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罗斯福新政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1932年罗斯福“发誓”的时候() A经济危机仍在恶化 B.“自由放任”政策已被废止 C.胡佛已引咎辞职 D新政已经开始 案 2.罗斯福上台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惊人的果敢,采取行动来履行他做出的“行动、立刻行动 的保证。其行动的突破口是() A.整顿金融秩序B.恢复购买力 C.兴办公共工程D加强社会立法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从整顿银行开始的。罗斯福上台后,下令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 答案 3.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 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 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解柘实行存款保险有利于促进社会保持对银行的信任促进社会资金存入银行。大量社会资金存入 银行,有利于金融秩序的恢复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4(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 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因为该法
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1932 年罗斯福“发誓”的时候( ) A.经济危机仍在恶化 B.“自由放任”政策已被废止 C.胡佛已引咎辞职 D.新政已经开始 答案 A 2.罗斯福上台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惊人的果敢,采取行动来履行他做出的“行动、立刻行动” 的保证。其行动的突破口是( ) A.整顿金融秩序 B.恢复购买力 C.兴办公共工程 D.加强社会立法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从整顿银行开始的。罗斯福上台后,下令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 用。 答案 A 3.1933 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规定拥有 100 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 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 ) 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实行存款保险,有利于促进社会保持对银行的信任,促进社会资金存入银行。大量社会资金存入 银行,有利于金融秩序的恢复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C 4.(2018 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 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因为该法 ( )
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B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 C.依靠国家干预缓和劳资矛盾 D.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 解柘《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而 不是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B项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故错误;该法通过国家 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故C项正确D项属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的措施, 故错误。 5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 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ρ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从 而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危险。故选A项。 答案 6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LINH 19201925 19301935 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B.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 C.依靠国家干预,缓和劳资矛盾 D.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 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而 不是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故 A 项错误;B 项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故错误;该法通过国家 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故 C 项正确;D 项属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的措施, 故错误。 答案 C 5.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 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从 而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危险。故选 A 项。 答案 A 6.下边是 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 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柘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 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项错误。1930~1932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増加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上依然 于极其困难的时期C项错误。预算比重的连续下降是经济形势妤转的表现,D项符合题意。 案 7.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创新精神。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新政的创新性最突出的体现在( A.成立负责救济的政府部门 B发放救济补助 C.实行“以工代赈 D.以立法来保障救济 解在新政中罗斯福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既维护了受救济者的尊严,又拉动了经 济的发展。这是一种崭新的福利制度,对以后福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 总统来代替他。 斯大林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 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罗斯福 斯大林和罗斯福对新政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说明 惨考答網共同之处:二者都认为新政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推行新政的目的是促使美国迅速地摆脱经济危机其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作出的政策调整。罗斯福通过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稳定了美国的资本 主义制度。这一切充分说明,新政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是美国资产阶级的代表。 能力素养拓展 、选择题 1.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 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 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D.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921~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 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 项错误。1930~1932 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 项错误。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上依然 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C 项错误。预算比重的连续下降是经济形势好转的表现,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7.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创新精神。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新政的创新性最突出的体现在( ) A.成立负责救济的政府部门 B.发放救济补助 C.实行“以工代赈” D.以立法来保障救济 解析在新政中,罗斯福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既维护了受救济者的尊严,又拉动了经 济的发展。这是一种崭新的福利制度,对以后福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 总统来代替他。 ——斯大林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 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罗斯福 斯大林和罗斯福对新政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共同之处:二者都认为新政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推行新政的目的是促使美国迅速地摆脱经济危机,其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作出的政策调整。罗斯福通过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稳定了美国的资本 主义制度。这一切充分说明,新政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是美国资产阶级的代表。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 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 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解析该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 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对新政持否定态度,这说明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 选择上有分歧,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在坚持自由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最终维护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A、B、D三项错误 案 2.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 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由NRA“雇主”座工”可判断这与美国政府调整工业有关,“全国复兴管理局”的职责在于调整 劳资关系,而不是恢复银行信誉、鼓励建立工会或加强社会保障。故选项,排除A、B、C三项 答案b 3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 够的生存来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D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解柘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本题材料的核心是评价社会的标准,材料信息是遒进关系,强调的是“贫 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重视民生问题,D项正确;社会进步应该是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解析该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 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对新政持否定态度,这说明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 选择上有分歧,故 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在坚持自由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最终维护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 A、B、D 三项错误。 答案 C 2.下图是 1933 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 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由“NRA”“雇主”“雇工”可判断,这与美国政府调整工业有关,“全国复兴管理局”的职责在于调整 劳资关系,而不是恢复银行信誉、鼓励建立工会或加强社会保障。故选 D 项,排除 A、B、C 三项。 答案 D 3.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 够的生存来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D.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本题材料的核心是评价社会的标准,材料信息是递进关系,强调的是“贫 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重视民生问题,D 项正确;社会进步应该是
全面进步,不是以穷人的生夺为根本,A项表述错误;罗斯福并没有否定富人更富,B项表述错误;材料 的主旨是社会进步的标准C项没有反映这一主旨 4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 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一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己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柘新政是罗斯福在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背景下,为摆脱危机而实施的。虽然罗斯福在就 任总统后主张实行新政但这并不能表明他始终信奉新政理念,故排除A、B两项。D项“率先”说法 错误 答案 51934年1月,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9%。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改善投资环境 B刺激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刺激出口 D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 解楫美无贬值”可以使国内产品外销刺激出口促进国家经济复苏故C项正确。 答案 导学号3422405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 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 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的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的所有制形式 C抑制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解柘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既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答案
全面进步,不是以穷人的生存为根本,A 项表述错误;罗斯福并没有否定富人更富,B 项表述错误;材料 的主旨是社会进步的标准,C 项没有反映这一主旨。 答案 D 4.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 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析新政是罗斯福在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背景下,为摆脱危机而实施的。虽然罗斯福在就 任总统后主张实行新政,但这并不能表明他始终信奉新政理念,故排除 A、B 两项。D 项“率先”说法 错误。 答案 C 5.1934 年 1 月,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 40.94%。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银行信用,改善投资环境 B.刺激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刺激出口 D.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 解析“美元贬值”可以使国内产品外销,刺激出口,促进国家经济复苏,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6. 导学号 342240511933 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 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 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的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的所有制形式 C.抑制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既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答案 D