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命题:龙游中学邱宏斌张益明叶睡莲审校:张根明李庆华 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所有选择题均答在答题卡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烙(1ao)印浸渍(zi)狡黠(xie)人才济济(j) B.剖(pou)析看(kan)守木讷(ne)孑(je)然一身 C.湍(tuan)急呜咽(yan)孝悌(ti)无色无臭(xi) D笑靥(ye)静谧(mi)剽(biao)悍海市蜃(shen)楼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下午5时许,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内气氛热烈。看到习近平己经等侯在这里, 13名代表兴奋地围拢到总书记身旁,纷纷介绍家乡的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工作 情况 B.格非认为在文学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等人的伟大报负对于我们是一个 必要的提醒,因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 C.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 时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厉行节约,努力营造节俭的良好氛围。 D.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置疑,却依然稳坐院 士的宝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历代诸家所论72泉亦不尽相同,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 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B.一位航空公司乘务员对记者表示,尽管航空公司和机场地服都有明确的处治 程序,但在飞机到达地面后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权责不清,这类无人敢担责的情 况时有发生。 C.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 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D.前段时间,有人传言称地铁上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随后便意识模糊,醒来 时发现身上的财物已不胫而走。专业人士提醒,对于陌生人提供的水和食品,不 要随意接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游泳队在本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宁泽涛以4秒84率先触壁,夺得100 米自由泳金牌。 B.俗话说,平安是福。对于群众而言,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检验 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C.周小平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 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 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 新的审美体验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 2016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题 命题:龙游中学 邱宏斌 张益明 叶睡莲 审校:张根明 李庆华 注意:本试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所有选择题均答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烙(lào)印 浸渍(zì) 狡黠(xié) 人才济济(jǐ) B.剖(pōu)析 看(kān)守 木讷(nè)孑(jié)然一身 C.湍(tuān)急 呜咽(yà n) 孝悌(tì)无色无臭(xiù) D 笑靥(yè) 静谧(mì)剽(biāo)悍 海市蜃(shèn)楼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下午 5 时许,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内气氛热烈。看到习近平已经等侯在这里, 13 名代表兴奋地围拢到总书记身旁,纷纷介绍家乡的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工作 情况。 B. 格非认为在文学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等人的伟大报负对于我们是一个 必要的提醒,因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 C.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 时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厉行节约,努力营造节俭的良好氛围。 D.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置疑,却依然稳坐院 士的宝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诸家所论 72 泉亦不尽相同,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 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B. 一位航空公司乘务员对记者表示,尽管航空公司和机场地服都有明确的处治 程序,但在飞机到达地面后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权责不清,这类无人敢担责的情 况时有发生。 C.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 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D.前段时间,有人传言称地铁上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随后便意识模糊,醒来 时发现身上的财物已不胫而走。专业人士提醒,对于陌生人提供的水和食品,不 要随意接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游泳队在本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宁泽涛以 47 秒 84 率先触壁,夺得 100 米自由泳金牌。 B.俗话说,平安是福。对于群众而言,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检验 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C.