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林省五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与答案 古文之后详解吉林一中慧无待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星宿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 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 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 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 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 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 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 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 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 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 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还 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 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 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三垣”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 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 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 十八星宿。 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 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 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称北极 星“微帝”等。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 星之主。《论语·为政》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 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 空。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 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斗七星被称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 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 主管星。 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 吉林省五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与答案 古文之后详解 吉林一中 慧无待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第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中国古代星宿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 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 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 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 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 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 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 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 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 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 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还 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 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 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三垣”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 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 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 二十八星宿。 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 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 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 1097 年周公时代称北极 星“微帝”等。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 星之主。《论语·为政》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 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 空。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 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斗七星被称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 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 主管星。 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 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 【答案】1.C(三垣并不在二十八宿之内。)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 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 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对政治、 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 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 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 【答案】2.A(“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表述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象”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 星宿体系。 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 非比寻常 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 的星宿之 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 来越高。 【答案】3.D(强加因果。原文是“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 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髙尚、不俗)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 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立,以(因为)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 史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 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 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 人之所勤(①劳苦、慰劳②穷尽、尽力③担忧Φ急盼、殷切⑤功绩),人勤于食 则百事废’。【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 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译出大意给2分;“君人 勤”三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没有、不要)砩 (违背、违逆)百姓以从(放纵)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之)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通“猝”,突然) 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①分解骨肉②剔除剪除③挑④疏导⑤通“惕 警惕⑥通“剃”)椽发(毁坏)瓦,呼嗟道路。乖(违背、分离、不顺)人事
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 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 【答案】1.C(三垣并不在二十八宿之内。)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 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 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对政治、 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 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 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 【答案】2.A(“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表述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象”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 星宿体系。 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 非比寻常。 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 的星宿之一。 D.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 来越高。 【答案】3.D(强加因果。原文是“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 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高尚、不俗)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 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立,以(因为)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 史。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 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 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 人之所勤(①劳苦、慰劳②穷尽、尽力③担忧④急盼、殷切⑤功绩),人勤于食 则百事废’。【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 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译出大意给 2 分;“君人”、“时”、“勤”三处, 每译对一处给 1 分。)】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没有、不要)咈 (违背、违逆)百姓以从(放纵)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之)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通“猝”,突然) 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①分解骨肉②剔除剪除③挑④疏导⑤通“惕”, 警惕⑥通“剃”)椽发(毁坏)瓦,呼嗟道路。乖(违背、分离、不顺)人事
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推重、注重)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①交 错杂乱②喧盛显赫)。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 收之桑榆,其失不 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攻克、评定)翦凶逆,保 定大器,苍生颙颙(①严肃②仰慕③波涛涌起),以谓(认为)朝有新政。今风 教颓替(衰败)日益甚,府藏空屈(亏损、困窘),吏员浸(逐渐、更加)增 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盈余、多余)二千,太府之帛为(之)殚,太仓 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通“迄”,到)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 谷不立,繇(通“由”,从)兹(此、这)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 骑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鄣”也作“障”,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复 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 ‘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 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 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 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 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 不急的事务,群心动摇,众说纷扰。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 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 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 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 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量不能供给。臣先前 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 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呢?另外突厥对中原 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伏,强大时就骄 逆,月圆马肥,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 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帝)猎渭川,献诗以讽(①背诵朗读②婉言规劝暗示③ 讥讽),(帝)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 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 旌(①旗②表扬③表示显示)其著节。【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 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译出大意给2分;“恨 手敕”、“旌”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是冬,诏知(掌管)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 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 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大概)魏公乎!”赠幽州 都督,谥曰忠。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 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赐物五十段。