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辛亥革命教案 【篇一:辛亥革命教案人民版】 辛亥革命(人民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 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 质,认识大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辛亥革 能力目标: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 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白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讨论,通过历史材料、多媒体课件演示设置问题,循循 善诱,促使学生思问题,探究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历史辩论等方式,来分析辛亥革命的最终结 局受成功还是失败。 3.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 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临时约法的评价。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图片材料等,运用问题教学 法,让学生了解武昌 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再由教师 进行重点
高一辛亥革命教案 【篇一:辛亥革命教案人民版】 辛亥革命(人民版)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 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 质,认识大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辛亥革 命 能力目标: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 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讨论,通过历史材料、多媒体课件演示设置问题,循循 善诱,促使学生思问题,探究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历史辩论等方式,来分析辛亥革命的最终结 局受成功还是失败 。 3.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 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临时约法的评价。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图片材料等,运用问题教学 法,让学生了解武昌 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再由教师 进行重点
讲解,让学生掌握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 评价。这 样,学生能从感知到认知,从认识到理论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 (x)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2)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在讲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内部官职的组成部分 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 果实两块知识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以 及理解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问题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ppt上打出电影辛亥革命的剧照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第二课辛亥革命。本 课的课标要求:简述辛亥 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下面,请大家先看一则简讯。上面这个是2010年8月长春电影公司 拍摄了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在片中主要讲述了国父孙中山 领导的辛亥革命,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贡献。那么请问大 家请问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其过程是怎么样的 呢?就让我们到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 讲授新课: ()武昌起义 1辛亥革命的概念 师:大家初中的时候都有学习过辛亥革命这一课。那么,在大家的 印象中,辛亥革命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位同学可以用一两句话给我 简要的概括一下辛亥革命的概念呢?生:回答 师:广义: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指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称为狭 义的辛亥革命。(在讲述概念的时候,要向同学们解释何为资产阶 级革命派)
讲解,让学生掌握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 评价。这 样,学生能从感知到认知,从认识到理论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 ⑴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⑵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在讲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内部官职的组成部分 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 果实两块知识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以 及理解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法】问题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ppt 上打出电影辛亥革命的剧照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第二课辛亥革命。本 课的课标要求:简述辛亥 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下面,请大家先看一则简讯。上面这个是 2010 年 8 月长春电影公司 拍摄了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在片中主要讲述了国父孙中山 领导的辛亥革命,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贡献。那么请问大 家请问 20 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其过程是怎么样的 呢?就让我们到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 讲授新课: ㈠武昌起义 1.辛亥革命的概念 师:大家初中的时候都有学习过辛亥革命这一课。那么,在大家的 印象中,辛亥革命是 什么样的呢?有哪位同学可以用一两句话给我 简要的概括一下辛亥革命的概念呢? 生:回答 师:广义: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指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称为狭 义的辛亥革命。 (在讲述概念的时候,要向同学们解释何为资产阶 级革命派)
师:好的,同学们在这里老师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资产阶级 革命派。因为这个是必修三才会学习到的内容,所以在这里,老师 向大家解释一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它与我们在专题一学习到的资产 阶级维新派同属于资产阶级的派别,不过他们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 区别。主要可以用三个要不要”概括:资产阶级革命派要革命,要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是 要改良,要保留清王朝的统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2起义的背景 师:那么为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会发生辛亥革命呢?其 爆发的背景有哪些呢?我们在分析背景时候,往往要总政治,经济, 文化这些一般背景进行分析。当然,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辛亥革命的爆发除了这些一般背景外,还有它爆发的特殊背景。下 面,我们就来重点学习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 ①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 嘛 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 我们回顾一下在之前专题一学习过的内容。在专题一中,我们 学习了2场战争以及两条条约。即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两场战争分别签订了《马关条约》和 《辛丑条约》。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严重加深转化到完 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于1901 年实行“新政”和1905年实行“预备立宪”改革。但是,清政府不过是 行改革之名,行讨好列强之实。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 动卖国本质暴露无遗。在这样的时代下,改良式没有出路了。于是 只能够选择革命。这个就是我们辛亥革命爆发的第一个社会背景。 师:②经济、阶级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进行新政和宪 嘹莪操若了騫: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问题1:请问同学们,从这段材料中你们获取的主要信息有哪些? 这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哪些联系呢? 生:回答 师:好的,这段材料讲的时间范围主要是从是1894年到1913年, 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段期间。这个期间我们
师:好的,同学们在这里老师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资产阶级 革命派。因为这个是 必修三才会学习到的内容,所以在这里,老师 向大家解释一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它与我们在专题一学习到的资产 阶级维新派同属于资产阶级的派别,不过他们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 区别。主要可以用三个“要不要”概括:资产阶级革命派要革命,要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是 要改良,要保留清王朝的统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2.起义的背景 师: 那么为什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会发生辛亥革命呢?其 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呢?我们在分析背景时候,往往要总政治,经济, 文化这些一般背景进行分析。当然,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辛亥革命的爆发除了这些一般背景外,还有它爆发的特殊背景。下 面,我们就来重点学习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 ①社会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 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师:我们回顾一下在之前专题一学习过的内容。在专题一中,我们 学习了 2 场战争以及 两条条约。即 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两场战争分别签订了《马关条约》和 《辛丑条约》。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严重加深转化到完 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于 1901 年实行“新政”和 1905 年实行“预备立宪”改革。但是,清政府不过是 行改革之名,行讨好列强之实。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 动卖国本质暴露无遗。在这样的时代下,改良式没有出路了。于是 只能够选择革命。这个就是我们辛亥革命爆发的第一个社会背景。 师:②经济、阶级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进行新政和宪 政改革,促进了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189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 549 家。 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 15%。 问题 1:请问同学们,从这段材料中你们获取的主要信息有哪些? 这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 哪些联系呢? 生:回答 师:好的,这段材料讲的时间范围主要是从是 1894 年到 1913 年, 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段期间。这个期间我们
