印 D、歪斜 40、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A、舌苔的厚薄 B、舌质的老嫩 C、舌质的颜色 D、舌苔的颜色 41、舌底络脉青紫曲张主病: A、脾胃湿热 B、血分热盛 C、气滞血瘀 D、痰浊内阻 42、不同的病色反映不同的病理机制,面部青色常见于: A、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B、脾气虚惫,邪湿不化 C、肾阴暗耗,虚火内炽 D、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43、下列哪一项属主善色: A、青如草兹 B、赤如 血 C、黄如枳实 D、白如豕膏 44、心阳不振、心血瘀阻以致心胸刺痛,其面色可见: A、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 B、眉间、鼻柱、口唇四周青色 C、面色青灰、口唇青紫 D、面青颊赤 45、眼眶黑多是: A、肾虚水泛 ,气血受困 B、瘀血阻滞经脉 C、营血亏虚不能上荣 D、肾阳虚,血失温养,血行不畅
46、气虚的面色多为: A、白而无华B、淡白 C、苍白 D、黄白 47、胖人的体质特点有: A、相火易亢B、气胜形C、易生痰聚湿D、中焦有火 48、下列除以外,均是阳证热证的姿态特点: A、身重不能转侧 B、卧时喜向外 C、欲揭衣被 D、仰首喜光 49、下列除 以外,均可出现囟陷: A、吐泻伤津B、气血不足C、脾胃虚寒D、小儿惊风 0、耳背见有红络,伴耳根发凉,多见于 A、肝火上炎B、惊风先兆C、麻疹先兆D、外感风热 51、脱肛多属: A、脾气虚B、中气下陷C、肾阳虚D、肾不纳气 52、下列除以外,均是斑与疹的辨别要点 A、色红或不红 B、形状的大小 C、摸之碍手与不碍手 D、平摊于皮肤下或稍隆起 53、疔的诊断要点,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形如粟如米 B、根脚坚硬较深 C、顶白而痛 D、易化脓,脓溃易愈 54、肿胀出现下列哪一项属难治 A、头面肿B、脐突C、上肢肿 D、下肢肿 55、小儿食指络脉色深而滞多属: A、吐泻伤津B、阴虚火旺C、邪陷心包的闭证D、阴阳暴脱证 小儿食指络脉色青主病: A、热证 B、表证 C、血瘀证 D、风证 57、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A、里热 B、表热 C、血瘀 D、惊风证 58、痰清稀而多泡沫多属: A、寒痰 风痰 C、湿痰 、燥痰 59、痰少而粘、难咯出者多属: A、热痰 B、风痰 C、寒痰 D、燥痰 60、“白 产生的主要病机是: A、湿邪中阻 B、湿郁肺卫
14 46、气虚的面色多为: A、白而无华 B、淡白 C、苍白 D、黄白 47、胖人的体质特点有: A、相火易亢 B、气胜形 C、易生痰聚湿 D、中焦有火 48、下列除___以外,均是阳证热证的姿态特点: A、身重不能转侧 B、卧时喜向外 C、欲揭衣被 D、仰首喜光 49、下列除___以外,均可出现囟陷: A、吐泻伤津 B、气血不足 C、脾胃虚寒 D、小儿惊风 50、耳背见有红络,伴耳根发凉,多见于: A、肝火上炎 B、惊风先兆 C、麻疹先兆 D、外感风热 51、脱肛多属: A、脾气虚 B、中气下陷 C、肾阳虚 D、肾不纳气 52、下列除__以外,均是斑与疹的辨别要点: A、色红或不红 B、形状的大小 C、摸之碍手与不碍手 D、平摊于皮肤下或稍隆起 53、疔的诊断要点,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形如粟如米 B、根脚坚硬较深 C、顶白而痛 D、易化脓,脓溃易愈 54、肿胀出现下列哪一项属难治: A、头面肿 B、脐突 C、上肢肿 D、下肢肿 55、小儿食指络脉色深而滞多属: A、吐泻伤津 B、阴虚火旺 C、邪陷心包的闭证 D、阴阳暴脱证 56、小儿食指络脉色青主病: A、热证 B、表证 C、血瘀证 D、风证 57、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A、里热 B、表热 C、血瘀 D、惊风证 58、痰清稀而多泡沫多属: A、寒痰 B、风痰 C、湿痰 D、燥痰 59、痰少而粘、难咯出者多属: A、热痰 B、风痰 C、寒痰 D、燥痰 60、“白 ” 产生的主要病机是: A、湿邪中阻 B、湿郁肺卫