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 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 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 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 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 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 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推重、注重)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①交 错杂乱②喧盛显赫)。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 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攻克、评定)翦凶逆,保 定大器,苍生颙颙(①严肃②仰慕③波涛涌起),以谓(认为)朝有新政。今风 教颓替(衰败)日益甚,府藏空屈(亏损、困窘),吏员浸(逐渐、更加)增, 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盈余、多余)二千,太府之帛为(之)殚,太仓 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通“迄”,到)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 谷不立,繇(通“由”,从)兹(此、这)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 骑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鄣”也作“障”,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复 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 ‘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 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 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 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 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 不急的事务,群心动摇,众说纷扰。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 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 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 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 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量不能供给。臣先前 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 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呢?另外突厥对中原 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伏,强大时就骄 逆,月圆马肥,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 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帝)猎渭川,献诗以讽(①背诵朗读②婉言规劝暗示③ 讥讽),(帝)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 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 旌(①旗②表扬③表示显示)其著节。【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 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译出大意给 2 分;“恨”、“手敕”、“旌”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是冬,诏知(掌管)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 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 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大概)魏公乎!”赠幽州 都督,谥曰忠。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 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赐物五十段。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 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 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 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 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 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 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所荐洹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率骑曹参军柳泽、密尉宋遥、左补 阙袁晖、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皆有闻于时 【魏知古所推荐的洹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率骑曹参军柳泽、密 尉宋遥、左补阙袁晖、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来都名噪一时。】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罔怫百姓以从己之欲 从:听从 B.乖人事,违天时 乖:违背。 C.崇不急之务 崇:注重 D.太府之帛为殚 殚:竭尽 【答案】A从:通“纵”,放纵。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知古忠直进谏的一组是(3分) ①不作无益害有益 ②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③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 ④从猎渭川,献诗以讽 ⑤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 ⑥兼之者其魏公乎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顺利。他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 相王府司马等官职。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黄门侍郎的身份编修国史。 B.魏知古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适逢造观,劳民伤财,他为此两次进谏 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时,献诗婉言规劝,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 C.魏知古曾多次受到皇帝嘉奖。在担任侍中期间,他多次受到封地和财物的赏 赐。又因主持东都吏部选事,赐衣一套。此后皇帝待他恩意更厚 D.魏知古品格高尚,能推举贤能。他之前推荐的很多官员,后来都名噪一时。 开元三年去世,宋璟听说后感叹他是正直和仁爱兼而有之的典范 【答案】B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丛花 张先 伤髙怀远(思念故国、家乡或远人)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被引发) 千丝(谐音“思”)乱,更东陌,飞絮(暗示暮春,则常有伤春之情)濛濛。嘶 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回忆想象的画面) 双鸳(暗示爱情圆满)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rωo船桨,借指船)通(暗示“船 通情难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意境凄清,暗示独对清冷夜色的 苦闷)帘栊。沉恨(点出怨悔之情)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花随风去如女嫁 人,“嫁”暗示女人有了归宿)东风。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问法错误,应该问“诗中 人物”或“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5分)
所荐洹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率骑曹参军柳泽、密尉宋遥、左补 阙袁晖、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皆有闻于时。 【魏知古所推荐的洹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率骑曹参军柳泽、密 尉宋遥、左补阙袁晖、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来都名噪一时。】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从:听从。 B.乖人事,违天时 乖:违背。 C.崇不急之务 崇:注重 D.太府之帛为殚 殚:竭尽。 【答案】A 从:通“纵”,放纵。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知古忠直进谏的一组是(3 分) ①不作无益害有益 ②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③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 ④从猎渭川,献诗以讽 ⑤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 ⑥兼之者其魏公乎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顺利。他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 相王府司马等官职。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黄门侍郎的身份编修国史。 B.魏知古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适逢造观,劳民伤财,他为此两次进谏。 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时,献诗婉言规劝,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 C.魏知古曾多次受到皇帝嘉奖。在担任侍中期间,他多次受到封地和财物的赏 赐。又因主持东都吏部选事,赐衣一套。此后皇帝待他恩意更厚。 D.魏知古品格高尚,能推举贤能。他之前推荐的很多官员,后来都名噪一时。 开元三年去世,宋璟听说后感叹他是正直和仁爱兼而有之的典范。 【答案】B 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一丛花 张先 伤高怀远(思念故国、家乡或远人)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被引发) 千丝(谐音“思”)乱,更东陌,飞絮(暗示暮春,则常有伤春之情)濛濛。嘶 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回忆想象的画面) 双鸳(暗示爱情圆满)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ráo 船桨,借指船)通(暗示“船 通情难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意境凄清,暗示独对清冷夜色的 苦闷)帘栊。沉恨(点出怨悔之情)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花随风去如女嫁 人,“嫁”暗示女人有了归宿)东风。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问法错误,应该问“诗中 人物”或“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5 分)
【答案】词的三至五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暮春图景:千万条柳丝随风乱拂, 东街上柳絮飘飞。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春天将要逝去的伤感,被柳丝柳絮勾起的 离愁和烦乱,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图景2分;情感3分。) 9.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词的结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桃花杏花拟人化,说它们还懂得嫁给东 风。用意在于表达自己的怨悔之情。她觉得桃花杏花在青春快凋谢时还懂得嫁给 东风,随风而去,有所归宿:而她的情郎远征,自己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 言外之意是怨悔未能把握自己婚姻的命运而无所归宿。(手法及其体现2分;用 意1分,用意解读3句话各1分。) 【原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题。(25分)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他从军去了,留下 他母亲单独住在家里。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 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 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 的那一个,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 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 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 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 当地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了安身之所 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 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 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 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 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 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这封信是三星期以前写的。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 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
【答案】词的三至五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暮春图景:千万条柳丝随风乱拂, 东街上柳絮飘飞。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春天将要逝去的伤感,被柳丝柳絮勾起的 离愁和烦乱,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图景 2 分;情感 3 分。) 9.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词的结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桃花杏花拟人化,说它们还懂得嫁给东 风。用意在于表达自己的怨悔之情。她觉得桃花杏花在青春快凋谢时还懂得嫁给 东风,随风而去,有所归宿;而她的情郎远征,自己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 言外之意是怨悔未能把握自己婚姻的命运而无所归宿。(手法及其体现 2 分;用 意 1 分,用意解读 3 句话各 1 分。) 【原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题。(25 分)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他从军去了,留下 他母亲单独住在家里。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 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 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 的那一个,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 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 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 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 当地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了安身之所 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 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 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 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 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 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这封信是三星期以前写的。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 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