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导学案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 二、网络纲要政治: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经济: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背景阶级:无产阶级壮 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① 主力为学生。 2、经过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五四运动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开始,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为Q (1919年)|3、初步胜利:释放被铺的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 「A五四运动是④ 革命运动,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军。 4、意义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独秀和李大钊)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马 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C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是无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全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条作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扩大 外部支持: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时间:③ 地点:先在上海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 、中国共2、标志 第|产党的诞生(中共一 A、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脱离当时中国的实际) 四(1921年)大的建立内容1B、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 C、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一中央局 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历史条件:工人运动受挫;孙中山的转变;共产国际的指导 前提 (国共合作作方式: (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共同的政权 和军队)。(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高潮 目的和对象:目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有张作霖、孙传芳、吴佩 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飞过程:⑨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1924-1927) 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 命失败。 失败原因了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中共处于幼年时期,陈独秀坚持⑩ 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意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导学案 一、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 二、网络纲要 第 十 四 课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崛 起 一、五四运动 (1919年) 政治: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经济: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无产阶级壮大。 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1 _______,主力为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开始,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为○2 ________。 1、背景 3、初步胜利:释放被铺的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3 _______________。 4、意义 A.五四运动是○4 ______ ______________革命运动,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军。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独秀和李大钊)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马 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C.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是无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二、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 (1921年) 1、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全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扩大。 外部支持: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2、 标志 (中共一 大的建立) 时间:○5 ____________,地点:先在上海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 内容 A、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6 ____ _________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脱离当时中国的实际) B、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7 ______________。 C、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前提 (国共合作) 历史条件:工人运动受挫;孙中山的转变;共产国际的指导。 合作方式: ○8 _____________(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共同的政权 和军队)。(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和对象:目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有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过程:⑨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失败 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 命失败。 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中共处于幼年时期,陈独秀坚持⑩____ ____,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意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三、重点拓展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事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③革命性质 相同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 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奋斗目 奋斗目标|发展道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标 是三民主义 以资产阶级为主,缺乏群众基础包括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不群众基础 资产阶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彻底程|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有彻底的革命纲领,解决了民主革命 度 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取得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并为最终 结果与前途|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社会主 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所属的世界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 革命范畴 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异同 辛亥革命(1894-1912)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客观上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相同点 主观上都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致使革命失败 都获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 后果相同 反动统治,最终都失败
三、重点拓展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事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③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和 奋斗目标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 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道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三民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 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奋斗目 标 群众基础 以资产阶级为主,缺乏群众基础 包括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资产阶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彻底程 度 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 决 有彻底的革命纲领,解决了民主革命 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结果与前途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 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 取得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并为最终 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社会主 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所属的世界 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 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 命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异同 辛亥革命(1894-1 912)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相 同 点 客观上 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主观上 都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致使革命失败。 后果相同 都获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 反动统治,最终都失败
性质相同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国共革命统一战线领导 革命成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不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力量 四大阶级联盟 同依靠军队|新军 国民革命军 点群众觉悟程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 度 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 指导思想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北洋军阀 (1)建立和衰落: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地主买办的反革命 武装政治集团。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 政府,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是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期之一。1926-1927 年,由于北伐战争的进行,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被消灭,北洋军阀统治基本 被推翻。到1928年北伐,奉系控制的北京政府被推翻,最终以“东北易帜”为 标志北洋军阀在全国统治正式结束 (2)性质: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 代的特征,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4)特点: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②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 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 盘,割据称雄,拥兵自立。④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梳理 名称 内因 外 教训 因 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无科学理论:无先进阶中农民阶级不能颔导中国革命 运动级领导 外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软弱性:反帝反封建不彻底:脱反|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戊戍变法 离人民群众
性质相同 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 同 点 背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国共革命统一战线领导 革命成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群众基础 革命党人力量 四大阶级联盟 依靠军队 新军 国民革命军 群众觉悟程 度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 望 斗争方式 武装起义 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 指导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北洋军阀 (1)建立和衰落: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地主买办的反革命 武装政治集团。1912 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 政府,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是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1926—1927 年,由于北伐战争的进行,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被消灭,北洋军阀统治基本 被推翻。到 1928 年北伐,奉系控制的北京政府被推翻,最终以“东北易帜”为 标志北洋军阀在全国统治正式结束。 (2)性质: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 代的特征,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4)特点: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②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 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 盘,割据称雄,拥兵自立。④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梳理 名称 内因 外 因 教训 太平天国 运动 农民阶级局限性;无科学理论;无先进阶 级领导 中 外 反 动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取得胜利 戊戍变法 资产阶级软弱性;反帝反封建不彻底;脱 离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义和团运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农民阶级自身的阶势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 动级局限性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帝国主义强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行不通 及其代理人袁世凯抱有幻想 大 国民大革|新生共产党不成熟:右倾机会主义 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进行武装 斗争 四、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 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辛亥革命果实被窃 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 威。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 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义和团运 动 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农民阶级自身的阶 级局限性 势 力 强 大 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帝国主义 及其代理人袁世凯抱有幻想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行不通 国民大革 命 新生共产党不成熟;右倾机会主义 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进行武装 斗争 四、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 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 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辛亥革命果实被窃 2.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 威。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 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中国革命由旧民 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5.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 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 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 8.中共一大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发动武装起义 B.领导农民运动 C.领导工人运动 D.与国民党合作 9.①90年前的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5.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 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 1961 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 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 8.中共一大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发动武装起义 B.领导农民运动 C.领导工人运动 D.与国民党合作 9.①90 年前的 7 月 23 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