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 医学影像解剂学 第六节头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 一、 额窦和大脑额极层面 关键结构:额窦,大脑额极,鼻中隔。 二、额嵴层面 关键结构:额叶,眶,鼻腔 三、筛骨鸡冠层面 关键结构:额叶,眶,鼻腔,上颌窦,口腔。 四、上颌窦中份层面 关键结构:额叶,眶,鼻腔,鼻旁窦,口腔 五、上颌窦后份层面 关键结构:前额区,扣带回,眶,鼻腔,上颌窦,口腔 六、大脑颗极层面 关键结构:前额区,扣带回,眶,颇极,翼腭窝。 七、胼胝体膝层面 关键结构:胼胝体膝,侧脑室前角,前床突,翼外肌 八、垂体层面 关键结构:垂体,Broca区,隔区,伏隔核,内囊 九、乳头体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海马,内囊。 十、红核和黑质层面 关健结构:大脑沟、回,侧脑室,内囊,红核,黑质。 十一、小脑中脚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颢横回,内、外侧膝状体,下橄榄核。 十二、松果体和四叠体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松果体,四叠体。 十三、胼胝体压部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胼胝体压部,小脑幕。 十四、侧脑室后角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视辐射,小脑。 十五、小脑镰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小脑幕、小脑镰。 十六、窦汇层面 关键结构:大脑沟、回,窦汇。 五、影像学实验:
秦山年华花 医学影像解剖学 在阅片灯上,对照观察倾脑CT、MRI(横、矢、冠)图像, 1.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蝶桉区 2.成对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大脑脚池、环池、脑桥小脑角池。 3.不成对脑池:背侧:胼胝体周缘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池、 小脑延髓池、小脑溪。 腹侧: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延池 4.颌面部(眶、灏骨、鼻、鼻旁窦、咽、口底、唾液腺、筋膜及其间隙) 第八节脑血管的应用解剖 一、脑血管标本观察: 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段 名称、分支、行径和分布。 二、影像学实验: 在阅片灯上,利用MRT2加权(横、矢、冠)图 像,对照辨认: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中、 后动脉的各段表现。 第九节开颅取脑 颅被拱形的颅顶骨覆盖,它为一牢固的三 层结构。 头皮,通常有头发覆盖。浅筋膜(皮下组织) 坚韧而致密,血管,神经走行其中。肌层:由 前方的额肌和后方的枕肌组成,两肌间有帽状 腱膜相连。腱膜下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紧紧的覆盖着颅顶骨,该膜经腱膜 下组织与帽状腱膜相连:在缝处与其内的结缔组织相附着,该组织限制了额、枕肌的运动: 血管、感觉神经,由外周到达颅顶,该结构位于颅顶浅筋膜内,你可能没有时间解剖颅项 部的神经血管,然而必须意识到其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的存在。 一、颅顶结构 做下列皮肤切口:在中线上由外鼻经顷顶至枕外隆凸:在左、右侧从顿顶切至耳前上 点:从枕外隆凸向左右侧到乳突 翻下四个皮瓣,用你的手指或刀柄松解腱膜下组织,在颅侧面将其与颢筋膜和颢肌分 离开,颅皮瓣内含血管和神经,枕肌位于后皮瓣内,额肌位居前皮瓣,检查帽状睫膜和与 它相连的枕额肌,确认头皮广泛而丰富的血液供应。 下一步,观察帽状腱膜,它紧扣颅顶。用快刀将其从上向下游离至颗筋膜,不要切除 频筋膜,此时可见缝线分隔每块颅骨。在尸体和颅骨上辩认下列结构:冠状缝,分隔额骨
