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像
目 录 自序…… 秦那新考… 1 秦那界址考… …13 讨论两汉州制致顾颉刚先生书……22 附:一、顾颉刚先生附说 …38 二、两汉州制问题讨论书后…39 《两汉州制考》泼…43 新莽职方考… …48 西汉地理杂考… …91 《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 …99 《补陈疆域志》校补 104 讨论宋代分路与张家驹书 o..a.oe 133 附:张家驹来信 《辽史·地理志》补正 138 元陕西,四行省沿革考 141 元福建行省建置沿革考 146 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 150 清代东三省疆理志… 159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一、直隶) 185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二、奉天) 191 1
普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199 羯考… 224 记五胡元魏时之丁零… 234 记翟魏始末…… 240 辽代“东蒙”“南满”境内之民族杂处 247 一一满蒙民族史之-一页 粤东初民考… 258 播州杨保考… 261 《播州杨保考》后记…… 297 湖南人由来考…… 300 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 361 与缪彦威论招豌》庐江地望书 393 贵州释名… 395 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 398 一一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 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 417 论丁文江所谓徐霞客地理上之重要发现 429 《渤海国志长编》评校… 439 中国历代地名辞典四种… 452 评《中国疆域沿革略》… 458 《辽史》订补三种… 464 辽史札记… 501 2
秦郡新考 三百年来学者言秦郡者无虑数十家,聚讼纷如,莫衷一是。陈 氏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洪氏亮吉(®卷施阁文甲集·与钱少磨论地理书) 稍有所见,王氏鸣盛(《十七史商椎)、杨氏守敬(《历代舆地图·秦郡县表 序>)都无足取,金氏榜(《礼笺>附录《地理志分置郡国考)、梁氏玉绳(《史记 志疑)、刘氏师培(《左盒集·秦四十那考>)因仍旧说,略无创获。钱氏大 昕考经证史,深邃绵密,古今殆罕其匹,于此独执泥于《班志》三十 六郡目,置史汉纪传于视若无赌,啁嘐再四,终难自圆其说(《潜研堂 文集》《秦四十那辨》、《泰三十六郡考》、《答谈阶平书》、《再与谈阶平书》、《答洪稚存 书》,《廿二史考异》)。姚氏鼐识解最为通达,所言皆中肯綮,惜未能勤 搜博采以证实之(《惜抱轩文集·复谈孝廉书)。全氏祖望所得綦多,惟 限于初并天下时之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稻疑)王氏国维乃推而及 于赢秦一代所有之郡,而不免好奇穿凿(《观堂集林·秦那考)。·近人 或宗全、或宗王,皆凭臆进退,非能确证其所宗者为无误无遗也。 余早岁治舆地之学,于此亦未遑深究。六年前,为浙大史地研究所 编绘《中国历史地理图》,更事参订;始知前贤论辩虽勇,稽考犹疏, 王固未足深信,全亦实有未尽;辄以所见,著之该图所附<图说》。诚 非敢谓三百年来所聚讼者,至是遂获定论,要于旧说或不无补益。 《图说>全书既久久弗克杀青,因先以有关秦郡者辑为斯篇问世。其 诸那界址,则别有《秦那界址考》(载《真理杂志。第一卷第三期,本书第13 页),览者可参阅焉
内史《汉书·地理志》,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 郡。 以上内史。内史体制与外郡迥异,不在郡数内。裴骃<史记集 解》误入,陈芳绩始别出。 上郡《史记》《秦本纪>,《魏世家》,秦惠文君十年,魏尽入上 郡于秦。 巴郡《华阳国志·巴志》,周慎王五年(秦惠文后九年),秦取 巴,执王以归;赧王元年(惠文王后十一年),置巴郡。 汉中《秦本纪>,《楚世家>,素惠文王后十三年,攻楚汉中那, 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蜀郡《秦本纪》、《张仪列传》、《华阳国志·蜀志,惠文王后 九年,伐蜀,灭之,贬蜀王更号为侯,以陈壮相蜀;十一年,公子通封 于蜀;十四年,陈壮反,杀蜀侯通:武王元年,复伐蜀,诛陈壮。《水 经·江水注》,成都,秦惠王二十七年(后十四年),遣张仪与司马错 灭蜀,遂置蜀那。盖谓陈壮反后,改国为郡也。惟据常璩<蜀志》, 则壮诛后公子恽及绾又相继为蜀侯,其时盖国郡并置;至周赧王三 十年(秦昭王二十二年)绾诛,始但置蜀守。 河东《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一年,魏献安邑。《秦始皇本纪》, 始皇即位时,秦地已北收上那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 陇西《水经·河水注》,狄道,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 置。 北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 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按北地介陇西、上那之间,为义渠我故 地,义渠既灭,秦始得筑长城西起陇西东讫上郡也。秦灭残义渠, 据<范雎列传》事当在昭王三十五六年之际。 南郡《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九年,攻楚,取郢为南郡。 南阳《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