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答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6小题,19分) 1.()3.()4. 2.(4分)A 改为 B.改为 改为 D 改为 二、(2小题,14分) 7.古诗文默写(9分) (1)根据课本,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舴艋() 麾下炙()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 ,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 8.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之: (2) (3)并 (4)被 (5)宁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7分) 、(4小题,17分) 9.()(3分) 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答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3 分) 一、(6 小题,19 分) 1.( ) 3.( ) 4.( ) 5.( ) 6.( ) 2.(4 分)A. 改为 B. 改为 C. 改为 D. 改为 二、(2 小题,14 分) 7.古诗文默写(9 分) (1)根据课本,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舴.艋( ) ②麾.下炙( )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④ ,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 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8.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 分) (1)之.: (2)笞.: (3)并.: (4)被.: (5)宁.: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7 分) 三、(4 小题,17 分) 9.( )(3 分) 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 ② 11. ( 1 )
(2分) (2分)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1) (4分) (2分) 四、(9小题,4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9分) (3分) (3分) 15.()(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9分) 16.中心论点 事实论据 (3分) 17.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2分) (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3题。(22分) (4分)
(2分) (2) (2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1) (4 分) (2) (2 分) 四、(9 小题,41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5 题。(9 分) 13. (3 分) 14. (3 分) 15.( )(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8 题。(9 分) 16.中心论点: (2 分) 事实论据: (3 分) 17.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2 分) 18. (2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9-23 题。(22 分) 19. (4 分)
(4分) (4分) (4分) (4分) 24.()(2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问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颔首(han) 风骚(shao)喑哑(yin) 温声细雨(wen) B.进溅(bing)斗笠(ni) 喧嚷(rang)红装素裹(gu6) C.璞玉(p) 折腰(zhe) 襁褓(qing)润如油膏(go) D.绯红(fei) 留滞(dai)妖娆(rdo) 成吉思汗(han) 2.下面是一份整理成语作业,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A.强聒不舍言行相故断章取义
20. (4 分) 21. (4 分) 22. (4 分) 23. (4 分) 24.( )(2 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 60 分)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问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3 分) 一、(6 小题,19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颔.首(hàn) 风骚.(shāo) 喑.哑(yīn) 温.声细雨(wēn) B.迸.溅(bìng) 斗笠.(nì) 喧嚷.(rǎng) 红装素裹.(guǒ) C.璞.玉(pǔ) 折.腰(zhé) 襁.褓(qiǎng) 润如油膏.(gāo) D.绯.红(fěi) 留滞.(dài)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2.下面是一份整理成语作业,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 分) A.强聒不舍 言行相故 断章取义
B.自知之名怒不可遏无与伦比 C.恼羞成怒克尽职守登峰造极 D.涕泗横流心无旁鹜化为无有 3.下列句中加下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守纪律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 欲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 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 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 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 蜜淡雅的花。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6.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3分)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 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 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 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 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⑤⑥ 、(2小题,14分
B.自知之名 怒不可遏 无与伦比 C.恼羞成怒 克尽职守 登峰造极 D.涕泗横流 心无旁骛 化为无有 3.下列句中加下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 ....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守纪律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 ....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 欲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 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 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 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 蜜淡雅的花。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6.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 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 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 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 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二、(2 小题,14 分)
7.古诗文默写(9分) (1)根据课本,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舴艋() ②麾下炙()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 “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 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8.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尉果笞广。 (3)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4)将军身被坚执锐。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7分) 三、(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 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 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古诗文默写(9 分) (1)根据课本,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舴.艋( ) ②麾.下炙( )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④ ,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 分) “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 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8.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 分)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尉果笞.广。 (3)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4)将军身被.坚执锐。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7 分) 三、(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 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 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