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 的孝花岩業大学 教 案 学 院 沙漠治理学院 课程名称植物资源与利用 教学方法 线下线上混合教学 课程编号 2500520 适用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核心课 任课教师 赵杏花
教 案 学 院 沙漠治理学院 课 程 名 称 植物资源与利用 教 学 方 法 线下线上混合教学 课 程 编 号 2500520 适 用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课 程 类 型 专业基础核心课 任 课 教 师 赵杏花
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案 课次 1 授课时问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课时 (请打√)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2.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筒史和展望: 3.掌握课程学习目标、任务、内容、方法,明确考核方式: 4.掌握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植物命名、鉴定的一般方法: 5.掌握植物拉丁学名一般发音规则: 6.熟悉北方常见植物的拉丁学名: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及课程考核办法 2.种的概念,双名法: (二)、教学难点 1.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方法: 2.植物分类的一般方法 线下(课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课程导学与筒介 利用丰富的图片 资料和多媒体手 第二节《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学习方法与要求 段进行理论讲授。 第三节植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 线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依托UMO0C教学平 2.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 台自主学习 3.植物拉丁文简介 4.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5.植物分类基础知识测试
植物资源与利用 课程教案 课次 1 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2. 了解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发展简史和展望; 3. 掌握课程学习目标、任务、内容、方法,明确考核方式; 4. 掌握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植物命名、鉴定的一般方法; 5. 掌握植物拉丁学名一般发音规则; 6. 熟悉北方常见植物的拉丁学名;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及课程考核办法 2. 种的概念,双名法; (二)、教学难点 1.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方法; 2. 植物分类的一般方法 线下(课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 课程导学与简介 第二节 《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三节 植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 利用丰富的图片 资料和多媒体手 段进行理论讲授。 线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 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2. 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 3. 植物拉丁文简介 4. 植物拉丁学名朗读 5.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测试 依托UMOOC教学平 台自主学习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学习植物资源与利用的目的何在? 2.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3.植物分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时期? 4.植物分类中常用分类系统有哪些? 5.植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常用单位? 6.“种”是如何定义的?“种”下单位有哪些? 7.何为植物的“双名法”?由谁创立?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基本教材: [1]崔大方·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周世权,马恩伟·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主要参考书目: [1]富象乾·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汪劲武·种子植物资源与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3]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4]马航泉·内蒙古植物志1一5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植物检索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1996 [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一5册,补编2 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83 [7]张志翔·树木学(北方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教学后记: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 学习植物资源与利用的目的何在? 2. 植物资源与利用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3. 植物分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时期? 4. 植物分类中常用分类系统有哪些? 5. 植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常用单位? 6. “种”是如何定义的?“种”下单位有哪些? 7. 何为植物的“双名法”?由谁创立?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 基本教材: [1] 崔大方·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周世权,马恩伟·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主要参考书目: [1] 富象乾·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 汪劲武·种子植物资源与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3]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4] 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 1-5 卷.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植物检索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1996 [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 册,补编 2 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83 [7] 张志翔· 树木学(北方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教学后记:
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案 课次 2 授课时问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课时 (请打√)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植物的形态术语一一一般名称;根:茎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植物分类的一般术语: 2.掌握主根、侧根、不定根,直根系与须根系: 3.掌握茎的组成、类型,分枝方式: 4.熟悉植物根、茎的变态类型,理解植物的变态器官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根、茎相关的术语 2.植物茎的分枝方式; 3.植物根、茎的变态类型 (二)、数学难点 1.根与地下茎变态的区别 线下(课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植物分类一般名称 利用丰富的 第二节植物根的形态术语 图片资料和 多媒体手段 第三节植物茎的形态术语 进行理论讲 授。 线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植物分类一般名称 依托MOOC 2.植物根的形态术语 教学平台自 主学习 3.植物茎的形态术语 4.植物根、茎营养器官的变态
植物资源与利用 课程教案 课次 2 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植物的形态术语——一般名称;根;茎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植物分类的一般术语; 2. 掌握主根、侧根、不定根,直根系与须根系; 3. 掌握茎的组成、类型,分枝方式; 4. 熟悉植物根、茎的变态类型,理解植物的变态器官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植物根、茎相关的术语; 2. 植物茎的分枝方式; 3. 植物根、茎的变态类型 (二)、教学难点 1. 根与地下茎变态的区别 线下(课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 植物分类一般名称 第二节 植物根的形态术语 第三节 植物茎的形态术语 利用丰富的 图片资料和 多媒体手段 进行理论讲 授。 线上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 植物分类一般名称 2. 植物根的形态术语 3. 植物茎的形态术语 4. 植物根、茎营养器官的变态 依托 UMOOC 教学平台自 主学习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植物可以进行扦插繁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用植物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 3.用植物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杨树高大挺拔,柳树婀娜多姿? 4.萝卜和红薯同为根的变态,二者从结构、来源上看,有什么区别? 5.如何区分块根(红薯)和块茎(土豆)? 6.匍匐茎和平卧茎如何区分?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基本教材: [1]崔大方·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周世权,马恩伟·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主要参考书目: [1]富象乾·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汪劲武·种子植物资源与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3]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下册)·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1982 [4]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1一5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植物检索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1996 [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一5册,补编2 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83 [7]张志翔·树木学(北方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教学后记: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 植物可以进行扦插繁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 用植物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 3. 用植物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杨树高大挺拔,柳树婀娜多姿? 4. 萝卜和红薯同为根的变态,二者从结构、来源上看,有什么区别? 5. 如何区分块根(红薯)和块茎(土豆)? 6. 匍匐茎和平卧茎如何区分?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 基本教材: [1] 崔大方·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周世权,马恩伟·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主要参考书目: [1] 富象乾·植物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 汪劲武·种子植物资源与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3]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4] 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 1-5 卷.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植物检索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1996 [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 册,补编 2 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83 [7] 张志翔· 树木学(北方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