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溪中学初2013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择水而邻,依山而居。当老重庆的江风、细雨、雾从吊脚楼原木板壁的空隙轻轻松 松地钻进来,弥漫着田圃里的香气,在空气中沙哑地低吟,女孩们的温声细语也从低矮的 木板屋檐荡漾到油亮的青石板。撩开青幔竹帘,有时夕霞灿烂,有时流星陨落,窗外停驻 片详和的风景:①或坐在树下细听气后的蝉嘎,惑蹲在江边受垂钧的情 。有暄闹,也有安静。 如今虽然人在远方,对乡土的感情却更加根深蒂固了,每每佳节,那些总也无法驱除 的思念令人茶饭无心。遂抬头仰望那一方苍穹,那个在水边江畔繁延开来的故事,也只能 隔着遥远的距离令人怀古伤今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隙(xi) 弥漫(mi) 屋檐(yan) 低矮(ai) B.荡漾(ydng)陨落(yin) 田圃(b) 撩开(1io) C.江畔 驱除(qu) 停驻(zhu) 蝉鸣(chan) 沙哑(ya) 低吟(ying) 灿烂(can) 油亮( liang) 2.下列词语中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3分) 详和 垂钓 繁延 苍穹 暄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那女孩们的温声细语也从低矮的木板屋檐荡漾到油亮的青石板 B.如今虽然人在远方,对乡土的感情却更加根深蒂固了 C.每每佳节,那些总也无法驱除的思念令人茶饭无心 D.遂抬头仰望那一方苍穹,那个在水边江畔繁延开来的故事,也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令 人怀古伤今了 4.仿照划 ”的部分,在“”处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文意通顺。(4分) 或生在树下细听午后的蝉鸣,或蹲在江边享受秉钓的情 。有暄闹,也有安静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改正。(4分) ①由重庆民族乐团创造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巴渝风》于17日晚在烟台大剧院 上演,融合了“码头文化”、“红岩文化”、“民乐文化”等不同元素的《巴渝风》,② 是完美且经久不衰的一场民族风视听盛宴。③它让烟台市民初次听到了清音、车灯、竹 琴等四种极具重庆地琙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④并展现了重庆人耿直、朴实的性格特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改把 调换到 前面
珠溪中学初 2013 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4 题。 择水而邻,依山而居。当老重庆的江风、细雨、雾从吊脚楼原木板壁的空隙轻轻松 松地钻进来,弥漫着田圃里的香气,在空气中沙哑地低吟,女孩们的温声细语也从低矮的 木板屋檐荡漾到油亮的青石板。撩开青幔竹帘,有时夕霞灿烂,有时流星陨落,窗外停驻 一片详和的风景:①或坐在树下细听午后的蝉鸣,或蹲在江边享受垂钓的闲情; , 。有暄闹,也有安静。 如今虽然人在远方,对乡土的感情却更加根深蒂固了,每每佳节,那些总也无法驱除 的思念令人茶饭无心。遂抬头仰望那一方苍穹,那个在水边江畔繁延开来的故事,也只能 隔着遥远的距离令人怀古伤今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空隙.(xì) 弥.漫(mí) 屋檐.(yán) 低矮.(ǎi) B.荡漾.(yàng) 陨.落(yǔn) 田圃.(bǔ) 撩.开(liāo) C.江畔.(bàn) 驱.除(qū) 停驻.(zhù) 蝉.鸣(chán) D.沙哑.(yǎ) 低吟.(yíng) 灿.烂(càn) 油亮.(liàng) 2.下列词语中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3 分) 详和 垂钓 繁延 苍穹 暄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那女孩们的温声细语 ....也从低矮的木板屋檐荡漾到油亮的青石板。 B. 如今虽然人在远方,对乡土的感情却更加根深蒂固 ....了。 C. 每每佳节,那些总也无法驱除的思念令人茶饭无心 ....。 D. 遂抬头仰望那一方苍穹,那个在水边江畔繁延开来的故事,也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令 人怀古伤今 ....了。 4.仿照划“ ”的部分,在“ ”处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文意通顺 ......。(4 分) 或坐在树下细听午后的蝉鸣,或蹲在江边享受垂钓的闲情; , 。有暄闹,也有安静。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改正。(4 分) ①由重庆民族乐团创造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巴渝风》于 17 日晚在烟台大剧院 上演,融合了“码头文化”、“红岩文化”、“民乐文化”等不同元素的《巴渝风》,② 是完美且经久不衰的一场民族风视听盛宴。③它让烟台市民初次听到了清音、车灯、竹 琴等四种极具重庆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④并展现了重庆人耿直、朴实的性格特 点融为一体。 ⑴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⑵第②处语序不当,应改把 调换到 前面。 班级: 姓名: 学号: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4)第④处句式杂糅,修改后应变为 6.文学名著常识填空。(4分) (1)莎士比亚有句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 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在19世 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的短篇小说 中,金钱却可以使 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变成陌路。 (2)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曾写过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幅挽联中的“先生”指的 是 我们学过的选自《呐喊》的课文有 (列举一篇)。 7.综合性学习(9分) (1)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15字以内。(3分) 【新华网快讯】美国媒体报道:乔布斯于2011年10月5日与世长辞,享年56岁。 据有关消息透露,乔布斯今年健康转差,患上胰脏癌并接受肝手术,体重不断下降,到今年 8月末宣布辞去苹果行政总裁,并于美国时间10月5日去世。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全 球民众悼念热潮,不少网民在互联网上依照苹果品牌造出一个新词iSad(我悲伤),而各地 的苹果商店都收到苹果迷们献上鲜花、蜡烛、卡片等礼物,以示对这位天才的哀思,而全球 的苹果店都会以熄灭苹果logo的方式纪念乔布斯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在决定采用“苹果”这一名字时,创始人注意到他们 品牌不遵守习俗的自然特性。它的视觉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 只被吃掉一部分的苹果(如右图),颠覆了电子产品商标严谨死板的 形象,展现了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商标图案 材料二:苹果公司在1985年由于销售下滑差点退出竞争市场, 但于1996年又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带来了苹果的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可变宽度字 体等产品的创新。乔布斯在一次会议上说到:“企业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这里继续等待,每 时每刻都要创造一个最具象征性的特色。”苹果越来越注重细节和完美,这显然已经成为 苹果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理念。 材料三:苹果手机有关情况调查表 发布时间 功能特点 2007年6月无线上网、触摸屏界面、蓝牙、200万 29日 像素摄像头 版2008年6月支持 HSDPA(3.5G)、内置GPS模块、支 10日 持中文手写输入 Phone3s20096月s,代表SPED,是36版 i Phone的提升
⑶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⑷第④处句式杂糅,修改后应变为 。 6.文学名著常识填空。(4 分) ⑴莎士比亚有句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 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在 19 世 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的短篇小说 中,金钱却可以使 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变成陌路。 ⑵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曾写过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幅挽联中的“先生”指的 是 ,我们学过的选自《呐喊》的课文有 (列举一篇)。 7.综合性学习(9 分) ⑴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 15 字以内。(3 分) 【新华网快讯】美国媒体报道:乔布斯于 2011 年 10 月 5 日与世长辞,享年 56 岁。 据有关消息透露,乔布斯今年健康转差,患上胰脏癌并接受肝手术,体重不断下降,到今年 8 月末宣布辞去苹果行政总裁,并于美国时间 10 月 5 日去世。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全 球民众悼念热潮,不少网民在互联网上依照苹果品牌造出一个新词 iSad(我悲伤),而各地 的苹果商店都收到苹果迷们献上鲜花、蜡烛、卡片等礼物,以示对这位天才的哀思,而全球 的苹果店都会以熄灭苹果 logo 的方式纪念乔布斯。 ⑵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在决定采用“苹果”这一名字时,创始人注意到他们 品牌不遵守习俗的自然特性。它的视觉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 只被吃掉一部分的苹果(如右图),颠覆了电子产品商标严谨死板的 形象,展现了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商标图案。 材料二:苹果公司在 1985 年由于销售下滑差点退出竞争市场, 但于 1996 年又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带来了苹果的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可变宽度字 体等产品的创新。乔布斯在一次会议上说到:“企业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这里继续等待,每 时每刻都要创造一个最具象征性的特色。”苹果越来越注重细节和完美,这显然已经成为 苹果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理念。 材料三:苹果手机有关情况调查表 名称 发布时间 功能特点 iPhone 2007 年 6 月 29 日 无线上网、触摸屏界面、蓝牙、200 万 像素摄像头 3G 版 iPhone 2008 年 6 月 10 日 支持 HSDPA(3.5G)、内置 GPS 模块、支 持中文手写输入 iPhone 3GS 2009 年 6 月 9 日 S,代表 SPEED,是 3G 版 iPhone 的提升
