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内容 知识单对应谋容 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 课覆目标达成方式 学时分配 元 目标 课程目标 素物和物片学的发限史:有学发 .2 体 1结论 子牌费产限的肉务天天 产纳内:园方法 理论0.5学时 学习任务:课堂答题 细时 课程目标 实验实践】 理论5.5学 与组织 1.2.3 实验6学时 3.学会结构与功能统性分析方法。 6. 结构与功能、生命体与生命观。 告、课堂测试 3种子 课程目标 与幼 过程及类型 .. 理论1学时 挥,叶的无态发生和解制结构,了解 课程目标 胞组织器官的生物图方法,具备观 结构 体功能 5 了解花组成,掌雌花、。雄蕊。种子、果实的 物和 ,教学话动:课堂讲授、 课程目标 理论6学 1、2, 解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过程 . 实验6学时 类学基本原 课程目标 2 教学话动:课堂讲授、彩 2路 理论1学时 :握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学会识别相关 讲授、多 课程目标 据关键科识别特征和术语,认识常见植物 花科蓝科、 任务 理论9学时 1、2、 实验10学E 握植物检素表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应用修 素表鉴定植物 32
32 三、教学内容 知识单 元 对应课程 目标 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达成方式 学时分配 1.绪论 课程目标 3 1.了解植物和植物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发展观与 探索精神。 2.明确课程学习目的、内容和要求; 3.具备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植物界划分及其与自然科学发展史的联系;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作用; 3.植物学的内容、目的、要求及学习方法 4. 植物科学网站及公众号、经典书籍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多 媒体、网络辅助教学、课堂 讨论。 2.学习任务:课堂答题 理论 0.5 学时 2. 细 胞 与组织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类型及功能;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生物徒手制片技术、生物 绘图法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正确观察和识别植 物细胞、组织显微结构的能力; 3.学会结构与功能统一性分析方法。 1.植物细胞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生长、分化 2.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功能; 3.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 4.植物细胞的质体和内含物(实验); 5.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实验); 6.结构与功能、生命体与生命观。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多 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实验实践。 2.学习任务:课堂答题、制 作切片、显微观察、实验报 告、课堂测试。 理论 5.5 学时 实验 6 学时 3 种 子 与幼苗 课程目标 1 1.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类型; 2.幼苗萌发条件、幼苗形成过程及类型。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寿命和休眠;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1.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 2.学习任务:课堂答题 理论 1 学时 4 营 养 器 官 的 发 育 与 结构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根、茎、叶的形态发生和解剖结构,了解 常见变态器官类型; 2.掌握多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物绘图方法。具备观 察和识别区分根、茎、叶解剖结构的能力; 3.理解整体功能一致性和地上、下生长的相关性; 学会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相联系分析方法。 1.根、茎、叶的生理功能及形态特征;发生及其生长动态; 2.根、茎的初生、次生生长过程和初生、次生结构; 3.叶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类型 4.根、茎、叶的变态器官类型 5.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观察(实验); 6. 植物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生长与适应的统一性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多 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实验实践。 2.学习任务:课堂答题、显 微切片观察、实验报告、课 堂测试。 理论 9 学时 实验 10 学时 5 繁 殖 器 官 的 发 育 与 结构 课程目标 1、2、3 1.了解花组成,掌握雌蕊、雄蕊,种子、果实的 发育及结构 2.了解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过程; 3.具备观察、分析、识别植物花器官解剖结构的 能力,理解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功能联系。 1.花的组成和发生;雄蕊、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2.开花、传粉、受精; 3.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及结构、类型 4.被子植物生活史 5.雄蕊、雌蕊和胚、果实的结构(实验); 6.植物器官的多态性(实验)。 7.生命之花与生物多样性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多 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实验实践、课堂讨论。 2.学习任务:课堂答题、显 微切片观察、实验报告、课 堂测试。 理论 6 学时 实验 6 学时 6 分 类 学 基 础 知识 课程目标 1 1.掌握植物分类学基本原理、分类单元、命名法 则及学名构成;掌握植物检索表及其使用方法; 2.了解植物大类群及其基本特征、演化关系和演 化规律。 1.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植物大类群; 3.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4.生命的演化与生命之美。