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学习人体各局部区域的层次、结构、器 官的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的科学。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特别是在各 种诊疗技术操作、临床手术的准确定位及层次结构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本学 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更进一步地掌握人体结构知 识,为学习临床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具体实验项目安排如下: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数 备注 1 下肢解剖 4 必开、综合性 2 上肢解剖 必开、综合性 3 头面部解剖 必开、综合性 4 颈部解剖 8 必开、综合性 5 胸部解剖 6 必开、综合性 6 腹部解剖 必开、综合性 7 盆会阴解剖 6 必开、综合性 8 脊柱区解剖 3 必开、综合性 实验一、下肢 股前内侧区 要求: 1、了解股部境界与分区。 2、了解股前区浅筋膜与腹壁浅筋膜的关系。 3、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和引流 4、掌握大隐静脉的行径及属支。 5、学握阔筋膜及其形成的髂胫束和隐静脉裂孔的形态结构
泰山画学院 医学影像解剂学 6、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境界和内容。掌握股鞘、股管与股环 7、掌握股三角的境界、位置、构成、内容与交通。 8、了解闭孔血管与神经。 实验内容: (一)实验设备、材料和用品 1、尸体、示教标本 2、解剖台及解剖器械 3、挂图、模型 (二)实验操作步骤 1、切口、剥离皮肤。 2、解剖浅筋膜 (1)解剂修洁大隐静脉及属支 (2)解剖修洁腹股沟浅淋巴结。 (3)解剖修洁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和内侧皮支、闭孔神经皮支》 3、清除浅筋膜,观察阔筋膜、髂胫束、隐静脉裂孔。 4、切开并翻起阔筋膜,修洁股前群肌及股内侧群肌 5、观察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6、解剖观察股三角的境界、内容物(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的排列和位置 关系。 7、解剖观察收肌管及穿行结构。 8、在内侧肌群间寻找并修洁闭孔血管及神经 (三)必须解剖和观察的结构 阔筋膜、隐静脉裂孔、髂腰肌、股神经、股动脉、股深动脉及分支、穿动脉、股静脉 大隐静脉及属支、隐神经、膝降动脉、缝匠肌、耻骨肌、股四头肌、大收肌、短收肌、 长收肌、股薄肌、收肌管、闭孔动脉、闭孔神经。 (四)思考与讨论 股三角所在区域内出现一肿物,可能为哪些结构出现病变 小腿前外侧区、踝前区与足背 要求。 1、掌握浅层结构中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腓浅神经
秦山年华花 医学影像解剂学 2、了解外侧骨筋膜鞘、前骨筋膜鞘 3、掌握胫前血管及腓深神经的位置、走行 4、了解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5、了解踝前区浅静脉及皮神经分布。了解足背静脉网。 6、掌握足背动脉位置、分支、分布及与腓深神经的关系 7、了解伸肌上支持带、伸肌下支持带。 实验内容: (一)实验用品和材料 1、尸体、示教标本 2、解剖台及解剖器械 3、挂图 (二)实验操作步骤 1、切口并分离皮肤 2、解剖小腿前外侧区浅层结构内的大隐静脉及其伴行的隐神经, 3、于小腿外侧中、下1/3交界处寻找修洁腓浅神经。 4、清除浅筋膜。 5、观察深筋膜以及深筋膜发出前后肌间隔,解剖观察前、外侧骨筋膜鞘及鞘内肌肉 6、寻找并修洁胫前动脉、胫前静脉和腓深神经。 7、寻找腓浅神经,在腓骨颈外侧寻找修洁腓总神经及分支。 8、解剖观察足背浅筋膜内结构。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腓深神经皮支 隐神经,足背内侧、中间、外侧皮神经, 9、在保留神经和静脉的情况下,清除浅筋膜,观察深层结构。 10、踝关节的内侧稍上方找出伸肌上支持带,在其下方清理除伸肌下支持带 11、于内外踝连线中点附近解剖出足背动脉,向下追踪至跖趾关节附近。 (三)应解剖和观察的结构 大隐静脉、隐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腓总神经、胫前动脉。胫骨前肌、 长 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足背动脉和足背的皮神经 (四)思考与讨论 腓骨颈骨折可能产生什么症状?为什么? 臀区及股后区
泰山医学院 医学影像解剖学 要求。 1、了解臀区浅层结构。 2、熟悉臀区深层结构:掌握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掌握出入这些孔道 的血管和神经:了解髋关节周围的动脉网。 3、了解股后区皮神经分布,掌握坐骨神经行程和分布 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 (一)实验用品和材料 1、尸体、示教标本 2、解剖台及解剖器械 3、挂图 (二)实验操作步骤 1、切开并翻起臀区皮肤,在浅筋膜中寻认皮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 2、除去浅筋膜,观察臀部深筋膜(臀筋膜)后切除。 3、观察并解剖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沿臀大肌起始部1~2cm处做纵行切口,将其翻 向外下方,注意其深面的臀下神经和血管。 4、观察并修洁中层肌:由上至下依次是:臀中肌,梨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肌胜(以 一细腱穿坐骨小孔止于转子窝)、下孖肌及股方肌。 5、观察出入梨状肌上、下孔和坐骨小孔的神经、血管 6、修洁并观察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清理穿坐骨小孔的结构。 7、沿臀中肌起点1cm处切口此肌,解剖观察其深面的臀小肌。 8、沿股后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翻起皮肤。 9、清除浅筋膜。在深筋膜深面寻找股后皮神经 10、观察修洁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11、在股后肌肉间解剖追踪坐骨神经及分支。 12、沿大收肌止点自上而下追查清理穿动脉 (三)应解剖和观察的结构 臀上、中、下皮神经、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梨状肌、梨状肌上、下孔,坐 骨小孔。臀上神经、臀上动脉,臀下神经、臀下动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 内动脉及阴部神经 (四)思考与讨论
秦山年争花 医学影像解剂学 1、臀区由浅入深有哪些肌肉?各受什么神经支配? 2、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有哪些? 3、梨状肌痉挛可能压迫哪些神经? 胭窝、小腿后区和踝后区 要求: 1、了解膝后区浅层结构。 2、掌握睏窝的境界、内容及其相互间毗邻关系。 了解胭窝的交通关系 3、熟悉膝关节动脉网构成及其应用意义。 4、掌握小隐静脉行径。了解腓肠内,外侧皮神经 及会合形成的腓肠神经 5、掌握胫后动、静脉,腓动、静脉,胫神经的行 径分布。 6、了解腓肠肌、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 足母长屈肌、跖肌、胭肌的位置 7、掌握踝管的位置及内容,了解屈肌支持带、腓 骨肌上、下支持带。 实验内容: (一)实验用品和材料 1、尸体、示教标本 2、解剖台及解剖器械 3、挂图 (二)实验操作步骤 1、切口并分离皮肤。 2、解剖膝后区浅筋膜中的股后皮神经、隐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3、清除浅筋膜,观察胭筋膜 4、清理并观察胭窝的境界和内容(由浅入深:胫神经、胭静脉、胭动脉、血管附近 有胭窝淋巴结,并可见小隐静脉注入胴静脉)。 5、解剖修洁小腿后区浅筋膜内的结构(小隐静脉、腓肠内侧和外侧皮神经、腓肠神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