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伙铺 【基层标语】 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宽阔道路通四方,幸福生活万年长 只有今天齐心协力,才有明天家园魅力
第一章 中伙铺 【基层标语】 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宽阔道路通四方,幸福生活万年长 只有今天齐心协力,才有明天家园魅力
路上的风景 2010年3月份,春雨霏霏中,我再次来到湖南,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向我的拍摄地中伙铺村挺进。 之前,为了获得拍摄高速公路工地的机会,我在长沙等待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但很不幸的是,我寄予 厚望的金土木”公司,因为与高速公路发包方在合同上出现分歧,最终导致这起眼看就要瓜熟蒂落的工程承 包流产”了。而阿二与斌和的合作也随之出现龃龉,最后分道扬镳。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短暂的失落和沮丧之后,我很快获得了进驻另一个高速公路工地的机会。 中伙铺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村庄,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城市怀化市的东北角,坐落在标号为$223的省道旁 边,距离怀化市中心仅约40公里。出了怀化市城区,沿着省道一直驱车向东北方向,如果不出意外,大概一 个小时后就能抵达目的地。这里,是溆怀(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第14合同段项目部所在地。溆怀高速,是 湖南省2010年开工建设的14条高速公路之一,属于湖南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第三横”一娄底至 怀化高速公路的西段。全线位于怀化市境内,穿越溆浦县、辰溪县、中方县、鹤城区4个县(区),全长91.78 公里,概算总投资81.9亿元。从开工到通车,预计在两年内完成。 在高速公路修通之前,通往中伙铺村只能走S223省道。这条省道是我见过的最为破烂、肮脏却异常繁忙 的道路之一。路面狭窄,一路上都坑坑洼洼,下雨时泥泞不堪,晴天又灰尘弥漫。无论晴雨,道路上都散落 着各种来路不明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快餐盒,农药瓶子,方便面包装袋,废轮胎,碎玻璃,废报纸,矿 泉水瓶,甚至一把伞骨断裂的旧雨伞或一只盛满泥水的旧鞋子路旁树木的叶子和树干,永远裹在一层厚 厚的泥土之中,而失去其本来颜色,让人不免疑心那些树木只是旧塑料做成的假树。而树枝上挂着大小各一 的废弃塑料袋,在风中此起彼伏地噗噗作响,像正在进行某场神秘的招魂仪式。 坐着汽车从这样颠簸不堪的路面经过,与其说是在坐车,还不如说是坐在一艘汪洋中的航船上。一路上 我不断看见重型卡车,它们原本有着醒目的橘红色外表,但现在几乎全蒙上了一层尘土而变得暗淡无光。甚 至连车身上悬挂着的车牌,都隐匿在尘土中而变得辨识不清。它们一辆接一辆飞扬跋扈呼啸而过,笨头笨脑 地从车厢里洒下一地溢出的货物,多半是超载的散装水泥、碎石、沙子、渣土.还有煤炭。 这正是中国省道上的常见一幕。你可以看到这些超载大卡车的车身两侧,都刷着大大的宁停三分,不抢 一秒的警示语,但实际上它们是最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超载、抢道、超车、闯红灯样样精通,不但是导 致路面急剧受损的罪魁祸首,也是交通事故的始作俑者。我在这条路上看到好几起车祸,几乎都跟这个橘红 色的马路杀手有关。它们要么将一辆迎面驶来的倒霉的小汽车撞得稀巴烂,面目全非地躺在道路中央,漆黑 的煤炭和鲜红的血迹倾洒了一地:要么就兀自侧翻横躺在狭窄的道路中间,造成令人绝望的延绵几公里的堵 车。在接下来的这个夏天,我坐一辆空调大客车进城,就被堵在这条道路上几个小时,前后左右全是熄火的 各色车辆,肮脏的道路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审时度势的司机们为了避免汽油耗尽后抛锚荒野,及时关掉 了空调。封闭式车厢里闷热得能让人室息,乘客们不得不下车,站在炙热的道路旁边无望地等待。最后我彻 底舍弃了那辆纹丝不动的大客车,顶着毒辣辣的夏日阳光,在车辆的夹缝里艰难而狼狈地步行数公里,终于 走出堵车的行列,花高价拦了一辆运营的摩托车才得以重新进城一此时的我己经汗湿全身,变成了一只几 乎要在烈日下昏厥的落汤鸡。 如同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或乡镇所常见的景象,你会在道路两边看见各种各样的广告、标语和口号。最司 空见惯的,当属商业和政治两类一商业往往是房产、电信或者其他商品广告,政治类就是一些五花八门的 政策宣传或者警告语。在城市和靠近城市的近郊,它们多半出现在横空而起的巨大T型广告牌上,或者横跨马 路的长长横幅上。而到了远离城市的乡下,它们往往出现在路旁农家的整堵墙壁上,以白色涂料或艳色颜料 涂刷而成,让人在一闪而过的车上惊鸿一瞥也会触目惊心: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在一座废弃矿山旁的建筑物上,一条标语也让我惊愕不己: 当你走进矿山工作,希你放弃个人自由!
