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l.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 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 知,这是报道哪次运动()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五四爱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 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3右图是一枚纪念章,通过上面的“救国雪耻”四个字,你能 判断出它源于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吗()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4五四爱国运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代青年的爱国热情。下列哪一口号出自于这一爱国运动() ①取消《马关条约》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反对同日本议和, 请求变法 A①② B②③ D①③ 5.“.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的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 产党的无限热爱。请你算算今年(2013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A.84周年 B.85周年 C.89周年 D.92周年 6如果小王要去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他应该去() 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浙江嘉兴) 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你会想 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蒋介石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50 分) 1.1919 年 5 月 5 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 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 知,这是报道哪次运动(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五四爱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1919 年 6 月 5 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 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3.右图是一枚纪念章,通过上面的“救国雪耻”四个字,你能 判断出它源于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吗(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4.五四爱国运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代青年的爱国热情。下列哪一口号出自于这一爱国运动( ) ①取消《马关条约》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反对同日本议和, 请求变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的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 产党的无限热爱。请你算算今年(2013 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 A.84 周年 B.85 周年 C.89 周年 D.92 周年 6.如果小王要去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他应该去( )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浙江嘉兴) 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你会想 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 ①周恩来 ②孙中山 ③毛泽东 ④蒋介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右图中的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如果你想去那里考察,你应该去() A.广西 B.福建 C广东 D山东 10.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1l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北伐战争取得了节节胜利,在那场战争中,哪一个军阀没有被打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1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北伐战争也没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D帝国主义国家出面干涉,不允许中国人民进行北伐 13如果让你去排演《秋收起义》历史剧,你会让中国哪一著名历史人物成为此剧的主角() A.周恩来 B朱德 C.贺龙 D.毛泽东 14.“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上饶 15.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 留……”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 收起义 D广州起义 校學官军军 16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己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 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 列为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道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右图中的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如果你想去那里考察,你应该去( ) A.广西 B.福建 C.广东 D.山东 10.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11.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北伐战争取得了节节胜利,在那场战争中,哪一个军阀没有被打 倒( )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1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北伐战争也没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D.帝国主义国家出面干涉,不允许中国人民进行北伐 13.如果让你去排演《秋收起义》历史剧,你会让中国哪一著名历史人物成为此剧的主角( ) A.周恩来 B.朱德 C.贺龙 D.毛泽东 14.“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上饶 15.1927 年,毛泽东在一首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 留……”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 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6.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 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 列为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道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当时哪些部队会师后组建起来的() ①湘南的农民武装②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③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④中国工农 红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右图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图中会师的双方是() A.朱德、毛泽东率领的队伍与陈毅率领的队伍 B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刘伯承率领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 D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 19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B红军人数少,寡不敌众 C国民党军队人数多 D.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20在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下列河流,按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乌江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21右图所示楼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党的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中适合评论这次会议的意义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挽救革命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22.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他的作品描 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 “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C.国民革命运动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当时哪些部队会师后组建起来的( ) ①湘南的农民武装 ②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③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 ④中国工农 红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右图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图中会师的双方是( ) A.朱德、毛泽东率领的队伍与陈毅率领的队伍 B.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刘伯承率领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 D.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 19.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B.红军人数少,寡不敌众 C.国民党军队人数多 D.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20.在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下列河流,按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①大渡河 ②金沙江 ③赤水河 ④乌江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21.右图所示楼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党的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中适合评论这次会议的意义的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挽救革命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22.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他的作品描 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 “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23.互联网上流传着一首诗:“有一方圣土叫赣南,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缘于一种 信念,有一种斗志催生一种精神,二万五千里的征程…”此诗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第五次反“围剿” B.长征 C.会宁会师D井冈山会师 24毛泽东一生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歌,下列哪一句出自长征时期() A.百万雄师过大江 B红军不怕远征难 C.人间正道是沧桑 D天若有情天亦老 25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非选择题(26题5分,27题3分,28题6分,29题7分,30题10分,31题10分, 题9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运动中的口号和要求 (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 上签字! (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 (1)这些口号和要求是在哪一次运动中提出来的?斗争矛头指向什么政治势力?(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运动中的人们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精神或意识? (2分) (3)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哪一种精神?(1分) 27判断改错题:以下是小明收集的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信息,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 正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 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南京条约》”、反对在对日“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学生举 行总罢课。毛泽东、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1)错误: ;改正: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23.互联网上流传着一首诗:“有一方圣土叫赣南,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缘于一种 信念,有一种斗志催生一种精神,二万五千里的征程……”此诗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第五次反“围剿” B.长征 C.会宁会师 D.井冈山会师 24.毛泽东一生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歌,下列哪一句出自长征时期( ) A.百万雄师过大江 B.红军不怕远征难 C.人间正道是沧桑 D.天若有情天亦老 25.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二、非选择题(26 题 5 分,27 题 3 分,28 题 6 分,29 题 7 分,30 题 10 分,31 题 10 分,32 题 9 分,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运动中的口号和要求: (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 上签字! (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 (1)这些口号和要求是在哪一次运动中提出来的?斗争矛头指向什么政治势力?(2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运动中的人们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精神或意识? (2 分) (3)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哪一种精神?(1 分) 27.判断改错题:以下是小明收集的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信息,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 正。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 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南京条约》”、反对在对日“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学生举 行总罢课。毛泽东、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1)错误: ;改正: 。(1 分)
(2)错误: (1分) (3)错误: 改正 (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 主义及其走狗。 选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一选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焕然一新”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 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 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 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中的“朱毛合”分别指谁?(1分) (3)材料二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走进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80多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右图是该纪念馆中的“第一枪”雕塑: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着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的上方是一片象 征着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 材料二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三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
(2)错误: ;改正: 。(1 分) (3)错误: ;改正: 。(1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 主义及其走狗。 ——选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选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3 分) (2)材料二中“焕然一新”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 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 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 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 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4 分) (2)材料一中的“朱毛合”分别指谁?(1 分) (3)材料二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2 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走进……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 80 多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右图是该纪念馆中的“第一枪”雕塑: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着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的上方是一片象 征着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三 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