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一篇公共服务和教学收入 即传统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前几年,出任甘肃省学政。他的日记指 出,除了规定的俸禄和津贴,这些是他的固定收入,省厘金局每月 给他200两银子,省会所在地皋兰县的知县每月给他100两。这两 宗收人都用作学政的办事经费。得自该省其他地方的钱财要少一 些,在省里各处监督考试期间,他所经之处所有的个人开销都由 当地支付。无论到了哪里,省里和当地地方官员及绅土均向他送 礼。有些人会送上50两或100两银子,对此他都退还本人。其他 人馈赠土特产,其中包括裘皮和名贵的中药材,他则照单全收。 走马上任时他身外无长物,但离任后则有箱笼铺盖大小共10 件,①在朝廷供职的10余年间,他还收集了0余箱的书籍碑版。a 回到家乡苏州后,他拟用4,000两银子买座房屋,后来用4,000两 投资于纺织广。他在早年是一介穷儒,到此时告贷的亲友便纷至沓 来。固 品级较低的官员同样能积聚财富.据其宗谱记载,彭以谔原是 个整师,在年纪很大时才获得功名,步人绅土行列,在浙江做了10 年县丞。然而,在担任上述低级官职期间,他尚能拿出几百两银子 在家乡购置些士地.@ 官员经济状况的另一标志,是他们对地方和宗族事务的捐赠 数量,也就是上述的“炫耀性善举”。用做官收人的一部分购买土 年本: 作、家异 认为无买宏异,和 官富生涯关 大的 材料 父本作著十分生 、学政的 县出革除某些牛员的 名时 行箭另 说情:片 深稀榜底亲,默攀西车本老咒:受计统至页:小大
第一章担任官职作为收入的来源1? 地,作为宗族的义田或者其他性质的族田,是十分常见的情况。很 多绅上宁可向地方和宗族捐赠义田之类,而不将土地留给自已的 后代,通过这样的行为,他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和家庭的声望和 社会地位。就像一位绅士所说的,他以人情为田,以培养人材为种 耕,这将使其后裔会有更大的收获。心用部分财富购买族田而不是 为自已家庭购买土地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财产会由儿子们平分, 如果没有新的当官的后代增添新的财产,用不了几代它就会消失 而族田是不能瓜分的,是用于提高宗族声望的,家庭也可从中得 益。然而在实践中,除非做官的族人保护和补充族产,族扭也有削 诚的趋势②购买族田被认为是当官的族人回报宗族最恰当的途 径,事实上,我们称为“炫耀性善举”的为数最多的实例的一种,即 是投资于族田。 不仅在宗谱之中,在方志和私人著述中也常常提及致仕的官 员对宗族或地方的大额捐赠。一份18世纪的传记描述了一位退休 官员在乾降皇帝南巡时花了约30万两银子来修筑家乡江苏苏州 的道路。这位名叫蒋样的绅士曾在刑部当过10年官,是这一蒋氏 宗族中最富有的成员。当时该族有30余名正在担任监司,郡守、 州牧、邑令等官职的族人都愿意参与道路的修建,但均被蒋基拒 绝。他说他承先人余业,衣食稍给,理宜报效朝廷于万一。 由两江总督陶澍和江苏巡抚林则徐于1835年联衔上呈的奏 折也说明了-一位朝廷官员所能提供的捐助数量: 据苏州绅士、前捐光禄寺署正韩范呈称,伊故父原任 D曾藩:《新宁刘墓碑铭,《曾文正公个集51876年本,文集,卷三,页:十 人
18第一篇公共服务和教学收入 刑部右侍郎韩守在日,将历年廉俸所余,置有薄田。临终 遗命,遇有地方公举,竭力捐助。已先设立义庄,验給同 族。今闻省城有创建义仓之举,情愿将父遗田亩,坐落长 洲县境田叁佰柒亩零,元和县境田捌佰贰拾肆亩零,尽数 捐入义仓,官为收租、办粮、收储,以备款岁公用。① 在给族人的一封公开信中,龙启瑞,一位省的学政也表达了他 愿意以其做官的俸禄来资助宗族。他的信件指出了这一职务的收 人数量,并暗示已得到大量的额外收人。值得注意的是,龙启瑞有 清廉的名声。由于在太平天国起义后不久任广西学政,他劝告亲戚 们不要到广西来谋求充任他的幕漂.