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生理学 【讲义】第五章血管生理 发布时间:2009-07-07浏览次数:947 第五章血管生理 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 体循环(大循环) 肺循环(小循环): w "工 R上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结构 图423毛细血管壁 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 2.分配血管:弹性贮器血管至小动脉,微动脉之间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起始部包绕的平滑肌 5.交换血管:毛细血管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 7容量血管:静脉 8.短路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直接联系
精品课程——生理学 【讲义】第五章 血管生理 发布时间: 2009-07-07 浏览次数: 947 第五章 血管生理 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 体循环 (大循环): 肺循环(小循环):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结构 1.弹性贮器血管: 主动脉,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 2.分配血管:弹性贮器血管至小动脉,微动脉之间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小动脉,微动脉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起始部包绕的平滑肌 5.交换血管: 毛细血管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微静脉 7.容量血管: 静脉 8.短路血管: 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直接联系
动脉 微动续拓约肌 微静脉君脉 雅惊 ○⊙ 内径 1mm20 内皮 1 Am 2um 5 mm 弭性纤维 胶原纤维 ⑨D奶国Q奶E 图4-12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管径、管壁厚度及其四种 基本组织的比例示意图)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容积速度 单位:L/min,ml/min Q=(P1-P2)R 血流速度:血液中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与血流量成正比, 与血管截面积呈反比。 二)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 来源于血液内部质点之间以及血液 质点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 R=8nL/πr4 影响因素 L.血管口径:口径↑,阻力↓,血流量↑ 2.血液粘滞度:粘滞度↑,阻力↑,血流量↓ (三)血压 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单位:Pa,KPa.1mmlg=0133Pa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一个前提,二个条件) 1)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夵盈 平均充盈压:人为地使心脏停止跳动,即血液暂停流动,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取得平衡,各 处所测得的压力都相同,此压力数值称之。人与狗为0.93kPa数值大小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 容量之间的关系 2)心脏射血:心室每次收缩射出60~80m血液 收缩时释放的能力为二个部分: 动能:推动血液流至外周(1/3) 势能:射出的血液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以势能形式储存在血管壁中(2/3)。 心脏射血是间断的,但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的。(?)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容积速度. 单位: L/min, ml/min Q =(P1-P2)/R 血流速度:血液中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与血流量成正比, 与血管截面积呈反比。 (二)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 来源于血液内部质点之间以及血液 质点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 R=8hL/pr4 影响因素: 1.血管口径: 口径↑,阻力↓,血流量↑; 2.血液粘滞度: 粘滞度↑,阻力↑,血流量↓。 (三)血压 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单位: Pa, KPa. 1mmHg = 0.133KPa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一个前提,二个条件) 1)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平均充盈压:人为地使心脏停止跳动,即血液暂停流动,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取得平衡,各 处所测得的压力都相同,此压力数值称之。人与狗为0.93kPa.数值大小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 容量之间的关系. 2)心脏射血:心室每次收缩射出60~80 ml血液 收缩时释放的能力为二个部分: 动能:推动血液流至外周(1/3) 势能:射出的血液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以势能形式储存在血管壁中(2/3)。 心脏射血是间断的,但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的。(?)
小动脉 心室收缩主动脉扩张 小动脉 心室舒张主动脉同靠 图4-13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示意图 3)外周阻力;微动脉和小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上升至收缩中期达到的最高值 13~16KPa(100~120mmHg)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至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值。 8~10KPa(60~80mmHg)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4-5 KPa (30-40 mmHg)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13. 3 KPa (100 mmHg) Systolic preesure Moan blood pEssure 20 动脉血压的测量原理
3)外周阻力: 微动脉和小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上升至收缩中期达到的最高值。 13~16 KPa (100~120 mmHg)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至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值。 8~10 KPa (60~80 mmHg)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4~5 KPa (30~40 mmHg)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13.3 KPa (100 mmHg) 动脉血压的测量原理:
Vessel wall Blood flow Constriction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以收缩压的影响为主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博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舒期缩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3)外周阻九:血流速度减慢,主要影响舒张压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血压波动的幅度减小。弹性减弱时,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 与平均充盈压有关 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系统容量不变时,充盈压↓ 循环血量不变但血管系统容量增加,血压也下降 各种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小结 收旺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以收缩压的影响为主。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博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舒期缩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3)外周阻力:血流速度减慢,主要影响舒张压。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血压波动的幅度减小。弹性减弱时,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与平均充盈压有关 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系统容量不变时,充盈压↓; 循环血量不变但血管系统容量增加,血压也下降; 各种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小结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 外阻力大动脉弹性糖 贮器作用血管系统 后荷 收力 成份和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不仅是血液回流至心脏的通路,还起着血液储存的作用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0.4-12kPa(4-12cmH20)。 其值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其值受心脏射血、中心静脉压、静脉回流速度等影响 临床应用:动脉血压↓而中心静脉压↑,说明? 输液纠正休克时,除了观察动脉血压,还应注意中心静脉压,为什么? (二)重力对静脉血压的影响 血管内血液受重力场影响,产生一定的静水压。 血压除心脏作功形成外,还应加上该部分血管静水压,高低取决于人体所取的体位。 因为静脉具有较大的可扩张性,静水压对静脉功能的影响大.人在直立时,可比卧位时多容纳400 600m血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不仅是血液回流至心脏的通路,还起着血液储存的作用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0.4-1.2 kPa(4-12 cm H2O )。 其值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其值受心脏射血、中心静脉压、静脉回流速度等影响。 临床应用:动脉血压↓而中心静脉压↑,说明? 输液纠正休克时,除了观察动脉血压,还应注意中心静脉压,为什么? (二)重力对静脉血压的影响 血管内血液受重力场影响, 产生一定的静水压。 血压除心脏作功形成外, 还应加上该部分血管静水压. 高低取决于人体所取的体位。 因为静脉具有较大的可扩张性, 静水压对静脉功能的影响大. 人在直立时, 可比卧位时多容纳400- 600 ml 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