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对学生 的辅导,主要采用课堂指导、当面答疑、E-IL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50%,主要包括:平时作业(20%)、小组任务(20%)及课堂表现(10%). 2.期末考核占比50%,采用汇报考查的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 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 论、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戴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2.2 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二 案例讲按 .1 2.2 2.3 小组展示 社会等方面: 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提升个人素养 不计轻 2.8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职业心理学》,胡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阅读书目: 1、《职业心理学》,吕建国,孟慧,王佳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 2、《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顾晓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职业心理理论与实践》,胡维芳、顾卫东、方榆青,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14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选修课,在辅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心理健康教有必修课的相关知识要点的同时, 课程讲授围绕着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提升开展,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在毕业前塑造积 极良好的求职心态,顺利踏上工作岗位。 13
13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对学生 的辅导,主要采用课堂指导、当面答疑、E-MAIL 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 50%,主要包括:平时作业(20%)、小组任务(20%)及课堂表现(10%)。 2.期末考核占比 50%,采用汇报考查的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 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 论、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领的职业道德 素养是职业心理素养的基石; 第一章第 三节 案例讲授、 小组讨论 2.1 2.2 2 力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 第一节 案例讲授 课外实践 小组展示 2.1 2.2 2.3 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 社会等方面; 第三章第 一节 案例讲授、 小组讨论 2.1 2.5 4 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提升个人素养。 第四章第 三节 案例讲授、 小组讨论 2.1 2.8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职业心理学》,胡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 阅读书目: 1、《职业心理学》,吕建国,孟慧,王佳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 年; 2、《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顾晓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3、《职业心理理论与实践》,胡维芳、顾卫东、方翰青,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14 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选修课,在辅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相关知识要点的同时, 课程讲授围绕着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提升开展,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在毕业前塑造积 极良好的求职心态,顺利踏上工作岗位
八、其他 该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与大学生的心理素养课程也有相关,作为心理健康课 程群中的一部分而开设。 1.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每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2组发言主题相关 2.讨论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讨论时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得分 1.课堂前组阿合作 15 。发言内容 2.课堂前组内合作 2.发言时间掌操 30 3.发言内容设计 40 4.发言形式设计 15 5.发言时间掌握 15 主撰人:柯蓝 审核人:秦向荣、罗汝坤 教学院长:陈艳红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14
14 八、其他 该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与大学生的心理素养课程也有相关,作为心理健康课 程群中的一部分而开设。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每组发言限制在 15 分钟之内,超过 15 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每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 3 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 2 组发言主题相关。 2. 讨论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讨论时发言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1. 课堂前组间合作 15 1. 发言内容 70 2. 课堂前组内合作 15 2. 发言时间掌握 30 3. 发言内容设计 40 4. 发言形式设计 15 5. 发言时间掌握 15 主撰人:柯蓝 审核人:秦向荣、罗汝坤 教学院长:陈艳红 日 期:2018 年 12 月 26 日
《创新思维心理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心理学(Innovative Thinking Psychology) 课程编号:1706328 学分:1 学时:总学时16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2讨论学时:4 课程负责人:周涛峰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祝 本课程主要讲授创新思维的特点、结构,以及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推理等方面的相 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创新思维方式的专题训练,包括发散思维、柔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较为系统的专题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创新思维、创新心理的初步知 识,并掌握创新思维的特点和一些创新思维技巧,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divergent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and reasoning.and train students to get various skill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n class,such as divergent thinking.flexible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 and etc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students will be able to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psychology,as well as master the skills and methods of innovative thinking,and therefore to make great foundation for other courses 2.课程目标 2.1了解创新思维心理的相关概念、方法和过程,对创新心理结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主要创新思维方式有清楚的了解: 2.2培养良好创新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习惯,能够主动发现学习、 生活中的问题,主动进行创新思考,并独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3掌握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特别是掌握发散思维、柔 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法,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2.4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恩,能够在遇到问趣时,及时用创新思维的方式 和路径,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2.5能够独立进行创新产品(方法)的设计,或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生活、学 习需婴,独立设计并完善创新产品,独立制定并完善解决方案 2.6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活力,对祖国和个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积极投身国家