C、上焦湿热 D、湿热内郁,汗出不彻 61、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A、白 B、青紫 C、萎黄 苍白 62、“五软”多由 A、脾气虚衰B、肾气不足C、气血不足D、颅内水肿 63、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 64、舌苔黄腻多主 A、湿热内蕴B、热盛伤津C、寒湿内困D、暑热偏盛 5、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 A、阳黄 B、阴黄 C、萎黄 D黄胖 66、嗳气酸腐的病机是: A、宿食不化B、中焦湿热C、肝郁气结D、脾肾阳虚 67、辨病邪深浅与性质及胃气存亡重在察 A、舌质 B、舌色 C、舌形 D、舌苔 68、全目赤肿属: A、心火B、肺火C、脾火D、肝经风热 69、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C、疔 D、疽 70、白多见于:A、上肢B、下肢C、头面D、胸腹 71、辨别病邪深浅,主要观察: A、舌苔的润燥 B、舌苔的有根无根 C、苔质的厚薄 D、舌苔是否剥脱 淡红光莹舌主病: A、痰饮 B、食积 C、气滞D、以上都不是 73、阴虚内热的舌象为:A、舌红绛苔薄白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红绛无苔D、舌红绛积粉苔 74、舌红绛少苔有裂纹者属 A、肝火上炎B、心火亢盛C、胃肠热结D、阴虚火旺 75、舌苔剥落不全,似有新生颗粒者为: A、光剥苔B、花剥苔C、类剥苔 D、地图舌 76、舌中见有芒刺多是: A、心火亢盛B、肝胆火旺C、胃肠热盛D、阴虚火旺
15 C、上焦湿热 D、湿热内郁,汗出不彻 61、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A、白 B、青紫 C、萎黄 D、苍白 62、“五软”多由: A、脾气虚衰 B、肾气不足 C、气血不足 D、颅内水肿 63、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A、舌体柔软 B、舌色鲜红 C、大小适中 D、舌苔薄白 64、舌苔黄腻多主: A、湿热内蕴 B、热盛伤津 C、寒湿内困 D、暑热偏盛 65、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 A、阳黄 B、阴黄 C、萎黄 D黄胖 66、嗳气酸腐的病机是: A、宿食不化 B、中焦湿热 C、肝郁气结 D、脾肾阳虚 67、辨病邪深浅与性质及胃气存亡重在察: A、舌质 B、舌色 C、舌形 D、舌苔 68、全目赤肿属: A、心火 B、肺火 C、脾火 D、肝经风热 69、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A、痈 B、疖 C、疔 D、疽 70、白 多见于:A、上肢 B、下肢 C、头面 D、胸腹 71、辨别病邪深浅,主要观察: A、舌苔的润燥 B、舌苔的有根无根 C、苔质的厚薄 D、舌苔是否剥脱 72、淡红光莹舌主病: A、痰饮 B、食积 C、气滞 D、以上都不是 73、阴虚内热的舌象为: A、舌红绛苔薄白 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红绛无苔 D、舌红绛积粉苔 74、舌红绛少苔有裂纹者属: A、肝火上炎 B、心火亢盛 C、胃肠热结 D、阴虚火旺 75、舌苔剥落不全,似有新生颗粒者为: A、光剥苔 B、花剥苔 C、类剥苔 D、地图舌 76、舌中见有芒刺多是: A、心火亢盛 B、肝胆火旺 C、胃肠热盛 D、阴虚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