路上的风景 2010年3月份,春雨霏霏中,我再次来到湖南,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向我的拍摄地中伙铺村挺进。 之前,为了获得拍摄高速公路工地的机会,我在长沙等待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但很不幸的是,我寄予 厚望的“金土木”公司,因为与高速公路发包方在合同上出现分歧,最终导致这起眼看就要瓜熟蒂落的工程承 包“流产”了。而阿二与斌和的合作也随之出现龃龉,最后分道扬镳。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短暂的失落和沮丧之后,我很快获得了进驻另一个高速公路工地的机会。 中伙铺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村庄,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城市怀化市的东北角,坐落在标号为S223的省道旁 边,距离怀化市中心仅约40公里。出了怀化市城区,沿着省道一直驱车向东北方向,如果不出意外,大概一 个小时后就能抵达目的地。这里,是溆怀(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第14合同段项目部所在地。溆怀高速,是 湖南省2010年开工建设的14条高速公路之一,属于湖南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第三横”——娄底至 怀化高速公路的西段。全线位于怀化市境内,穿越溆浦县、辰溪县、中方县、鹤城区4个县(区),全长91.78 公里,概算总投资81.9亿元。从开工到通车,预计在两年内完成。 在高速公路修通之前,通往中伙铺村只能走S223省道。这条省道是我见过的最为破烂、肮脏却异常繁忙 的道路之一。路面狭窄,一路上都坑坑洼洼,下雨时泥泞不堪,晴天又灰尘弥漫。无论晴雨,道路上都散落 着各种来路不明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快餐盒,农药瓶子,方便面包装袋,废轮胎,碎玻璃,废报纸,矿 泉水瓶,甚至一把伞骨断裂的旧雨伞或一只盛满泥水的旧鞋子……路旁树木的叶子和树干,永远裹在一层厚 厚的泥土之中,而失去其本来颜色,让人不免疑心那些树木只是旧塑料做成的假树。而树枝上挂着大小各一 的废弃塑料袋,在风中此起彼伏地噗噗作响,像正在进行某场神秘的招魂仪式。 坐着汽车从这样颠簸不堪的路面经过,与其说是在坐车,还不如说是坐在一艘汪洋中的航船上。一路上 我不断看见重型卡车,它们原本有着醒目的橘红色外表,但现在几乎全蒙上了一层尘土而变得暗淡无光。甚 至连车身上悬挂着的车牌,都隐匿在尘土中而变得辨识不清。它们一辆接一辆飞扬跋扈呼啸而过,笨头笨脑 地从车厢里洒下一地溢出的货物,多半是超载的散装水泥、碎石、沙子、渣土……还有煤炭。 这正是中国省道上的常见一幕。你可以看到这些超载大卡车的车身两侧,都刷着大大的“宁停三分,不抢 一秒”的警示语,但实际上它们是最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超载、抢道、超车、闯红灯样样精通,不但是导 致路面急剧受损的罪魁祸首,也是交通事故的始作俑者。我在这条路上看到好几起车祸,几乎都跟这个橘红 色的“马路杀手”有关。它们要么将一辆迎面驶来的倒霉的小汽车撞得稀巴烂,面目全非地躺在道路中央,漆黑 的煤炭和鲜红的血迹倾洒了一地;要么就兀自侧翻横躺在狭窄的道路中间,造成令人绝望的延绵几公里的堵 车。在接下来的这个夏天,我坐一辆空调大客车进城,就被堵在这条道路上几个小时,前后左右全是熄火的 各色车辆,肮脏的道路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审时度势的司机们为了避免汽油耗尽后抛锚荒野,及时关掉 了空调。封闭式车厢里闷热得能让人窒息,乘客们不得不下车,站在炙热的道路旁边无望地等待。最后我彻 底舍弃了那辆纹丝不动的大客车,顶着毒辣辣的夏日阳光,在车辆的夹缝里艰难而狼狈地步行数公里,终于 走出堵车的行列,花高价拦了一辆运营的摩托车才得以重新进城——此时的我已经汗湿全身,变成了一只几 乎要在烈日下昏厥的落汤鸡。 如同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或乡镇所常见的景象,你会在道路两边看见各种各样的广告、标语和口号。最司 空见惯的,当属商业和政治两类——商业往往是房产、电信或者其他商品广告,政治类就是一些五花八门的 政策宣传或者警告语。在城市和靠近城市的近郊,它们多半出现在横空而起的巨大T型广告牌上,或者横跨马 路的长长横幅上。而到了远离城市的乡下,它们往往出现在路旁农家的整堵墙壁上,以白色涂料或艳色颜料 涂刷而成,让人在一闪而过的车上惊鸿一瞥也会触目惊心: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在一座废弃矿山旁的建筑物上,一条标语也让我惊愕不已: 当你走进矿山工作,希你放弃个人自由!
