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实验》 指号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2005年5月14日
《中医诊断学实验》 指 导 2005 年 5 月 14 日
编写与使用说明 1.本实验讲义与指导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要求和本教研室教师的多年 教学、教改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指 导学生能按时、按量、按标准地完成实习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 2.本讲义与指导所涉及的内容,均为教学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并能熟练应用 的诊断学操作的基本技能。因此,学生在每一实习或实验课前,应当事先预 习教师通知的实习或实验的内容,并作好相应的准备,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实习或实验的内容。 3.教师和实验员在课前应按照每次实习内容或实验内容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实 习或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学生应在实习或实验课中或课后,认真填写实习手册,按规定及时上交给任 课教师;教师收到后,以全部或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及时将评阅 信息反馈给学生 5.本实验讲义和指导,将根据教学、教改的需要不断修订和补充 第1页共21页
第 1 页 共 21 页 1 编 写 与 使 用 说 明 1.本实验讲义与指导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要求和本教研室教师的多年 教学、教改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指 导学生能按时、按量、按标准地完成实习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 2.本讲义与指导所涉及的内容,均为教学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并能熟练应用 的诊断学操作的基本技能。因此,学生在每一实习或实验课前,应当事先预 习教师通知的实习或实验的内容,并作好相应的准备,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实习或实验的内容。 3.教师和实验员在课前应按照每次实习内容或实验内容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实 习或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4.学生应在实习或实验课中或课后,认真填写实习手册,按规定及时上交给任 课教师;教师收到后,以全部或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及时将评阅 信息反馈给学生。 5. 本实验讲义和指导,将根据教学、教改的需要不断修订和补充
目录 、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 实验一中医四诊、辨证训练及数字模拟诊断 实验二实体模拟教学实验………… 实验三病案讨论教学实验… 二、诊脉训练及中医脉图描记及脉象分析 ……………19 第2页共21页
第 2 页 共 21 页 2 目 录 一、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 实验一 中医四诊、辨证训练及数字模拟诊断 ………………1 实验二 实体模拟教学实验 ………………………………………7 实验三 病案讨论教学实验…………………………………13 二、诊脉训练及中医脉图描记及脉象分析 ………………………19
中医诊断缐合用实验 实验一 中医四诊、辦证训练以及数模拟诊斷 【实习目的和原理】 目的: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 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医临床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 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原理:本软件包括学习篇、测试篇、训练篇。 学习篇:基本覆盖了中医诊断学的诊法与辨证,适于学生了解中医的诊断知 识、方法和技能 测试篇:采用仿真试卷界面,收集各种题型的标准试题3529个,并设有答 案,卷面分析等功能,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学习效果。 训练篇:采用仿真诊断思路,模拟临床实习情境,虚拟诊断过程的方法,把 覆盖400多病证的189个临床成功病例制作成训练环境,可以提高学生掌握中医 临床辨证思路和技能。 【实验对象】 配备“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器材与药品】 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软件、计算机 第3页共21页
第 3 页 共 21 页 3 一、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 实验一 中医四诊、辨证训练以及数字模拟诊断 【实习目的和原理】 目的: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 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医临床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 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原理:本软件包括学习篇、测试篇、训练篇。 学习篇:基本覆盖了中医诊断学的诊法与辨证,适于学生了解中医的诊断知 识、方法和技能。 测试篇:采用仿真试卷界面,收集各种题型的标准试题 3529 个,并设有答 案,卷面分析等功能,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学习效果。 训练篇:采用仿真诊断思路,模拟临床实习情境,虚拟诊断过程的方法,把 覆盖 400 多病证的 189 个临床成功病例制作成训练环境,可以提高学生掌握中医 临床辨证思路和技能。 【实验对象】 配备“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器材与药品】 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软件、计算机
【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 1打开计算机,双击桌面“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快捷图标志, 进入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2.点击进入“学习篇”,根据系统提示,点击复习本次实验课相关基础理论 知识。 3.点击右上角“关闭”图标,退出基础知识复习。 4点击“学习篇”下的“测试篇”,进入相关知识的系统测试,进入系统“测 试篇”后,点击左侧第六个按钮“定制”,选择所要测试的章节和测试内容的认 知层次为“中”,或选择按测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为中,并按实验老师的要求输入 需要测试的试题的数量。 5.点击右下侧的“确定”按钮进行测试,完成所选试题后,点击右上侧按 钮“交卷”,得出本次测试结果分析。 6.记录测试章节、试题总数、答错试题数、答对试题数。 测试章节测试题目总数答对题数目答错题目数目得分率 (A) (B) (C) (B/A) 绪论 望诊 问诊 闻诊 切诊 舌诊 八纲辨证 病性辨证 脏腑辨证 其他辨证 方法 诊法与辨 第4页共21页
第 4 页 共 21 页 4 【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 1.打开计算机,双击桌面“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快捷图标志, 进入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2.点击进入“学习篇”,根据系统提示,点击复习本次实验课相关基础理论 知识。 3.点击右上角 “关闭”图标,退出基础知识复习。 4.点击 “学习篇”下的“测试篇”,进入相关知识的系统测试,进入系统“测 试篇”后,点击左侧第六个按钮“定制”,选择所要测试的章节和测试内容的认 知层次为“中”,或选择按测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为中,并按实验老师的要求输入 需要测试的试题的数量。 5.点击右下侧的“确定”按钮进行测试,完成所选试题后,点击右上侧按 钮“交卷”,得出本次测试结果分析。 6.记录测试章节、试题总数、答错试题数、答对试题数。 测试章节 测试题目总数 (A) 答对题数目 (B) 答错题目数目 (C) 得分率 (B/A) 绪论 望诊 问诊 闻诊 切诊 舌诊 八纲辨证 病性辨证 脏腑辨证 其他辨证 方法 诊法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