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诊断习题集 中医诊断教研室
1 中 医 诊 断 习 题 集 中医诊断教研室
绪论 (一)填空题 1、奠定中医诊断学理论基础的最早著作是 2、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 3、《脉经》的成书年代是 ,作者是 4、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 5、《濒湖脉学》的成书年代是 ,作者是 6、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7、《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成书年代为 作者是 8、《伤寒舌鉴》成书于代,作者是 9、《彩图辨舌指南》成书于 ,作者是 10、卫气营血辨证由 朝 创立。 1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1) (二)单项选择题 诊籍首创于: A、华佗B、扁鹊C、孙思邈D、淳于意 2、《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B、李时珍C、崔紫虚D、巢元方 3、《脉经》的成书年代是 A、隋朝B、汉朝C、晋朝D、唐朝 4、《濒湖脉学》的作者是: A、叶天士B、王叔和C、李时珍D、张景岳 5、《寓意草》的作者是: A、张景岳B、淳于意C、喻嘉言D、巢元方 6、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A、《伤寒舌鉴》 B、《舌苔统志》 C、《彩图辨舌指南》 D、《敖氏伤寒金镜录》 7、《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是: A、张诞先B、曹炳章C、杜清碧D、华佗 8、《彩图辨舌指南》的作者是 A、杜清碧B、张诞先C、曹炳章D、吴鞠通
2 绪 论 (一)填空题 1、奠定中医诊断学理论基础的最早著作是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______。 3、《脉经》的成书年代是___,作者是____。 4、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_________。 5、《濒湖脉学》的成书年代是____,作者是____。 6、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______________。 7、《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成书年代为___,作者是________。 8、《伤寒舌鉴》成书于__代,作者是________。 9、《彩图辨舌指南》成书于____,作者是____。 10、卫气营血辨证由___朝____创立。 1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1)____,(2)____,(3)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诊籍首创于: A、华 佗 B、扁 鹊 C、孙思邈 D、淳于意 2、《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李时珍 C、崔紫虚 D、巢元方 3、《脉经》的成书年代是: A、隋 朝 B、汉 朝 C、晋 朝 D、唐 朝 4、《濒湖脉学》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李时珍 D、张景岳 5、《寓意草》的作者是: A、张景岳 B、淳于意 C、喻嘉言 D、巢元方 6、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A、《伤寒舌鉴》 B、《舌苔统志》 C、《彩图辨舌指南》 D、《敖氏伤寒金镜录》 7、《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是: A、张诞先 B、曹炳章 C、杜清碧 D、华佗 8、《彩图辨舌指南》的作者是: A、杜清碧 B、张诞先 C、曹炳章 D、吴鞠通
9、《伤寒舌鉴》的作者是 A、杜清碧B、张诞先C、曹炳章D、叶天士 10、《敖氏伤寒金镜录》成书年代是: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A、审察内外 B、急则治标 C、辨证求因 D、四诊结合 E、阳病治阴 2、下列哪些是研究脉学为主的专著 A、《脉经》 B、《崔氏脉诀》C、《察病指南》 D、《医学心悟》E、《濒湖脉学》 必须“审察内外”是由于疾病时 A、人体局部会影响整体 B、五脏会影响六腑 C、内部可以牵连外部 D、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E、阴阳会相互转化 4、下列哪些是舌诊专著: A、《点点金》B、《金镜录》C、《伤寒舌鉴》 D、《舌苔统志》E、《中藏经》 (四)名词术语解释 1、证 2、辨证求因 四诊合参 (五)问答题 1、如何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3 9、《伤寒舌鉴》的作者是: A、杜清碧 B、张诞先 C、曹炳章 D、叶天士 10、《敖氏伤寒金镜录》成书年代是: A、宋 朝 B、元 朝 C、明 朝 D、清 朝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A、审察内外 B、急则治标 C、辨证求因 D、四诊结合 E、阳病治阴 2、下列哪些是研究脉学为主的专著: A、《脉 经》 B、《崔氏脉诀》 C、《察病指南》 D、《医学心悟》 E、《濒湖脉学》 3、必须“审察内外”是由于疾病时: A、人体局部会影响整体 B、五脏会影响六腑 C、内部可以牵连外部 D、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E、阴阳会相互转化 4、下列哪些是舌诊专著: A、《点点金》 B、《金镜录》 C、《伤寒舌鉴》 D、《舌苔统志》 E、《中藏经》 (四)名词术语解释 1、证 2、辨证求因 3、四诊合参 (五)问答题 1、如何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绪论) (一)填空题答案 1、《黄帝内经》 2、《脉经》 3、晋朝王叔和 4、《诸病源候论》5、明朝李时珍6、《敖氏伤寒金镜录》 7、元朝杜清碧8、清朝张诞先9、1917曹炳章 10、清朝叶天土11、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D2、A3、C4、C5、C6、D7、C8、C9、B10、B (三)多项选择答案 1、ACD2、ABCE3、ACD4、ABCD (四)名词解释答案 1、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辨证求因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进行分析综合,判别其病因、病位、及邪正盛衰,揭示疾病的本质 特征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3、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诊断必须做到望、闻、问、切四 诊俱备,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诊病方法。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 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 (五)问答题答案 1、如何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答:中医诊断疾病时要求遵守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三大原则 审察内外要求在诊病时既要看到局部、外部的改变,又要探讨整体、内部 的变化。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是把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的病变会影
