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19 《浅褐色菱纹罗地信期绣》(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长50厘米,宽495 厘米。罗是一种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成椒孔的丝织 物。在罗地上因织法不同起各种花纹图案为花罗,也称“提花罗”。 又时花罗织物分流行。此块织物便是菱形图案的提花罗,丝缕匀 整缜密,当时的纺织技术由此可见一斑。更为精妙的是这块轻柔华 美的织物上又绣以深浅不同的鸟状云纹和线状云纹图案,与底上的 菱形纹样前后叠压、交错辉映,显得层次丰富,更加繁丽精美。此 绣品于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同时出土的有二百 多件纺织品和衣物,可代表西汉缫丝、织绣工艺的新水平。 锦是一种用练过的熟丝织成的多层次多色彩的比较厚的织物, 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锦的生产工艺要求很高,织造难度大,是古代 最贵重的织物,古人视它与黄金等价。战国、西汉流行两色或三色铞。 至唐代,织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可以织出大块面独窠图案,花纹以 象征吉祥如意的联珠对禽对兽为主。如出土于新吐鲁番阿斯塔那唐 蔡的《联珠鹿纹锦》(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长21.5厘米 20厘米,是一覆面布。在椭圆形联珠纹中,一只肥硕的鹿昂首挺胸▲浅褐色菱纹罗地信期绣 阔步向前,其造型简洁、明确装饰意味中又颇具气度不凡的神气。 整个纹样布局紧凑,圆润饱满。以藏青、蓝秈棕色三色织成,色彩 鲜艳协调,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 缂丝是以生丝作通经,各种熟丝作断纬,用多色小梭子织成的 手工艺品。其特点是正反面完全一样。常用于服装和室内装饰,也 用来复制名人书,是欣赏价值很高的工艺美术品。《金地缂丝鸾风 牡丹纹圆补》(现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直径30厘米,是明代服装上 的一块圆补。纹样生动流畅,缂丝技艺精湛,闪闪发亮的彩丝,使 它显得更加明丽华贵。 V花机图,选自《天工开物》.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织作的情景。 ▲联珠鹿纹锦 γ金地缂丝鸾风牡丹纹圓补 木系
20中国美木欣赏中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玉是优质石料,种类很多。大体分细如凝脂的角闪石和清澈品 莹的辉石两大类。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就曾经用晶莹细腻的 玉磨制成装饰品,在其后的七千多年间,制玉工艺持续发展,经过 历代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工艺传统,并通过历 代中国人的欣赏,将人的精神、品格注入其中,使它又其备了特殊 的人文价值。在古代,玉器主要用于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 和装饰、陈设等。 ▲琢玉,与下图同选自《天工开 物》,描绘当时加工玉器的情景。 ▲云形杯 琢玉 唐代玉器材质精良,碾琢工艺细腻高超。《云形杯》(现藏北京故 宫博物院地通长199厘米,用一整块青玉雕成云朵形杯,是现存唐代 玉器之精品。内壁洁净莹润,外壁雕琢云朵纹,侧耳镂空为云形手 柄,巧妙而自然。浮雕与线刻相间,使云朵有轻快的流动感。据专 阳T订 家认定,此云形玉杯是迄今所知传世玉杯中仅有的一件,弥足珍贵。 琢玉工艺,代代相传,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更加精湛、巧 妙。延至今天仍有许多构思奇巧、施艺精绝的玉雕作品不断问世。 玉,质地洁美莹润。孔子说“君子比德如玉焉”,以 玉的质地美来比喻人的美好品行。可见,玉器在中国人 的心目中具有以物喻人、区别文化等级的特殊意义。玉, 已不再是一块石头,它是美的物,是人格的象征
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21 河王白玉白彩 为古时采 天工开物 绘兽首凤形漆勺 的地方 何玉 绿玉河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漆。将彩漆涂在木质器 物上,既可以防腐,又可美化。至战国,漆器以它轻使、坚固、耐酸、 防腐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彩绘兽首风形漆勺》(现藏湖北省 博物馆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九号秦墓。木胎漆绘,通高13.3厘米。 整体造型为一长颈风鸟,勺柄潸雕成鹿头形。内涂朱色漆,外涂黑色 漆,上绘朱色花纹,朱、黑两色搭配使用,既强烈又和谐。至今光彩 亮丽,小巧喜人 随着瓷器的广泛使用,作为日常实用器皿的漆器逐渐减少,专供 欣赏、陈设的雕漆工艺品便应运而生。雕漆是在木或金属为胎的器物 张成造剔辱盒 上涂同一色彩或多种色彩的漆,涂一层阴干后再涂一层,直至上百层 达到所需厚度后,在漆层上雕刻出图案纹样的一种工艺技法。山于漆 层颜色的不同,又有期红、剔黄、剔黑、剔犀等名目。《张成造剔犀盒》 (现藏安徽省博物馆高6,2厘米,直径148厘米,是元代嘉兴著名漆工 张成的作品。剔犀盒制造工艺繁复、精细,先在木胎器形上用黑色漆 刷若于道,积成黑色层,换红色漆再刷若干道积成红色层,如此轮番 刷漆,堆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剔刻出回婉流畅的云纹,刀口深达一厘 米,在黝黑峻深的断面,露出朱漆三层,每层相隔约两毫米。整件作 品丰腴莹润,古拙典雅,堪称稀世珍品。 复习题 刺绣和缂丝有什么区别?罗与锦有什么区别? 思考题: 何谓剔犀?简述其工艺过程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雕塑是以可塑成可雕刻的物质材料,通过不同手法制作的能表达艺 术家思想、观念、情感的臭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一般而言,欣赏雕 塑作品要从对形体的感受入手,主要看形体本身的表现力。欣赏圆雕作 品,既可以从它的影像—大轮廓去领略其形式美,又可以变换角度欣 赏不同体积组合而形成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材质不同的雕塑还可以通过 触觉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等 中国古代雕塑,历史悠久,遗存有大量精美之作。欣赏它们,要从 了解其不同于西方雕塑的主要特征入手。总体看,中国雕塑更具写意性、 绘画性和装饰性。西方古典雕塑以解剖学为造型基础,注重外在的视觉 真实,而中国古代雕塑则更注重以动势和情态表现人物、动物的内在神 的及旺盛的生命力。有些形体虽然也作夸张、变形的处理,但从不脱离 具体形象的塑造。石雕作品常因材雕凿,并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 融为一体,表现出较强的装饰意趣。泥塑作品更多地采取塑造与彩绘相 结合的手法注重形体的写实性和色彩的装饰性,表现出真实、生动、细 腻的特色。 对中国古代雕望有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再去欣赏那些千姿百态的 作品,便能通过形体感受其情致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