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世纪的科学 一、中世纪的社会特点 1.中世纪的概念 时间:从西罗马解体(476年)至文 艺复兴(15世纪) 2.社会特点: ①封建制 ②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③科学衰落
第五讲 中世纪的科学 一 、中世纪的社会特点 1. 中世纪的概念 时间:从西罗马解体(476年)至文 艺复兴(15世纪) 2. 社会特点: ①封建制 ②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③科学衰落
3.中世纪科学衰落的原因: ①罗马取代希腊,导致希腊科学失去良 好的自然环境; ②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学者失去科学研究乃至生活的基本条件; ③ 基督教的影响
3. 中世纪科学衰落的原因: ① 罗马取代希腊,导致希腊科学失去良 好的自然环境; ②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学者失去科学研究乃至生活的基本条件; ③ 基督教的影响
基督教与科学的辩证关系 ①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二者本质上 不相容 ②特殊情况下有促进关系
基督教与科学的辩证关系 ①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二者本质上 不相容 ②特殊情况下有促进关系
二、中世纪的思想文化 1.经院哲学的兴起 历史背景:基督教合法化→探讨有关教义 问题导致教父哲学→经院哲学 结果: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复兴(13世纪) 案例: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论证 上帝的存在
二、中世纪的思想文化 1. 经院哲学的兴起 历史背景:基督教合法化→探讨有关教义 问题→导致教父哲学→经院哲学 结果: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复兴(13世纪) 案例: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论证 上帝的存在
托马斯·阿奎那论证上帝的存在 1. 第一推动:运动必有其推动者,追溯上去,必然存在一最初的推动者,即 上帝。 2. 因果链:宇宙中任何物质所以存在必有某种原因,可以说宇宙万物就组成 了一个因果之链,因果链的尽头即初始原因,只能是上帝。 3. 唯一之必然: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 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就是上帝;。 4. 最高级的存在:事物存在等级,上帝即代表了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 5. 万物之目的:依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万物存在皆有目的,这些目的的赋予 者,只能是上帝。 阿奎那工作的特点一以理性的方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上帝的存 在。意义:唤起了理性的苏醒,有助于科学发展
托马斯·阿奎那论证上帝的存在 1. 第一推动:运动必有其推动者,追溯上去,必然存在一最初的推动者,即 上帝。 2. 因果链:宇宙中任何物质所以存在必有某种原因,可以说宇宙万物就组成 了一个因果之链,因果链的尽头即初始原因,只能是上帝。 3. 唯一之必然: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 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就是上帝;。 4. 最高级的存在:事物存在等级,上帝即代表了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 5. 万物之目的:依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万物存在皆有目的,这些目的的赋予 者,只能是上帝。 阿奎那工作的特点——以理性的方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上帝的存 在。意义:唤起了理性的苏醒,有助于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