当然,也有些标语温情脉脉,甚至深情款款: 一事一议政策好,党的恩情忘不了 还有一些标语,体现了中国咬文嚼字的光辉传统: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 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这两条标语都在宣扬政府的工作作风,前一条针对群众路线,后一条针对反腐倡廉,均熟练地运用了比 喻,且对仗非常工整。这仿佛在提示我们,尽管杜甫、李白所处的中国诗歌黄金年代己经远去,但干部们却 依然有着一颗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之心一没错,这样的口号多半是宣传干部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所撰而 成。某些时候,有些广告语或标语散发着意外的幽默之光,令人忍俊不禁: 福馨陵园,你人生的后花园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 严禁触摸电线,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尽管将陵园当作“人生的后花园这种英式幽默在忌讳死亡的中国不太合时宜,但多少还能让人接受,但 将生孩子和养猪相提并论却未免有点无厘头,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政府将如何“法办”一位已经触电而死 之人? 最让我觉得困惑的一句标语出现在一个小村落边,醒目的七块大牌子并排立在马路一侧的山头上,每块 牌子上都各写着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 洪源农林跟党走 洪源究竟是村庄还是开发公司的名字不得而知。这句没头没脑的标语读起来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细 究起来,这句话表意不完整,“跟党走”应该只是前提而不是结果,如果再接上类似搞好农林为人民”这样的话 一尽管仍然毫无新意一—至少表意更为完整,逻辑上也通顺不少,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而浮想联翻。 就这样,我一边欣赏道路两旁这些风格迥异而深具中国特色的口号、标语和广告,一边不知不觉地打发 掉了行驶在糟糕路上的难熬时间。车辆一路前行,驶入群山之间,山上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油茶树一如赶上 春冬季节,白色的油茶花盛开,漫山遍野将馥郁清香,如云似雪。这时,窗外出现一块气派的T型大牌子,上 面写着: 欢迎进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湖南辰溪县 大约十分钟后,汽车便驶入中伙铺村一它处于辰溪县和邻县中方县的边界处。我下了车,环顾眼前这 个陌生的村庄一这个我接下来将驻扎三年多的地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好友斌和在少年时的信件中反复描 述的青树坪”。二十年前,他也刚好在那里待了整整三年。但我从来没有到过那个叫青树坪的地方,关于二 十年前的青树坪和二十年后的中伙铺”之间的同与不同,我除了回忆和想象,依旧无从得知
当然,也有些标语温情脉脉,甚至深情款款: 一事一议政策好,党的恩情忘不了 还有一些标语,体现了中国咬文嚼字的光辉传统: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 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这两条标语都在宣扬政府的工作作风,前一条针对群众路线,后一条针对反腐倡廉,均熟练地运用了比 喻,且对仗非常工整。这仿佛在提示我们,尽管杜甫、李白所处的中国诗歌黄金年代已经远去,但干部们却 依然有着一颗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之心——没错,这样的口号多半是宣传干部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所撰而 成。