然而,他宜称在过两年任满时 他会有几千两银子的结余,他承诺将其中一部分捐给宗族。@ 很多宗族的记载表明,宗族筹措的事项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 靠做官族人的捐助。一个宗族的实力常常取决于做官族人的人数 和他们官职的重要性。中国东南部的宗族要强大一些,见存的宗谱 也多一些,这并非巧合。在清代,较之其他地区,有更多的东南部绅 士做宫、做大官,⑨ 例如,浙江山阴陈氏宗祠系由一批在朝中做官的族人始建于 晚明时期,当时他们都在任上。19世纪末,一个出任河南商城县知 县的族人寄钱回乡,维修并扩建了这一祠堂。@ 江苏无锡安氏的一位族人在朝中做官时,捐给宗族一些土地 旨在让族中尊长在处理族中事务时也能“养廉”,他明确指出,他未 从祖上继承任何财产,并又指出,较之其他宗族中出任更高官职的 明苏人汤桥W絮谱,浙江山圆,830年本,卷三页六至网七
第一章担任官职作为收入的来潭19 人们,他的捐赠是较少的.① 江苏丹阳的徐梦熊在任福建学政时曾向宗族捐赠几百两银 子,这笔捐款用于购买土地,其地租用于支付宗族春秋两次祭祀的 费用,此人写了篇关于他捐款的文章,指出丹阳三大宗族众多的上 层绅士,包括做官的和得中较高功名的人土,决定着这些宗族族产 的规模② 江苏苏州的王生伯,他曾任河南中牟县知县,在19世纪末晋 升为同知,参与治理黄河的工程。该职务是个著名的肥缺。走马上 任不久,他就让其侄子带400两银子回去整修宗祠.③ 直隶定兴的鹿荃起初是一个学官,后晋升为知府。他用当官收 入的积著陆续购买上地,最后达到500余亩。到50多岁后,他将这 批上地捐给宗族,讲明土地收益用于宗族祭祀之用,① 陈其元,浙江海宁人。虽然出身于缙绅]第,年轻时他家境清 寒,以充当塾师为生。作为生员,他在省里的15次考试中均名落孙 ,熬到第18年才终于成了学官。由于在李鸿章和左宗棠手下当 差时积累了军功,他被提升为知州。在江苏任职时,经巡抚丁日昌 举荐,他先是出任知府,最后升任道员。1875年退休时,他在家乡 己置有750亩土地.他将所有土地及3,000贯铜钱建立3个义庄, 使其族人从中得益过 江苏无锡的侯晟和侯桐对本族的事务都很积极,据宗谱记载, 起初他们都是穷书生,都通过考试获得绅士地位,侯晟为官40年, 一直做地方官,最后成为拥有道台衔的知府。他总共担任过18种 的数1 江在地 用有者或多或少 地作出 《洞庭王用 家谱:江苏苏州911年本 是(甫闲斋笔记的作者
20第一篇公共服务和教学收入 不同官职,其当官收入使他能为自己造房盖屋,为宗族重建祠堂, 并纂修了一部宗谱,侯桐一直在朝为宫.①任职30年后,他晋升为 吏部侍郎。据记载,他为官30年的收人全部用于收裁书籍,但他仍 然能为宗族扩大义田规模,并为地方和宗族其他的福利事项捐款 作为地方官员的侯晟在收入方面似乎还略胜京官侯桐一筹,虽然 他的官阶要低于侯桐.② 江苏上元的董教增于1787年中进士,1808年任安徽巡抚,最 后于181?年任闽浙总督。据记载,他在任职期间每年都拿出一些 俸禄来救济族屮的寡妇。③ 19世纪前半期,安徽祸阳袁氏宗族中没有绅土。袁大化是在 该族中第一个考中秀才而成为绅士中的一员,他的祖父、父亲和两 个叔叔自已都种地,被描写为穷人。由于曾在军队屮和河工工程中 效力,然后经安徽同乡李鸿章的推荐,从1889年至1895年他被委 派去办理羔龙江漠河的金矿。在这些年间,他先是捐了知府衔,后 因办理金矿卓有成绩而升为道员,最后于行将署理山东巡抚之际 去职,原因是在金矿的账目方面与上司衙门有争议。①在金矿任职 6年后他回到家乡。他花了5,000两银子来建宗祠、修宗谱,又在 当铺存款1,000两银子作为宗族祭祀经费。@ 在江苏苏州府的3个县,即长洲、元和和关县,很多宗族都有 自已的义庄,其中大部分义庄的创建和扩展,都通过出仕族人的捐 赠。表5显示,有些义庄建立于19世纪之前,有些则建立得很 晚® 高山东果候氏家讲,江苏无锅919年本,老五,页因十四。 皇美辈程六页六:检二双十九, 热锌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