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3502 课程名称:旅游文化学 英文名称:Tourism Cultur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4学时实习) 学 分:2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学与文化学两个学科的耦合学科,是着重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 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时期的旅游文化的制约 因素及其具体表现;旅游文化的基础、特点及传统:旅游主体文化,着重讨论旅游消 费文化及旅游审美文化:旅游客体文化,着重讨论旅游景观及旅游地域文化:旅游介 体文化,者重讨论旅游企业品牌文化以及旅游服务者的文化人格塑造。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框架,掌握旅游文化发展演变规律 认识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运用文化旅游学知识与理论解析旅游文化事 件和现象。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Tourism Cultur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ourism activities.Includes three major parts:the basic theories,the touri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 tourism culture "three elements":tourism subjects, tourism objects and tourism medium.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framework of tourism culture,master the law of tourism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be cognizant of the role,value and use of culture plays in tourism activities,and finally can apply the theories into analysis touriological phenomena.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化学基础内容 的学习,让学习者全面认识旅游活动、旅游业及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学习基
《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3502 课程名称:旅游文化学 英文名称:Tourism Cultur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4 学时实习) 学 分:2 适用对象: 旅游管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学与文化学两个学科的耦合学科,是着重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 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时期的旅游文化的制约 因素及其具体表现;旅游文化的基础、特点及传统;旅游主体文化,着重讨论旅游消 费文化及旅游审美文化;旅游客体文化,着重讨论旅游景观及旅游地域文化;旅游介 体文化,着重讨论旅游企业品牌文化以及旅游服务者的文化人格塑造。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框架,掌握旅游文化发展演变规律, 认识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运用文化旅游学知识与理论解析旅游文化事 件和现象。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Tourism Cultur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ourism activities. Includes three major parts: the basic theories, the touri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 tourism culture "three elements": tourism subjects, tourism objects and tourism medium. 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framework of tourism culture, master the law of tourism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be cognizant of the role, value and use of culture plays in tourism activities, and finally can apply the theories into analysis touriological phenomena.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化学基础内容 的学习,让学习者全面认识旅游活动、旅游业及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学习基
础旅游文化知识,将其用于旅游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形成文化自 觉,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旅游 审美修养与人文素养、道德境界,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并形成文化自信:另外, 通过课程外实践调研环节的开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培育实践出真 知以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和辨析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实质,清楚旅游文化是一个 系统 2.认识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3.认识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文化的概念 1,主要内容 旅游文化概念内涵可以从“旅游”与“文化”两个概念的辨析着手 学界对旅游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有“旅游+文化说”、“总和说”、“民族文化 说”、“主客体说”、和“碰撞说”。旅游文化的概念,应该立足于旅游文化 个性研究,而不是文化的共性。 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 一个整体:旅游文化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置于旅游文化概念中心位置 的是“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主体的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 的生活结构体系,偏重于精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1试析旅游文化学的含义与理论体系。 3.2描述生活中观察到的旅游文化现象。 第二节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学和文化学的耦合学科,仍然是旅游学的一个部 分,是旅游学的分支学科,旅游学的基本主题与视角仍是旅游文化学的出 发点
础旅游文化知识,将其用于旅游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形成文化自 觉,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旅游 审美修养与人文素养、道德境界,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并形成文化自信;另外, 通过课程外实践调研环节的开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培育实践出真 知以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和辨析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实质,清楚旅游文化是一个 系统 2.认识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3.认识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 1.主要内容 旅游文化概念内涵可以从“旅游”与“文化”两个概念的辨析着手。 学界对旅游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有“旅游+文化说”、“总和说”、“民族文化 说”、“主客体说”、和“碰撞说”。旅游文化的概念,应该立足于旅游文化 个性研究,而不是文化的共性。 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 一个整体;旅游文化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置于旅游文化概念中心位置 的是“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主体的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 的生活结构体系,偏重于精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1 试析旅游文化学的含义与理论体系。 3.2 描述生活中观察到的旅游文化现象。 第二节 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学和文化学的耦合学科,仍然是旅游学的一个部 分,是旅游学的分支学科,旅游学的基本主题与视角仍是旅游文化学的出 发点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也即所谓学科范畴,涵盖的是整个旅游活动 发生行为及其影响的社会文化聚合。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由四个子系统 组成:(1)旅游文化实践系统:(2)旅游方式制度系统:(3)旅游心理性 格系统:(4)旅游知识思想系统。 旅游文化学不是研究文化旅游,而是要研究旅游文化现象:不是研究 旅游的文化属性,而是要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不是研究旅游的文 化影响,而是研究作为新型文化形态存在的表现方式和载体:不仅要研究 旅游文化现象,还要研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文化现象是如何矛盾运动 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文化旅游 3.问题与应用 3.1试析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3.2试述旅游文化学的特点 第三节旅游文化的定位与特点 1.主要内容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 是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文化是旅游的目的和结果。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 魂和支柱。 可以从旅游文化与哲学宗教、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旅游文化和社会心 理等方面来认识旅游文化和其它文化的关系 基于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具有延续性、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旅 游文化同时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与哲学旅游文化与宗教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旅游文化与社 会心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1哲学如何影响旅游文化? 3.2佛教、道教对中国旅游文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33列举你说喜爱的旅游文学作品,说说旅游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3.4社会心理如何影响旅游文化? 3.5旅游文化有明哪些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1.为什么说旅游学和文化学是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2.试述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区别与联系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也即所谓学科范畴,涵盖的是整个旅游活动 发生行为及其影响的社会文化聚合。