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设计标高位置示意图路基宽路肩行车道一中间带行车道路肩iigigij硬路肩行车道行车道中间带行车道行车道硬路肩全王路肩路肩左侧带左侧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横断面图路基宽度行车道行车道路肩水路肩igigiiij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路基宽 路肩 行车道 中间带 行车道 路肩 ij ig ig ij ig ig ij ij 硬路肩 行车道 行车道 中间带 土 路 肩 左侧带 左侧带 行车道 行车道 硬路肩 土 路 肩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横断面图 路基宽度 路肩 行车道 行车道 路肩 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路基设计标高位置示意图
概述第一节四、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1、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纵向稳定性要求;地物、等级和地形、2、结合道路性质、任务、会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3、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以及工程经济性等的要求:4、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5、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目的
第一节 概述 四、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1、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纵向稳定性要求; 2、结合道路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物、水文地质条 件等因素; 3、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以及工程经济性等的要求; 4、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 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 5、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目的
概述第一节五、汽车行驶与道路纵坡的关系1、汽车行驶要求①驱动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项阻力之和;②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2、汽车在坡道上的行驶要求①纵坡度力求平缓:②陡坡宜短,长坡道的纵坡度应加以严格控制;③纵坡度的变化不宜频繁,尤其应避免急剧起伏变化,力求纵坡均匀
第一节 概述 五、汽车行驶与道路纵坡的关系 1、汽车行驶要求 ①驱动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项阻力之和; ②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2、汽车在坡道上的行驶要求 ①纵坡度力求平缓; ②陡坡宜短,长坡道的纵坡度应加以严格控制; ③纵坡度的变化不宜频繁,尤其应避免急剧起伏变化,力求纵坡均匀
第二节纵坡设计一、最大纵坡1、定义: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直接影响道路的长短、使用质量、行车安全、工程经济性及运输成本等。2、确定最大纵坡的影响因素汽车的动力特性一一爬坡能力、下坡安全性道路等级-一等级高,通行能力大,速度高,坡度小-自然条件一一地形起伏、海拔高度、气温、降雨、冰雪等交通组成一一混合交通、车辆安全行驶工程经济性一一工程成本、运营成本
第二节 纵坡设计 一、最大纵坡 1、定义: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直接影响道路的长短、使用质量、行车安全、工程经济性 及运输成本等。 2、确定最大纵坡的影响因素 ⚫ 汽车的动力特性——爬坡能力、下坡安全性 ⚫ 道路等级——等级高,通行能力大,速度高,坡度小 ⚫ 自然条件——地形起伏、海拔高度、气温、降雨、冰雪等 ⚫ 交通组成——混合交通、车辆安全行驶 ⚫ 工程经济性——工程成本、运营成本
第二节纵坡设计3、公路的最大纵坡规定8060403020120100设计速度(km/h)5783469最大纵坡(%)其他规定4城市道路一一相当于公路按设计速度计的最大纵坡减小1%;高速公路一一受特殊条件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增加1%;设计速度为40、30、20km/h的公路,改建工程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可增加1%:四级公路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一一不应大于8%;设计速度≤80km/h位于海拔3000m以上高原地区的公路一最大纵坡应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第二节 纵坡设计 3、公路的最大纵坡规定 4、其他规定 ⚫ 城市道路——相当于公路按设计速度计的最大纵坡减小1%; ⚫ 高速公路——受特殊条件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增加1%; ⚫ 设计速度为40、30、20km/h的公路,改建工程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 经技术经济论证,可增加1%; ⚫ 四级公路位于海拔2 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不应大于8%; ⚫ 设计速度≤80km/h位于海拔3 000m以上高原地区的公路——最 大纵坡应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