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除草剂 绪论 第一节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第二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与作用机制 第三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环境因素 第四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 常用除草剂
• 绪论 第一节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第二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与作用机制 第三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环境因素 第四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 常用除草剂 第五章 除草剂
、 亲草 1.杂草的慨念 -杂草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杂草 的概念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或愿望的关 系为根据的。为了强调杂草对人工环境的适 应性或危害性,对杂草定义:杂草是能够在 人工环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人类是环境最大的破坏者,而杂草则是被人 类破坏的环境中适应性最强的最繁茂的植物
一、杂草 1.杂草的概念 –杂草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杂草 的概念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或愿望的关 系为根据的。为了强调杂草对人工环境的适 应性或危害性,对杂草定义:杂草是能够在 人工环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人类是环境最大的破坏者,而杂草则是被人 类破坏的环境中适应性最强的最繁茂的植物
2.杂草的主要特性 (1)多种受粉途径:异花受粉(风、水、虫),自花受粉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蟋蟀草每株5-13.5 万粒种子 (3)多种传播方式:,风、动物、水、工具 (4)多种繁殖方式:种子、无性繁殖 (5)种子休眠及长寿,长时期内不断发芽,出苗持续不 一:藜在土壤中存活1700年,狗尾草9年 (6)种子成熟期与作物收获期一致 (7)具拟态性:稗草与水稻,苍耳与大豆形态、生育规 律、对环境条件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8)竞争性强、适应性、抗逆性比作物强 版所得
2.杂草的主要特性 (1)多种受粉途径:异花受粉(风、水、虫),自花受粉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蟋蟀草每株5-13.5 万粒种子 (3)多种传播方式:,风、动物、水、工具 (4)多种繁殖方式:种子、无性繁殖 (5)种子休眠及长寿,长时期内不断发芽,出苗持续不 一:藜在土壤中存活1700年,狗尾草9年 (6)种子成熟期与作物收获期一致 (7)具拟态性:稗草与水稻,苍耳与大豆形态、生育规 律、对环境条件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8) 竞争性强、适应性、抗逆性比作物强
3.杂草综合防治 (1)严格杂草检疫制度,清洁播种材料 (2)清除农田附近的杂草 (3)有机肥料充分腐熟 (4)农业及生态防治:农业防治:作物轮作、 土壤耕作 覆盖,生态防治:他感作用治草、以草治草、 利用作 物竞争性治草、以水控草 (5)物理防治:火力、! 电力和微波、黑色尼龙膜人为制 造黑暗 (6)生物防治:昆虫、线虫、病菌、动物、植物 (7)化学防治:高效、快速、经济 (8)生物工程技术方法:抗除草剂育种、植物生化他感 育种(世界上有100多种植物有明显的他感潜势,植物 的他感作用基因引入)、生物除草剂的基因改良。 版所有一
3.杂草综合防治 (1)严格杂草检疫制度,清洁播种材料 (2)清除农田附近的杂草 (3)有机肥料充分腐熟 (4)农业及生态防治:农业防治:作物轮作、土壤耕作、 覆盖,生态防治:他感作用治草、以草治草、利用作 物竞争性治草、以水控草 (5)物理防治:火力、电力和微波、黑色尼龙膜人为制 造黑暗 (6)生物防治:昆虫、线虫、病菌、动物、植物 (7)化学防治:高效、快速、经济 (8) 生物工程技术方法:抗除草剂育种、植物生化他感 育种(世界上有100多种植物有明显的他感潜势,植物 的他感作用基因引入)、生物除草剂的基因改良
三、除草剂桡况 发震概况 -1895年: 发现硫酸铜选择性除草作用-开端 -1932年:发现有机选择性除草剂二硝基酚-有机化 合物领域 1942年:发现内吸必除草剂2、4-D-开创新纪元 -1942-:除草剂工业,70年代末磺酰脲类超高效、 低毒 -除草剂占农药总销售额:1970年35%,1980年41%, 1990年44% 版所得
二、除草剂概况 1.发展概况 –1895年:发现硫酸铜选择性除草作用-开端 –1932年:发现有机选择性除草剂二硝基酚-有机化 合物领域 –1942年:发现内吸必除草剂2、4-D-开创新纪元 –1942-:除草剂工业,70年代末磺酰脲类超高效、 低毒 –除草剂占农药总销售额:1970年35%,1980年41%, 1990年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