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溃疡疮口脓液淋漓不断,犹如滴漏一样称之为漏。痰一是指体征,凡发于皮里膜外、筋骨关节,软如棉馒,硬如结核,按之有囊性感者;二是肿块溃破流出粘液或败絮样脓液也称为痰。结核:指生长于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其不是病名,指的是体征;是一种肿块形的病理改变。岩:癌、恶性肿瘤,发于全身各部,溃后流血水,臭移难闻。毒:在外科毒的含义较为复杂,其有四。一是指病因,如火毒热毒,特殊之毒等;二是指发病迅速,火热之象明显的疾病,如丹毒等;三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时毒等;四是指外科疾病中无确切病名者,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心善精神爽,言语声清亮,舌润口不渴,寝能安定;肝善体轻便,不怒亦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脾善唇滋润,饮食能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调;肺善声洪亮,不喘亦不渴,呼吸均匀,皮肤润泽;肾善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心恶神昏糊,心烦口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凡溃疡疮口脓液淋漓不断,犹如滴漏一样称之为漏。 痰 一是指体征,凡发于皮里膜外、筋骨关节,软如棉馒,硬如结核,按之有囊性感者; 二是肿块溃破流出粘液或败絮样脓液也称为痰。 结核:指生长于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其不是病名,指的是体征;是一种肿块形的病理 改变。 岩:癌、恶性肿瘤,发于全身各部,溃后流血水,臭秽难闻。 毒: 在外科毒的含义较为复杂,其有四。一是指病因,如火毒热毒,特殊之毒等;二是指发 病迅速,火热之象明显的疾病,如丹毒等;三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时毒等;四是 指外科疾病中无确切病名者,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 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心善精神爽,言语声清亮,舌润口不渴,寝寐能安定; 肝善体轻便,不怒亦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脾善唇滋润,饮食能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调; 肺善声洪亮,不喘亦不渴,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肾善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七恶: “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 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心恶神昏糊,心烦口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肝恶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脾恶形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肺恶肤枯,痰多音暗,呼吸喘急,鼻翼煽动肾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脏腑败坏体浮肿,呕吐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气血衰竭(阳脱)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逆证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依顺序而出现不良症状者,称为“逆证"。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色败臭,新肉不生,疮口难敛
肝恶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脾恶形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肺恶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肾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脏腑败坏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气血衰竭(阳脱)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顺证 “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 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 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 逆证 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依顺序而出现不良症状者,称 为“逆证”。 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 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色败臭秽,新肉 不生,疮口难敛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病因病机授课对象授课时数2学时10中西医临床注解讲授内容第二节病因病机一、致病因素(一)外感六淫风邪致病的特点:病位在表在上,其肿宣浮,向四周扩散迅速,痛无定处,瘙痒剧烈,患处皮色微红或不变,走注甚速,多伴恶风、汗出、头痛等全身症状。若夹寒湿多见于筋骨关节、下身发病。寒邪致病的特点:其为病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之筋骨关节,发病缓慢,患部多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温则减,化脓迟缓,常伴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特点。若寒邪郁闭阳气日久,则寒从热化,成而外泄,或有糜烂,此为邪毒外出之象。暑邪致病的特点:好多湿,暑邪为病,多为阳证,患部红肿胀,灼热,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湿邪致病的特点:发于身体下部者多与湿邪有关湿热流注于下肢湿热下注于膀胱
授课章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病因病机 授课对象 10 中西医临床 授课时数 2 学时 .讲授内容 注解 第二节病因病机 一、致病因素 (一)外感六淫 风邪致病的特点: 病位在表在上,其肿宣浮,向四周扩散迅速,痛无定处,瘙痒剧烈,患处皮色微红或不 变,走注甚速,多伴恶风、汗出、头痛等全身症状。 若夹寒湿多见于筋骨关节、下身发病。 寒邪致病的特点: 其为病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之筋骨关节.发病缓慢,患部多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 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温则减,化脓迟缓,常伴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特点。 若寒邪郁闭阳气日久,则寒从热化,成脓而外泄,或有糜烂,此为邪毒外出之象。 暑邪致病的特点: 好多挟湿,暑邪为病,多为阳证,患部焮红肿胀,灼热,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 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 湿邪致病的特点: 发于身体下部者多与湿邪有关。 湿热流注于下肢 湿热下注于膀胱
湿热浸淫肌肤特点:肿胀明显,沉重如裹,化热流脓,糜烂如棉,渗液流滋,瘙痒无度,伴食欲不振胸闷腹胀,大便粘滞等全身症状燥邪致病的特点:凉燥、温燥易犯手足、皮肤、粘膜,患部干燥、枯、皴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痛等全身症状。火邪致病的特点:发病迅速,来势凶猛,红肿热痛明显,易化腐成脓,或有皮下瘀斑,常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全身症状(二)感受特殊之毒1、种类:虫毒、蛇毒、狂犬毒、药毒、化学毒、食物毒、疫毒等。2、特点:发病迅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有的具有传染性三)外来伤害1、范围:高温、电、化学物品、放射性、寒冷、金刃损伤、跌打损伤等2、特点:a、可直接造成皮下淤血或伤口,如血肿、烧伤、冻伤等。b、伤口可感受火热之毒,形成继发性感染;C、伤口可感受风毒,发生破伤风等,四)情志内伤:1、机理:气郁、火郁、痰湿2、特点:起病缓慢,发生于乳房、胸胁、颈部两侧等肝胆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
湿热浸淫肌肤 特点:肿胀明显,沉重如裹,化热流脓,糜烂如棉,渗液流滋,瘙痒无度,伴食欲不振, 胸闷腹胀,大便粘滞等全身症状。 燥邪致病的特点: 凉燥、温燥 易犯手足、皮肤、粘膜,患部干燥、枯槁、皴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 痛等全身症状。 火邪致病的特点: 发病迅速,来势凶猛,红肿热痛明显,易化腐成脓,或有皮下瘀斑,常伴口渴喜饮、小 便短赤、大便干燥等全身症状。 (二)感受特殊之毒 1、种类:虫毒、蛇毒、狂犬毒、药毒、化学毒、食物毒、疫毒等。 2、特点:发病迅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有的具有传染性。 三)外来伤害 1、范围:高温、电、化学物品、放射性、寒冷、金刃损伤、跌打损伤等。 2、特点: a、可直接造成皮下淤血或伤口,如血肿、烧伤、冻伤等。 b、伤口可感受火热之毒,形成继发性感染; c、伤口可感受风毒,发生破伤风等。 四)情志内伤: 1、机理:气郁、火郁、痰湿 2、特点:起病缓慢,发生于乳房、胸胁、颈部两侧等肝胆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