某些时候,有些广告语或标语散发着意外的幽默之光,令人忍俊不禁: 福馨陵园,你人生的后花园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 严禁触摸电线,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尽管将陵园当作“人生的后花园”这种英式幽默在忌讳死亡的中国不太合时宜,但多少还能让人接受,但 将“生孩子”和“养猪”相提并论却未免有点无厘头,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政府将如何“法办”一位已经触电而死 之人? 最让我觉得困惑的一句标语出现在一个小村落边,醒目的七块大牌子并排立在马路一侧的山头上,每块 牌子上都各写着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 洪源农林跟党走 “洪源”究竟是村庄还是开发公司的名字不得而知。这句没头没脑的标语读起来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细 究起来,这句话表意不完整,“跟党走”应该只是前提而不是结果,如果再接上类似“搞好农林为人民”这样的话 ——尽管仍然毫无新意——至少表意更为完整,逻辑上也通顺不少,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而浮想联翩。 就这样,我一边欣赏道路两旁这些风格迥异而深具中国特色的口号、标语和广告,一边不知不觉地打发 掉了行驶在糟糕路上的难熬时间。车辆一路前行,驶入群山之间,山上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油茶树——如赶上 春冬季节,白色的油茶花盛开,漫山遍野将馥郁清香,如云似雪。这时,窗外出现一块气派的T型大牌子,上 面写着: 欢迎进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湖南辰溪县 大约十分钟后,汽车便驶入“中伙铺”村——它处于辰溪县和邻县中方县的边界处。我下了车,环顾眼前这 个陌生的村庄——这个我接下来将驻扎三年多的地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好友斌和在少年时的信件中反复描 述的“青树坪”。二十年前,他也刚好在那里待了整整三年。但我从来没有到过那个叫“青树坪”的地方,关于二 十年前的“青树坪”和二十年后的“中伙铺”之间的同与不同,我除了回忆和想象,依旧无从得知
道路上的古老村庄 中伙铺虽然是个普通的行政村,但从外在的繁荣度看,它跟一个镇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省道从村中穿越 而过,村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集镇的形态。沿街两边逐渐汇集了不少商铺,有汽修店、饭店、旅馆、超市、 诊所、五金店、美发店等,大多都是本地村民利用自家民宅所经营,挂着杂乱的招牌,空间狭窄,装潢简 陋,设施陈旧,但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需求。村里还有一家有着十多台电脑的小网吧。我曾经为 了收发邮件进去上过几次网,里面灯光昏暗,人气冷清,陈设着装有老式输入法的旧电脑和脏兮兮的破椅 子,网速慢得像蜗牛。 最醒目的,是“国家”在这个小村镇具体而微的存在。这里有一个“中石化的加油站,尽管只有五台加油 机,其中两台还是柴油机,但几乎占用了半个足球场大的场地,气派的大顶篷侧身刷着鲜艳的大红底色,上 面印有中国石化”、“SINOPEC字样。另外,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邮政等国企大 鳄都在这里设有经营点。相比于村民们自家经营的寒碜小商铺,这些拥有洋气的双语LOGO的国家队”,无论 场地还是招牌都要豪华很多,它们占据了中伙铺村最好的几个商业路段,硕大的玻璃门被擦得锂亮,门口往 往还悬挂着各种针对乡村市场的广告牌或横幅。 中国移动手机卡,一边耕田一边打 出门不用带现金,绿卡在手我放心 联通手机信号好,地上地下全覆盖 即使大白天,这些店面通常也会灯火通明,柜台后的服务员一律穿着笔挺制服,脸上带着亲切和优越感 参半的微笑,还有立在墙角的饮水机给顾客提供免费饮水这些细节,无不引起前来办理业务的当地村民 之艳羡目光。 