4 参考答案(绪论) (一)填空题答案 1、《黄帝内经》 2、《脉经》 3、晋朝 王叔和 4、《诸病源候论》 5、明朝 李时珍 6、《敖氏伤寒金镜录》 7、元朝 杜清碧 8、清朝 张诞先 9、1917 曹炳章 10、清朝 叶天士 11、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A 3、C 4、C 5、C 6、D 7、C 8、C 9、B 10、B (三)多项选择答案 1、ACD 2、ABCE 3、ACD 4、ABCD (四)名词解释答案 1、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辨证求因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进行分析综合,判别其病因、病位、及邪正盛衰,揭示疾病的本质、 特征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 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3、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诊断必须做到望、闻、问、切四 诊俱备,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诊病方法。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 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 (五)问答题答案 1、如何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答:中医诊断疾病时要求遵守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三大原则。 审察内外要求在诊病时既要看到局部、外部的改变,又要探讨整体、内部 的变化。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是把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的病变会影
响到全身,局部的改变常常是内部病变的反映。因此,在诊病时不要孤立地看 问题,必须“观外揣内”,审察内外,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审 察内外的第二种意义是,在诊病时,既要诊察病人的病理变化,又要注意自然 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往往与外界因素有 关。观察分析自然界各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同样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求因是强调诊病主要是要辨识证候。所谓证候,就是通过对疾病各种 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关于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情 况的概括,它反映着疾病的本质、特征。仔细地辨证就能对疾病的本质具有确 切的了解,诊断就更为确实,治疗就更有针对性。 四诊合参是强调在诊病时必须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综合运用,不要偏 废任何种诊法。只有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资料,作出正确 的诊断。 2、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答: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识证候的 学科。它所硏究的是诊断疾病的普遍理论、方法和技能,是带有共通性的、基 础性的诊断知识。其目的是为学习临床各科打下基础。所以,中医诊断学是中 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这是它的学科范围。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四诊、辨证、病案三大部分。四诊是指望、闻、问、 切等四种诊断方法。辨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
5 响到全身,局部的改变常常是内部病变的反映。因此,在诊病时不要孤立地看 问题,必须“观外揣内”,审察内外,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审 察内外的第二种意义是,在诊病时,既要诊察病人的病理变化,又要注意自然 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往往与外界因素有 关。观察分析自然界各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同样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求因是强调诊病主要是要辨识证候。所谓证候,就是通过对疾病各种 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关于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情 况的概括,它反映着疾病的本质、特征。仔细地辨证就能对疾病的本质具有确 切的了解,诊断就更为确实,治疗就更有针对性。 四诊合参是强调在诊病时必须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综合运用,不要偏 废任何一种诊法。只有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的、详细的资料,作出正确 的诊断。 2、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答: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识证候的 学科。它所研究的是诊断疾病的普遍理论、方法和技能,是带有共通性的、基 础性的诊断知识。其目的是为学习临床各科打下基础。所以,中医诊断学是中 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这是它的学科范围。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四诊、辨证、病案三大部分。四诊是指望、闻、问、 切等四种诊断方法。辨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