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1.图1是“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个宣传栏,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 问题。(3分) 总博览世界园艺 领略生态沈阳 图 1)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略”字的读音 。(1分) (2)按照部首检字法,“博”字应查 部。(2分) (3)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略”中的“领”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领土B.领悟C.领唱D.领袖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 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也茅塞顿开 B.不仅还心有余悸 C.不但而且豁然开朗 D.虽然但是融会贯通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分 (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2)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词人。 C.《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D.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钦差大臣》,叙述了一位市长拜访某化学家的经过 在一次主题为“走近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 品的相关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4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 这个野人起名叫 (2分) (2)请从下列故事情节中,选出对鲁滨逊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在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B.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一道返回英国。 C.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捆住,看到身上有 许多小人。 D.他到非洲去贩卖小玩意儿和零碎杂货赚了一笔钱,这使他发财的欲望更强烈了。 诗文默写填空。(6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
2006 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题满分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图 1 是“2006 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个宣传栏,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 问题。(3 分) 图 1 (1)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略”字的读音: 。(1 分) (2)按照部首检字法,“博”字应查 部。(2 分) (3)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略”中的“领”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领土 B.领悟 C.领唱 D.领袖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 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 也 茅塞顿开 B.不仅 还 心有余悸 C.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 分) (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2)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词人。 C.《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D.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钦差大臣》,叙述了一位市长拜访某化学家的经过。 5.在一次主题为“走近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 品的相关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4 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 这个野人起名叫 。(2 分) (2)请从下列故事情节中,选出对鲁滨逊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 )(2 分) A.在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B.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一道返回英国。 C.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捆住,看到身上有 许多小人。 D.他到非洲去贩卖小玩意儿和零碎杂货赚了一笔钱,这使他发财的欲望更强烈了。 6.诗文默写填空。(6 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
家书抵万金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陋室铭》中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的句子是 7.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 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 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读来催人奋进。 8.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 板报设计评选活动。图2是你班尚未完成的板报,请为它做好文字编辑工作。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图2 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等 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 材料二:“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206年6月6日在ⅹx中学落下帷幕。 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 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
(2) ,家书抵万金。 (3)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 (4)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5)《陋室铭》中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的句子是 , 。 7.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 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 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读来催人奋进。 8.2006 年 6 月 10 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 板报设计评选活动。图 2 是你班尚未完成的板报,请为它做好文字编辑工作。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等。 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 像。 材料二:“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 2006 年 6 月 6 日在××中学落下帷幕。 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 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
艺术价值 (1)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2分) ()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书写要 求规范、工整)(2分 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 下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阅读理解(6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5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 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 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 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军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已而之细柳军。 (2)先驱日:“天子且至!” 11.阅读选文后,请你谈谈周亚夫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12.“飞将军”李广也是汉代一位名将,《汉书》对他有如下记载。请阅读这段文字 答问题。(6分) 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①从军击胡,用②善射,杀首虏③多,为郎 ④,骑常侍⑤。数⑥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⑦当高祖世⑧万户侯岂足 道哉! 【注释】①良家子:平民子弟。②用:因为,由于。③首虏:敌人的首级。④郎:帝 王侍从官的通称。⑤骑常侍:郎官的加衔。⑥数:屡次。⑦令:假使。⑧世:时代。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艺术价值。 (1)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 ...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2 分) (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书写要 求规范、工整)(2 分) 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 下联:□□□□□□□□ 二、阅读理解(65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2 题。(15 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 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 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 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军: (2)约: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 分) (1)已而之细柳军。 (2)先驱日:“天子且至!” 11.阅读选文后,请你谈谈周亚夫是怎样的一个人。(3 分) 12.“飞将军”李广也是汉代一位名将,《汉书》对他有如下记载。请阅读这段文字, 回答问题。(6 分) 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①从军击胡,用②善射,杀首虏③多,为郎 ④,骑常侍⑤。数⑥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⑦当高祖世⑧万户侯岂足 道哉!” 【注释】①良家子:平民子弟。 ②用:因为,由于。 ③首虏:敌人的首级。④郎:帝 王侍从官的通称。 ⑤骑常侍:郎官的加衔。 ⑥数:屡次。 ⑦令:假使。 ⑧世:时代。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献你一束花 冯骥才 (1)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2)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 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 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 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3)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 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4)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 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 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5)“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 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 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 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 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 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6)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 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 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⑦)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 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 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8)“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9)“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00“我是失败者。 aD“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 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①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 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③3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3.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④、第⑤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选文第⑥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3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8 题。(20 分) 献你一束花 冯骥才 ⑴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⑵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 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 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 ——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⑶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 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⑷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 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 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⑸“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 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 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 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 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 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⑹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 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 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⑺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 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 “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⑻“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⑼“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⑽“我是失败者。” ⑾“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 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⑿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 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⒀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3.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 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5.选文第④、第⑤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16.选文第⑥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3 分)
17.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18.拓展链接。(3分) 下面是冰心诗集《繁星·春水》中的一首小诗,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藤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 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厂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 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 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岀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 制成,在毎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 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C、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 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
17.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 分) 18.拓展链接。(3 分) 下面是冰心诗集《繁星·春水》中的一首小诗,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藤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 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9~23 题。(15 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 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 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 2 厘米、直径约 1/7000 纳米的碳纤维 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 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 37℃、pH 为 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 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