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0-10-20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请把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改正过来(2分) A不可明状珐琅烦躁山清水秀B锐不可当憧憬狼籍字迹潦草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转弯抹角D筋疲力竭取谛晨曦长途跋涉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音填字(3分) 憎恨() 地窖()涎水()笨zhuo( jie()问 交xie 3、按要求用诗句原句填空。(8分) (1)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3)“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崔颢《黄鹤楼》中的“ ”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4)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4、名著阅读(3分) (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 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激励人心的话出自 前苏联作家 的小说《 》。它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前期苏俄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2)《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 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5、仿写,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3分) 你无法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0-10-20 一、积累与运用(19 分) 1、请把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改正过来 (2 分) A 不可明状 珐琅 烦躁 山清水秀 B 锐不可当 憧憬 狼籍 字迹潦草 C 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转弯抹角 D 筋疲力竭 取谛 晨曦 长途跋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音填字(3 分) 憎. 恨 ( ) 地 窖. ( ) 涎. 水( ) 笨 zhuō ( ) jié ( ) 问 交 xiè ( ) 3、按要求用诗句原句填空。(8 分) (1) 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3)“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崔颢《黄鹤楼》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4) 李白《送友人》中,借马 鸣 来 表 达 悠 悠 的 离 别 之 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 4、名著阅读(3 分) (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 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激励人心的话出自 前苏联作家 的小说《 》。它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 20 世纪前期苏俄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2).《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 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5、仿写,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3 分) 你无法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二、现代文阅读(3分) (一)〈(背影〉〉选文(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 (a.走b.跑c.跳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抓b.揪c.攀d.握)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 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 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 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6、(只填序号)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 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 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 处。(3分) 7、“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所用的两种主要描写方法是 (2分) 8、“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2分) 9、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2分) 10、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 二、 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 〈〈 背 影 〉〉 选 文 (14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___ (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 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 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 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6、(只填序号)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 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 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________处。(3 分) 7、“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所用的两种主要描写方法是 、 (2 分) 8、“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3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 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 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二)《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大学》(9分) 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 本报彭泽讯张金扬、记者朱晓峰报道:盛夏η月,鼓泽县爆发岀一则新闻:龙城镇马 湖村青年、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和爱人高晓华,同时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夫妻 双双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该校新闻学系经济新闻专业,自费攻读经济新闻理论。日前,记者来 到王求晓家采访了他们。 今年36岁的王求晓和33岁的高晓华,有10多年的驾船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输专 业户。王求晓1984年购买了两艘110吨位的机帆船,同时代管村里5艘机帆船,担任马湖村 农民船队队长。他常年驾驶杋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江浙, 闯上海,航线遍及10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数万元。 王求晓劳动致富后并不满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说:“金钱上、物质上的富有是暂时的 有限的,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钱买不到的。”王求晓和高晓华分 别于1966年初中和小学毕业,在学业上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在多年的驾船生涯中,深感 搞经营、办企业,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只有学 了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几年,王求晓买了许多有关专业书籍,订阅了不少报 刊,夫妻刻苦自学,潜心钻研,互相帮助,进步很快。今年5月,他俩一试身手,勇敢地参 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成人自学考试。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并蒂莲”,王求晓夫妻双双被中国人民 大学录取。7月,当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不已,喜泪盈眶 王求晓夫妇将于9月初启程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他俩准备把家里的两艘机帆般承包给 乡亲们管理。王求晓仍兼任马湖村农民船队名誉队长,他将在北京通过通信工具,为船队出 谋献策,传递经济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回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出力。 12.一般新闻常用的标题有多行形式:主题、引题和副题。“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 11、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3 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 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 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二)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大学》 ( 9 分 ) 致富不忘求知 更望知识富有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 本报彭泽讯 张金扬、记者朱晓峰报道: 盛夏 7 月,鼓泽县爆发出一则新闻:龙城镇马 湖村青年、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和爱人高晓华,同时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夫妻 双双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该校新闻学系经济新闻专业,自费攻读经济新闻理论。日前,记者来 到王求晓家采访了他们。 今年 36 岁的王求晓和 33 岁的高晓华,有 10 多年的驾船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输专 业户。王求晓 1984 年购买了两艘 110 吨位的机帆船,同时代管村里 5 艘机帆船,担任马湖村 农民船队队长。他常年驾驶机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江浙, 闯上海,航线遍及 10 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数万元。 王求晓劳动致富后并不满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说:“金钱上、物质上的富有是暂时的、 有限的,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钱买不到的。”王求晓和高晓华分 别于 1966 年初中和小学毕业,在学业上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在多年的驾船生涯中,深感 搞经营、办企业,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只有学 了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几年,王求晓买了许多有关专业书籍,订阅了不少报 刊,夫妻刻苦自学,潜心钻研,互相帮助,进步很快。今年 5 月,他俩一试身手,勇敢地参 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成人自学考试。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并蒂莲”,王求晓夫妻双双被中国人民 大学录取。7 月,当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不已,喜泪盈眶。 王求晓夫妇将于 9 月初启程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他俩准备把家里的两艘机帆般承包给 乡亲们管理。王求晓仍兼任马湖村农民船队名誉队长,他将在北京通过通信工具,为船队出 谋献策,传递经济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回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出力。 12. 一般新闻常用的标题有多行形式:主题、引题和副题。“致富不忘求知 更望知识富有
是本文的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是本文的 交代了 (3分) 13.第 段是背景介绍,它在新闻中有什么作用?(2分) 14第三段王求晓的话,在文章中揭示了 。(2分) 15.指出哪是新闻的结尾?结尾的内容透露出哪两点信息 (2分) (三)永不贬值的财富(11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 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 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 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 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 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 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岀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 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 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 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 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一—“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 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 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 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 是本文的_____________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是本文的_______________, 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3. 第 ______ 段 是 背 景 介 绍 , 它 在 新 闻 中 有 什 么 作 用 ? (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三段王求晓的话,在文章中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5 . 指 出 哪 是 新 闻 的 结 尾 ? 结 尾 的 内 容 透 露 出 哪 两 点 信 息 ? (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 永 不 贬 值 的 财 富 ( 1 1 分 )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 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 们家穷,也都你家 10 元,他家 8 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 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 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 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 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 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 1 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 这 2 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 书吧。” ③怎么,2 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 1 元钱呀!望着这 1 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 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 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 元 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 1 元钱,我却一直 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 1 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
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 个人 16、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指 而实际是指 。(2分) 17、本文采用了 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 ,详写了 。这样安排是为了 (3分) 18、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请把补写的内容 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字数不少于20字)。(2分) 19、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 20、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2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5 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 一个人。 16、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指 , 而实际是指 。(2 分) 17、本文采用了 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 了 ,详写了 。这样安排是为了 了 。(3 分) 18、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句子,请把补写的内容 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字数不少于 20 字)。(2 分) 19、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 分) 20、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2 分) 三、 文言文阅读(17 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