中伙铺村还有一个农贸市场,位于马路旁边一片占地不少的空地上,有着石棉瓦盖的大屋顶和水泥砌成 的货品台。每逢阴历带三和八的日子,集市就会开市,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来到这里赶集。各种商品应有尽 有,肉类、水产、蔬菜、水果、服装以及各种日用品,价格都很便宜。市场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因为市 场的摊位满了,来晚了的摊贩甚至将摊子摆到外面的马路一侧。 你很难不被摊位上摆放着的各种土产当季蔬果所吸引,它们新鲜欲滴,仿佛刚从地里或树上采摘下来, 散发着浓浓的大地气息。有一次我就被一个老婆婆自产自销的干豇豆所吸引,那是她亲手种植并风干,整整 洁洁地用粽叶捆绑,有着好看的暗黄色调,看起来就像一件民间手工艺品。我当即买了下来,将它带回去和 排骨一块蒸着吃,非常美味,有着城市里的大棚蔬菜不可比拟的鲜味。在春天时,我还买过几颗汁液饱满的 本地大石榴带回去送给我的女友。还有一次,我在农贸市场里跟拍一个工地民工买菜的过程,他先是买了一 大块猪肉、几棵莴笋、一把空心菜,还有一大把尖椒,然后,来到鞋摊上花20元买了一双解放鞋”..这时, 镜头后的我的购物欲望被激发了,我忍不住放下摄像机,也给自己买了一双短帮雨靴,内里有着保暖的绒 毛,穿在脚上非常暖和与舒适一湖南的春天寒冷而多雨,我正用得着它。 中伙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不到两百户人家,人口约八百条人一在这里,你会听到他们称呼“一个 人”为一条人”,“八百条人即为“八百个人”,听起来俨然有“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般的豪爽。但如同中 国大多数的农村现状,中伙铺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年轻劳力大多都去了广东,或在长沙等发达 地区打工,平时在村庄里很难见到几“条年轻人。 这个村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六担一同样,他们计量田地的面积也与别处不同,用担而不用亩”。六担 即为一亩。也许源自当时一亩田地大概能产六担谷子之意。今古风犹存,仍保存这种叫法。除了水稻种植, 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茶。正如我在来中伙铺的路上看到的那块牌子所称,辰溪县是“全国油茶生产发展示 范县”,官方数据称现有油茶林24.3万亩,年产茶油7500吨。可在中伙铺,虽然山上生长着不少的油茶树,但 连一家茶油生产厂也没有,大多都是家庭式作坊生产,生产和销售都没有形成产业化。以前村庄辖区内还有 煤矿,但现在地底下的煤炭资源基本被开采殆尽。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仅约3000元
道路上的古老村庄 中伙铺虽然是个普通的行政村,但从外在的“繁荣度”看,它跟一个镇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省道从村中穿越 而过,村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集镇的形态。沿街两边逐渐汇集了不少商铺,有汽修店、饭店、旅馆、超市、 诊所、五金店、美发店等,大多都是本地村民利用自家民宅所经营,挂着杂乱的招牌,空间狭窄,装潢简 陋,设施陈旧,但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需求。村里还有一家有着十多台电脑的小网吧。我曾经为 了收发邮件进去上过几次网,里面灯光昏暗,人气冷清,陈设着装有老式输入法的旧电脑和脏兮兮的破椅 子,网速慢得像蜗牛。 最醒目的,是“国家”在这个小村镇具体而微的存在。这里有一个“中石化”的加油站,尽管只有五台加油 机,其中两台还是柴油机,但几乎占用了半个足球场大的场地,气派的大顶篷侧身刷着鲜艳的大红底色,上 面印有“中国石化”、“SINOPEC”字样。另外,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邮政”等国企大 鳄都在这里设有经营点。相比于村民们自家经营的寒碜小商铺,这些拥有洋气的双语LOGO的“国家队”,无论 场地还是招牌都要豪华很多,它们占据了中伙铺村最好的几个商业路段,硕大的玻璃门被擦得锃亮,门口往 往还悬挂着各种针对乡村市场的广告牌或横幅。 