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 内容和活的灵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认识和把 握。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 理论,是新时期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源头。 教学重点: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客观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命的一部分。 (二)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 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 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 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实践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 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 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 的。”毛泽东思想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粉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绝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 需要。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近代中国社会的状 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 义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新中国,为国家队工业化、现代化创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 内容和活的灵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认识和把 握。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 理论,是新时期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源头。 教学重点: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客观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命的一部分。 (二)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 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 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 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实践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 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 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 的。”毛泽东思想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粉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绝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 需要。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近代中国社会的状 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 义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新中国,为国家队工业化、现代化创
造根本政治前提和奠定制度基础。但是,如何进行革命?怎样才能夺取中国革命的 胜利?这是摆在中国革命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 践。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 的中国人民运动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义和 团反帝爱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由 于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其失败的教训一再证明,要动员 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民族主义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 学理论的指导。 通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先进的俄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却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中找到有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 本问题的具体答案。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 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直接任务的东方大国里,要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并向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迈进,是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都没有遇到过的、特殊而 困难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解决方法,无论在那一部有关共产主义的书本里都找不 到,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适合中国实 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中国特 殊国情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四)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近代中国产生 了新的生产力,这主要是近代工业,包括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办的工业企业、本国 官僚买办开办的工业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开办的民族工业企业,其中,民族工业企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较快发展。与近代工业想联系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 力的代表,其队伍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到200万人。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 壮大,工人运动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 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 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思想理论和政治条件 任何一种新的理论的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吸收。毛泽东 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 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毛泽东思想就是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 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把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造根本政治前提和奠定制度基础。但是,如何进行革命?怎样才能夺取中国革命的 胜利?这是摆在中国革命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 践。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 的中国人民运动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义和 团反帝爱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由 于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其失败的教训一再证明,要动员广 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民族主义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 学理论的指导。 通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先进的俄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却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中找到有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 本问题的具体答案。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 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直接任务的东方大国里,要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并向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迈进,是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都没有遇到过的、特殊而 困难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解决方法,无论在那一部有关共产主义的书本里都找不 到,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适合中国实 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中国特 殊国情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四)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近代中国产生 了新的生产力,这主要是近代工业,包括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办的工业企业、本国 官僚买办开办的工业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开办的民族工业企业,其中,民族工业企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较快发展。与近代工业想联系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 力的代表,其队伍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到200万人。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 壮大,工人运动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 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 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思想理论和政治条件 任何一种新的理论的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吸收。毛泽东 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 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毛泽东思想就是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 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把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中,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力。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党内错误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并取得胜利,是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政治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和曲折 发展等多个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民主思想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党制定了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 同盟军等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探索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初步形 成。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同党内盛行的把马 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不仅提 出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土地 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理论,而且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强调不靠 书、不靠上,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情况结 合起来,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成熟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中,毛泽东思想得到多 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着重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总结了中国 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阐 明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进一步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思想,阐明了党的军事路 线: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 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标志着马列主 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 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过渡时期凯歌行进的形势下,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在这 一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十大军事原则: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等一整套战
中,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力。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党内错误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并取得胜利,是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政治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和曲折 发展等多个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民主思想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党制定了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 同盟军等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探索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初步形 成。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同党内盛行的把马 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不仅提 出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土地 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理论,而且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强调不靠 书、不靠上,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情况结 合起来,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成熟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中,毛泽东思想得到多 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着重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总结了中国 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阐 明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进一步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思想,阐明了党的军事路 线;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 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标志着马列主 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 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过渡时期凯歌行进的形势下,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在这 一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十大军事原则;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等一整套战
略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政策,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创造新低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5、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思想也在曲 折得到发展。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 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 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而 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目标,提出了把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中国工业化道 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以及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 党建设等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理论。这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 的高峰。但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不像前一时期那样顺利,而是在曲折 中进行的。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 路的常规探索基本结束。尽管毛泽东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也提出了若干重要 的正确思想,但从总体上说,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严重受阻,并在大动乱的年代里 经受了严峻考验。直到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泽东思想才得到 全面恢复和重大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 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 的内容,在以下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其中包括:对中国革命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 力量、步骤、前途等基本问题的分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对中国资产阶级 的分析和政策:对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的分析和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等关于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等等。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中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理论: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和原则: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
略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政策,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创造新低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5、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思想也在曲 折得到发展。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 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 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而 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目标,提出了把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中国工业化道 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以及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 党建设等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理论。这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 的高峰。但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不像前一时期那样顺利,而是在曲折 中进行的。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 路的常规探索基本结束。尽管毛泽东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也提出了若干重要 的正确思想,但从总体上说,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严重受阻,并在大动乱的年代里 经受了严峻考验。直到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泽东思想才得到 全面恢复和重大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 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 的内容,在以下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其中包括:对中国革命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 力量、步骤、前途等基本问题的分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对中国资产阶级 的分析和政策;对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的分析和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等关于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等等。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中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理论;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和原则;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
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等等。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其中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 队的唯一宗旨:党指挥枪的原则;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官兵一致、军民 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依靠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 战术以及十大军事原则;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 技术的思想,等等 4.政策和策略思想。其中包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 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 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关系方面,战略上要 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敌:对敌人 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际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敌破的方 针;给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自己对同盟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基本 条件,等等。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其中包括: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 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与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工作一定社会 的政治和经济的观点: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行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发展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 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观点,等等 6.党的建设的学说。其中包括: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的观点;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团 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整风是 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执政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警 惕“和平演变”,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思想,等等。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 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 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等等。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其中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 队的唯一宗旨;党指挥枪的原则;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官兵一致、军民 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依靠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 战术以及十大军事原则;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 技术的思想,等等。 4.政策和策略思想。其中包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 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 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关系方面,战略上要 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敌;对敌人 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际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敌破的方 针;给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自己对同盟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基本 条件,等等。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其中包括: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 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与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工作一定社会 的政治和经济的观点: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行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发展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 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观点,等等。 6.党的建设的学说。其中包括: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的观点;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团 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整风是 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执政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警 惕“和平演变”,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思想,等等。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 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 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