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 以热能直接驱动的制冷循环,例如吸收制冷循环,实 际上为三热源循环,如图1-5所示 ·热量q取自低温的温度为T的被冷却物体,q来自高温 蒸气、燃烧气体或其他热源,q是系统在T温度下(通 常是环境温度)放出的热量 第一章
第一章 四、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 • 以热能直接驱动的制冷循环,例如吸收制冷循环,实 际上为三热源循环,如图1—5所示。 • 热量q0取自低温的温度为T0的被冷却物体,qH来自高温 蒸气、燃烧气体或其他热源,qk是系统在Ta温度下(通 常是环境温度)放出的热量
按热力学第一定律: H 对于可逆制冷机,按热力学第二定律, (1-17) 在一个循环中熵增为零,即: qk qH q 通过输入热量制冷的制冷机,其经济性是以热力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热力系数是指获 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ξ表示。 对于可逆制冷机,热力系数用0表示: qH 18) 根据式(1-17),得 7-70人Tn (1-19) 第一章
第一章 qk = qH + q0 0 0 T q T q T q H H a k = + − − = H H a H a T T T T T T q q 0 0 0 qH q0 0 = − − = H H a a T T T T T T 0 0 0 按热力学第一定律: (1-15) 对于可逆制冷机,按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一个循环中熵增为零,即: (1-16) (1-17) 通过输入热量制冷的制冷机,其经济性是以热力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热力系数是指获 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ξ表示。 对于可逆制冷机,热力系数用ξ0表示: (1-18) 根据式(1-17),得: (1-19)
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在图1—15中,从压缩机出来 冷凝器 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D)进入 冷凝器被冷却去过热,并进一步冷 压缩机 节流阀② 凝成液体(A)后,进入节流装置 如膨胀阀减压,部分液体闪发成蒸 蒸发器 气,这些气液两相的混合物(B) 进入蒸发器,在里面吸热蒸发成蒸 气(0)后回到压缩机重新被压缩, 图1-15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流程图 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第一章
第一章 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在图1—15中,从压缩机出来 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D)进入 冷凝器被冷却去过热,并进一步冷 凝成液体(A)后,进入节流装置 如膨胀阀减压,部分液体闪发成蒸 气,这些气液两相的混合物(B) 进入蒸发器,在里面吸热蒸发成蒸 气(C)后回到压缩机重新被压缩, 图1-15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流程图 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制冷系数:E= 20) W(kW)——压缩机耗功; a(kW)—蒸发器吸热量;称为制冷量。 (1-21) qσ—单位质量制冷量(简称单位制冷量) 压缩机压缩单位质量的制冷剂所消耗的功,称为比功,用 (kJ/kg)表示。 第一章
第一章 制冷系数: W Q0 = w q0 = (1-20) W(kW)——压缩机耗功; Q0(kW)——蒸发器吸热量;Q0称为制冷量。 (1-21) q0——单位质量制冷量(简称单位制冷量) ——压缩机压缩单位质量的制冷剂所消耗的功,称为比功,用 (kJ/kg)表示。 w
制冷量Q 20=8mo=q, kw 1-22) g为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kg/s), V为压缩机吸入口处的制冷剂体积流量(m3/s)。 单位容积制冷量q, kJ/m3 1-23) q称为单位容积制冷量(kJ/m3), v/表示制冷剂按吸气状态计的比体积(m/kg) 第一章
第一章 制冷量Q0: Q0 = gm q0 = qv V 1 0 v q qv = kW (1-22) gm为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kg/s), V为压缩机吸入口处的制冷剂体积流量(m 3/s)。 单位容积制冷量qv: kJ/m3 (1-23) qv称为单位容积制冷量(kJ/ m3), v1表示制冷剂按吸气状态计的比体积(m 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