周小平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 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D. 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 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 新的审美体验。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 。而这三项论题,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 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①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②儒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③也涉及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 ④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⑤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A.③①⑤②④B.①③⑤②④ C.③①④⑤②D.①③④⑤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分) 年前某出版社出炉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作品排行榜”,《红楼梦》高 居该榜榜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 华》《瓦尔登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等外国名著也跻身前10 名之列。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2015年3月4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 大学生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耻辱。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7.下面是一幅摄影图片,请根据你对图片意蕴的解读,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 ①在横线 上填上一个能够体现意蕴的词;②根据 意蕴展开描写;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少于60字。(5分) 这是一只 的小鸟。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文艺创作规律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对大千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才 有可能取得丰富的审美信息,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爆发 灵感,铸成审美意象。但另一方面,文艺家又不要执著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现象,才有可能对宇宙万物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和研究,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炽热 的情感。这就是作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宇宙人生所采取的“不即不离”之态 度,亦即“于相而离相”。文艺鉴赏规律也要求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应潜心 于对象之中,不但要了然于目,而且要了然于胸,从而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 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此同时,又要求人们在心理上与外物分离,与宇宙人生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 一, ; 。 。 。 。而这三项论题,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 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①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②儒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③也涉及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 ④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⑤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A.③①⑤②④ B.①③⑤②④ C.③①④⑤② D.①③④⑤②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 分) 年前某出版社出炉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前 10 名作品排行榜”,《红楼梦》高 居该榜榜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 华》《瓦尔登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等外国名著也跻身前 10 名之列。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 2015 年 3 月 4 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 大学生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耻辱。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7.下面是一幅摄影图片,请根据你对图片意蕴的解读,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 ①在横线 上填上一个能够体现意蕴的词;②根据 意蕴展开描写;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少于 60 字。(5 分) 这是一只 的小鸟。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文艺创作规律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对大千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才 有可能取得丰富的审美信息,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爆发 灵感,铸成审美意象。但另一方面,文艺家又不要执著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现象,才有可能对宇宙万物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和研究,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炽热 的情感。这就是作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宇宙人生所采取的“不即不离”之态 度,亦即“于相而离相”。文艺鉴赏规律也要求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应潜心 于对象之中,不但要了然于目,而且要了然于胸,从而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 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此同时,又要求人们在心理上与外物分离,与宇宙人生
