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实验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2005年5月14日 责任人:杨梅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_基础
《中医诊断学》 实验教学大纲 2005 年 5 月 14 日 责任人:杨梅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 基础
学时学分:总学时:90总学分:实验学时:9实验学分: 应开实验学期:二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本大纲主笔人:胥筱云、鲁法庭、杨梅、何丹 制定日期:2005年5月14日 中学验的国的 )中修课的的 中医诊断学实验是一门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 术来研究、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实验性学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 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以最大程度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 其目的在于 1、达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知 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实 验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 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断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性,主动自 学、积极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 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 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c=)菖就 1、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中医学实验的操作实施方法,掌握相关实验内容的目的 要求。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3、爱护实验设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Page 2 of 8 学时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 实验学时:9 实验学分: 应开实验学期:一 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本大纲主笔人:胥筱云、鲁法庭、杨梅、何丹 制定日期:2005 年 5 月 14 日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 中医诊断学实验是一门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 术来研究、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实验性学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 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以最大程度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 其目的在于: 1、达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知 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实 验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 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断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性,主动自 学、积极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 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 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中医学实验的操作实施方法,掌握相关实验内容的目的 要求。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3、爱护实验设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学生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5、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中篇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 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 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 解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诊断、命名 与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 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 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 幻灯片、声象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各类教学手段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 教学,以提髙和巩固教学效果。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 辨证思维、病案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和诊法、辨证的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分为上篇、中篇及下篇三大部分,上篇主要阐述诊断疾病的各 种方法,中篇主要阐述各种辨证方法的应用,上、中二篇是认识疾病本质的前后 阶段,二者之间是感性材料与理性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篇主要阐述诊断综合 运用的原则及规律。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则是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 测和观察,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 验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 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验項目内爱时己 Page 3 of 8
Page 3 of 8 4、学生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5、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二、中医诊断学课程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 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 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 程。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 解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诊断、命名 与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 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 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 幻灯片、声象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各类教学手段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 教学,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 辨证思维、病案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和诊法、辨证的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分为上篇、中篇及下篇三大部分,上篇主要阐述诊断疾病的各 种方法,中篇主要阐述各种辨证方法的应用,上、中二篇是认识疾病本质的前后 阶段,二者之间是感性材料与理性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篇主要阐述诊断综合 运用的原则及规律。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则是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 测和观察,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 验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 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实实 验验 验验验 类名 内容提要 属者室 型|称 类名 开出要求 别称 中医四 实验 本实验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 诊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基础, 辨实验将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 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行 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诊断 中及|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用 数中医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字 医模 〓、卖验就暴量测 本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根据学生 现场实作的情况进行辅导。通过计算机 诊|辅助教学系统自动给出并记录学生成 诊断绩。 Page 4 of 8
Page 4 of 8 序 号 实 验 类 型 实 验 名 称 内 容 提 要 每 组 人 数 实 验 学 时 实 验 属 性 实 验 者 类 别 实 验 室 名 称 开 出 要 求 备 注 一 中 医 诊 1. 中 医 四 诊 辨 证 及 数 字 模 拟 诊 断 一、实验要求 本实验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 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基础, 实验将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 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行 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诊断 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 中医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二、实验效果检测方法 本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根据学生 现场实作的情况进行辅导。通过计算机 辅助教学系统自动给出并记录学生成 绩。 5 3 应 用 本 科 中 医 诊 断 学 实 验 室 必 做
(一)选择培训学生中具备实体模 断 拟条件者扮演最初级的实体教学模型, 2.|扮演最基本的病证症状角色,如外感风 实寒证、外感风热证的模拟角色,他们在 教学中承担症状表现及表述作用。 综体 (二)选择具有典型病证的舌象、 模|脉象、体征的学生及病人,经培训后应 合拟用于教学,以弥补正常人扮演病人所没 有的病理舌象、脉象、体征之不足。 教 通过本实验,训练学生对实体模拟 学者表现的症状,舌、脉及相关体征应用|53 应实四诊方法收集、归纳的能力、诊断、辩 证能力及病案书写能力。 训练学生与病人的交往、沟通能力。 用 〓、验量检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过 程,结合实验报告病案的书写质量 实/对实验参与者在临床资料收集、归纳、 诊断、辩证、病案书写能力及与病人交 往、沟通能力方面作出评价并记入平时 成绩
Page 5 of 8 断 综 合 应 用 实 2. 实 体 模 拟 教 学 实 验 一、实验要求 (一)选择培训学生中具备实体模 拟条件者扮演最初级的实体教学模型, 扮演最基本的病证症状角色,如外感风 寒证、外感风热证的模拟角色,他们在 教学中承担症状表现及表述作用。 (二)选择具有典型病证的舌象、 脉象、体征的学生及病人,经培训后应 用于教学,以弥补正常人扮演病人所没 有的病理舌象、脉象、体征之不足。 通过本实验,训练学生对实体模拟 者表现的症状,舌、脉及相关体征应用 四诊方法收集、归纳的能力、诊断、辩 证能力及病案书写能力。 训练学生与病人的交往、沟通能力。 二、实验效果检测方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过 程,结合实验报告__病案的书写质量 对实验参与者在临床资料收集、归纳、 诊断、辩证、病案书写能力及与病人交 往、沟通能力方面作出评价并记入平时 成绩。 5 3 应 用 本 科 中 医 诊 断 学 实 验 室 选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