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肋传递到蒙皮上的载荷Δqi为 △M t i △O 41 2F 2F cont cont 式中: Font闭室面积; Ci剖面上刚心和压心之间的距离
翼肋传递到蒙皮上的载荷 ∆ q t i为 : i i F Q c F M q i i i i cont cont t t 2 2 ∆ = ∆ ∆ = 式中: Fcont⎯闭室面积; ci⎯剖面上刚心和压心之间的距离
剪力Q由两个翼梁共同承受,它们承受与 其抗弯刚度成比例的力△Q1和△Q2 (En) △1=△Q (E/n+(E/2 面上相对手刚心的扭矩△M为 △M=△Q(xb=xg)=△c
剪力Q由两个翼梁共同承受,它们承受与 由 其抗弯刚度成比例的力∆Q1i和∆Q2i: 1 2 1 1i i ( ) ( ) ( ) EJ EJ EJ Q Q + ∆ = ∆ 剖面上相对于刚心的扭矩 剖面上相对于刚心的扭矩∆Mt为: M Q x x Q c ∆ i = ∆ i − = ∆ i ( ) t p g
刚心相对于前翼梁腹板的位置x可以按以 下公式求出 △Q Xg △Q2=△Q (EJ)1 (EJ)1+(E/)2 △Q (EJ)2 △Q B E)I+(E B
刚心相对于前翼梁腹板的位置 x g可以按以 下公式求出: 1 2 1 2 ( ) ( ) ( ) EJ EJ EJ Q Q + ∆ = ∆ 1 2 2 g ( ) ( ) ( ) EJ EJ EJ x B + =
424翼沿的受力 翼梁 翼肋 △Q (c) 机翼上 壁板 后梁 腹板 翼下壁板 腹板 (e)
4.2.4翼梁的受力
根据翼梁腹板的平衡情况(图4.15(c), 可知:梁腹板还要受来自于上下缘条连接铆 钉的剪流q的作用,并且:9=A9。 缘条在q的作用下产生轴向力流S(图 415(a),向机翼根部累积,在机翼根剖面由 (第1)梁固定接头的反力S和后(第2)翼梁固 定接头的反力S2平衡(图415(d)、(e)
根据翼梁腹板的平衡情况 ( 图4.15(c)) , 可知:梁腹板还要受来自于上下缘条连接铆 钉的剪流 q f的作用,并且: q f = ∆ q 1i 。 缘条在 q f的作用下产生轴向力流 Sf ( 图 4.15( a)),向机翼根部累积,在机翼根剖面由 前 ( 第1)梁固定接头的反力 S 1和后 ( 第2)翼梁固 定接头的反力 S2平衡 ( 图4.15(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