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 革的影响: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大革命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 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 人阶级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因而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增 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相关内容,对于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 解,但对于其性质与历史意义不深刻,因此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回 忆来掌握前后两阶段特点,重点分析“新”的含义。学生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意义尚未能够系统了解,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则留有较多的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 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 要的原因。 3、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 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 革的影响;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大革命。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 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 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因而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增 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相关内容,对于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 解,但对于其性质与历史意义不深刻,因此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回 忆来掌握前后两阶段特点,重点分析“新”的含义。学生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意义尚未能够系统了解,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则留有较多的印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 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 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 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 过程与方法: 1、 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 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 要的原因。 3、 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 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课时】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 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图片:洪秀全、孙中山 师:他们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 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师:结果怎样? 生:失败 师:能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生: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 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师:对,那么,中国路在何方?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课程标准 ①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②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五四运动。 师:对,我们首先了解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师:对,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哪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那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 五四风雷: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 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图片:洪秀全、 孙中山 师:他们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 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师:结果怎样? 生:失败 师:能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生: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 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师:对,那么,中国路在何方?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课程标准: ①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②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五四运动。 师:对,我们首先了解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师:对,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哪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那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 一.五四风雷: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镜头一 多媒体:材料: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 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师:“二十一条”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签订的? 生:一战期间。 师: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说明了什么? 生:一战期间,日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师:对,这就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镜头二 多媒体 年代 荒地数(亿亩) 1914 3.58 1915 4.04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 了3倍。 师:为什么荒地数在逐年增加? 生:连年的战争 师:①连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丧生、逃亡 ②田赋增加 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严重。 多媒体: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 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 凄凄惨惨。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人民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
镜头一 多媒体:材料:1915 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 年 5 月 9 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 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师:“二十一条”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签订的? 生:一战期间。 师: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说明了什么? 生:一战期间,日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师:对,这就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镜头二 多媒体: 年代 荒地数(亿亩) 1914 3.58 1915 4.04 1917 9.25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 年田赋增加了 7 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 了 3 倍。 师:为什么荒地数在逐年增加? 生:连年的战争 师:①连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丧生、逃亡。 ②田赋增加 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严重。 多媒体: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 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 凄凄惨惨。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人民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
镜头三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 685家;1913-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 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 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师: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指的是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师:913-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这说明了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师: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 生:①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热潮 师: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师:那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 镜头四 图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做了思想的 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 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生:民主与科学 师: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作用? 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镜头三 1872—1894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 175 家;1895—1913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 685 家;1913—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 50 万—60 万人;1919 年产业工人达 200 万,手工工 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 1200 万;1912—1919 年的 7 年间,工人罢工 130 次,仅 1919 年的前 5 个月就达 19 次。 师: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指的是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师:913—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这说明了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师: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 生:①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热潮 师: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师:那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 镜头四 图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做了思想的 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 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生:民主与科学。 师: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作用? 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镜头五 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图片 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 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到底路在何方?有识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 口徘徊,而恰在这个时候,俄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生:俄国十月革命为五四运动指明道路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①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 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一指明道路 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那我们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第一阶段: 时间 中心先锋 口号 要求 第二阶段 时间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师:以什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生:时间,6月初 第一阶段5月4~6月初北京学生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惩办三个卖国贼 第二阶段6月5日后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 罢市取得初步胜利
镜头五 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图片 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 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到底路在何方?有识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 口徘徊,而恰在这个时候,俄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生:俄国十月革命为五四运动指明道路。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①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 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指明道路 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那我们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第一阶段:) 时间 中心 先锋 口号 要求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师:以什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生:时间,6 月初 第一阶段 5 月 4~6 月初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惩办三个卖国贼 第二阶段 6 月 5 日后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 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