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与设计 课程名称: 植物资源与利用 学分/学时: 2学分/48学时 (含16学时线上数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教育核心课授课对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 预修要求: 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一、课程介绍 植物资源与利用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在植物学预 修课程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北方旱区常见资源植物的分类学地位、拉丁学名、 形态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功能及利用方式、天然分布情况等内容。其目的是为后 续开设的生态学、干旱区植被建设、治沙原理与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水土保 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学等相关课程奠定学习基础,为学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 生产以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学生应实现以下目标: 一一了解植物资源的特性和我国植物资源分类和分布概况,以及与人类的密切 关系; 一了解植物分类系统、植物类群及常见代表植物: 一一掌握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形态术语,能够使用术语描述北方常 见植物的形态学特征: 一掌握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的主要识别特征,能够识别北方旱区常见和常用 种子植物100种以上,能够说出常见植物的拉丁学名: 一一学会使用和编写植物检索表,能够利用植物检索表、植物志等工具书或资 料进行陌生植物的分类鉴定: 一一掌握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技术: 一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理念, 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常见植物、鉴定陌生植物,逐步建立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为 1
1 内蒙古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与设计 课程名称: 植物资源与利用 学分/学时: 2 学分/48 学时 (含 16 学时线上教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教育核心课 授课对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 预修要求: 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一、课程介绍 植物资源与利用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在植物学预 修课程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北方旱区常见资源植物的分类学地位、拉丁学名、 形态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功能及利用方式、天然分布情况等内容。其目的是为后 续开设的生态学、干旱区植被建设、治沙原理与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水土保 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学等相关课程奠定学习基础,为学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 生产以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学生应实现以下目标: ——了解植物资源的特性和我国植物资源分类和分布概况,以及与人类的密切 关系; ——了解植物分类系统、植物类群及常见代表植物; ——掌握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形态术语,能够使用术语描述北方常 见植物的形态学特征; ——掌握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的主要识别特征,能够识别北方旱区常见和常用 种子植物 100 种以上,能够说出常见植物的拉丁学名; ——学会使用和编写植物检索表,能够利用植物检索表、植物志等工具书或资 料进行陌生植物的分类鉴定; ——掌握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技术;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理念, 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常见植物、鉴定陌生植物,逐步建立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为
传承治沙、水保人爱岗敬业拼搏创新的专业情怀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 表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章次 主要知识单元 学时及课程活动次数分配 理论作业测试讨论 第一章 绪论 3 1次 第二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 3 1次 第三章 种子植物形态术语 122次 2次 第四章 植物资源概述 1次1次 第五章 种子植物资源 29 2次 5次1次 合计 48学时4次 10次2次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内容与任务 第二节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方法 2重点或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教学难点: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史;植物分类系统;真花学说、假话学说 3教学方式与目标 任务一 线下: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性质、学习内容与任务 任务二 线下:明确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方式、学习的方法、考核方式 任务三 线下:安装网络课相关手机终端,指导学生熟悉使用APP中的功能模块。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12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简史;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的 发展简史,植物分类系统,真花学说、假花学说。 任务四 线上:借助网络平台,完成课堂测试1。 2
2 传承治沙、水保人爱岗敬业拼搏创新的专业情怀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 表 1 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章次 主要知识单元 学时及课程活动次数分配 理论 作业 测试 讨论 第一章 绪论 3 1 次 第二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 3 1 次 第三章 种子植物形态术语 12 2 次 2 次 第四章 植物资源概述 1 1 次 1 次 第五章 种子植物资源 29 2 次 5 次 1 次 合 计 48 学时 4 次 10 次 2 次 第一章 绪论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内容与任务 第二节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方法 2 重点或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教学难点: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史;植物分类系统;真花学说、假话学说 3 教学方式与目标 任务一 线下: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性质、学习内容与任务 任务二 线下:明确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方式、学习的方法、考核方式 任务三 线下:安装网络课相关手机终端,指导学生熟悉使用 APP 中的功能模块。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 1.2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简史;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的 发展简史,植物分类系统,真花学说、假花学说。 任务四 线上:借助网络平台,完成课堂测试 1
第二章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 第二节植物的命名、分类和鉴定 第三节植物拉丁文简介 2重点或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教学难点: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史;植物分类系统:真花学说、假话学说 3救学方式与目标 任务一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2.1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或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 元4):明确植物分类的等级,掌握植物分类的单位,种的概念:了解种下 分类单位亚种、变种、变型的概念。 任务二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2.2植物的命名、分类和鉴定(或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 单元5);掌握双名法组成,并能够正确书写植物的拉丁学名;认识并学会 使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植物鉴定了解植物命名法规。 任务三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2.3植物学拉丁文筒介(或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6): 掌握植物拉丁学名的组成部分,判别植物拉丁学名的正误,培养查阅工具书 并正确书写植物拉丁学名的基本技能:明确植物拉丁学名的发音规则,能够 正确读出拉丁学名。 线下:介绍植物拉丁学名读写规范,掌握植物拉丁学名读写技巧;强调21、22中 重占难点:完成课堂调试2 任务四 线上:观看网络视颜课(播课单元7.1)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1-2: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1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12,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1。 任务五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2)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3-4: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1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34,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2(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3
