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文版前言…… PREFACE TO THE CHINESE EDITION OF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 ……(Ⅲ) 前言 第一章决葉理论基础 1.1傅弈论、理性和智能性 1.2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 1.3公理系 …(7) 1.4期望效用最大化定理 1.5等价表示 (14) 1.6贝叶斯条件概率系……… (16) 1.7贝叶斯模型的局限性 (17) I.8占优… ……………………………(20) 1.9占优定理的证明…… …(24) 习题 ………(26) 簟二章基本模型 29) 2.1展开型博弈 2.2策略型和正规表示 ……………(35) 2.3策略型博弈的等价性…… (40) 24简约的正规表示 (42) 2.5劣策略的剔除… (45) 26多代理人表示……… (48) 2.7共同知识……… 2.8贝叶斯博弈… 2.9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建模 58) 习题 65) 第三章策略型博弈的均衡 (69)
溥弈论 3.1占优和可理性化…………… ………(69) 3.2纳什均衡……………… …(71) 3.3计算纳什均衡 34纳什均衡的意义…………………… 3.5焦点效应 36博弈的决策分析法…… (89) 3.7演进、抵制和风险占优…………………………… 3.8两人零和博弈………………… 3.9贝叶斯均衡…………… (99) 3.10均衡中随机策略的纯化……………………………………(101) 3.11拍卖 ………(103) 3.12均衡存在性的证明………………………………………(107) 3.13无限策略集 …………………(110) 习题 筚四章展开魁弈的序贡均衡… (123) 4.1混合策略与行为策略…… 2行为策略均衡 4.3正概率信息状态处的序贯理性…………………………(130 4.4一致信念和所有信息状态处的序贯理性…………………(134) 4.5计算序贯均衡 (141) 4.6子博弈完美均衡 …(145) 4.7完美信息博弈……………………………… (147) 48添加小概率机会事件……………………………………(149) 4.9前向归纳法 4.10投票与二元议程… …………(155) 4.11技术性证明………………………………… (159) 习题 ……(165) 芧五章策略型均衡的赣炼 5.1引言 …(169) 5.2完美均衡 ………(171) 53完美均衡和序贯均衡的存在性…………… …(175) 5.4适度均衡 …(176) 5.5持久均衡 (182) 5.6均衡稳定集 (184) 5.7生成性质………………………… ……………(188) 5.8结论 (190)
目录3 习题 (191) 第六章具有通倌的博弈… ………(193) 6.1合同和相关策略 (193) 62相关均衡 (197) 63具有通信的贝叶斯博弈…… ……………………(204 64贝叶斯集体选择问题和贝叶斯讨价还价问题…………(208) 65具有线性效用的交易问题 (215) 66含合同的贝叶斯博弈的一般参与约束 …(222) 6.7发送一接收博弈 (224) 68可接受的与占优势的相关均衡 (228) 69展开型博弈和多阶段博弈中的通信……(3 习题… (237) 文献注释 (242) 第七章重复博弈 ……(245 7.1重复囚徒困境博弈… ………(245) 72重复博弈的一个一般模型……………… …(247) 73具有完全状态信息和贴现的重复博弈之平稳均衡………(252) 7.4具有标准信息的重复博弈:一些例子… (258) 7.5标准重复博弈的一般可行性定理…………… ……(264) 7.6有限重复博弈和初始怀疑的作用 ……(269) 7.7行动的不完全可观测性………… (272) 7.8大分散群体的重复博弈 (278) 7.9不完全信息下的重复博弈 ………………………(280) 7.10连续时间 …(287) 7.11重复博弈的进化模拟 (289) 习题 (290 第八章爾人博弈的讨价还价与合作……………(295) 8.1合作博弈理论的非合作基础………………… 82两人讨价还价问题和纳什讨价还价解 (298) 83个人之间加权效用的比较 (303) 8.4可转让效用………… (306) 8.5理性威胁…… 86其他讨价还价解 (310 8.7一个轮流报价的讨价还价博弈………………………(313) 88一个具有不完全信息的轮流报价博弈………(318 .9一个离散的轮流报价博弈… (321)
博弈论 8.10再谈判 (325) 习题 第宄章合作博弈中的联盟 …(333) 9.1联盟分析概述………………………… …(333 9.2可转让效用下的特征函数 …………………………(337) 9.3核心 9.4沙普利值 (347) 9.5合作结构下的值 …(353) 6其他的解概念 …………(359) 7不可转让效用下的联盟博弃… (363) 9.8不具可转让效用的核心… 99不具可转让效用的值………(73) 习题 文献注释 (383) 第十章不确定性下的合作 (385) 10.1引言 (385) 10.2有效性的概念………… ……(387) 10.3一个例子…… ……(390) 10.4事后无效性和后续报价…… (393) 10.5计算激励有效的机制…………………………………(396) 10.6不可思议性和持久性… ………(400) 10.7知情委托人的机制选择 ……(405) 10.8中性讨价还价解……………………………………………(410) 10.9不完全信息动态匹配过程 习题 (424 參考文献 ……(427 译后记……………………………… (441
决策理论基砬 博弈论、理性和智能性 博弈论( Game theory)可以被定义为是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 合作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博弈论为分析那些涉及两个或更多个参与者且其决策 会影响相互间的福利的局势提供了一般的数学方法。就此而论,博弈论便为社 会科学各分支的学者和实际的决策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视角。博弈理论家所研 究的局势,不仅仅是“游戏(game)”一词所不幸表示的消遣活动,“冲突分 析”或“相互影响的决策理论∵”或许是描述博弈论更为准确的术语,但“博 弃论”这个名称看来已难以更改了 近代博弈论叮以说是始于策墨洛( Zermelo,1913)、波雷尔( Borel, 1921)、冯·诺依曼( von neumann,1928)的工作,以及冯·诺依曼与摩根斯 特恩( Morgenstern,1944合著的伟大的奠基性著作。博弈论方面的许多早 期著作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普林斯顿完成的,而在这同一个知识团体 中,还有许多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工作(见 Morgenstern,1976)。从更广泛 的知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同学科在地点上的巧合不完全是一种巧合。博弈 论在社会科学的数学基础中的地位是其产生并广泛运用的根本原因。本世纪, 物理科学中最基础的理论分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引发了威胁我们人类文明存在 的核困境。对于如何设计物理系统来利用放射性物质,人们已经懂得很多,但 对如何创造社会体制来调节冲突中的人类行为却做得不够。因而,希望社会科2 学最基础的理论分支的进展所提供的对人类行为的理解,能与物理科学的巨大 进展相媲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种愿望也是过去50多年中许多数学 家和社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博弈论的动力之一。近年来,有效地证明博弈论的 威力的是其重要应用的多方面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 傅弈理论家力图通过研究定量模型和假设例子来理解冲突与合作。这些例 子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是脱离现实的简化,但与实际生活中大量更为复杂的情况 相比,这种简化能使我们更容易看出冲突与合作的一些基本问题。当然,这也 也可译作“交互决策理论或互动决策理论”一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