清政府实行了“新政和宪政改革。我们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工矿企 业有549家,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这使得我国的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也就是我们第二个背 景:经济、阶级基础。师: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 泛传擢 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于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便在社会上 广泛传播。这个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这批思想家的思想传入中 国,对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宣传民主 革命思想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就是章炳麟、陈天华 和邹容。章炳麟在1903年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陈天华于 1903年发表了《猛回头》和《警世钟》,邹容也于1903年发表了 《论革命》。这些民主革命思想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为我们的武 昌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ppt上打出章炳麟、陈天华和邹容三人的图片) 师: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在阶级基础和民主革命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条件下,我们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更加为了有效地组织革命运动,于是在全国各地纷纷 成立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体。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兴中会。 兴中会建立情况 i时间:1894年 i创立人:孙中山 ⅲ地点:美国檀香山 iv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v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ⅵ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师:在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的形势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地域性强,力量分散,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因此各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为了增强革命力量,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于是第一个自称 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应运而生。同盟会也是我们本子目学习的重 点。(ppt上打出同盟会建立情况提纲) 同盟会的建立情况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ⅱ时间:1905年东京 ⅲi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清政府实行了“新政”和宪政改革。我们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工矿企 业有 549 家,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 15%。这使得我国的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也就是我们第二个背 景:经济、阶级基础。 师: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 广泛传播。 有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于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便在社会上 广泛传播。这个时期,伏 尔泰、孟德斯鸠这批思想家的思想传入中 国,对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宣传民主 革命思想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就是章炳麟、陈天华 和邹容。 章炳麟在 1903 年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陈天华于 1903 年发表了《猛回头》和《警世 钟》,邹容也于 1903 年发表了 《论革命》。这些民主革命思想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为我们 的武 昌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ppt 上打出章炳麟、陈天华和邹容三人的图片) 师: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在阶级基础和民主革命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条件下,我们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更加为了有效地组织革命运动,于是在全国各地纷纷 成立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体。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兴中会。 兴中会建立情况 ⅰ时间:1894 年 ⅱ创立人:孙中山 ⅲ地点:美国檀香山 ⅳ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ⅴ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ⅵ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师:在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的形势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地域性强,力量分散, 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因此各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为了增强革命力量,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于是第一个自称 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应运而生。同盟会也是我们本子目学习的重 点。(ppt 上打出同盟会建立情况提纲) 同盟会的建立情况 ⅰ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ⅱ时间:1905 年 东京 ⅲ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ⅳ成员: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v机关刊物:《民报》 ⅵ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ⅶ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先生首次 阐述了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这十六字政治纲领可以说是三民主义的早期形态, 前两条即当时的民族主义,其中的“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不是指 所有的满族人。第三条即当时的民权主义,最后一条即当时的民生 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因为三民主义在必修三我们将重点 学习,所以在这里老师就给大家略讲一下 问题2:在这里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 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 产阶级政党和不是团体呢? 生:回答 师:同盟会之所以说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 它有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十六字政治纲领。以及拥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孙中山。这就 是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革命团体,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 师:⑤军事基础:同盟会领导下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有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于是不断 地发动起义。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等等,大大加速了革命的 进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11年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七 日)由黄兴率领的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终因孤军作战,伤亡甚重,坚持一昼夜而失败。收殓烈 士遗骸七十二具,葬于红花岗,改名黄花岗。故这次起义称为黄花 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是同盟会的党员出动。孙中 山说:“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然其影响世界各国实非常之大。”孙 将每年的3月29日定为青年节,而且国民党货币的排版也有黄花岗 起义的雕塑。可见黄花岗起义的意义很大。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 命斗志,在这次起义之后,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保路运动立 即发生了。 师:⑥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ⅳ成员: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ⅴ机关刊物:《民报》 ⅵ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ⅶ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1905 年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先生首次 阐述了同盟会的十 六字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这十六字政治纲领可以说是三民主义的早期形态, 前两条即当时的民族主义,其中的“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不是指 所有的满族人。第三条即当时的民权主义,最后一条即当时的民生 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因为三民主义在必修三我们将重点 学习,所以在这里老师就给大家略讲一下。 问题 2:在这里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一 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 产阶级政党和不是团体呢? 生:回答 师:同盟会之所以说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 它有一个统一的革命 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十六字政治纲领。以及拥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孙中山。这就 是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革命团体,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 师:⑤军事基础:同盟会领导下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有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于是不断 地发动起义。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等等,大大加速了革命的 进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 1911 年 4 月 27 日(阴历三月二十七 日)由黄兴率领的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终因孤军作战,伤亡甚重,坚持一昼夜而失败。收殓烈 士遗骸七十二具,葬于红 花岗,改名黄花岗。故这次起义称为黄花 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是同盟会的 党员出动。孙中 山说:“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然其影响世界各国实非常之大。”孙 将每年的 3 月 29 日定为青年节,而且国民党货币的排版也有黄花岗 起义的雕塑。可见黄花岗起义的 意义很大。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 命斗志,在这次起义之后,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保 路运动立 即发生了。 师:⑥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地区兵力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