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多 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2.学习任务:课堂答题。 理论 1 学时 7 被 子 植 物 分 类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被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学会识别相关 植物的类型; 2.掌握关键科识别特征和术语,认识常见植物, 了解其资源价值和应用; 3.掌握植物检索表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应用检 索表鉴定植物。 1.被子植物分类学术语; 2.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等关键 科、属;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等关键科、属; 3.关键科特征与常见植物识别(实验); 4.植物分类学中的植物文化与人文之美。 1.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多 媒体教学、实验实践。 2.学习任务:课堂测试、采 集植物、自编检索表、使用 检索表鉴定植物、实验报告。 理论 9 学时 实验 10 学时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考核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具体见下表: 评价方式及比例(%) 课程目标 成镄比例(%) 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0 课程目标2 0 25 课程目标3 0 5 5 合计 10 30 60 100 (二)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酒探 考核依据 sn分2 (7589分) 植物学基本理论 概表述较正确 营养器官、繁 E确 课程 营养器 的掌操 属特征及常见植物 关键科属特征及常见 科属特征及常见植 关键科属特 本熟悉」 植物较熟悉。 见植物很不 勿不够然。 2.实验成绩价标准 酒琴 评价标准 考核依据 ( s分 中/及格 不及格 (60-74分) 0-59分) 显微镜操作根不 徒手制片观察分析基 徒手制片观察分析较 分析不够全面: 察分析很不全面 兴官微结构识易 微结构 课程 别不 基本实验技 基本正 类学术语使用 别较正确 用能力 基本准确:基本 准确 基本能识 用不铭准确】 常见植物, 不够 植物熟练: 工具书签定 物检索表、工具书 物不够然练: 签定植物: 39
33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考核成绩包括 3 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具体见下表: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1 10 0 40 50 课程目标 2 0 25 15 40 课程目标 3 0 5 5 10 合计 10 30 60 100 注:1.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低于 50 分,则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无效。 2.对于考勤采取直接扣减总评成绩;累计缺勤三次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结课考试。 (二)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 (%) (90-100 分) 良 (75-89 分) 中/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 目标 1 考查植物形 态解剖学、 分类学的基 础理论知识 的掌握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概念表述正确;基本掌 握营养器官、繁殖器官 的发育及结构;关键科 属特征及常见植物基 本熟悉。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概念表述较正确;营 养器官、繁殖器官的 发育及结构较掌握; 关键科属特征及常见 植物较熟悉。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 识概念表述不够正 确;营养器官、繁 殖器官的发育及结 构掌握不够;关键 科属特征及常见植 物不够熟悉。 植物学基本理论 知识概念表述不 正确;营养器官、 繁殖器官的发育 及结构掌握很差; 关键科属特征及 常见植物很不熟 悉。 10 2.实验成绩价标准 课程 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 (%) (90-100 分) 良 (75-89 分) 中/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 程 目 标 2 考察植物学 基本实验技 能和实践应 用能力 显微镜操作基本规范; 徒手制片观察分析基 本全面;植物细胞、组 织、器官显微结构识别 基本正确; 植物分类学术语使用 基本准确;基本能识别 常见植物,运用植物检 索表、工具书签定植物 熟练。 显微镜操作较规范; 徒手制片观察分析较 全面;植物细胞、组 织、器官显微结构识 别较正确; 植物分类学术语使用 较准确;基本能识别 常见植物,运用植物 检索表、工具书签定 植物较熟练; 显微镜操作不够规 范;徒手制片观察 分析不够全面;植 物细胞、组织、器 官显微结构识别不 够正确; 植物分类学术语使 用不够准确;识别 常 见 植 物 不 够 准 确,使用植物检索 表、工具书签定植 物不够熟练; 显微镜操作很不 规范;徒手制片观 察分析很不全面; 植物细胞、组织、 器官显微结构识 别很不正确; 植物分类学术语 使用很不准确;识 别常见植物很不 准确,不能运用植 物检索表、工具书 签定植物; 25
够真实反映 绘图不能反映显 绘图基本反映显微 显微观察视野 课程 考黎求真务 形态和结构特征 目标 特征较典型、比例 直 度和生物美 ,布局 绘图很不清晰、美 合理 协调。 不协调」 整体很不 调 3.期末成绩评价标准 晋袋 评价标准 考核依据 cu分 s分 不 考物形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细 组织结构和 组织结构和 目标 论知调 发有繁器 墨官的发有及 的 关键科属特征及常见 关健科特 “关键科国特 不量 植物基本热悉 及常见植物较熟悉。 及常见物不够 及常见植物 物细、组织利 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 植物细胞、组织和器 者察物学 官解削结构识烈 植物细胞、组织和 器官解剂结构 15 应用能力 用基本准确」 应用较准确, 类学术语应用错误 分类学术语应用 很不准确。 结合结与功 不使结合结的 能结合结构与功能、宏 系 析能力 辩证关系对植物学现 象进行全而分析。 析不够全而 现象进行分析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建议教材 1姜在民、贺学礼,《植物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周仪.《植物形态解剖实验》(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阁平等《植物学实验指导》(第三版).自编教材,石河子大学教务处,2007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马炜梁.