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朱集中学高聪慧 、积累运用(27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近年来,我们依据_(hun)然天成的枣林风光,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成了30万亩 的枣园风景区。风景区内,田园结合,田中有园,园中有村,村中有园,园、林、村错落有 (hⅰ),风光旖旎()(),景色别致。先后开发出“李先念题词碑”、“乾隆御赐枣王牌” 母子树”、“百枣园”、“结义园”、“枣林幽径”等20多处旅游景点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洋洋大观 浮想连翩 目不暇接 首当其冲 死心塌地 张灯结彩 相安无事 温文而雅 改为 改为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 A他们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 样流逝的。 B大家认为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对他的印象也就极差 C.在福州很少有人知道她,但在美国她却是个赫赫有名的才女 D玉树地震发生后许多青年志愿者纷纷奔赴灾区我市的医务工作者也蠢蠢欲动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2分) (1)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2)市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组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个别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5、《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人人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请 你写出《水浒》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名称(除课文外) 好汉的外号 (1分)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数:120 分) 朱集中学 高聪慧 一、积累运用(27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近年来,我们依据 (hún)然天成的枣林风光,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成了 30 万亩 的枣园风景区。风景区内,田园结合,田中有园,园中有村,村中有园,园、林、村错落有 (zhì),风光旖旎..( )( ),景色别致。先后开发出“李先念题词碑”、“乾隆御赐枣王牌”、 “母子树”、“百枣园”、“结义园”、“枣林幽径”等 20 多处旅游景点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 分) 洋洋大观 浮想连翩 目不暇接 首当其冲 死心塌地 张灯结彩 相安无事 温文而雅 改为 ; 改为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 分) A.他们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 ....,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 样流逝的。 B.大家认为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浪得虚名 ....而已,对他的印象也就极差。 C.在福州很少有人知道她,但在美国,她却是个赫赫有名 ....的才女。 D.玉树地震发生后,许多青年志愿者纷纷奔赴灾区,我市的医务工作者也蠢蠢欲动 ....。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 ....语病,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2 分) (1)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2)市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组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个别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5、《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人人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请 你写出《水浒》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名称(除课文外). 好汉的外号:_____________(1 分)
故事名称 (1分)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B、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C、“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 D、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7、古诗文默写(8分) (1)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 ”跟“锄禾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类似,都反映了农民劳动的艰辛 (2)《渔家傲秋思》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 (3)《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 句是 (5)《武陵春》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词句是: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 大理想的词句是: (7)《月夜》中 只有香如故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的 意思一致。 8、诗歌鉴赏 冰壶洞 胡应麟 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①“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②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 B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C、“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 D、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7、古诗文默写(8 分) ⑴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 , ”跟“锄禾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类似,都反映了农民劳动的艰辛。 ⑵《渔家傲 秋思》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 ⑶《望江南》 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 ⑷《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 句是: ⑸《武陵春》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词句是: 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 大理想的词句是: ⑺《月夜》中 ,只有香如故 ⑻《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的 , 意思一致。 8、诗歌鉴赏 冰 壶 洞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①“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 分) ②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 分)