中国移动手机卡,一边耕田一边打 出门不用带现金,绿卡在手我放心 联通手机信号好,地上地下全覆盖 即使大白天,这些店面通常也会灯火通明,柜台后的服务员一律穿着笔挺制服,脸上带着亲切和优越感 参半的微笑,还有立在墙角的饮水机给顾客提供免费饮水……这些细节,无不引起前来办理业务的当地村民 之艳羡目光。 中伙铺村还有一个农贸市场,位于马路旁边一片占地不少的空地上,有着石棉瓦盖的大屋顶和水泥砌成 的货品台。每逢阴历带三和八的日子,集市就会开市,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来到这里赶集。各种商品应有尽 有,肉类、水产、蔬菜、水果、服装以及各种日用品,价格都很便宜。市场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因为市 场的摊位满了,来晚了的摊贩甚至将摊子摆到外面的马路一侧。 你很难不被摊位上摆放着的各种土产当季蔬果所吸引,它们新鲜欲滴,仿佛刚从地里或树上采摘下来, 散发着浓浓的大地气息。有一次我就被一个老婆婆自产自销的干豇豆所吸引,那是她亲手种植并风干,整整 洁洁地用粽叶捆绑,有着好看的暗黄色调,看起来就像一件民间手工艺品。我当即买了下来,将它带回去和 排骨一块蒸着吃,非常美味,有着城市里的大棚蔬菜不可比拟的鲜味。在春天时,我还买过几颗汁液饱满的 本地大石榴带回去送给我的女友。还有一次,我在农贸市场里跟拍一个工地民工买菜的过程,他先是买了一 大块猪肉、几棵莴笋、一把空心菜,还有一大把尖椒,然后,来到鞋摊上花20元买了一双“解放鞋”……这时, 镜头后的我的购物欲望被激发了,我忍不住放下摄像机,也给自己买了一双短帮雨靴,内里有着保暖的绒 毛,穿在脚上非常暖和与舒适——湖南的春天寒冷而多雨,我正用得着它。 中伙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不到两百户人家,人口约八百条人——在这里,你会听到他们称呼“一个 人”为“一条人”,“八百条人”即为“八百个人”,听起来俨然有“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般的豪爽。但如同中 国大多数的农村现状,中伙铺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年轻劳力大多都去了广东,或在长沙等发达 地区打工,平时在村庄里很难见到几“条”年轻人。 这个村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六担——同样,他们计量田地的面积也与别处不同,用“担”而不用“亩”。六担 即为一亩。也许源自当时一亩田地大概能产六担谷子之意。今古风犹存,仍保存这种叫法。除了水稻种植, 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茶。正如我在来中伙铺的路上看到的那块牌子所称,辰溪县是“全国油茶生产发展示 范县”,官方数据称现有油茶林24.3万亩,年产茶油7500吨。可在中伙铺,虽然山上生长着不少的油茶树,但 连一家茶油生产厂也没有,大多都是家庭式作坊生产,生产和销售都没有形成产业化。以前村庄辖区内还有 煤矿,但现在地底下的煤炭资源基本被开采殆尽。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仅约3000元
自古以来,位居湘西的怀化系中原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道,中伙铺境内很早就有连接北京与昆明的古驿 道经过。古驿道也是当时的官道”。光从中伙铺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道路上的一个古老村庄。铺在 古代是交通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养路段”,负责官道的维修养护,偶尔用以接待途经此地的上级官员。 比铺略高一级的机构为驿”,即古代的驿站。古有“六十里一驿,三十里一铺”一说。在怀化,叫铺和驿的 地名非常普遍,有金钱铺、白泥铺、太平铺、马底驿、三里驿等。距中伙铺15公里左右,还有个地方叫“山塘 驿”—那也是一个交通要道。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被皇帝任命为主考官,从京城去昆明主持云南乡试,就经此官道路 过了辰溪县的山塘驿和中伙铺,并留宿在中伙铺的古留云寺,留有晚宿山塘驿”、过中和铺,憩留云寺等文 字。这段经历在《林则徐集·日记》山中均有详细记载。 (嘉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甲寅。