《植物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9 2.贺学礼.《植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徐汉卿.《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4郑湘如、王丽.《植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4 课 程 目 标 3 考察求真务 实、严肃认 真的科学态 度和生物美 学素养。 绘图基本反映显微观 察视野,所绘形态和结 构特征典型、比例恰 当、真实; 绘图清晰、美观,布局 合理,整体协调。 绘图较反映显微观察 视野,所绘形态和结 构特征较典型、比例 较恰当、真实; 绘较图清晰、美观, 布局较合理,整体较 协调。 绘图不够真实反映 显微观察视野,所 绘形态和结构特征 不典型、比例不恰 当、真实; 绘图不清晰、美观, 布局不合理,整体 不协调。 绘图不能反映显 微观察视野,所绘 形态和结构特征 很不典型、比例很 不恰当、真实; 绘图很不清晰、美 观,布局很不合 理,整体很不协 调。 5 3.期末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 (%) (90-100 分) 良 (75-89 分) 中/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 程 目 标 1 考查植物形 态解剖学、 分类学的基 础理论知识 的掌握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概念表述正确;对细 胞、组织结构和类型、 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 发育及结构基本掌握; 关键科属特征及常见 植物基本熟悉。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概念表述较正确;对 细胞、组织结构和类 型、营养器官、繁殖 器官的发育及结构较 掌握;关键科属特征 及常见植物较熟悉。 植物学基本理论知 识概念表述不够正 确;对细胞、组织 结构和类型、营养 器官、繁殖器官的 发育及结构不够掌 握;关键科属特征 及常见植物不够熟 悉。 植物学基本理论 知识概念表述很 不正确;对细胞、 组织结构和类型、 营养器官、繁殖器 官的发育及结构 不掌握;关键科属 特征及常见植物 很不熟悉。 40 课 程 目 标 2 考察植物学 基础知识的 应用能力 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 解剖结构识别基本正 确;植物分类学术语应 用基本准确。 植物细胞、组织和器 官解剖结构识别较正 确;植物分类学术语 应用较准确。 植物细胞、组织和 器官解剖结构识别 不够正确;植物分 类学术语应用错误 较多。 植物细胞、组织和 器官解剖结构识 别很不正确;植物 分类学术语应用 很不准确。 15 课 程 目 标 3 考察唯物辩 证思维和分 析能力 能结合结构与功能、宏 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 辩证关系对植物学现 象进行全面分析。 结合结构与功能、宏 观与微观、整体与局 部辩证关系对植物学 现 象 进 行 分 析 较 全 面。 结合结构与功能、 宏观与微观、整体 与局部辩证关系对 植物学现象进行分 析不够全面。 不能结合结构与 功能、宏观与微 观、整体与局部辩 证关系对植物学 现象进行分析。 5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建议教材 1.姜在民、贺学礼,《植物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周仪.《植物形态解剖实验》(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阎平等.《植物学实验指导》(第三版).自编教材,石河子大学教务处,2007.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马炜梁.《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贺学礼.《植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徐汉卿.《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4.郑湘如、王丽.《植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5陆时万、吴国芳.《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 六、附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玲性历 开出要求学时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绘图 综合性 必做 2 2 植物细胞的质体和内含物观察 设计性 必做 3 植物的组织 设计性必做 2 根的外形及初生结构 验证性必做 根的次生结构及侧根 验证性必做 2 6 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7 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8 植物叶的内驾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9 花的组成及雄蕊的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10 蕊和胚的结构 验证性必做 2 植物器官形态多样性 综合性必做 2 12 十字花科 综合性 必做 2 13 苦薇科 综合性 必做 2 14 豆科 综合性必做 2 15 菊科 综合性必做 2 16 禾本科 综合性必做 2 大纲修订人签字:徐文彬 修订日期:2022年10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蒲晓珍 审定日期:2022年10月 35
35 5.陆时万、吴国芳.《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六、附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性质 开出要求 学时 1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绘图 综合性 必做 2 2 植物细胞的质体和内含物观察 设计性 必做 2 3 植物的组织 设计性 必做 2 4 根的外形及初生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5 根的次生结构及侧根 验证性 必做 2 6 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7 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8 植物叶的内部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9 花的组成及雄蕊的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10 雌蕊和胚的结构 验证性 必做 2 11 植物器官形态多样性 综合性 必做 2 12 十字花科 综合性 必做 2 13 蔷薇科 综合性 必做 2 14 豆科 综合性 必做 2 15 菊科 综合性 必做 2 16 禾本科 综合性 必做 2 大纲修订人签字:徐文彬 修订日期:2022 年 10 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蒲晓珍 审定日期:2022 年 10 月
