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忍受这些不愉快的感觉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但提醒你自己带着自我慈悲 去观察此刻的愤怒,然后找到你的愤怒教会了你什么?如果你愿意,可以为自 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也许会帮助你减少投入的精力。你可以默默地问自己:“我 可以找到办法来理解和转变我的愤怒吗?”或者“我可以同时照顾好我自己以 及别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吗?”)愤怒的处理:三步呼吸空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压力主要导致哪些负面情绪:接纳在情绪处理中的 重要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焦虑、抑郁的主要表现。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 如何正确看待抑郁和焦虑? 2.实践 回顾自己一次情绪爆发,分析情绪与压力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分组讨论的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不同的心理学理论看待压力的视角: 2.能够应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初步领悟压力管理技巧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ABC模型(认知学派) 1.主要内容 ABC认知模型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任何生活经验都是由一系列触 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A)、信念(Beliefs,B)和结果 (Consequences,C)组成的:触发事件(A)→信念(B)→结果(C)。 A:触发事件。你所感知到的任何一种刺激都会触发一系列的思想和情 感,它可以是一个外部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内部事件(比如某个想法 或情绪)。B:信念。这是我们对触发事件或情境的看法。这些想法可 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非常微妙的,以至于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它 们也可以是心理意象。C:结果。这些可以是我们的情感和/或我们由 触发事件到信念结果所表现的行为。这意味着某件事发生了(A),然 后你想了一些事情(B),然后你对情况产生了情绪或者采取了行动(C)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认知事件都按照相应的ABC顺序发生,情绪和行 为总是A→B循环的结果。 6
6 为什么?忍受这些不愉快的感觉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但提醒你自己带着自我慈悲 去观察此刻的愤怒,然后找到你的愤怒教会了你什么?如果你愿意,可以为自 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也许会帮助你减少投入的精力。你可以默默地问自己:“我 可以找到办法来理解和转变我的愤怒吗?”或者 “我可以同时照顾好我自己以 及别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吗?”)愤怒的处理:三步呼吸空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压力主要导致哪些负面情绪;接纳在情绪处理中的 重要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焦虑、抑郁的主要表现。 (三) 思考与实践 1. 思考: 如何正确看待抑郁和焦虑? 2. 实践 回顾自己一次情绪爆发,分析情绪与压力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分组讨论的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不同的心理学理论看待压力的视角; 2.能够应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初步领悟压力管理技巧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ABC 模型(认知学派) 1.主要内容: ABC 认知模型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任何生活经验都是由一系列触 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A)、信念 (Beliefs,B) 和结果 (Consequences,C)组成的:触发事件(A)→信念(B)→结果(C)。 A:触发事件。你所感知到的任何一种刺激都会触发一系列的思想和情 感,它可以是一个外部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内部事件(比如某个想法 或情绪)。B:信念。这是我们对触发事件或情境的看法。这些想法可 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非常微妙的,以至于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它 们也可以是心理意象。 C:结果。这些可以是我们的情感和/或我们由 触发事件到信念结果所表现的行为。 这意味着某件事发生了(A),然 后你想了一些事情(B),然后你对情况产生了情绪或者采取了行动(C)。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认知事件都按照相应的 ABC 顺序发生,情绪和行 为总是 A→B 循环的结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ABC模型各个要素的内容,认知在情绪形成中的 中介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初步形成判断和纠正负面思维的能力 第二节意义治疗与积极心理学 1.主要内容: 1)弗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意义治疗学派的创办人。所谓意义治疗 是指通过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地活下去, 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早年他的思想就己成型。1942年-1945年,他 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里,使这段经历的基本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检验。 其基本思想包括:人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世界中并不自由,但人可 以超越这些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 夺,惟独内心的自由是不能被客观条件所约束,并能超越客观的限制 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其目的。苦难 痛苦×抗拒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 命。一一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一一他就越有人性,越能 实现自己的价值。苦难有其意义:苦难并不是中心。中心是他面对苦 难的态度、信心,以及行为。 2)心流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提出者认为:有些人能在挫败和压力 下变得更坚强,是因为他们懂得,怎么把无助的状况变得有乐趣,并 且在考验之中变得更强大。这里把这个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首先 自信,但又不自我。一项针对探险家、集中营囚犯等受过极度恶劣环 境折磨的人的研究研究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共有的心态就是 自信,但又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寻求去控制环境,而是努力去寻 找能够跟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他们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把 自己的目标凌驾在环境之上,而是把自己视为环境的一部分。为了成 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 征。其次,集中注意力。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而不是集中在自己 身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你就很难再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懂 得如何把压力转换成充满乐趣的挑战的人,很少花时间想到自己。相 反,他们会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反应。开放的态度可 以使一个人更纹观,因出也更能注意到变通的可能性。最后,寻找新 的出路。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你实现目标的 障碍上。另外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状况上,探寻有没有其他更 适合你的目标。只要怀者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
7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ABC 模型各个要素的内容,认知在情绪形成中的 中介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初步形成判断和纠正负面思维的能力。 第二节 意义治疗与积极心理学 1.主要内容: 1)弗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意义治疗学派的创办人。所谓意义治疗 是指通过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地活下去, 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早年他的思想就已成型。1942 年-1945 年,他 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里,使这段经历的基本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检验。 其基本思想包括:人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世界中并不自由,但人可 以超越这些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 夺,惟独内心的自由是不能被客观条件所约束,并能超越客观的限制。 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其目的。苦难= 痛苦×抗拒 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 命。——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 实现自己的价值。苦难有其意义:苦难并不是中心。中心是他面对苦 难的态度、信心,以及行为。 2)心流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提出者认为:有些人能在挫败和压力 下变得更坚强,是因为他们懂得,怎么把无助的状况变得有乐趣,并 且在考验之中变得更强大。这里把这个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首先, 自信,但又不自我。一项针对探险家、集中营囚犯等受过极度恶劣环 境折磨的人的研究研究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共有的心态就是, 自信,但又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寻求去控制环境,而是努力去寻 找能够跟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他们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把 自己的目标凌驾在环境之上,而是把自己视为环境的一部分。为了成 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 征。其次,集中注意力。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而不是集中在自己 身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你就很难再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懂 得如何把压力转换成充满乐趣的挑战的人,很少花时间想到自己。相 反,他们会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反应。开放的态度可 以使一个人更客观,因此也更能注意到变通的可能性。最后,寻找新 的出路。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你实现目标的 障碍上。另外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状况上,探寻有没有其他更 适合你的目标。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