保持一定距离,客观透脱地观察对象。伊塞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书中曾说: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它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些点和空 白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能促使观者在阅览中赋予作品之未 定处以确定的含意,从而填补意义空白,赋予观者参与作品构成的权利,因此, 在鉴赏中倘执著拘泥于对象而不能冷静透脱地看待对象,就有可能忽略作品的未 定点和空白,从而无法参与作品的再建构,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而获得审美的 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在中国画里,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 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正是因为那一空间给人以神秘又美好的遐想, 所以就使这一虚空变成最耐人寻味的一面。如用高峰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峻峭, 用烟云来衬托山峦的静穆庄严。在所留下的那些虚空里,都存在着极大的暗示, 而这暗示又仿佛是一种流动语言,它可以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 锐。这种智慧,显然受到禅宗“机锋转语”的启示,有引人入胜之妙。 《坛经》云:净心则“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 切草木,善人恶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这种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从而体认其真如本性的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审美 活动和文艺创作发生过重大影响。审美活动是采取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去 把握世界,既如此,审美者就必须具备虚空明净的审美心境。只有用经过净化的 排除了各种世俗欲求的心境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观照,才能体悟到宇宙万有的 内在本质和生命律动,从而渐入审美境界 白居易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排除心中的 切杂念,形成虚空的审美心境,此乃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条件。白氏还指出有了 虚空的审美心态,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就会纷至沓来,涌入艺术家的心中,只有 万景入胸,才能经过方寸之心的熔铸冶炼,酝酿凝聚成审美意象,塑造出独具特 色的艺术形象。 (选自李豫川《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于相而又离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创作态度和理念是文艺创作规律对作者的必然要求 B.在观照中物我既两忘又相离的境界,正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C.在创作中首先要“于相”才有可能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 D.“召唤结构”能使观者参与作品再建构,它强调的是鉴赏中的“离相”。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观者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构,从而发现作品的未定点和空 白 B.中国画里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是“留白”,它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 更加敏锐。 C.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人在审美 过程中,体认真如本性,体悟生命的律动,从而渐入审美佳境, D.白居易认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境”,就会“万景入心”,就能熔铸审美意 象,最终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可见他深刻地领悟到禅理与诗道的相通之 处 10.概括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3分)
保持一定距离,客观透脱地观察对象。伊塞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书中曾说: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它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些点和空 白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能促使观者在阅览中赋予作品之未 定处以确定的含意,从而填补意义空白,赋予观者参与作品构成的权利,因此, 在鉴赏中倘执著拘泥于对象而不能冷静透脱地看待对象,就有可能忽略作品的未 定点和空白,从而无法参与作品的再建构,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而获得审美的 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在中国画里,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 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正是因为那一空间给人以神秘又美好的遐想, 所以就使这一虚空变成最耐人寻味的一面。如用高峰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峻峭, 用烟云来衬托山峦的静穆庄严。在所留下的那些虚空里,都存在着极大的暗示, 而这暗示又仿佛是一种流动语言,它可以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 锐。