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2019届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 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 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 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 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 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 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 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 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 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 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 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 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 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 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 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 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 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 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 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 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 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 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 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 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 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 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 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 解为本质、韵味, C.“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 要特点
福建东山 2019 届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 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 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 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 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 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 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 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 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 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 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 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 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 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 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 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 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 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 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 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 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 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 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 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 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 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 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 是一种简约而 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 解为本质、韵味。 C.“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 要特点
D.“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 极大的自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 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 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 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 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 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 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 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 经学中解放出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战争[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 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 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 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 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 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 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
D.“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 极大的自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 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 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 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 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 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 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 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 经学中解放出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 战争[美] 迈尔尼 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 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 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 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 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 中交谈了 20 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 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 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 8829 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
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 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 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 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 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 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 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 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 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 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 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増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晩,我们都 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 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 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 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 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 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 我查査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 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除委婉地表达“我” 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之外,更主要的是为写两人进一步交往作铺垫。 C.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 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D.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6分)
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 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 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 45 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 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 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 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 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 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 36 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 被炸死了,年仅 18 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 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 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 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 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 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 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 12 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 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 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 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 我查查格罗斯文诺 8829 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 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除委婉地表达 “我” 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之外,更主要的是为写两人进一步交往作铺垫。 C.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 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D.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6.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泛娱乐直播平台,指主要业务为传播泛娱乐直播内容,并提供用户与主 播进行实时互动功能的平台。泛娱乐直播起源于秀场社区,自2008年上线后发 展至今,在PC端拥有较为稳定的用户基础。2016年,移动直播迅速崛起,对PC 端的追赶趋势明显,7月后用户流量激増,迅速赶超PC端用户规模,并逐渐拉 开差距。艾瑞分析认为,移动直播的兴起除降低了直播的门槛、拓展了传播渠道 外,也激发了直播的社交属性,激活了直播的潜在用户。直播的整体用户规模扩 大,并没有带来PC端固有用户的大量转移,因而PC端的用户基础受移动端影响 较小,仍会保持现有规模稳定发展。 伴随着泛娱乐直播的火热,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 2016年9月以来,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网络直播行为下发系列文 件。针对直播平台的监控要求不断提高,内容愈加细化,不仅对表演者提出要求, 对用户的互动行为也采取了一定的监管限制,这些监管措施将会推动直播行业健 康发展,遏制不良直播内容的传播 (摘编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二: 7.1% 28%6474%8294%173%146%12.2% 51.0% 84049860112961267.7 6492 440.6 228.5 49.374.4 2014201520162017e201820192020e202le2022e m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亿元)一同比增长率(%) 2014-2022年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及预测 [注]e: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源自《2017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报告》) 材料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泛娱乐直播平台,指主要业务为传播泛娱乐直播内容,并提供用户与主 播进行实时互动功能的平台。泛娱乐直播起源于秀场社区,自 2008 年上线后发 展至今,在 PC 端拥有较为稳定的用户基础。2016 年,移动直播迅速崛起,对 PC 端的追赶趋势明显,7 月后用户流量激增,迅速赶超 PC 端用户规模,并逐渐拉 开差距。艾瑞分析认为,移动直播的兴起除降低了直播的门槛、拓展了传播渠道 外,也激发了直播的社交属性,激活了直播的潜在用户。直播的整体用户规模扩 大,并没有带来 PC 端固有用户的大量转移,因而 PC 端的用户基础受移动端影响 较小,仍会保持现有规模稳定发展。 伴随着泛娱乐直播的火热,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 2016 年 9 月以来,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网络直播行为下发系列文 件。针对直播平台的监控要求不断提高,内容愈加细化,不仅对表演者提出要求, 对用户的互动行为也采取了一定的监管限制,这些监管措施将会推动直播行业健 康发展,遏制不良直播内容的传播。 (摘编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二: 2014-2022 年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及预测 [注]e: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源自《2017 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报告》) 材料三:
仅仅两年的时间,曾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直播领域,在国内已经出 现日渐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是泛娱乐直播的细分化,往游戏、综艺、体育等场景 下沉: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直播与泛娱乐直播之间的分水岭越来越明朗。据艾媒 咨询分析,泛娱乐直播领域正处于瓶颈期。数据显示,相比于2016年,2017年 的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主要是因为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和严重同质 化,导致了用户的加速流失。其次,泛娱乐直播的发展环境在改变。艾媒咨询分 析,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另外,由于直播的投资热度冷却,资本趋于理性,资 源趋于集中,导致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不少泛娱乐直播平台开始谋求其他出 路。最后,变现模式的固化也让泛娱乐直播平台的成本不断提高。用户打赏、网 红抽成的变现模式,导致对网红争夺日益剧烈,泛娱乐直播平台疲于“抢人”, 疏于改进用户体验,进一步造成用户流失,本来黏性不强的状况又雪上加霜。 然而一时间,直播答题突然成为中文互联网的新风口,仅仅是2017年年 底到2018年新年的短短两周时间里,中文互联网上就有超过六款直播答题产品 出现。直播答题的引入为过去奉行流量为王的直播平台找到了一条内容为王之 道,益智问答以“知识竞赛”的面貌重塑了直播行业的形象,同时也收割了新的 流量和用户。对参与的网友而言,直播答题开辟了新的娱乐消遣方式,甚至是益 智、娱乐、赚钱三不误。因此,抛开当前出现的奖金透明性质疑、作弊外挂等问 题.短期来看,直播问答是少有的负外部性较小的模式创新,非常有益于行业发 展 (摘编自中国娱乐网《直播行业现状剖析》,有删改) 材料四 与国内的直播平台不同的是,国外的大直播平台多属于已成型的社交平 台,如美国四大直播平台 Fucebook Live、 Youtube、 Snap chat推出的Live Stories, Twitter旗下的 Periscope等等,这些平台本身已经是大型流量入口 直播对于它们来说社交工具的属性要更多于流量工具,更直接的目的是用直播带 来的社交体验重新激活已经越来越趋向沉默的用户,而不是导流新用户。依靠熟 人社交奠定社交地位的 Facebook在全球60个国家都拥有用户,它需要为日趋沉 默的用户寻找新鲜感,让互动形式更为丰富,主打视频直播业务的 Facebook live 上线后两个月便被放在了服务栏的明显位置。 目前看来,比较统一的现象是直播更适合作为内容生产工具,而不太具 备平台化的条件。国外直播市场 Facebook、 Youtube、 Snapchat和 Twitter四大 社交巨头激烈角逐,国内直播平台则凭措BAT和资本上层,以及微博等大流量平 台的互动来彼此竞争。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的国内泛娱乐直播,凭一己之 力平台化的道路目前来看非常艰难。 (摘编自百家号《看看国外的直播“四大天王”都是谁》,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仅仅两年的时间,曾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直播领域,在国内已经出 现日渐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是泛娱乐直播的细分化,往游戏、综艺、体育等场景 下沉;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直播与泛娱乐直播之间的分水岭越来越明朗。据艾媒 咨询分析,泛娱乐直播领域正处于瓶颈期。数据显示,相比于 2016 年,2017 年 的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主要是因为优质内容匮乏、内容粗糙和严重同质 化,导致了用户的加速流失。其次,泛娱乐直播的发展环境在改变。艾媒咨询分 析,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另外,由于直播的投资热度冷却,资本趋于理性,资 源趋于集中,导致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不少泛娱乐直播平台开始谋求其他出 路。最后,变现模式的固化也让泛娱乐直播平台的成本不断提高。用户打赏、网 红抽成的变现模式,导致对网红争夺日益剧烈,泛娱乐直播平台疲于“抢人”, 疏于改进用户体验,进一步造成用户流失,本来黏性不强的状况又雪上加霜。 然而一时间,直播答题突然成为中文互联网的新风口,仅仅是 2017 年年 底到 2018 年新年的短短两周时间里,中文互联网上就有超过六款直播答题产品 出现。直播答题的引入为过去奉行流量为王的直播平台找到了一条内容为王之 道,益智问答以“知识竞赛”的面貌重塑了直播行业的形象,同时也收割了新的 流量和用户。对参与的网友而言,直播答题开辟了新的娱乐消遣方式,甚至是益 智、娱乐、赚钱三不误。因此,抛开当前出现的奖金透明性质疑、作弊外挂等问 题.短期来看,直播问答是少有的负外部性较小的模式创新,非常有益于行业发 展。 (摘编自中国娱乐网《直播行业现状剖析》,有删改) 材料四: 与国内的直播平台不同的是,国外的大直播平台多属于已成型的社交平 台,如美国四大直播平台 Fucebook Live、Youtube、Snap chat 推出的 Live Stories,Twitter 旗下的 Periscope 等等,这些平台本身已经是大型流量入口, 直播对于它们来说社交工具的属性要更多于流量工具,更直接的目的是用直播带 来的社交体验重新激活已经越来越趋向沉默的用户,而不是导流新用户。依靠熟 人社交奠定社交地位的 Facebook 在全球 60 个国家都拥有用户,它需要为日趋沉 默的用户寻找新鲜感,让互动形式更为丰富,主打视频直播业务的 Facebook Live 上线后两个 月便被放在了服务栏的明显位置。 目前看来,比较统一的现象是直播更适合作为内容生产工具,而不太具 备平台化的条件。国外直播市场 Facebook、Youtube、Snapchat 和 Twitter 四大 社交巨头激烈角逐,国内直播平台则凭措 BAT 和资本上层,以及微博等大流量平 台的互动来彼此竞争。缺乏稳固的社交和流量基础的国内泛娱乐直播,凭一己之 力平台化的道路目前来看非常艰难。 (摘编自百家号《看看国外的直播“四大天王”都是谁》,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