《植物生理学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A Plant Physiology A 课程代码 21213182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课程 课思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 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 学分/学时 4.0164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40/24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 适用专业 艺、设施农业、植物保护、 开课单位 农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 课程负责人齐军仓 审定日期2022年8月 一、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学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设施农业、 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林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 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诞生和发展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习植物生 理学不仅是为认识和了解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以及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话动的规律和机理, 而且要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专 业素养莫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课程的训练,学生将获得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1.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利用植物生理学的知识分析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 法。 3.掌握植物生理学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下表: 课程目标 农学 2理学东养指标点21李握农学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 种子科学与工程 指标点22具有现代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园艺 银程目标1 后有生物学、生去学等专业基理论与实验技 课程目标2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理学素 课程目标3 指标点22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植物保护 指标点22具有生物学、农学等专业基瑞理论与实验技能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素养 提衣字。生学、造华、统计学学基如 林学 指标点41掌提测量学、土堞学、气象学、遗传学等林学专业基础知识
36 《植物生理学 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 A Plant Physiology A 课程代码 21213182 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 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 学分/学时 4.0/64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40/24 适用专业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 艺、设施农业、植物保护、 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 开课单位 农学院 课程负责人 齐军仓 审定日期 2022 年 8 月 一、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学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设施农业、 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林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 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诞生和发展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习植物生 理学不仅是为认识和了解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以及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 而且要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专 业素养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课程的训练,学生将获得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1.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利用植物生理学的知识分析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 法。 3.掌握植物生理学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下表: 课程目标 专业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农学 2.理学素养 指标点 2.1 掌握农学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 种子科学与工程 2.理学素养 指标点 2.2 具有现代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园艺 2.理学素养 指标点 2.2 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2.理学素养 指标点 2.2 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植物保护 2.理学素养 指标点 2.2 具有生物学、农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农业资源与环境 4.专业素养 指标点 4.1 掌握农学、生物学、地学、统计学等基础知识。 林学 4.专业素养 指标点 4.1 掌握测量学、土壤学、气象学、遗传学等林学专业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