3 第二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基础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 第二节 植物的命名、分类和鉴定 第三节 植物拉丁文简介 2 重点或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教学难点: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史;植物分类系统;真花学说、假话学说 3 教学方式与目标 任务一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 2.1 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或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 元 4);明确植物分类的等级,掌握植物分类的单位,种的概念;了解种下 分类单位亚种、变种、变型的概念。 任务二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 2.2 植物的命名、分类和鉴定(或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 单元 5);掌握双名法组成,并能够正确书写植物的拉丁学名;认识并学会 使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植物鉴定;了解植物命名法规。 任务三 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课件 2.3 植物学拉丁文简介(或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6); 掌握植物拉丁学名的组成部分,判别植物拉丁学名的正误,培养查阅工具书 并正确书写植物拉丁学名的基本技能;明确植物拉丁学名的发音规则,能够 正确读出拉丁学名。 线下:介绍植物拉丁学名读写规范,掌握植物拉丁学名读写技巧;强调 2.1、2.2 中 重点、难点;完成课堂测试 2。 任务四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1)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1-2;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 1 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1-2,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 1。 任务五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2)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3-4;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 1 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3-4,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 2(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六 线上:观看网络视颜课(播课单元7.3)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5-6: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1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5-6,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3(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七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4)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7-8;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1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7-8,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4(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八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5)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910: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1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910,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5(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九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6)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11-12: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7)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13-14: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一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8)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15-16: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三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7.9)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17-18:熟读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三 线下:完成课程活动6植物拉丁学名大比拼(以组为单位进行听说比赛,第一名100 分,第二名90分,第三名80分,其余各组70分: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教学 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4
4 任务六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3)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5-6;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 1 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5-6,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 3(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七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4)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7-8;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 1 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7-8,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 4(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八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5)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9-10;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线下:课前随机抽取 1 组同学朗读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9-10,全班同学点评, 记录课程活动成绩 5(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九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6)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11-12;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7)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13-14;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一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8)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15-16;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二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7.9)北方常见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17-18;熟读 14 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任务十三 线下:完成课程活动 6 植物拉丁学名大比拼(以组为单位进行听说比赛,第一名 100 分,第二名 90 分,第三名 80 分,其余各组 70 分;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教学 进度适时调整到相应章节))
第三章种子植物分类形态术语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分类一般名称 第二节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术语 第三节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术语 2重点或难点 (1)教学重点是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结构及相应形态术语 (2)教学难点是植物生殖器官结构及相应形态术语 3救学方式与目标 任务一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8.1)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一般名称:掌握相应 术语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二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8.2)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根、根系;掌握相应 术语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三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83)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茎;掌握相应术语概 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四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8.4)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叶:掌握相应术语概 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五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8.5)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营养器官的变态整合; 掌握相应术语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线下:强调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营养器官中重点、难点;讲述营植物养器官的变态; 让学生理解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建立植物适应 环境,环境影响植物的生态学观点。 任务六 线下:完成作业1植物一般术语和营养器官术语总结。 线上:完成课堂测试3植物营养器官的相关术语。 5
5 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形态术语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分类一般名称 第二节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术语 第三节 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术语 2 重点或难点 (1)教学重点是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结构及相应形态术语 (2)教学难点是植物生殖器官结构及相应形态术语 3 教学方式与目标 任务一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8.1)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一般名称;掌握相应 术语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二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8.2)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根、根系;掌握相应 术语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三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8.3)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茎;掌握相应术语概 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四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8.4)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叶;掌握相应术语概 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任务五 线上:观看网络视频课(播课单元 8.5)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营养器官的变态整合; 掌握相应术语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术语描述植物形态。 线下:强调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营养器官中重点、难点;讲述营植物养器官的变态; 让学生理解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建立植物适应 环境,环境影响植物的生态学观点。 任务六 线下:完成作业 1 植物一般术语和营养器官术语总结。 线上:完成课堂测试 3 植物营养器官的相关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