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踺状体品状体巩膜视网膜 光轴 黄斑 前极 中心凹 后极 /视轴 前房 虹膜 视乳头想神经 脉胳膜/ 玻璃液 图一、眼汽的构造
6
(四)调 正眼睛在一范围内,可以看远又可以看近,即看 远清楚,看近也清楚。这是因为眼球的睫状肌收缩 捷状小带松驰和晶状体本身的弹性作用,使晶状体 变凸变厚因而增加了眼屈光组的屈光力,因而能 看清楚近处物体,称此作用为调节 (1)不同年龄的正视眼的近点距离和调节力如左 下表: a)显性调节力一看近物时所使用的调节力 b)隐性调节力—看近物时所使用调节力扣的剩余调 力 c)绝对调节力一显性调节力和隐性调节力的总 (2)近点:当眼高度调节时,所用最大调节力所 能看清楚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近点与角膜顶点 距离称为近点距离
7 (四)调节 正常眼睛在一范围内,可以看远又可以看近,即看 远清楚,看近也清楚。这是因为眼球的睫状肌收缩, 睫状小带松驰和晶状体本身的弹性作用,使晶状体 变凸 变厚因而增加了眼屈光组的屈光力,因而能 看清楚近处物体,称此作用为调节。 (1) 不同年龄的正视眼的近点距离和调节力如左 下表: a)显性调节力--看近物时所使用的调节力。 b)隐性调节力--看近物时所使用调节力扣的剩余调 节力。 c)绝对调节力--显性调节力和隐性调节力的总。 (2) 近点:当眼高度调节时,所用最大调节力所 能看清楚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近点与角膜顶点 距离称为近点距离
(3)远点当眼的调节高度松驰或不用调节力时, 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的一点,称为远点。远点到角膜 顶点的距离咄咄怪事做远点距离。一般正视眼的 远点在眼前无限远:近视眼的远点的眼前有限距离 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有限距离 (4)调节力的测定和计算:调节力的测定 般说双眼比单眼多05D的视力。所以应两眼分开测 以免所测得的结果不准确,测定年青人时尤其要注 假如设定:调节力用A表示,远点距离用r(m) 表示;远点屈光度用R(D)表示;近点距离用p(m) 表示;近点屈光度和P(D)表示,就可得到调节 力的计算公式:A=RP或A=1/-1/远点屈光度: R=l/r近点屈光度:P=1/p
8 (3) 远点:当眼的调节高度松驰或不用调节力时, 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的一点,称为远点。远点到角膜 顶点的距离咄咄怪事做远点距离。 一般正视眼的 远点在眼前无限远;近视眼的远点的眼前有限距离; 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有限距离。 (4) 调节力的测定和计算: 调节力的测定: 一 般说双眼比单眼多0.5D的视力。所以应两眼分开测, 以免所测得的结果不准确,测定年青人时尤其要注 意。 假如设定: 调节力用A表示,远点距离用r(m) 表示;远点屈光度用R(D)表示;近点距离用p(m) 表示;近点屈光度和P(D)表示,就可得到调节 力的计算公式: A=R-P 或 A=1/r - 1/p 远点屈光度: R=1/r 近点屈光度:P=1/p
例1,正常视力的人近点距为25cm时的调节力是 多少? A=/r-1/p=1/=-1(0.25)=+40D 因为正常眼远点距离为无限大(∝)即1/r=1∞=0 所以,这时调节力为+40D 例2, 为-2.50Dr的近视眼的人,近点距离为 25cm时的调节力是多少? A=(-250)=1/(4025)=2.50+40=1.50(D) 所以,这时调节力是+1.50D 例3,一个为+1.50D的远视眼的人,在近点距离为 25cm时的调节力是多少? A=+1.50-1/(-0.25)1.50+40-550(D) 所以,这时调节力为:+5.50D
9 例1, 正常视力的人近点距为-25cm时的调节力是 多少? A=1/r - 1/p=1/∝ - 1/(-0.25)=+4.0D 因为正常眼远点距离为无限大(∝)即1/r=1/∝=0 所以,这时调节力为+4.0D 例2, 一个为-2.50Dr 的近视眼的人,近点距离为- 25cm时的调节力是多少? A=(-2.50)-1/(-0.25)=-2.50+4.0==1.50(D) 所以,这时调节力是+1.50D 例3, 一个为+1.50D的远视眼的人,在近点距离为 -25cm时的调节力是多少? A=+1.50-1/(-0.25)==1.50+4.0==5.50(D) 所以,这时调节力为:+5.50D
(5)调疲劳曲手长时间的工作或阅读 ,过多地使用了调节力(即显性调节度数超过了它 的正常范围)。因睫状肌过度紧张产生眼胀、头痛 和视力减退等疲劳症状。表现为看物体模糊不清和 退脸结膜充血。治疗办法:根据眼疲劳状况适当 休息或改变一下工作环境
10 (5) 调节疲劳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或阅读 ,过多地使用了调节力(即显性调节度数超过了它 的正常范围)。因睫状肌过度紧张产生眼胀、头痛 和视力减退等疲劳症状。表现为看物体模糊不清和 眼睑结膜充血。 治疗办法:根据眼疲劳状况适当 休息或改变一下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