i Phone4|2010年6月9.3毫米机身、视频通话、通话降噪 8日 三轴陀螺感应器 ①读了以上材料,你认为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3分) ②如果你是苹果商标的设计人,在新闻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这个像是被咬过一口的 苹果商标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含义?”你将如何向他具体解读你的设计?(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分)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2)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6)诗人借梅花凋零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 (陆游《咏梅》) ()《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于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3题。(15分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iPhone 4 2010 年 6 月 8 日 9.3 毫米机身、视频通话、通话降噪、 三轴陀螺感应器 ① 读了以上材料,你认为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3 分) ② 如果你是苹果商标的设计人,在新闻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这个像是被咬过一口的 苹果商标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含义?”你将如何向他具体解读 ....你的设计?(3 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每空 l 分) 8.默写填空(10 分,每空 1 分) ⑴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⑵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⑶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⑷ ,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⑸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⑹诗人借梅花凋零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 , 。(陆游《咏梅》) ⑺《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于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 一 13 题。(15 分)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为出师北伐做了准备工作;而“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是出师北伐的先决条件 B.作者希望后主遇事多多询问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全部听取他们的建议,广开言路。 C.《出师表》写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是希望刘禅治理好国家,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D.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平定中原,兴复汉室王朝,迁回旧日国都。 12.填空: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 事,表达了作者 (摘录原文)的感情。(2分) 13.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4-18题。(20分) 疑中留情高希均 ①近年来使我受用不尽的一个观念,就是美国人谈话时常用的一句话:“让我给他疑中 留情。” ②我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③期终考试时,一名应届毕业生缺考。稍后他告诉我缺考的理由:“车子临时抛锚,没 法赶来”。如果相信他的解释,准他补考,那就是“疑中留情”。 ④美国社会的犯罪、吸毒、自杀、离婚、贫穷等等,使人认为“这是一个富裕而不快乐” 的社会,有些社会学家说:“这是工业化与都市化后难免的现象。只要我们有认定优先次序 的意志,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会渐趋缓和。我们应当给美国社会调整的能力‘疑中留情’。” ⑤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这个词含有这样的意思:善意的推断、往好处设想。再引 申扩大,它还有这样的意思:再给对方一次机会,避免遽下判断,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 ⑥持有这种态度,不仅反映出个人的气度与容忍,同时也可以减少猜疑与武断所带来的 错误。因此,做人应该疑中留情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为出师北伐做了准备工作;而“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是出师北伐的先决条件。 B.作者希望后主遇事多多询问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全部听取他们的建议,广开言路。 C.《出师表》写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是希望刘禅治理好国家,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D.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平定中原,兴复汉室王朝,迁回旧日国都。 12.填空: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 事,表达了作者 (摘录原文)的感情。(2 分) 13.