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唐代散文 古文運動及其他
唐代古文運動勃興的原因 ■自然的趨勢 中國文學自建安至初唐這幾百年間·基本上朝唯美主 義的方向發展,逐漸形成一種華艷無質的文風,徒有 形式而無內容·當這種風氣發展到極端時·自然使人 生厭,要求建立新的風格 政治的背景 ■唐代君主集權的勢力·相當穩固·衰落了幾百年的儒 家思想漸漸抬頭丶於是宗經徴聖丶王道教仳的種種觀 念’適應著當代政治需要而抬頭丶造成了明道丶實用 的文學要求
唐初對散文的反省 ■王通《中說》 ■隋末唐初作品’其所表現的文學觀念,可看作是排擊 六朝文學建立教化、實用文學的先聲。 ■唐初史家 李百藥(北齊書)丶魏徴(隋書)丶姚思廉(梁陳 書)丶令狐德棻(周書)丶李延壽(南北史)等在 檢考前代興衰得失時一致認為六朝的淫廙文風 予政治不良的影響。於是藉〈文苑傳〉〈文學傳〉的 序文·來攻擊六朝文學的風氣同時又發揮宗經丶尊 聖的文學理論
唐代古文運動的發展 ■先導 人物:以柳冕為主。其他如陳子昂丶李華亦為 復古的先導。 ■主張:柳冕說:「君子之文必有道」他完全否 定文學的藝術價值·而歸根於教仳與倫理。 ■影響:柳冕的主張正式建立了儒家的文學理 論’不僅為韓、柳所本,也成為中國一千多年 來儒家道統文學的定論·但因他只有理論沒有 創作,所以無法完成復古大業
唐代古文運動的發展 主幹 人物:韓愈丶柳宗元(合稱韓柳) 主張:韓愈說∴「不蹈前人 句,何其難也! 柳說:「苟文益旦新,則若亟見也」可見两人都主 張自創新格’不蹈襲前人詞語。歸納其主張有三 」反對駢文·提倡散文 為道而作文·為道而學文 陳言務去·詞必己出。 ■影饗:韓柳一方面有復古的理論:一方面又有創作的 成績∴所以得到世人擁護’奠定古文運動的基礎。韓 門徒極 能成 也不少柳宗元雖丕收門徒 影響也很大°後來宋代的歐陽 都受人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