泰山画学院 医学影像解剖学 与两块顶骨;矢状缝,分隔左右顶骨:前肉,该点为冠状缝与矢状缝的相会处:人字缝, 分离不成对的枕骨和两块顶骨;人字缝尖,该点为矢状缝与人字缝相会处:额缝,由鼻骨 向上延伸很短的距离。 二、颅底结构 (一)切除颅盖: 依照颅骨,去除颅盖,注意颅项骨由三部分组成,很致密的颅骨外板,坚硬而致密的 内板,板障,一层象三明治样的海绵骨,夹在颅骨内、外板之间,内含板障静脉。观察颗 区无板障,(此处被厚的颞肌所覆盖)。回到尸体标本,拉头皮前半至面部,后半至枕骨, 用下列方式思考颗肌:用快刀沿颗线切开颞筋膜,即在颗肌的上缘、后缘做半圆形切口, 在颗肌和骨 壁之间插入刀 柄,向下游离 颍肌到缬弓。 刮净骨面,用 一橡皮带或细 绳环绕师的 周围,前方在 眶上缘至少 2cm,后方在枕 外降凸上方 约2cm,以此为 标记环绕颅 顶盖用铅笔画 线。沿此线用 锯先锯开外 板,翻转尸体 由面到枕有湿 的红骨,表 明,锯已至板 障,尤其注 意,此处骨壁 薄,如果你锯 透内板,勿伤 及硬脑膜或 脑,因此用凿 子斜插入锯 口轻轻敲击, 直到颅盖能 松动,用手指, 刀柄或钳子 小心打开颅 盖,不必过度用力猛拉,乃致硬脑膜或脑损伤 (二)开倾之前先楔形切除枕骨 此时楔形切除枕鳞可为开颅提供许多方便条件:脑与脑膜能更易检查其位置,能证实 窦汇和横窦。切除小脑以后,脑干和脑神经出现,可做研究,最后更易切除脑。事先切除 部分枕骨,也便于研究颅骨的有关界标:乳突;枕外隆凸:枕骨大孔。 检查枕骨内面:上矢状窦沟,左右横窦沟,两个小脑窝为横窦和两小脑半球所在,在 颅骨上用铅笔画出人字缝的切线,在枕骨与项骨之间,下一步,确定枕骨大孔外侧缘,由 左右侧连接人字缝即枕部的切线。 翻转尸体呈俯卧位: 分离枕骨后方的肌肉,清晰辩认枕骨和寰椎间隔,保护椎动脉,用剪刀小心的从两侧 椎动脉之间横行切开寰枕后膜,刮除附于枕骨的肌肉。用铅笔标出动脉到B的弧形线。用 小锯沿此线部分切除枕鳞,注意保护硬脑膜和椎动脉。检查切除骨片的内面:两小脑窝的
秦山通学花 医学影像解剂学 上方为小脑半球,左右横窝沟内的横窦为静脉通道。(三)脑膜 脑被三层被膜所覆盖,它们是:硬膜为外膜,蛛网膜位于中层,软膜,为软而透明的 薄膜紧贴脑组织的表面。名词解释:硬膜厚而致密,蛛网膜、软膜薄而透明,三层被膜均 与脊髓的被膜相续。 硬膜由两层组成,粗糙的外层形成颅骨的内骨膜,内层光滑,除形成硬脑膜窦的地方 以外,两层均不能分开。在尸体上检查粗糙的外层覆盖在大脑和小脑半球的表面,观察脑 膜中动脉及其分支,该动脉为硬脑膜供血而大量血液也到颅骨,供助放大镜检查,颅骨内 面的脑膜中动脉,注意其大量小分支进入骨质。 在某些区域,两层硬脑膜形成静脉窦,确认上矢状窦和左、右横窦,剪开上矢状窦后, 检查并验证血流方向从前向后逐渐增加,在横断面上它呈三角形,其外侧部为外侧隐窝。 有菜花状团块突入其中即蛛网膜粒。 两侧硬脑膜从大脑和小脑半球以下列方式返折 经冠状缝做硬脑膜切口,小心勿伤及深面的蛛网膜,先做一小口,再插入剪刀,在上矢状 窦和横窦周围约2©m处切开硬脑膜,暴露大脑镰,注意硬膜内层是光滑的,向下沿横窦边 缘,切开硬脑膜,你可大大的暴露了范围,并小心游离寰椎后弓,切除硬脑膜,但保留两 小脑半球之间的部分,即小脑镰。随之蛛网膜被暴露,宽阔的蛛网膜下腔位于蛛网膜与软 脑膜之间。蛛网膜为蜘蛛网状的,薄而无血管的一层膜,它松松的环抱于脑的周围。蛛网 膜下隙内含脑脊液,在活体上它有吸收作用,在尸体上它消失了,将大脑半球的某部分复 原如下:用注射器针头斜刺蛛网膜,向该间隙注入5-10l液体(有色的或纯水),该液体即 覆盖于脑沟和脑回,光滑的蛛网膜盖于脑的沟裂表面,宽阔的蛛网膜下隙称之为池,找到 最大的小脑延髓池,它位于小脑后方与延髓之间。软脑膜,于一侧大脑半球,切除蛛网膜 确认软脑膜,它是一层细软的膜,紧贴于脑的沟,裂内,膜内有供应脑的血管。观察大脑 的静脉,注入上矢状窦。 (四)暴露脑干和第四脑室 保持脑结构的完整是有用的,它可用以将来进一步详细研究,如果不需保留小脑,可 仅保留脑、脑干及第四脑室,目的是恭露脑干及出其发出的脑神经,小脑盖于脑干的后方 以下列方式切除小脑右半,用刀在小脑正中线上小心的切开小脑蚓部,向下至窦汇和小脑 镰右侧,避免切入延髓。距正中线旁开5mm处切除小脑组织,轻轻地移去小脑,即部分地 看到第四脑室。将小脑切成几个薄片,最后切除右小脑半球的剩余部分,脑干右半和第四 脑室已暴露。 仅在右侧确认下列重要结构: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腔。滑车神经.(Ⅳ) 为脑神经中最纤细的神经,它附于中脑四迭体的下方。三叉神经.(V):为脑干发出的最粗 大的脑神经。面神(Ⅻ)和前庭蜗神经(听神经)经内耳门入内听道。有三条脑神经集中穿 过颈静脉孔:舌咽神经(X)迷走神经(X)和副神经(X)。 (五)硬脑膜皱襞: 硬脑膜内层向内形成了几个不完整的皱襞,要检查:小脑幕;小脑镰:大脑镰。在尸 体上,检查小脑幕下表面(右侧半球已被切除)它分隔了小脑与大脑枕极,在解剖位置上又 承托了枕极的重量。观察其后缘,它包含有横窦,复习它的枕骨内面沿横窦沟延伸,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