这种智慧,显然受到禅宗“机锋转语”的启示,有引人入胜之妙。 《坛经》云:净心则“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 切草木,善人恶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这种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从而体认其真如本性的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审美 活动和文艺创作发生过重大影响。审美活动是采取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去 把握世界,既如此,审美者就必须具备虚空明净的审美心境。只有用经过净化的、 排除了各种世俗欲求的心境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观照,才能体悟到宇宙万有的 内在本质和生命律动,从而渐入审美境界。 白居易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排除心中的一 切杂念,形成虚空的审美心境,此乃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条件。白氏还指出有了 虚空的审美心态,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就会纷至沓来,涌入艺术家的心中,只有 万景入胸,才能经过方寸之心的熔铸冶炼,酝酿凝聚成审美意象,塑造出独具特 色的艺术形象。 (选自李豫川《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于相而又离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创作态度和理念是文艺创作规律对作者的必然要求。 B.在观照中物我既两忘又相离的境界,正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C.在创作中首先要“于相”才有可能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 D.“召唤结构”能使观者参与作品再建构,它强调的是鉴赏中的“离相”。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观者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构,从而发现作品的未定点和空 白。 B.中国画里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是“留白” ,它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 更加敏锐。 C.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人在审美 过程中,体认真如本性,体悟生命的律动,从而渐入审美佳境, D.白居易认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境”,就会“万景入心”,就能熔铸审美意 象,最终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可见他深刻地领悟到禅理与诗道的相通之 处。 10. 概括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砸琴(节选) 张炜 (1)琴棋书画,琴是摆在第一位的。琴是中国古琴,但延续到后来,各种琴都 受人喜爱了。这里的人特别喜欢一种蟒皮制成的琴,因为它的声音仿佛来自海滩 深处,听起来格外撩动人心。许多人听了,都觉得这声音有一种说不清的诱惑力。 由于专门的乐器店少见这种琴,所以就要倚仗当地的制琴师傅。有名的师傅都是 祖传的,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遵守传儿不传女的老规矩。爱琴的人不一定是弹琴 的好手,他们只是爱,只是精于收藏而已。收藏是一种奇怪的嗜好,是一种癖, 旦迷上就很难改掉。 (2)那儿有一位有名的制琴师,出自他手的琴在方圆几百里都享有盛名。他会 制作好几种琴,然而最有名的还是那种蟒皮琴。城镇的一户收藏世家存有一把上 百年的古琴,一切保护良好,唯有蟒皮裂开了。无奈中也只有找这个制琴师傅重 新镶造了。内行人都知道,一把琴的高下贵贱,最关键的就是这蟒皮的搭配与选 择,更有制作功夫的粗精。凡艺术都倚仗灵感,制琴当然是门大艺术,而这门艺 术的穴位就在琴体与蟒皮之间。收藏家因为爱琴,心思不用在别处,所以家里的 经济营生一般,虽然不算家徒四壁,可也好不了多少。他好大年纪才娶了一个妻 子,两年后生子,老年得子疼爱得不得了,平时他和妻子与孩子是须臾不能分离 的 (3)他的家住在城镇边缘,靠近一片林子,这里常常有一些野物跑出来玩儿, 他与妻子从不伤害它们。有一天妻子正在家里灶上忙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 出门去了,她一时也没在意。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尖叫声,她一听 是自己孩子的声音,就不顾一切冲了出去。原来孩子只戴了个红肚兜,这会儿蜷 在一个草垛旁边,不远处就有两只豺狗模样的东西,它们一纵一纵地围着孩子跳, 只是不敢近前。她拿起柴棒驱赶它们,到了跟前一看,只见一条不大的蟒蛇用身 子围住了孩子,髙高探起的头颅四处盯视,身上满是鲜血和伤痕。她吓得不敢喘 气,定下魂来才知道是这条蟒蛇刚才与两只豺狗搏斗,救下了孩子的一条性命! 她呼叫孩子时,那条蟒蛇就用嘴巴摩挲着孩子的腮,孩子很快就不哭了。这时蟒 蛇才把身子放开,在一旁看着她把孩子抱起,缓缓地爬回了林子里。她最后一眼 记住的, 4)男人回来后听过了这场历险,特意去找过那条蟒蛇,但没有找到。这时他 的宝贝古琴已经送到那个师傅手中许久了,对方回答说这种事急不得。大约又过 去了一个月,制琴师傅终于把修复的古琴拿回来了。这一天算是一个重要日子, 男人见了古琴就忘了一切,他洗了脸洗了手,又换了衣服才去接那把琴,就差没 有焚香沐浴了。制琴师傅当即拨弄了那把琴,声音韵味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这 把价值千金的古琴就算重生了 (5)师傅走后,妻子凑近了正在低头抚琴的丈夫,抬头端量了一下,突然大声 喊叫起来。她说她认得这蟒皮上的斑纹,这肯定是那条蟒蛇的皮。她这一叫,男 人脸都白了。他赶紧放了琴,然后出门追赶制琴师傅 6)他拦住那个人,开口就问蟒皮的来历。师傅说:要为这把古琴寻找合适的 蟒皮就难了,所以才拖了这么久,家中贮存的所有原料都不合适,而自己又是个 追求完美的人,这种琴需要配的是年纪合适的雌性蟒皮,还要有“金环扣”的, 就是脖子上长了一种奇怪金斑的,这样的蟒皮会发出一种“金声”。师傅长叹 然后一脸欣慰说,他为了这把古琴不得不四处寻觅那种蟒皮,几次都想作罢,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砸 琴(节选) 张 炜 (1)琴棋书画,琴是摆在第一位的。琴是中国古琴,但延续到后来,各种琴都 受人喜爱了。这里的人特别喜欢一种蟒皮制成的琴,因为它的声音仿佛来自海滩 深处,听起来格外撩动人心。许多人听了,都觉得这声音有一种说不清的诱惑力。 由于专门的乐器店少见这种琴,所以就要倚仗当地的制琴师傅。有名的师傅都是 祖传的,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遵守传儿不传女的老规矩。爱琴的人不一定是弹琴 的好手,他们只是爱,只是精于收藏而已。收藏是一种奇怪的嗜好,是一种癖, 一旦迷上就很难改掉。 (2)那儿有一位有名的制琴师,出自他手的琴在方圆几百里都享有盛名。他会 制作好几种琴,然而最有名的还是那种蟒皮琴。城镇的一户收藏世家存有一把上 百年的古琴,一切保护良好,唯有蟒皮裂开了。无奈中也只有找这个制琴师傅重 新镶造了。内行人都知道,一把琴的高下贵贱,最关键的就是这蟒皮的搭配与选 择,更有制作功夫的粗精。