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4—18 题。(20 分) 疑中留情高希均 ①近年来使我受用不尽的一个观念,就是美国人谈话时常用的一句话:“让我给他疑中 留情。” ②我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③期终考试时,一名应届毕业生缺考。稍后他告诉我缺考的理由:“车子临时抛锚,没 法赶来”。如果相信他的解释,准他补考,那就是“疑中留情”。 ④美国社会的犯罪、吸毒、自杀、离婚、贫穷等等,使人认为“这是一个富裕而不快乐” 的社会,有些社会学家说:“这是工业化与都市化后难免的现象。只要我们有认定优先次序 的意志,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会渐趋缓和。我们应当给美国社会调整的能力‘疑中留情’。” ⑤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这个词含有这样的意思:善意的推断、往好处设想。再引 申扩大,它还有这样的意思:再给对方一次机会,避免遽下判断,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 腹。 ⑥持有这种态度,不仅反映出个人的气度与容忍,同时也可以减少猜疑与武断所带来的 错误。因此,做人应该疑中留情。 班级: 姓名: 学号:
⑦中国人常常被认为世故,就是我们处处设防。比如当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正在行乞的 乞丐,我们总愿意认为这定是个老练的骗子,于是毫不犹豫加快脚步,甚至毫不客气地呵斥 从而把他们之中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可怜人一棒子打死。 ⑧其实,在处理一般事务时,“疑中留情”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心态。上一次当、吃一次 亏、误信对方一次,也许比处处设防要轻松得多。也许,只有有信心的人、有气度的人,才 敢、才会给别人“疑中留情”。“疑中留情”并不是无条件地轻信对方,而是有选择地“往妇 处想” ⑨今天在台湾,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正是台湾进步的主因。只要 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上,我们就要全力提倡。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不论 自己是参与还是旁观,都不要忘记了竞赛规则中的一个基本原则:“疑中留情”。 ⑩因此,当看到他人担当政府要职时,不要先认定这来自于他的家世或籍贯 αD看到他人发财时,不要先认定就是逃税与投机的结果。 D去掉“先入为主”的成见,才能产生“疑中留情”的气度。 03有了“疑中留情”的气度,就能减少胸中的不平之气。 04在我们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如果大家能参考这句话,也许有权力的人,更能了解权力 可能带来的伤害,懂得“手下留情”;写文章的人,更能了解言论所产生的影响力,懂得“笔 下留情”。 0芸芸众生,在为人处事、论政时,更能了解“再给对方一次机会”的重要性,懂得“疑 中留情”。 ⑤这样“往好处想”“善意地推断”的态度,将会增进人与人之间前所未有的和谐。 (摘自人民出版社《阅读救自己》有删改)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开头举的两个例子的作用是 (2分) 15.第⑦自然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⑧自然段中“‘疑中留情’并不是无条件地轻信对方,而是有选择地‘往好处想’。 一句中“有选择”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⑦中国人常常被认为世故,就是我们处处设防。比如当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正在行乞的 乞丐,我们总愿意认为这定是个老练的骗子,于是毫不犹豫加快脚步,甚至毫不客气地呵斥, 从而把他们之中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可怜人一棒子打死。 ⑧其实,在处理一般事务时,“疑中留情”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心态。上一次当、吃一次 亏、误信对方一次,也许比处处设防要轻松得多。也许,只有有信心的人、有气度的人,才 敢、才会给别人“疑中留情”。“疑中留情”并不是无条件地轻信对方,而是有选择地 ....“往好 处想”。 ⑨今天在台湾,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正是台湾进步的主因。只要 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上,我们就要全力提倡。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不论 自己是参与还是旁观,都不要忘记了竞赛规则中的一个基本原则:“疑中留情”。 ⑩因此,当看到他人担当政府要职时,不要先认定这来自于他的家世或籍贯。 ⑾看到他人发财时,不要先认定就是逃税与投机的结果。 ⑿去掉“先入为主”的成见,才能产生“疑中留情”的气度。 ⒀有了“疑中留情”的气度,就能减少胸中的不平之气。 ⒁在我们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如果大家能参考这句话,也许有权力的人,更能了解权力 可能带来的伤害,懂得“手下留情”;写文章的人,更能了解言论所产生的影响力,懂得“笔 下留情”。 ⒂芸芸众生,在为人处事、论政时,更能了解“再给对方一次机会”的重要性,懂得“疑 中留情”。 ⒃这样“往好处想”“善意地推断”的态度,将会增进人与人之间前所未有的和谐。 (摘自人民出版社《阅读救自己》有删改)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开头举的两个例子的作用是 (2 分) 15.第⑦自然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6.第⑧自然段中“‘疑中留情’并不是无条件地轻信对方,而是有选择 ...地‘往好处想’。” 一句中“有选择 ...”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