寅刻行,四十里过辰溪县,其地无城,饭后渡溪行,三十里至 山塘驿宿。是日山多路长,天气阴晴各半。 二十五日,乙卯。寅刻行,四十里过中和铺,憩留云寺。又四十里芷江县之怀化驿,《宋史地理志》有 怀化铺,即其地也。是日所过诸山俱峻绝,木旗岭云气尤变幻,八十里地远如百里。晡时雨。 “中和铺即现在的中伙铺。1949年后改为现名。对于这段历史,大多数当地人都不甚明了。相比于“过中 和铺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林则徐经过沅陵的典故却广为人知。沅陵距中伙铺几十里,现在是怀化市下属的 一个县。清代叫辰州府”。林则徐在那里留下了“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名联一如今,这副脍炙 人口的对联成了沅陵县政府用来推广自己的一张镀金名片。但这两段经历其实均属同一趟旅途,时间上亦只 相差四五天,且同样被记载于《林则徐集·日记》之中。 二十日,庚戌,寅刻行,山路多险,已刻至辰阳驿,在驿馆小坐。云南伴送贡象之员,亦于是日到此。 行馆逼狭,邑令张时庵鸿箴劝余入住其署中,遂渡沅入辰州府城,于县署之后堂下榻。此地有小酉山,在县 城北,古藏书之所也。 二十一日,辛亥。张明府留住一日,意谊甚殷,以纸索书,余作七律二首,书扇赠之,又撰书楹帖一联 云:“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是晚雷雨大作,滂沱达旦。此地已旱四十余日,得此喜雨,交相关 也。 除了林则徐外,还有闻一多、沈从文等多位近现代史上的名人均曾途经此地。抗战时,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 湘水,师生们便于1938年2月迁入云南成立西南联大。当时,包括闻一多、曾昭抡在内的好多教育界的精英人 士均加入了湘黔滇旅行团”,从长沙徒步至昆明,步行3600里,所走的正是贯穿此地的古驿道。因为老家就在 距中伙铺不远的凤凰县,沈从文的足迹更是多次洒落此地,其著作对此多有涉及。他写到过三人抬举的三丁 拐轿子,便是为了对付这种狭窄驿道而设计的。 这条当时仅宽一米多的青石板古驿道,后来被民国年间修建的湘黔公路所取代,只在一些荒郊野岭间还 残存着些许斑驳遗迹。再后来,因为开展“新农村建设”进行村村通公路”工程,驿道全部被毁坏殆尽,石板路 变成了水泥路面。唯一留存至今的完整遗迹,可能就是在中伙铺境内的一座古驿道桥,名为龙门溪桥”,桥头 石壁留有摩岩石刻名。此桥最初建于康熙年间,后遇洪水坍塌,今存古桥为乾隆五十年间(1785年)重建, 是一座石头垒砌的三拱桥,做工非常精良,至今坚实牢固。 湘黔公路最早建于民国时期。1935年,因战争需要,国民政府要求四个月内完成从桃源至贵阳的筑路任 务。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湘黔公路工程处设在沅陵县城,由沅陵籍人士张叙丞任主任秘书,他在时间短、 任务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将桃源至贵阳全线划为13段(湘境6段,黔境7段),每段派一名监修人,一名 工程师,采取计酬承包,分段负责,各尽其能,全线齐上”的措施,分别承包到县。当时,国民政府将修建该 项公路视为中心任务”,两省公路沿线各县共组织3万多民工日夜施工,工程进展极快。后因经费不足,沅陵 至贵阳段多数只筑修简易路面,溪河也只架设便桥。全线于当年8月27日通车。张叙丞在组织施工中,昼夜沿 途督察,处理各种问题,因而积劳成疾,于1935年5月2日病逝。国民政府为他在凤凰山修建墓地并举行公 葬,蒋介石、何应钦、陈立夫等一干政府首脑署名悼念,墓地的碑柱上刻联:“葬名山长眠绝顶,创伟业乃踞 高峰。”为了纪念他,国民政府还特意将沅陵汽车站命名为叙丞站”,后废弃。少文革时张叙丞墓葬遭毁坏
自古以来,位居湘西的怀化系中原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道,中伙铺境内很早就有连接北京与昆明的古驿 道经过。古驿道也是当时的“官道”。光从“中伙铺”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道路上的一个古老村庄。“铺”在 古代是交通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养路段”,负责官道的维修养护,偶尔用以接待途经此地的上级官员。 比“铺”略高一级的机构为“驿”,即古代的驿站。古有“六十里一驿,三十里一铺”一说。