凡艺术都倚仗灵感,制琴当然是门大艺术,而这门艺 术的穴位就在琴体与蟒皮之间。收藏家因为爱琴,心思不用在别处,所以家里的 经济营生一般,虽然不算家徒四壁,可也好不了多少。他好大年纪才娶了一个妻 子,两年后生子,老年得子疼爱得不得了,平时他和妻子与孩子是须臾不能分离 的。 (3)他的家住在城镇边缘,靠近一片林子,这里常常有一些野物跑出来玩儿, 他与妻子从不伤害它们。有一天妻子正在家里灶上忙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 出门去了,她一时也没在意。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尖叫声,她一听 是自己孩子的声音,就不顾一切冲了出去。原来孩子只戴了个红肚兜,这会儿蜷 在一个草垛旁边,不远处就有两只豺狗模样的东西,它们一纵一纵地围着孩子跳, 只是不敢近前。她拿起柴棒驱赶它们,到了跟前一看,只见一条不大的蟒蛇用身 子围住了孩子,高高探起的头颅四处盯视,身上满是鲜血和伤痕。她吓得不敢喘 气,定下魂来才知道是这条蟒蛇刚才与两只豺狗搏斗,救下了孩子的一条性命! 她呼叫孩子时,那条蟒蛇就用嘴巴摩挲着孩子的腮,孩子很快就不哭了。这时蟒 蛇才把身子放开,在一旁看着她把孩子抱起,缓缓地爬回了林子里。她最后一眼 记住的, 。 (4)男人回来后听过了这场历险,特意去找过那条蟒蛇,但没有找到。这时他 的宝贝古琴已经送到那个师傅手中许久了,对方回答说这种事急不得。大约又过 去了一个月,制琴师傅终于把修复的古琴拿回来了。这一天算是一个重要日子, 男人见了古琴就忘了一切,他洗了脸洗了手,又换了衣服才去接那把琴,就差没 有焚香沐浴了。制琴师傅当即拨弄了那把琴,声音韵味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这 把价值千金的古琴就算重生了。 (5)师傅走后,妻子凑近了正在低头抚琴的丈夫,抬头端量了一下,突然大声 喊叫起来。她说她认得这蟒皮上的斑纹,这肯定是那条蟒蛇的皮。她这一叫,男 人脸都白了。他赶紧放了琴,然后出门追赶制琴师傅。 (6)他拦住那个人,开口就问蟒皮的来历。师傅说:要为这把古琴寻找合适的 蟒皮就难了,所以才拖了这么久,家中贮存的所有原料都不合适,而自己又是个 追求完美的人,这种琴需要配的是年纪合适的雌性蟒皮,还要有“金环扣”的, 就是脖子上长了一种奇怪金斑的,这样的蟒皮会发出一种“金声”。师傅长叹, 然后一脸欣慰说,他为了这把古琴不得不四处寻觅那种蟒皮,几次都想作罢,巧
的是本城一个老猎人告诉他,说海边林子里就发现过这种蟒,于是他约了好几个 猎人,徘徊在林子中数日才得手。 (7)男人一声不吭回去了。这时妻子己经把那把古琴归到了专门的屋子里,这 里藏有几十把琴。男人脸上一点儿血色都没有,他对妻子点点头,然后抄起一把 锤子就进了藏琴的屋子。 (8)他一口气砸毁了所有的古琴 11.在小说第三段末尾画线处补上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2分) 12.简析第一自然段的作用。(4分) 13.揣摩下面两句话蕴含的人物心理。(4分) (1)男人回来后听过了这场历险,特意去找过那条蟒蛇,但没有找到。(2分) (2)男人一声不吭回去了。(2分) 14.赏析这篇小说的结尾艺术。(5分) 15.你认为作者刻画“制琴师”“收藏家”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用意?(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宋·王安石 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稽之众史,而 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杨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劝已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于是书石而镌之东壁。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 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 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 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 天下之给足。吾知其犹不得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 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宠之甚备。盖今理财之法有不善者,其势皆 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非特当守成法,吝出入,以从有司之事而己。其职事如此。 则其人之贤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观其人以其在事之岁时以求其政事之见
的是本城一个老猎人告诉他,说海边林子里就发现过这种蟒,于是他约了好几个 猎人,徘徊在林子中数日才得手。 (7)男人一声不吭回去了。这时妻子已经把那把古琴归到了专门的屋子里,这 里藏有几十把琴。男人脸上一点儿血色都没有,他对妻子点点头,然后抄起一把 锤子就进了藏琴的屋子。 (8)他一口气砸毁了所有的古琴。 11.在小说第三段末尾画线处补上一句话。(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12.简析第一自然段的作用。(4 分) 13.揣摩下面两句话蕴含的人物心理。(4 分) (1)男人回来后听过了这场历险,特意去找过那条蟒蛇,但没有找到。(2 分) (2)男人一声不吭回去了。(2 分) 14.赏析这篇小说的结尾艺术。(5 分) 15.你认为作者刻画“制琴师”“收藏家”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用意?(5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宋•王安石 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稽之众史,而 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杨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劝已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于是书石而镵之东壁。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 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 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 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 天下之给足。吾知其犹不得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 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宠之甚备。盖今理财之法有不善者,其势皆 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非特当守成法,吝出入,以从有司之事而已。其职事如此。 则其人之贤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观其人以其在事之岁时以求其政事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