15 《创新思维心理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心理学(Innovative Thinking Psychology) 课程编号:1706328 学分:1 学时:总学时 16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2 讨论学时:4 课程负责人:周涛峰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本课程主要讲授创新思维的特点、结构,以及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推理等方面的相 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创新思维方式的专题训练,包括发散思维、柔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较为系统的专题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创新思维、创新心理的初步知 识,并掌握创新思维的特点和一些创新思维技巧,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divergent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and train students to get various skill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n class, such as divergent thinking, flexible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etc.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psychology, as well as master the skills and method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refore to make great foundation for other courses. 2.课程目标 2.1 了解创新思维心理的相关概念、方法和过程,对创新心理结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主要创新思维方式有清楚的了解; 2.2 培养良好创新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习惯,能够主动发现学习、 生活中的问题,主动进行创新思考,并独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3 掌握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特别是掌握发散思维、柔 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法,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2.4 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用创新思维的方式 和路径,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2.5 能够独立进行创新产品(方法)的设计,或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生活、学 习需要,独立设计并完善创新产品,独立制定并完善解决方案; 2.6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活力,对祖国和个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积极投身国家
创新与发展战略,努力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对课程目标的支撞度 散学内容 备注 2.12.2232.42.526 第一章创新思维心理学概述 口头作业:寻找自已生 大学生的思维膏。纺构 中的创新现象,至 第二章发散思 散维的内、类型 品生中的发 第三章发散思维训练 结构发散:形查发 口头作业:后的我在了 因果发散关系发 做什么? 第四形象用维和柔性思维 第五柔性思维训练 柔性思维的法则 形有 续与风 、宏观与微观 口头作业:推理能力自 我测评 由和歧义句 讨论:批判性思维的现 实意义 描性假设 期末作业 者提交一份创新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结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等方式,灵活采用多种讲授方式,包括 PPT呈现、理论闸述、案例分析、网络资源等。 课堂上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图片、短视频、音频、动画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此外采用口头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养成主动创新思维 的习惯。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材料、课件等。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网络答疑, 现场答疑、E-MAIL等方式。 16
16 创新与发展战略,努力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 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2.6 第一章 创新思维心理学概述 1. 创新心理的特点、结构 2.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2 口头作业:寻找自己生 活中的创新现象,至少 三个 √ √ 第二章 发散思维 1. 发散思维的内涵、类型 2. 发散思维的特点 3. 发散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2 口头作业:生活中的发 散思维现象 √ √ √ √ 第三章 发散思维训练 1. 材料发散、功能发散 2. 结构发散、形态发散 3. 组合发散、方法发散 4. 因果发散、关系发散 4 口头作业:由专业想到 的……;10 年后的我在 做什么? √ √ √ √ √ √ 第四章 形象思维和柔性思维 1. 形象思维的内涵、特点、类型 2. 柔性思维的内涵、特点、种类 2 口头作业:形象思维在 专业课学习中的作用 √ √ √ √ 第五章 柔性思维训练 1. 柔性思维的法则 2. 有形与无形、整体与局部 3. 有利与有害、主要与次要 4. 过程与环境、宏观与微观 5. 静态与动态 2 口头作业:柔性思维在 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作 用 √ √ √ √ √ √ 第六章 批判性思维和推理 1. 批判性思维概念、内涵和风格 2. 批判性思维的要素 3. 推理能力及其种类 4. 推理与创新的关系 2 口头作业:推理能力自 我测评 √ √ √ √ 第七章 批判性思维训练 1. 批判性思维理由和歧义句 2. 批判理由的类型 3. 价值观假设、冲突 4. 描述性假设 2 讨论:批判性思维的现 实意义 √ √ √ √ √ √ 期末作业 写一篇有关创新思维的论文;或者学习感受体会;或者提交一份创新 作品设计方案,最好能与所学专业相关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结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等方式,灵活采用多种讲授方式,包括 PPT 呈现、理论阐述、案例分析、网络资源等。 课堂上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图片、短视频、音频、动画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此外采用口头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养成主动创新思维 的习惯。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材料、课件等。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网络答疑, 现场答疑、E-MAIL 等方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课,最终作业为期末评分主要依据。 平时成绩占30%,包括口头作业、课堂讨论和上课表现等。 期末作业占70%,写一篇有关创新思维的论文:或者学习感受体会;或者提交一份创 新作品设计方案,最好能与所学专业相关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技创新取的主买常一章 讲授、视频或讨论2.22.32.52.6 国家科技进步获奖案例 第三章 拼授、视频或讨论2.2上.3上.42.52.6 界知名科学家案例 第五章 授、视频或讨论2.2.3上.42.52.6 伦家科创弃事优寿作 第七章 授、视频或讨论2.22.3上.42.52.6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创新方法与创新思维》,卢尚工,梁成刚,高丽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 2、《创新思维的培养》,温兆感、周艳、刘向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3、《创新思维心理学》,宋宝弹、魏萍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阅速教目: 1、《学会创新 -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罗德贾金斯(Rod Judkins)著,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2、《创新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12种思维工具》,阿特金森著,徐诚译,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6年 3、《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著,黄珏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全校综合数有选修课,与其他课程相对种立,但可以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良 的基础,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主撰人:周涛峰 审核人:秦向荣、罗汝坤 教学院长:陈艳红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17
17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课,最终作业为期末评分主要依据。 平时成绩占 30%,包括口头作业、课堂讨论和上课表现等。 期末作业占 70%,写一篇有关创新思维的论文;或者学习感受体会;或者提交一份创 新作品设计方案,最好能与所学专业相关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 成就 第一章 讲授、视频或讨论 2.2 2.3 2.5 2.6 2 国家科技进步获奖案例 第三章 讲授、视频或讨论 2.2 2.3 2.4 2.5 2.6 3 世界知名科学家案例 第五章 讲授、视频或讨论 2.2 2.3 2.4 2.5 2.6 4 大学生科创赛事优秀作品 和案例 第七章 讲授、视频或讨论 2.2 2.3 2.4 2.5 2.6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创新方法与创新思维》,卢尚工,梁成刚,高丽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年; 2、《创新思维的培养》,温兆麟、周艳、刘向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 3、《创新思维心理学》,宋宝萍、魏萍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年; 阅读数目: 1、《学会创新——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罗德·贾金斯(Rod Judkins) 著,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 2、《创新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 12 种思维工具》,阿特金森著,徐诚译,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6 年; 3、《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著,黄珏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全校综合教育选修课,与其他课程相对独立,但可以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主撰人:周涛峰 审核人:秦向荣、罗汝坤 教学院长:陈艳红 日 期:2018 年 12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