二、阅读(43分) 唐雎不辱使命(1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 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 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 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 长跪而谢之谢 10.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 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二、阅读( 43 分) 唐雎不辱使命(13 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 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 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 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 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10.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 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 分)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3.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3分) (二)悟(5分) 供电局的柳书记每天下班一进屋,孙女小娟就捧过一杯茶,甜甜地说:“爷爷,您喝茶。” 而大娟却在里屋埋头做作业。 因此,柳书记非常喜爱小娟。哪怕只有两个苹果,也要先尽小娟挑,剩下的再给大娟 他怕大娟生气,常常给大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其实,她们是孪生姐妹,大娟比小娟只大四十分钟。 一天,柳书记头晕发烧。小娟妈怕她们爷爷讲故事,就谎说爷爷的病传染。小娟 远远地躲着爷爷。大娟见爷爷脸红喘粗气,就仿效妈妈以往的样子,把毛巾用凉水浸湿拧干, 轻轻地放在半睡着的爷爷的额头,然后用蒲扇给爷爷扇风。柳书记觉得清爽了许多,渐渐地 睡实了。梦里夸着:“小娟真是好孩子。” 他醒来一看,咦?坐在身边的是大娟。他揉揉眼定定神,确实是大娟。 小娟见大娟一直在爷爷身边,才知道爷爷的病不传染,准是妈妈骗她。又听见爷爷的说 话声,知道爷爷醒了,便急忙进去说:“爷爷,你喝……”“茶”字还没出口,发现捧在手 里的杯子是空的。她匆忙之间居然倒了半杯茶叶,她不知所措,呆望着大娟。这时大娟走过 去,麻利地纠正了这一切… 柳书记一怔,每天的茶莫非……只见大娟熟练地取茶倒水,一缕茶香顿时飘过来,小娟 赶忙捧过杯子微笑着送到爷爷手里 柳书记看着她俩,突然想起耿秘书常说的那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上有所好,下必甚 焉。”柳书记出了其中的滋味,又想起了前天那个重要会议,赶忙下床穿鞋。大娟见 此,忙扶住爷爷,说:“您头晕,要注意。” 柳书记摇摇头,说:“清醒了清醒了。”说着出门直奔组织部长家去了。 14.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拉想B.缠想C.缠悟D.拉悟 15.柳书记为什么要“直奔组织部长家去”,联系前文,说说他去干什么?(1分) 答: 16.小说以《悟》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
12.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 分) 13.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3 分) (二 )悟(5 分) 供电局的柳书记每天下班一进屋,孙女小娟就捧过一杯茶,甜甜地说:“爷爷,您喝茶。” 而大娟却在里屋埋头做作业。 因此,柳书记非常喜爱小娟。哪怕只有两个苹果,也要先尽小娟挑,剩下的再给大娟。 他怕大娟生气,常常给大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其实,她们是孪生姐妹,大娟比小娟只大四十分钟。 一天,柳书记头晕发烧。小娟妈怕她们_____爷爷讲故事,就谎说爷爷的病传染。小娟 远远地躲着爷爷。大娟见爷爷脸红喘粗气,就仿效妈妈以往的样子,把毛巾用凉水浸湿拧干, 轻轻地放在半睡着的爷爷的额头,然后用蒲扇给爷爷扇风。柳书记觉得清爽了许多,渐渐地 睡实了。梦里夸着:“小娟真是好孩子。” 他醒来一看,咦?坐在身边的是大娟。他揉揉眼定定神,确实是大娟。 小娟见大娟一直在爷爷身边,才知道爷爷的病不传染,准是妈妈骗她。又听见爷爷的说 话声,知道爷爷醒了,便急忙进去说:“爷爷,你喝……”“茶”字还没出口,发现捧在手 里的杯子是空的。她匆忙之间居然倒了半杯茶叶,她不知所措,呆望着大娟。这时大娟走过 去,麻利地纠正了这一切…… 柳书记一怔,每天的茶莫非……只见大娟熟练地取茶倒水,一缕茶香顿时飘过来,小娟 赶忙捧过杯子微笑着送到爷爷手里。 柳书记看着她俩,突然想起耿秘书常说的那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上有所好,下必甚 焉。”柳书记_____出了其中的滋味,又想起了前天那个重要会议,赶忙下床穿鞋。大娟见 此,忙扶住爷爷,说:“您头晕,要注意。” 柳书记摇摇头,说:“清醒了清醒了。”说着出门直奔组织部长家去了。 14.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A.拉 想 B.缠 想 C.缠 悟 D.拉 悟 15.柳书记为什么要“直奔组织部长家去”,联系前文,说说他去干什么?(1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小说以《悟》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 分)
答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12分)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 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 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 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 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 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 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 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 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 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 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 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 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 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 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 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绉不通的文章。这 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 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 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 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 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 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 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7、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12 分)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 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 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 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 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 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 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 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 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 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 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 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 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 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 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 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绉不通的文章。这 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 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 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 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 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 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 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7、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