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由四个子系统 组成:(1)旅游文化实践系统;(2)旅游方式制度系统;(3)旅游心理性 格系统;(4)旅游知识思想系统。 旅游文化学不是研究文化旅游,而是要研究旅游文化现象;不是研究 旅游的文化属性,而是要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不是研究旅游的文 化影响,而是研究作为新型文化形态存在的表现方式和载体;不仅要研究 旅游文化现象,还要研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文化现象是如何矛盾运动 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3.问题与应用 3.1 试析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3.2 试述旅游文化学的特点 第三节 旅游文化的定位与特点 1.主要内容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 是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文化是旅游的目的和结果。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 魂和支柱。 可以从旅游文化与哲学宗教、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旅游文化和社会心 理等方面来认识旅游文化和其它文化的关系。 基于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具有延续性、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旅 游文化同时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与哲学 旅游文化与宗教 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 旅游文化与社 会心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1 哲学如何影响旅游文化? 3.2 佛教、道教对中国旅游文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3.3 列举你说喜爱的旅游文学作品,说说旅游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3.4 社会心理如何影响旅游文化? 3.5 旅游文化有哪些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1.为什么说旅游学和文化学是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2.试述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区别与联系
3.选择一处旅游景区(点),观察其中的旅游文化现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演进历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与传统 2.了解世界旅游文化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旅游文化历程 1.主要内容 中国旅游文化是在继承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 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与中华民族的旅游行为相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夏商周是旅游文化的滥觞,由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孕育了 百家争鸣的旅游文化,秦时形成了恢宏大度的旅游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旅游文化的勃兴期,士人漫游、宗数旅游是突出的表现,这一时期园林 山水艺术推陈出新,为旅游文化的丰富多彩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隋唐是 旅游文化的鼎盛时期。元代的突出特点是中西旅游文化互通有无。明清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旅游文化斑斓迷离,但是也颓势渐显。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开始发端,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旅 游文化融入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显示出特定的时代精神。19世纪后 半叶,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都市化的形成极大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旅游的主体、旅游活动规模、形式和范围发生了巨 大变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传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1试术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历程 第二节世界旅游文化发展历程 1.主要内容 大约在1800年,tourist在大不列颠开始用来解释周游欧洲大陆的旅 行者。在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直正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1生活的 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或者说是现代社会 的一种文化形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选择一处旅游景区(点),观察其中的旅游文化现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 第二章 旅游文化的演进历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与传统 2.了解世界旅游文化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旅游文化历程 1.主要内容 中国旅游文化是在继承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 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与中华民族的旅游行为相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夏商周是旅游文化的滥觞,由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孕育了 百家争鸣的旅游文化,秦时形成了恢宏大度的旅游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旅游文化的勃兴期,士人漫游、宗教旅游是突出的表现,这一时期园林 山水艺术推陈出新,为旅游文化的丰富多彩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隋唐是 旅游文化的鼎盛时期。元代的突出特点是中西旅游文化互通有无。明清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旅游文化斑斓迷离,但是也颓势渐显。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开始发端,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旅 游文化融入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显示出特定的时代精神。19 世纪后 半叶,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都市化的形成极大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旅游的主体、旅游活动规模、形式和范围发生了巨 大变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传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1 试述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历程。 第二节 世界旅游文化发展历程 1.主要内容 大约在 1800 年,tourist 在大不列颠开始用来解释周游欧洲大陆的旅 行者。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真正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们生活的 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或者说是现代社会 的一种文化形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交通 (三)思考与实践 1.试述工业革命发展与旅游活动发展的相互关系。 2.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等博物馆,了解中国、广东省对外 交往的历史,梳理其中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及不同时期展现的主 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与调查研究 第三章旅游主体文化 (·)目的与要求 1.理解旅游文化主体内涵 2.认识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 3.了解旅游主体文化的研究对象 4.掌握礼仪主体文化的特征和影响要素 5.熟悉当代旅游主体的文化走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主体文化的界定和地位 1.主要内容 旅游者既是旅游文化系统的创造主体,又是旅游文化系统的最终载 体。旅游主体文化是古语旅游活动的主体一一旅游者的文化,是已经旅游 文化的出发点。 国内学术界对于生命是旅游主体文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比较被 认可的定义是:旅游主体文化是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现 象的综合 研究旅游主体文化,不能以一般消费者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应 侧重于消费者成为旅游主体的文化进程,侧重于旅游的文化性与旅游主体 的关系。因此,旅游主体文化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旅游主体消费文化、 旅游主体审美文化以及一些旅游主体文化形成的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历 史认识等 旅游者是旅游业发生、发展的关键,从文化的角度看,旅游主体是旅 游文化的负载者和传播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主休旅游主休文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旅游交通 (三)思考与实践 1.试述工业革命发展与旅游活动发展的相互关系。 2.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等博物馆,了解中国、广东省对外 交往的历史,梳理其中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及不同时期展现的主 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与调查研究 第三章 旅游主体文化 (一)目的与要求 1. 理解旅游文化主体内涵 2.认识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中的地位 3.了解旅游主体文化的研究对象 4.掌握礼仪主体文化的特征和影响要素 5.熟悉当代旅游主体的文化走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主体文化的界定和地位 1.主要内容 旅游者既是旅游文化系统的创造主体,又是旅游文化系统的最终载 体。旅游主体文化是古语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文化,是已经旅游 文化的出发点。 国内学术界对于生命是旅游主体文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比较被 认可的定义是:旅游主体文化是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现 象的综合。 研究旅游主体文化,不能以一般消费者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应 侧重于消费者成为旅游主体的文化进程,侧重于旅游的文化性与旅游主体 的关系。因此,旅游主体文化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旅游主体消费文化、 旅游主体审美文化以及一些旅游主体文化形成的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历 史认识等。 旅游者是旅游业发生、发展的关键,从文化的角度看,旅游主体是旅 游文化的负载者和传播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旅游文化主体 旅游主体文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