在怀化,叫“铺”和“驿”的 地名非常普遍,有金钱铺、白泥铺、太平铺、马底驿、三里驿等。距中伙铺15公里左右,还有个地方叫“山塘 驿”——那也是一个交通要道。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被皇帝任命为主考官,从京城去昆明主持云南乡试,就经此官道路 过了辰溪县的山塘驿和中伙铺,并留宿在中伙铺的古留云寺,留有“晚宿山塘驿”、“过中和铺,憩留云寺”等文 字。这段经历在《林则徐集·日记》[1]中均有详细记载。 (嘉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甲寅。寅刻行,四十里过辰溪县,其地无城,饭后渡溪行,三十里至 山塘驿宿。是日山多路长,天气阴晴各半。 二十五日,乙卯。寅刻行,四十里过中和铺,憩留云寺。又四十里芷江县之怀化驿,《宋史·地理志》有 怀化铺,即其地也。是日所过诸山俱峻绝,木旗岭云气尤变幻,八十里地远如百里。晡时雨。 “中和铺”即现在的中伙铺。1949年后改为现名。对于这段历史,大多数当地人都不甚明了。相比于“过中 和铺”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林则徐经过沅陵的典故却广为人知。沅陵距中伙铺几十里,现在是怀化市下属的 一个县。清代叫“辰州府”。林则徐在那里留下了“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名联——如今,这副脍炙 人口的对联成了沅陵县政府用来推广自己的一张镀金名片。但这两段经历其实均属同一趟旅途,时间上亦只 相差四五天,且同样被记载于《林则徐集·日记》之中。 二十日,庚戌,寅刻行,山路多险,巳刻至辰阳驿,在驿馆小坐。云南伴送贡象之员,亦于是日到此。 行馆逼狭,邑令张时庵鸿箴劝余入住其署中,遂渡沅入辰州府城,于县署之后堂下榻。此地有小酉山,在县 城北,古藏书之所也。 二十一日,辛亥。张明府留住一日,意谊甚殷,以纸索书,余作七律二首,书扇赠之,又撰书楹帖一联 云:“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是晚雷雨大作,滂沱达旦。此地已旱四十余日,得此喜雨,交相关 也。 除了林则徐外,还有闻一多、沈从文等多位近现代史上的名人均曾途经此地。抗战时,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 湘水,师生们便于1938年2月迁入云南成立西南联大。当时,包括闻一多、曾昭抡在内的好多教育界的精英人 士均加入了“湘黔滇旅行团”,从长沙徒步至昆明,步行3600里,所走的正是贯穿此地的古驿道。因为老家就在 距中伙铺不远的凤凰县,沈从文的足迹更是多次洒落此地,其著作对此多有涉及。他写到过三人抬举的“三丁 拐”轿子,便是为了对付这种狭窄驿道而设计的。 这条当时仅宽一米多的青石板古驿道,后来被民国年间修建的湘黔公路所取代,只在一些荒郊野岭间还 残存着些许斑驳遗迹。再后来,因为开展“新农村建设”进行“村村通公路”工程,驿道全部被毁坏殆尽,石板路 变成了水泥路面。唯一留存至今的完整遗迹,可能就是在中伙铺境内的一座古驿道桥,名为“龙门溪桥”,桥头 石壁留有摩岩石刻名。此桥最初建于康熙年间,后遇洪水坍塌,今存古桥为乾隆五十年间(1785年)重建, 是一座石头垒砌的三拱桥,做工非常精良,至今坚实牢固。 湘黔公路最早建于民国时期。1935年,因战争需要,国民政府要求四个月内完成从桃源至贵阳的筑路任 务。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湘黔公路工程处设在沅陵县城,由沅陵籍人士张叙丞任主任秘书,他在时间短、 任务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将桃源至贵阳全线划为13段(湘境6段,黔境7段),每段派一名监修人,一名 工程师,采取“计酬承包,分段负责,各尽其能,全线齐上”的措施,分别承包到县。当时,国民政府将修建该 项公路视为“中心任务” ,两省公路沿线各县共组织3万多民工日夜施工,工程进展极快。后因经费不足,沅陵 至贵阳段多数只筑修简易路面,溪河也只架设便桥。全线于当年8月27日通车。张叙丞在组织施工中,昼夜沿 途督察,处理各种问题,因而积劳成疾,于1935年5月2日病逝。国民政府为他在凤凰山修建墓地并举行公 葬,蒋介石、何应钦、陈立夫等一干政府首脑署名悼念,墓地的碑柱上刻联:“葬名山长眠绝顶,创伟业乃踞 高峰。”为了纪念他,国民政府还特意将沅陵汽车站命名为“叙丞站”,后废弃。[2]“文革”时张叙丞墓葬遭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