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缺 氧(Hypoxia) 教学目的 明确缺氧等的概念,了解缺氧在疾病发生中的意 义,掌握缺氧发生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方法 复习氧对机体的作用和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 吸等有关生理内容,对照生理机制导入新课。 教学重点、难点 1、缺氧的原因;2、缺氧的类型;3、缺氧对机 体的影响
第 八 章 缺 氧(Hypoxia) 教学目的 明确缺氧等的概念,了解缺氧在疾病发生中的意 义,掌握缺氧发生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方法 复习氧对机体的作用和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 吸等有关生理内容,对照生理机制导入新课。 教学重点、难点 1、缺氧的原因;2、缺氧的类型;3、缺氧对机 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机体对氧的需要与供氧 氧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若氧供应或利用不足,会导致缺氧,并迅速引 起一系列机能或代谢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如 人在静息状态下,需氧量250mlmin,一天耗 氧量为360L,而体内贮存氧仅1.5L,即使全部 利用也只够组织器官消耗4~6分钟,故人和动 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氧排出CO2这样才能维持正 常生命活动。此外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 机体的能量来源等都离不开氧。 氧的供应——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与利用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机体对氧的需要与供氧 氧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若氧供应或利用不足,会导致缺氧,并迅速引 起一系列机能或代谢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如 人在静息状态下,需氧量250mlmin,一天耗 氧量为360L,而体内贮存氧仅1.5L,即使全部 利用也只够组织器官消耗4~6分钟,故人和动 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氧排出CO2这样才能维持正 常生命活动。此外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 机体的能量来源等都离不开氧。 氧的供应——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与利用
O2 呼吸道肺——→左心—→全身血循环 组织呼吸 CO2 右心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口、鼻、肺) (血液) (组织细胞) 提高流经肺 将O2输送到全身 利用O2进行生 泡血液Po2和 物氧化产生能 O2含量,使血 量,维持生命 液动脉化 活动 以上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机体缺氧。 缺氧是临床极常见的病理过程,是很多疾病引起死亡的最 重要的原因
O2 呼吸道肺——→左心—→全身血循环 组织呼吸 CO2 右心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口、鼻、肺) (血液) (组织细胞) 提高流经肺 将O2输送到全身 利用O2进行生 泡血液Po2和 物氧化产生能 O2含量,使血 量,维持生命 液动脉化 活动 以上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机体缺氧。 缺氧是临床极常见的病理过程,是很多疾病引起死亡的最 重要的原因
1、血氧 组织供氧量=动脉血氧含量×组织血流量 组织耗氧量=(肺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 氧含量)×组织血流量 血氧——反映组织的供氧量与耗氧量的重 要指标。 2、常用血氧指标 ⑴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是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1、血氧 组织供氧量=动脉血氧含量×组织血流量 组织耗氧量=(肺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 氧含量)×组织血流量 血氧——反映组织的供氧量与耗氧量的重 要指标。 2、常用血氧指标 ⑴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是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①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00mmHg (13.3KPa)。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 呼吸功能。 ②静脉氧分压(PvO2),为40mmHg(⒌ 33KPa)。反映内呼吸状况。 ⑵氧容量(oxygen binding eapacity, CO2max)为100ml血液中Hb为氧充分饱和时的 最大带氧量。 氧容量=1.34(ml/g)×Hb(g/dl) 取决于血液中Hb的质(与氧结合能力)和 量。血氧容量的大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正常 为20ml/dl
①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00mmHg (13.3KPa)。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 呼吸功能。 ②静脉氧分压(PvO2),为40mmHg(⒌ 33KPa)。反映内呼吸状况。 ⑵氧容量(oxygen binding eapacity, CO2max)为100ml血液中Hb为氧充分饱和时的 最大带氧量。 氧容量=1.34(ml/g)×Hb(g/dl) 取决于血液中Hb的质(与氧结合能力)和 量。血氧容量的大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正常 为20m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